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1、第一百四十九章——摄政王 ...

  •   进了熟悉的宫门,我先马不停蹄地赶回广陵宫简单整理下仪容并换了身正式的装束,这才一刻不歇地往太皇太后的宫殿赶去。不多时,我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最终目的地,在那里果然见到了坐镇都城最为重要的几号人——
      太皇太后,太后娘亲,皇后张芃芃,和以贺秉则为首的几位年轻小将。
      “恭迎九王殿下回朝!”
      我一进殿门,两边所有军士和臣将整齐划一地单膝跪下行礼,声音亮如洪钟;我目不斜视地昂首穿过众人,步伐坚定的迈到大殿正中央,对上首的几位掌事人一撩衣袍优雅下拜——
      “儿臣归来,叩见皇祖母,叩见母后。”
      然后我再转向张芃芃的方位,对她行了个平礼:“皇嫂万安。”
      我清楚地知道,我获救回朝的消息对于盛都的臣民来说相当于一剂强心针,所以哪怕再疲惫,我也要保持很高的姿态和气度,以完美从容的形象示于人前。
      “好……好孩子。”这一刻我清楚地从两位老人家眼里捕捉到一丝热泪,她们更是亲自从座位上起身,走下来将我扶起,一个劲地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小九,你受委屈了,那个逆子有没有把你如何?”
      “呃……”我想了想,决定还是暂时隐瞒赵王对我做过什么,于是便摇摇头说:“没有,二哥对儿臣还算客气。”
      “都伤成这样了,还说没有?!”我话音刚落,太后娘亲就托着我的手腕,满脸疼惜的轻抚着上面被铁锁勒出的紫痕:“他竟忍心对你上锁拷!”
      “母后切莫伤心,儿臣不是平安地站在这里了么。”我见她一脸泫然欲泣,忙不迭地主动宽慰她:“儿臣想,二哥那边很快就会发觉今晚的变故,他恐怕会恼羞成怒,并在天亮时对盛都发起总攻;我们的时间不多了,须得尽快商量对策才行。”
      “小九,你真的成长了不少。”太皇太后欣慰地拍拍我的手背,叫人去宣召太医并为我准备席位和晚饭,随后对诸位将领抬手道:“九王所说的你们可听见了?都平身,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便是。”

      接下来的好几个小时,我将赵王带队伏击我和齐晟,后来得到豹符并一路往回赶,以及计划到盛都谋夺皇位的全过程跟众人讲述了一遍;在这期间,所有太医都围在我身边为我施针诊疗,而我任由他们摆弄,嘴上却一刻不敢停,无论贺秉则他们问什么都是有问必答,生怕耽搁一分一秒。
      多方分析下来,我们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如今二哥铤而走险准备不足,而我方已将皇城围护得水泄不通,二哥首战失利又失了先机,长久拖下去对他绝对不利。等那七万援军一到,胜负就成定局了。”
      “所以,他在天明时一定会疯狂地全力攻城;距离援军赶到最少需要一日,我们能死守熬过这一天就好,否则就只能鱼死网破。”
      又商议了一会儿,我转向贺秉则问道:“秉则,如今都城周围的战备情况,可否与本王详细说说?”
      “臣遵旨。”他拱手应了,当即禀道:“原本敌我双方兵力差距有五万之多,经过今天的初次交手就只差三万了;而城内粮草充足,布防也没有损耗,哪怕赵王集中所有力量硬碰硬,想抵挡一阵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虽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终究不是上策。”我沉吟一瞬,表示希望能找个减少伤亡的战术:“若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不过的了……”
      “殿下有何良策?”贺秉则对我端正了身子,双眼发光地看着我征询意见;我又仔细思考片刻,才谨慎地回答:“秉则你太高看本王了,若论良策,本王那点小伎俩,怎么及得上你出神入化的驭兵之术?本王如今所想的,不过是尽量据守不战,不愿眼看生灵涂炭而已;只是本王思来想去,有一点倒是可以加以利用。”
      我绞尽脑汁努力回想当初阿九速成教授给我的兵法战术,以及后来在实地战场上学到的经验,很快便有一个模糊的念头从我脑中闪过。
      “名不正,言不顺,师出无名,是谓有失人和。”我食指轻扣案几,轻描淡写地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殿下的意思是……”贺秉则喃喃重复一遍我方才所言,恍然悟出我的用意,对我信心百倍地回道:“殿下英明,臣这就去安排。不过臣以为,此事还是需要殿下您亲自出马,方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是自然。如此重要的一环,本王岂能缺席。”
      我与他暗示的战略,其实就是策反赵王手下的军士,将他们掌控在自己手里。赵王虽然来势汹汹,但根据我的观察,那些士兵大多数并不清楚他此番实为谋逆之举,即便有知情的,也因着军令如山而不得不奉命行事。简单来说,赵王阵营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军心不稳人心不齐,若能在临阵成功策反使其倒戈,就有望实现我兵不血刃的理想。
      “小九所言甚是。”始终听着我们相商的太皇太后微微点头,眼中的精光闪了闪,随即对身边伺候的宫人们抬了抬手;他们得到某个命令,皆恭敬地走下台阶并俯下身子,太皇太后身边的首席太监更是尖着嗓子说了一句——
      “肃静!”
      此话一出,满堂都自动噤了声并原地跪下来,同时面带疑惑的看向太皇太后;在众人的注目下,太皇太后林氏凤眼微眯,满脸庄严正色地开口,浑厚的声线回荡在大殿——
      “九王齐翰,德性卓然,聪颖□□,威望颇高,众望所归;今仰承天命,传哀家懿旨,册立为摄政王,兼任临时兵马大元帅,掌控三军朝政。”
      “……!!!”
      不光是我,所有人都震惊地说不出来话;我不可置信地仰头看向她,只见太皇太后眉眼间满是不容置疑的威严,对我缓慢地重复一遍:“九王,接旨。”
      “皇祖母,孙儿……”
      我仍未从最初的冲击里回过神,一时间不免有些踌躇,脑中更是空白一片。如今皇帝不在,当朝地位最高的就是历经三朝的太皇太后林氏,她的确有这个权力和资格。至于她的打算,我更是很清楚,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册封阿九为位高权重的摄政王,一是为了稳定军心振奋士气,给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一个信号:从今往后阿九便是他们效忠的主君;二是通过确立阿九“正统”的名位,给赵王那边施加无形的压力,毕竟与正统对抗的必定是乱贼,人人得以诛之。
      好吧,道理我都懂,也承认老太太这步棋走的很关键,但我却忽然有些信心不足;摄政王这个座位的滚烫程度不亚于那把龙椅,尤其是在此等生死存亡关头,我若是坐不稳当,岂不要把大家的性命都搭进去了……
      “没什么可犹豫的。“看出我的摇摆不定,老太太声音瞬间提高了几个档:“接旨!”
      “是。”
      我接触到她目光中饱含的信心和期冀,以及对我的鼓励和信任,顿时感觉心上如同微风拂过,将积攒的愁绪都一扫而空;我不再有任何退缩,起身行至殿中央的位置复又双膝落地,将手背抵在前额,对她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礼——
      “谨遵太皇太后慈谕;孙儿必不负先祖所托,定将恪尽己责,与家国臣民同生死共进退!”
      我话音刚落,在座除了皇后、皇太后与太皇太后的所有人皆转向我的方位,整齐划一地说——
      “恭贺殿下。摄政王千岁!”
      太皇太后眸光中隐隐闪着激动的神色,她深吸一口气,对侍奉在侧的贴身嬷嬷挥手示意,对方便快速退了下去;不一会儿她就回来了,双手举着个华丽的托盘,上面叠放了一件看上去很厚重的外袍。不仅如此,那件衣服上还放置着镶嵌金蟒的黑色发冠,冠上插着光泽明辉的玉簪,尾部更是以纯金镶着流纹,规格也比我平日所佩的王冠要稍大一些。
      太皇太后从座位上缓缓站起,白净的素手伸向那身一看就意义不凡的行头,拖着长长的凤尾向我走过来,边走边解释道:“这身服制曾经的主人,是你皇爷爷的幼弟、即你皇叔祖父,也是当年的摄政王齐宣。他与先帝辞世之后,哀家顺手将一些旧物保存下来以做念想。如今你临危受命,时间紧迫,来不及为你赶制册封的冠服,哀家就替你皇叔祖父做回主,把这服制暂借给你了。”
      说着,当即有近侍前来将我头顶的发冠摘下,而太皇太后亲自捧起摄政王冠,将它小心地戴在我头上;满意地端详几秒钟后,她俯下身将我从地上扶起来,指挥女官为我穿上厚重的外袍。
      随着我起身,跪了一地的重臣侍卫也都纷纷平身;无数双眼睛盯在我身上,而整个过程中,我则完全任由太皇太后和女官摆弄,不仅大气不敢出,双肩更是绷得僵直,毕竟这样的时刻真的是太不同寻常,估计任何人都会多多少少感到紧张。
      穿戴完毕后,不知是不是心理错觉,我只感觉头上和身上的重量似是有千斤,压得我连呼吸都困难;或许这便是传说中的“肩负千斤重担”吧?如今亲身体会了,方知果真不是说说而已。
      简单的册封仪式结束后,我又跟贺秉则紧密地商议了一会儿军防部署,许是折腾了那样久再加上药物的效果还残留着,我忽而感到眼前阵阵眩晕袭来,身子忍不住晃了一下;太后娘亲眼尖地捕捉到我的异样,连忙对我温言嘱咐说:“小九,时候不早了,你奔波劳累了大半夜,快回宫歇息吧。”
      没等我回答,太皇太后也点点头,关切地望着我:“等天明还有硬仗要打,你身为统帅,应当懂得保重身子的道理。”
      “……”
      她们一唱一和,将我已到嘴边的婉拒给硬生生顶了回去;我心知她们说的对,便也不再勉强自己,跟其他人最后说了几句话,就告退离开了太皇太后的宫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1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摄政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