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乌虚之行 ...
-
成都,崇华研究所。
“乌虚国位于地中海之滨,四季温暖如春。我们这次要去的迦德,在乌虚的最东南面,跟纳尔国毗邻,所以没有受到战火的牵连。这里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高,是个天然的氧吧,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原始的风貌,没有受到现代工业的侵染。又有绵延几百里的海岸线,降水丰富,气候宜人。”于老师在会议室里召集前往乌虚支援的科研小队。
二战期间,日趋强盛的乌虚国趁机吞并了周边几个小国和部落。多年来,他们各有姓氏,人心不向。最近,马兰州,也就是当年被乌虚吞并的马兰国,向乌虚发动了一次武装侵略,并投用了基因武器。如今,战火持续燃烧,举国百姓伤亡惨重。为此,我国将派出一支科研队伍前去支援,所选人员,必须确保没有丝毫被基因武器感染的可能性。
众人默默低头,枪炮无情,谁愿意去送命呢?
“你们不要担心,乌虚国一定会给大家提供最安全的保障!这不仅是个赚文章的机会,更是个公费出旅的机会啊!”于老师说道。
马兰人比对了乌虚、马兰两国人民的基因组序列,发现其中三个位点相差较大。
第一个突变位点位于EPAS1基因的调控区,EPAS1基因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93%马兰人都是(ATTTCATCTA)n,而乌虚则有96%的人群则为(ATG)n。马兰地处高原,平均海拔高达3000米,氧气相对稀薄。序列为(ATTTCATCTA)n的人,对血红蛋白的利用率更高,因此不会发生高原反应。马兰的这个基因突变有着绝对的生存优势,经过一代代的筛选,逐渐在人群中固定了下来。换言之,拥有(ATG)n位点的人,并不适应高原生活,长此以往,马兰地区的(ATG)n位点就被淘汰了。当然,马兰有部分人群生活在低海拔地区。且部分(ATG)n位点的人群,也能很好地适应高原生活,可能是其它基因位点起到了补偿作用。
第二个位点位于lactase基因,控制乳糖代谢。高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日常饮食含有丰富的奶制品。因此,马兰的乳糖耐受人群比例比乌虚高了很多。控制乳糖耐受的位点很多,经过大样本分析,发现有7个位点控制这一性状。不过,乌虚也有30%的乳糖耐受人群。
第三个位点位于Hb基因。多年前,地中海附近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疟疾,拥有突变的人群,血红蛋白有轻微异常,不利于生存,一代一代下来,在人群中趋于净化,因此,正常人群鲜少有这个突变。而这个突变却有利于在疟疾环境中生存。自那场疟疾后,乌虚国成了地贫高发地区。
马兰人改良了致病的葫芦杆菌,在其DNA序列中添加了与乌虚人DNA特意结合的序列,将含有致病菌的昆虫投放在乌虚的几大农业区。如若成功,将会成功感染78%以上的乌虚人,当然,马兰人也会死伤9%。马兰内部也有保守派反对使用基因武器,不过,最终以激进派取胜。
战火一触即发。最初,乌虚的感染率确实只有9%。随后的一个月,葫芦菌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感染了马兰38%的民众。而乌虚的死伤更为严重。从统计情况来看,青壮年染病率较低。
“筱帆,你刚升了副研,何必去送死?你们一家当年从地震中死里逃生,你这次要是去了,你爸妈得多担心。”安一宁劝道。
“向来富贵险中求。再说,我还没出过几次国呢!”
“有钱也得有命花啊,你再考虑一下?”
“我都三十岁了,父母都劝不动我,你能劝得动我吗?”
“别这样,我也是一番好意。”
“谢谢,我知道,但是我真的很想去。”张筱帆回道。总有些生活,需要去体验一下。如果人人都不去体验,当年她大抵就要埋骨废墟了。
飞机降落在一个平静的城市,叫迦德,在乌虚的东南边,这里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又与其他国家毗邻,因而得以幸存。
上了大巴,张筱帆往车窗外看去,马路上的嘟嘟车司机卖力地吆喝着乘客,街边的小吃摊主扭着身子唱着火热的民谣,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坐在公交站的长椅上攀谈。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这里确实比较安全。
基因武器投放之初,有几位感染者进入迦德市。经过一个月的传播后,迦德已有数百位感染者。科研人员破译了致病菌株的DNA序列,研究了其致病机制,紧急制备出初级疫苗,治愈率虽然不佳,但也相对延缓了疫情。
“筱帆,你没事可以出去转悠转悠,熟悉下当地的环境,回国后帮咱们写宣传稿。”于老师吩咐道。
张筱帆背了个书包出了门,一路,有两个乌虚的陪同人员跟随。
雨后,水汽氤氲,绿叶莹莹,张筱帆伸出手,去接树叶上掉下来的雨珠。城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百姓们安居乐业,哪里看得出这是个战火蔓延的国家呢?迦德和国内的小县城差不多,偶有高楼大厦,为数不多的休闲场所和随处可见的小餐馆。她和艾德、缇娜走在街上,吸引了不少目光。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Hi, guys, where does that girl from?”
“I don't know, but, she seems like Asians.”
“Beautiful girl, milky skin, slim figure.”
摊贩在路边烤生蚝,路灯上贴满了小广告,天桥下蹲着几位流浪汉,穿着讲究的行人戴着口罩,路上有儿童互相打闹。影楼的橱窗陈列孙悟空、白素贞、小燕子等戏剧人物的服装。小卖部的冰箱旁,放着几箱蒙牛,门口堆着一排立白洗衣粉。
不远处有一座山,将沙漠隔在另一边。海风从南边吹来,两旁的行道树下,姹紫嫣红。
她信步来到附近的纳尔医院,观察了一圈感染者的状况,随后坐在一位年老的病患身旁,简单问了几句。两个陪同人员的英语带着地方特色,他们手脚并用,尴尬地向张筱帆解释。
忽然,艾德眼睛一亮,指着楼梯处,惊喜若狂地叫道:“Mingli, here!”
张筱帆往后一瞧,见是一个小伙子,长得有几分像亚裔。他来到床边,握住了老人的手,亲昵了几句。紧接着,又来了一位少女,大概十七八的模样,看起来像黄种人和白种人的过渡人种,她深眉大目,脸蛋紧致弹润,许是因为年龄小,看起来有几分害羞。
小伙子跟艾德击掌问候,他看了一眼张筱帆,“你也是中国人吗?”
陪同人员点点头,“Yes, a scientist from China.”
“是的,我是大使馆安排过来工作的。”张筱帆见他不过二十四五,肤色较深,是晒出来的那种,加之浑身上下显示出来的憨厚气息,推测是常年干农活所致。除了憨厚,他的身上还透着一股冲劲,一看就是很勤奋的人。在国内,二十四五分明还是个孩子,此人却俨然一个大人模样。
“我母亲也是中国人,医院里空气不好,要不要出去走走?”他转身朝艾德道,“I'll show her some interesting.”
张筱帆本不想去,因为不想跟小孩子打交道,但是却被后面那句打动了。
艾德道向张筱帆:“He is the Chinese teacher of Cadei university, Mingli.”
张筱帆点头回应。
明义拽过少女介绍道:“我叫明义,这是我妹妹汉雅。”张筱帆心想,这对兄妹看起来一个是正宗的乌虚人,另一个却完全像个中国人,这基因也真是奇妙,一个随父,一个随母,分配得刚刚好。
汉雅一副不情愿地用蹩脚的中文跟张筱帆问好,“筱帆姐姐,你好。”
张筱帆微微一笑,这女孩似乎是个兄控,对自己抱有敌意。
一路上,明义指着路边各种建筑给张筱帆介绍,告诉她当地的风土人情。路过一家小店时,明礼进去买了两杯果汁,递给两位女士,汉雅十分不客气地接过,自顾自地喝起来。明礼道:“你别见外,她才十八岁,还是个孩子。”
张筱帆心想,你们两个不都是孩子吗?国内二十四五的男孩子,刚从校园里走出来没多久,稚气未除,说话做事总不够周全。许是明义小小年纪肩负了养家的责任,因此脸庞虽嫩,眉宇间却尽是担当。
汉雅瞪了明礼一眼,明礼小心地拍拍她的肩膀。
“这是仙人掌的果实榨的汁,富含花青素,我们这里的女人很喜欢喝这个。”
张筱帆附和了一句,“怪不得,你们皮肤都这么好。”
汉雅接过话茬,“你们龙人的皮肤更好。”
明义道:“教过多少次了,那是‘龙的传人’。”
张筱帆心想,既然汉雅说的是“你们龙人”,那说明,她是个原生态的乌虚人。也不知道这是对什么兄妹。
走了一会儿,路过一个鱼店,汉雅惊呼,“Nimo!”
明义见张筱帆一愣,解释道:“电影《海洋总动员》中,主角Nimo是条鱼。”
张筱帆走近一看,见汉雅正在拿着渔网戏耍一条橙白相间的小鱼,“原来是小丑鱼。”
“丑鱼?”汉雅抬头问道。
“它的学名叫做海葵双锯鱼,我也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叫它丑鱼。”
“中国的科学家,懂得可真多!”明礼的眼睛里闪烁着星光。
张筱帆心想,明义仿佛在说,“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他像是把这句话咽了下去一般。小小年纪,说话果然谨慎,那话要是说出来,岂不成了顾影自怜。迦德并不繁华,迦德大学也并不是什么好学校,中文在乌虚国并不受重视,可见乌虚国的中文老师并非一个高大上的职业。
“谬赞了,我不过就是个小小的研究人员,怎么能玷污“科学家”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