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终成大患 ...


  •   明玉出嫁,璎珞欣慰不已。但时春传入宫里的消息,却让她出离愤怒。

      明玉再怎么不敏锐,到底是在深宫里呆了许多年的老人,之前是关心则乱,平复心情后回想,便觉得顺嫔之前对她所言十分蹊跷,便在出嫁第二日报给了时春。

      令妃大怒,回忆自己近来竟险些将顺嫔引为知己,不由后怕又切齿。她既已知顺嫔与她实为敌人,便不会再心慈手软。

      另一边,顺嫔也在打听令妃的前尘往事。这些时日与令妃相处,让她大概摸清了令妃是个什么脾性。那不是一个小心眼又阴狠的人,行事作风光明磊落,也就意味着没有太多的痛点,唯一一个在她身边可作软肋的明玉也废了,再想一举扳倒她,还得要一些更致命的理由。

      正在这个当口,前朝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先锋军凯旋。主帅富察傅恒立功载誉归来,大受嘉奖。皇帝想要再次封公,被反复上疏拒绝后,转而命人陈列百位功臣名将画像于紫光阁,而傅恒位居首位。

      一时之间,富察府声望再次被顶上了顶峰,傅恒也再次成为宫里宫外瞩目的焦点。

      他之声势愈旺,便令皇后对他和他身后的六阿哥愈发警惕。事到如今,要想送小十二登上顶峰,必须得先扳倒永琮和他背后的富察家才行。

      她留心令妃与顺嫔好久了,心知她们的关系根本没有那般坚不可摧。眼见令妃不知为何疏远了顺嫔,又听闻顺嫔近些日子在打听令妃从前的旧事,那拉皇后计上心头,不由心喜。

      皇后想要借顺嫔的手扳倒令妃、抹黑富察家,顺嫔想要借皇后的势除去令妃、在宫里站稳脚跟,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很快就一拍即合。

      有些事,皇后自己去做太蠢,丢了她国母的体面,也容易让皇帝心疑。但顺嫔进宫时日尚短,皇帝又素来喜她天真、不为宫中同化,做些常人不敢的事,也不会显得突兀。

      皇后把令妃进宫以来的所有事都桩桩件件令袁春望告知了顺嫔,尤其是她和傅恒的昔年情谊,更是被特地拿出来大讲特讲。顺嫔其实也不傻,没有全然就信,还探听了一下如今的富察四夫人性情为人。

      傅恒之妻纳兰氏在京城原如此声名遐迩。满洲第一美人,又长袖善舞、温柔贤淑,听说是笑里含着针的厉害人物,令妃和六阿哥回京后能有这样安稳局面,也少不得有这位富察府中的高人在京里拨弄风潮。总之若说富察大人是富察家如此地位的根本,那他的夫人,就绝对是能把除打仗外的任何事项推动到最水到渠成状态中的一族主母。

      总之是个相当难以招惹的女人。

      沉璧笑了一下。这样的人,倘若与令妃反目,那只凭傅恒大人自己,到底还能给宫里的令妃多大帮助,可就两说了。

      她其实从未想过自己这项计策的冒险之处会出在傅恒和令妃身上。顺嫔设想过富察四夫人会敏锐洞察她的意图,她也设想过也许四夫人根本没那么容易在乎此事,但她绝对没有设想过的是,经过这么多年,那些深宫里流传着的少年护卫和无畏宫女的传闻到底物是人非到了什么地步。

      紫禁城的人们被关在城墙里太久,每一件可作谈资的事都能被无所事事的宫女太监口口相传许多年。或许是当年的傅恒少爷与长春宫大宫女的故事太具有戏剧性,或许是如今这两个人的际遇都太过传奇,于是人们总愿意相信两位贵不可攀的天潢贵胄一定还有什么旧情难了。揣测令妃娘娘的心到底在谁身上,也是很多小太监入睡前的玩笑消遣。

      所以当她在皇帝的面前状似不经意地问起傅恒大人和璎珞姐姐的渊源时,看到皇帝骤然挑起的眉,心头才一坠。

      皇帝还没有开口,门外有人推门进来。

      “还望顺嫔不要再信口雌黄挑拨本宫和皇上的感情,至于把不久前才为我大清浴血奋战的傅恒大人扯进来,顺嫔就更是口无遮拦、心思狠毒了。”

      璎珞踏进门槛,目光冷冷地落在愣住的顺嫔的身上,毫不留恋地移开。她看向皇帝,行了跪拜大礼。

      “还请皇上恕臣妾擅自闯入御书房的罪责。皇上许久没来看臣妾了,臣妾心里忧思难安,忍不住就想来见您一面。谁知还未来得及通报便听到了顺嫔如此荒诞可笑的话,就忍不住闯了进来。臣妾与傅恒大人的过去交情,皇上素来知晓得清楚。先皇后是臣妾旧主,傅恒大人是臣妾旧主亲弟,臣妾绝不允许有人擅自利用这点兴风作浪,在后宫里传播谣言,污了富察家和臣妾的名誉。”

      皇帝复杂地看她一眼,嘟囔一声:“朕又没说信,更没说要怪你。快些起来,做这样子给谁看。”

      他目光转回顺嫔身上,已是全然的冰冷愤怒。

      “朕不知道你是从谁那里听来的这些话,只是傅恒如今替朕平定了准噶尔,正是大清的英雄。朕不想让拼了命的将领冷了心,所以你今日说的这些话,朕不能当作玩笑看待。自今日起,顺嫔禁足一月,待遇降为贵人,保留嫔位。朕欣赏你在宫里的自由洒脱,但不代表这欣赏没有底线。”

      顺嫔城府深沉,纵然被当众夺了嫔位待遇,又被斥了脸面,也只面色惊了惊便恢复冷静,强作坚强样子跪下谢罪,看着让人心生怜惜。

      璎珞在一边冷冷地看着,也不畏惧旁人觉得她落井下石。如今她算是彻底与顺嫔撕坡了脸,相信随着顺嫔走出御书房,这个消息会迅速传遍东西六宫。

      皇后听闻顺嫔遇挫的消息,怔了一下,笑道:“本宫倒是没想到,皇上对傅恒信赖如此深,令妃也竟真的把前尘都放下了。”

      袁春望:“娘娘还是不够了解令妃。她这样的人,心里留着情分,再遮遮掩掩也遮不住,因为本身就不是会隐藏自己的人。但若是表现得这般坦荡,便是真的再也没有念想过了。”

      那拉皇后无所谓地笑了一下。她本来也就没指望一次就能做到什么,不过是一次尝试罢了。何况令妃现在不是她眼里最大的威胁了,哲郡王永琮才是。

      -

      宫里的礼物断断续续送到新落成的郡王府里,东西六宫各宫主子都添了份,美曰其名给看着长大的小六送些填库房的玩意儿。

      东西被一箱一箱地封着,上面贴着内务府的封条。郡王府的下人招呼着太监们把箱子放好,自有人开了封条和锁,大敞着箱子,给哲郡王检阅。

      所有人都在忙忙碌碌,只有年少的主人显得清闲。

      正厅主位坐着个穿了杨柳色锦袍的十岁男孩,正注视着院中的景象端着茶慢品,神色不急不缓,乌木一样的眼睛打量着,目光缓缓从宫里来的太监身上划过。

      直到内务府副总管躬身向他谄媚笑道:“回郡王,这所有打赏都在此处了。这是明细单,还请您验收。”

      永琮笑了下,自有大宫女上前收起那张明细单过来。他抬起一只雪白的手,扫了一眼,笑着站起来。

      “有劳公公了。”

      副总管赶忙道:“不敢当不敢当。郡王爷身份尊贵,奴才能有幸为您做一回事,也是祖上积德,当不起您这般客气。”

      永琮颔首,迈步到大开的箱子前,一一走过看过。

      他显然见识广博,看到些显眼稀罕物事都能说出来历,把进贡和收藏年号、进贡者记得清清楚楚。他随口猜了几个玩意儿,竟就把这些东西的主人都猜对了。

      内务府副总管衣服里的脊背已然全湿了,在这郡王爷看不到的角落里,他惊疑不定地看着这十岁孩子的背影,越看越觉得陌生又熟悉。

      陌生,是因为他全然不像是以前宫里那个只会闯祸打架的六阿哥了,嘴角挂着柔和的笑,身量长高长健壮,面色神态,全然天翻地覆。

      熟悉,是因为他与先皇后长得太像了。他几乎就是富察皇后的复刻,除了一双眼像极了皇帝,那温柔的菱形嘴、挺直端丽的鼻子、文雅高贵的面容,都与富察皇后一模一样。

      永琮却突然面露惊讶,伸手从箱中拿出一个物事。那东西似是一个宝瓶,但纹绘与京城各地特色都不同,看着像南方一些地界部落的图腾。

      “这是?”

      副总管看了眼那瓶子,回忆起来:“回郡王爷,这是顺嫔娘娘的贺礼。”

      “顺嫔?”永琮念了一声,含着笑把那瓶子举高打量,嘴角笑意似乎越深起来。

      他突然对身边的宫女道:“把这瓶子摆在外面。”

      副总管没想到这许多珍奇异宝没得到他多看一眼,倒是顺嫔这个有些稀奇古怪的瓶子得了青眼。

      他心道顺嫔和令妃不和,但想来六阿哥是不怎么关注宫里后妃的事的,不然怎么会无意识地给了顺嫔一个脸面。

      永琮微笑着注视宫里的人离开,笑吟吟地打了个哈欠:“天色不早了,准备开饭吧。”

      他往饭厅走,路过摆在正厅中间的那个瓶子,又仔细看了一眼。他似乎心情很好,连眼尾都笑得微微弯了起来。

      回京以后就没有怎么见过令母妃了,但估摸着很快就有机会了。到时候,他可有大礼相送。运气好些,说不定宫里的皇后娘娘也会喜欢他的礼物的。

      -

      延禧宫。

      璎珞震惊地抬起头来,问坐在下首的永琮。

      “这是什么?”

      哲郡王永琮一直在看着她,闻言扬起一个微笑。

      “这是顺嫔被湖广总督认回去前的经历。”

      令妃:“可是,你是怎么查到的?”

      永琮笑着,仿佛这不是什么大事一样轻描淡写:“顺嫔是小舅舅出征准噶尔带回来的,固然湖广总督声称她从小流落民间,但当时把她一路领回京的是小舅舅,他自然有大把的时间察觉到她举止与寻常民女差距甚大,一早就提醒过我。不过引起我警觉的还是乔迁礼,她为表真心,没有赐我宫中的物品,反倒是寻了她亲自带进京城的一件摆设品,殊不知却漏了底细。我在瓶里看到了准部一个家族的徽记,位置十分隐蔽,若非偶然,我也不会发现,估摸着顺嫔自己都不知道。令母妃细想,她既是流落民间长大的民女,又怎可能接触到准部的高层?所以我就在想,有没有可能,湖广总督并非在民间找回她,而是借着战争……碰巧寻回了在敌帐中的女儿?”

      令妃还是有些怔忪:“所以你就凭这个去查了?”

      永琮摇了摇头,笑着安抚她:“令母妃别担心,我还没那么冒失。我先去了富察府,跟小舅舅和小舅母说了猜测,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肯定,然后小舅舅才帮我派人快马赶去西边打听消息,查探确实,直到结果板上钉钉了舅舅才交给了我。”

      令妃低头看着写满了“沉璧”生平的纸张:“下一步你想怎么办?既然她是准部余孽,又曾经生过孩子,那她进宫会不会对皇上欲行不轨?”

      她越想越不安,猛地站起来:“不行!这件事让我来办!皇上现在应该在和太后请安,顺嫔也在。我现在就去告诉皇上!”

      听到“皇上”两个字,永琮嘴角微弯,露出一抹略微薄凉的弧度。

      “母妃别急。这件事,您做还是不好。虽说咱们手里的证据一切属实,然而您去拆穿顺嫔,不免有争风吃醋、打压异己的嫌疑,无端让自己落了下乘,皇阿玛说不定还会迁怒您。这件事由我来办。我不信皇阿玛一点也没察觉,之所以没有行动,可能有他自己的考量,也可能是舍不得。但倘若我来挑破,他就瞒不下去了,太后想必也不会放一个身份诡秘的女人在宫里。而且,杀鸡儆猴,母妃就不想从皇后那里得一份清静吗?”

      令妃停下脚步,她素来是对永琮的话信赖有加,闻言皱了下眉:“此事与皇后扯不上什么关系。”

      永琮:“没关系。顺嫔起先与您叫好,如今决裂,却不觉在宫里受制,以那拉皇后手段,此事必有蹊跷。我觉得最好的解释,就是皇后看您不行动,便转而拉拢了顺嫔,与之结盟。如今顺嫔颇得圣宠,她恐怕正打算趁机拉拢人手、腾出空子好好教导小十二。如若她发现这个新盟友这么快就要失势,只会觉得焦头烂额,担心与您又要争斗。这种情况下,只要母妃没有打算乘胜追击,皇后一定会向您示好,这宫里至少也能平和好一些时间。”

      令妃愣了,转眼看他好几眼,才点头:“那母妃听你的。”

      或许真的有一种说法叫龙子凤孙吧。永琮本就是元后嫡子,生来身份尊贵,虽然被教坏了几年,但当有人重新纠正他的观念后,他的进步几乎是可怕的。

      圆明园那三年,永琮几乎是天天被教养在太后膝下的,璎珞能做的就是及时把太后灌输来的一些不妥当的想法给他纠正,以求让他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最后他能自己成长为这个样子,谁也想不到。

      她想起乾隆十五年,她自娘娘死后第一次见到六阿哥,怀着忧虑和决绝在御花园里对明玉说的话。

      “永琮是先后的儿子,他生来便该为真龙,就算有泥鳅妄图鱼目混珠,但泥鳅就是泥鳅,而明珠也始终是明珠。”

      -

      太后宫中。

      皇帝来向太后请安,正巧遇上了服侍太后的顺嫔还有来孝敬佛经的皇后,一行人正坐在殿里其乐融融地说话。

      殿外突然传来禀报声:“启禀皇上、太后、皇后娘娘,哲郡王求见。”

      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太后和皇帝面上露出喜色。

      “宣!快让他进来。”

      太后高兴道:“永琮这孩子,今天竟然进宫了。”

      皇帝:“他早说封王以后想要进宫来跟您请安,只是前些日子太过匆忙,这不一有时间就来了。”

      皇后和顺嫔对视了一眼。

      那拉皇后笑了一下,看向门口。她也想知道如今永琮到底出落成什么样子了。

      门口走进来一个穿玉色劲装的男孩,虽然只有十岁,但身高抽条的比一些十二三岁的孩子都高。他面容秀美温柔,眼角眉梢都带着淡淡的笑意,又亲和、又文雅,微微笑起来,仪态从容又清贵,像是天生的笑面君子。

      那拉皇后手指一颤,险些打翻了手里的茶壶。

      太像了、太像了,她失神地看着永琮,就像看到了走进王府主厅的孝贤。无论是当初还是今日,她都是以一副惊震又憎恶的心情看着他们的。

      顺嫔看了下皇后大变的面容,又扫了眼刚进来的六阿哥,颇觉好玩地笑了笑。

      “永琮给皇阿玛、皇祖母请安。”

      太后慈爱地招了招手:“快起来、起来。”

      永琮起身。皇帝看着他:“今儿进宫,只是为了请安吗?”

      私心里他还是想让儿子多说些好听的话让他开心,可惜今天他是要失望了。

      永琮弯腰,拿出一个折子:“回皇阿玛,儿子今天进宫,主要是有事要禀报。”

      殿内气氛一时结了冰。

      皇帝看着手里的折子,看了看永琮,又看了眼坐在下面的沉璧。

      他一言不发地递给了太后。

      太后震惊地抬起头来,猛然向顺嫔发难,将折子一把扔过去。

      “顺嫔!你可知罪!”

      顺嫔不知所措,但还是下意识跪下,拿过手边的折子低头看了一眼。

      她嗤笑了一声。

      皇帝无声地叹了口气,这件事再也瞒不下去了。

      顺嫔脸上的畏惧消失了,她转过眼,笑着对站着的永琮道:“哲郡王比臣妾想得要早慧许多,怪臣妾,竟敢小看了您。没想到最终,臣妾竟然不是败给令妃,而是败给了一位年纪尚幼的皇子。”

      永琮没有回他的话,站得笔直,一眼也没有望过来,兴许是觉得她没有什么值得移目的价值。

      顺嫔笑着移开了视线。这些位高权重的人,又怎么可能知道那些活得如草芥一样的人心里有多大的绝望。

      那拉皇后看着永琮的侧脸,高鼻和深邃的眼睛,让他的侧脸比微笑着的正脸要寒凉许多。孝贤的儿子和她长得有八分相像,但剩下的两分,终究是遗传了爱新觉罗的寡情和薄凉。

      他比他母后心狠,真是个坏消息。

      有永琮看着,皇帝根本说不出从轻处理的话。他未尝不明白沉璧的身份有疑点,但他想借此确认令妃的真心,未曾想在最关键的地方被永琮插手破坏了。

      可他又极高兴,高兴永琮的敏锐、高兴永琮的果断、高兴永琮会为了亲近的人插手这些事。他对孝贤爱得很深,可也被她纯善的性子弄得很累,如今他们的儿子既有母亲的温柔智慧,又有身为皇子该有的果决和狠厉,不得不说,太好了。

      至于顺嫔,他宠爱她本就不是出自全然的真心,便是弃了也无妨。

      这时候太监传报令妃来了,他疲惫地挥手示意让她进来。

      璎珞来的时候大局已定,她没有说什么,静静听着皇帝裁定顺嫔的命运,只是开口求情留顺嫔一条命。

      永琮其实不愿意多掺和这些事,看到现在也觉得够了,便出声要告退,被太后允了。太后本也就不想让他一个阿哥参与进后宫这些腌臜里。

      顺嫔被打入冷宫后,皇帝要回御书房,皇后也告退,璎珞随着她走出来。

      果真如永琮所想,皇后主动向她求和,并允诺了不对孩子们下手,来获取十二阿哥成长的喘息。

      继后看着令妃离开的背影,想着刚才的永琮。

      “终成大患啊。”

      只是没有办法,永琮已经被皇帝在她来不及反应的时候送出宫去,一旦出了宫门,她的势力就有限了,更遑论宫外还有一个富察家,富察府里还有一个四夫人。

      她想动永琮,首先就要和纳兰时春过招。然而,她宁愿在宫里和令妃斗,也不愿意主动招惹那个女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2章 终成大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