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二章——武阳赈灾【1】 ...

  •   事实证明,王福清那种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喜。这不,早朝刚结束,程姑姑就给我带来了好消息。
      “奴婢听御前的人说,今儿户部的人来报,刘尚书昨天下午在府中沐浴后突然晕倒,大夫看了说是中风,现已卧床不起。圣上听了之后,当场任命王侍郎为代理尚书,掌管户部所有事项,包括朱印和批文。”
      我漫不经心的转着九王最喜欢的玉笛,随口说道:“午后派人替本王去送慰问的礼物,以祝刘尚书早日康复。”
      程姑姑微笑着应了,便退下去准备东西。
      王福清手段确实不错,中风这种病症在年长的人中很常见,想做到滴水不漏也不难;刘竞起码要休养上好几个月,这段时间足够王福清站稳脚跟独揽大权了。
      想着,我将玉笛置回盒中,问一直候在我身边的吴卓:“工部水部郎中,冯博天大人下朝后去哪儿了?”
      “殿下忘了么?冯大人退朝后一贯喜欢在藏经阁呆着,十年如一日啊。”吴卓面露不解之色。
      “……呵呵,你这么一说本王想起来了。”我腹诽这种琐事我上哪儿知道去,跟他打着哈哈消除疑心:“去藏经阁,本王有话想请教冯大人。”

      接了旨的第三日,我终于安排好一切,带着人力物力万事俱备的赶赴武阳。
      因为是去赈灾,相随之人并不多。除了些护送钱粮物资的禁军,我近身的人中,程姑姑是女子不方便来,所以只带了吴卓伺候着,剩下的则是些武功高强的亲卫暗卫,负责护卫我的安全。
      一队人马出了盛都,在离京城大概五百里的荒郊野外歇脚片刻便再度出发。前后是运物资的士兵,中间是车驾,看上去再平常不过。
      而在队伍绝尘走远后,我从树丛间探出头来随意的环视四周,确认再无人,仰头对隐在树梢间的杨严喊道:“快下来吧。”
      杨严灵活的从树上翻到地面,拍了拍衣袍上的树叶和灰尘,对我露齿一笑:“还是九哥的法子好,半路上来个金蝉脱壳;他们肯定想不到,此时坐在车里的是吴卓和另一个护卫。”
      我不置可否,又看了看四周的树木,问杨严说:“接下来就靠你给我引路了,你能不能行啊?”
      “哎呦九哥,我办事你放心,一定安全给你带到地儿。”他拍拍胸脯,成竹在胸的打着包票。
      我看着杨严一脸兴奋样,心中有些小忐忑,这孩子真的靠谱么……
      不过眼下能信的也只有他了。我们歇息够了,便各自背起行囊,由他引着一路向西南走去。
      杨严带着我西绕东绕,时而跋山涉水,时而穿街过巷,走走停停的,和大部队几乎同时到了武阳县。
      武阳县位于益州境内的岷江中游沿岸,涢水的汇入口也位于此处;周围地势颇为起伏,西南方向相距不到十里的便是另一主要城镇——南安县。
      吴卓带着大部队行至武阳后,由知县潘维盛迎着在最高级的驿馆下榻,然后他冒充我的身份接待周旋各方人士,同时和有关人士商议后,将带来的赈灾物资发放下去。
      对于食不果腹的灾民来说,朝廷使者的到来无异于久旱逢甘露。吴卓自小跟在齐翰身边,这种事情处理起来得心应手;在他有条不紊的指挥下,民心很快稳定了下来,灾情也得到了控制。
      不过我很清楚,光给灾区提供食物和生活物资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尽快让当地的生产恢复常态。于是在出发前我吩咐吴卓,让他组织当地灾民搭建新的房屋、开采荒地以及参与到其他必需劳动中;作为报酬,每日给灾民提供少量工资和三餐,这样既保证百姓不被饿死,也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材,救济重建两不误。
      台面上的赈灾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热火朝天,而幕后的调查工作也没歇着;我和杨严装扮成出门游历的小少爷和护卫,在武阳县中找了个不起眼的客栈安顿下来,沿路以观光为名暗中查访,试图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我之所以要秘密行动,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干扰。
      出发前我曾在藏经阁与水部郎中冯博天有过长达一下午的交谈。工部的人兴许是“理工科人才”的缘故,看上去都比较木讷,一心只管水利土木工程建设,对官场那套显然玩不转,几乎没有站队的;主管水部的冯博天曾经年纪轻轻靠才能位居工部侍郎,但他是个出了名的直脾气,据说当年在兴修工程一事上和现今皇帝起了争执,据理力辩毫不相让,气得好面子的皇帝爹爹给他连降三级成了水部郎中;而他自身淡泊名利,皇帝爹爹又对其才能十分看中,因而他虽是正五品的官衔,却默认始终给他正三品侍郎的待遇,这些年来倒也君臣和气,相安无事。
      我在遇到他后,小心翼翼的摸着“工程技术人员”独有的脾气,对他表示充分的尊敬和认可,以及虚心讨教的谦逊;他觉得我孺子可教,便很和善的一五一十的跟我讲述了关于武阳地界的背景。
      武阳、南安位于岷江中段,往上数千里便是都江堰所在。自都江堰修建以来,中下游便很少再有大规模的溃口;但武阳以北是涢水与岷江的汇入口,水量变化剧烈,干旱时还好,一旦发洪水,就始终存在溃堤的隐患。
      二十多年前成宗在位时,武阳南安一带就曾决堤,原因是常年冲刷外加暴雨水量猛增,老旧的堤坝不堪重负。当时成宗齐靖亲自督办了重建堤坝的事宜,直到五年前灾情都没再出现过。
      而五年前灾难的原因和二十多年前一样,那次由齐晟全权督办。按理说,新的大坝短期内不该再出纰漏,但短短五年就再度溃塌,很难不让人想入非非啊。
      我把我的疑问婉转的提了下,冯博天沉吟片刻,小声且很是犹豫的给我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
      武阳知县潘维盛,武阳通判郭彦和南安知县裴德三人,和齐晟曾经有过交情,不过很少有人知道。
      我一听,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莫非这其中存在那方面“不可说”的暗流?
      这念头目前仅是猜测,但若不幸被我猜中了,武阳的地方官员必定会千方百计妨碍我的行动;最好的办法,就是明面上用提线木偶去吸引注意力,而我本人带着杨严进行暗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二章——武阳赈灾【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