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9章 ...

  •   何毅不眠不休的守了七天,如愿以偿地病了,太医看过后,言是疲劳过度,宸亲王或者说摄政王?总之就是她,要求何毅回家修养,而何毅做足了孝子贤孙的姿态后,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对于这个皇帝,何毅的感情也是复杂。平心而论,他待自己并不差,甚至可以说,比平常人家的女婿都更多了几分礼遇。但也正是他,让何毅成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王夫,偏偏所娶得那位王爷,还是一个年纪足以做自己母亲的女子。这倒也就算了,关键是,两个人的感情不好,却也有几分皇帝在其中搅和的原因。
      临出皇宫,何毅挑起车帘出头看了看,然后对自己说:算了吧!人都已经死了,在计较那些又有什么用?倒不如往前看,总归自己要的不就是这种平淡无奇、衣食无忧的日子么?从这点看,皇帝倒也不算是办了件错事。

      故意把自己折腾病,好回家修养的何毅,没多久就得到了新皇颁发的和离圣旨和封官旨意。和离,何毅也曾想过,却也只限于想想而已,却不防他们竟还真的发下这么道旨意。封的官,或许是补偿何毅这几年空耗的青春吧!直接是从郡守开始的,虽然只是个贫瘠的小郡而已,但总比县令好吧?

      接到圣旨的何毅,第一件事就是买一个房子,毕竟他已经不是宸王夫了,自然要从宸王夫府搬出来的。而且好几个孩子都还年幼,何毅不忍他们奔波,自然要把他们留在都城,那还是买一套房子比较划算些。
      王夫也有王夫的好处,至少那五进的宅院相当不错,都城的房价太贵了!但不知归期的何毅,还是狠狠心买下了一处三进院落,手里的积蓄一下子花掉一半。除此之外,府上的仆婢们,也都没跟过来,毕竟他们还是宗人府的人不是?被分来伺候,却没有约束的下人,难道还能指望她们忠心不成?
      休整庭院、购置家具、下人,等等就耗费了好几天。这还是在原王夫府的管家帮忙下,才能匆忙完成的,不然在这过年加国丧期间,他从哪里找来那么多帮手?但是,等何毅安顿好以后,管家也就返回王夫府了,毕竟她可不是自由身,去留还得听宗人府的命令。

      新家何毅只是匆匆看了一遍,大致还行,也就没再关注,当务之急是决定谁走谁留。何毅任职的地方,不止贫瘠而且地处边睡,民风彪悍,那种地方哪怕是州府的日子都不好过,更何况是郡守。
      所以一岁以下的孩子是坚决不能去的,其母也得留下来看孩子,同母所出的孩子,自然也得留下来。身体弱的人也不能去,免得死在半路上。嗯,还有她们本身的意愿,不是谁都愿意去那种朝不保夕的地方的。
      这么算下来的话,何毅能带走的孩子,还不足十个,这让何毅皱眉,却又无可奈何。不过人虽然带不走,但好在当了五年的王夫,钱财总是不缺的,即便是买了一个宅子,散给了妾室一部分,剩下的也足以让何毅花用数年了。若是在那等贫瘠之地,说不得省着点能花十来年,这么一算,何毅的心里总算是安稳一些。

      把不能或不愿随自己去任地的妾室孩子安排好以后,何毅就带着人启程了,混不管这可能是他们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年节。一路上,他没少看资料,揣摩自己此行的困难,以及该如何应对的问题。说实话,何毅并不怕自己做不好,毕竟他也曾在边陲之地做过县丞,也算是有经验了不是!
      但是真等他赴任时,才明白自己想的太甜了。因为在这边睡之地中,光是王爷都有两个,郡王十多个,公侯就别提了。而且各个都是战功赫赫,每个人都不好惹,关键还在于她们与宸亲王是对头。在这种情况下,何毅这个前宸王夫又怎么会好过?别说郡守了,若是早知如此,给他个知州他都不乐意来,好么!

      一来就被架空的何毅,翻着白眼开始着手建私塾,不能当官他教学生还不行?也正好避避风头,新官升任三把火,新帝登基那可不止三把火。尤其是宸亲王尚还健壮,其子却已长大的情况了,毕竟名义上的皇帝,那可不是宸亲王。

      小算盘打的贼响的何毅,一边实验着儒家之道,一边琢磨着其他修炼之法,顺带还要关心官场上的风云变幻,有时难免会疏忽了对孩子们的关怀。作为长子的何仁,这天就告诉了何毅一件让他恼火的事儿:家里的孩子跟别人家里的孩子打了一架,战况惨烈。
      起因很简单,是因为别的孩子骂何毅是个小白脸,还说他们将来也是个小白脸,家里孩子不忿,就打了起来。小白脸也就是吃软饭的,这是事实,何毅不反驳,他就是宸亲王养的小白脸,虽然是有名无实的小白脸。但是他自觉,自己现在已经被和离,那也就不是小白脸了,所以那些嘴贱的确实该打。
      还好,孩子们受得都是皮外伤,没什么大碍,所以何毅现在还坐的住,可以冷静思考后续怎么处理。何毅家的孩子们小,但是那些孩子也不大啊,家世还比自家好,就算他们理亏,却也是不好罚。罚轻了,别人还当何毅是个软包子,以后不会把他放在眼里,罚重了,这事说起来不过是小孩子口无遮拦,真不是什么大事,只能说他们的家教不好。但是很可能导致他们全面抵制何毅,说不得以后,何毅在这片地方就会寸步难行。

      所以带着人去找场子的何毅,颇有点左右为难的样子。不过,不用何毅思考他要怎么办了,因为打人的那家王府让他吃了个闭门羹。得,别说以后了,人现在就没把他放在眼里。砸门?就他带的这几个人可砸不了王府的门。
      何毅对着王府大门冷冷一笑,转头回去就丢下正在筹建的书院,开始处处找那家王府的茬。今天罚他个毁坏他人财物、明天抓他个侵吞他人田地,后天再告他一个吃空饷。就算对其而言事不大,但是名声总是被败坏了,再加上什么宠妾灭妻、纵容女儿强抢民男,子女婚嫁都成问题。
      这招不伤敌,专为恶心人。没办法,两家实力相差太大,没有可比的余地。若何毅还是宸王夫,那说不定还能混个井水不犯河水,但现在?还是算了吧!不过这也给何毅提了个醒儿,一味的逃避只会让人以为你软弱可欺,迎难直上还能换个不畏强权的名声呢!

      不办书院而一股脑儿都投入进官场的何毅,就成了他这一片地区的刺头。整天嘛事不干,就挑她们的刺,可偏偏何毅从不造假,不是她们真的犯错,何毅还真不会动她们。再加上时间一长,这片地方上不服她们的小官吏们,也聚拢到他跟前,想动何毅就属于吃力不讨好的事了。

      不过只是维持这样的局面,可不是何毅想要的,把一个好好的郡守当成一个御史,未免太过无用也太过憋屈。所以他在搜集那些人的把柄,也在拉拢一些兵将,不然有机会除了这些人,不会打仗的他也不敢除啊!个人的得失在国家利益面前,往往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一位王爷逝世,何毅借此机会除了一些毒瘤,又瓜分了王爷手下的一成军权。唉,他的实力还是太弱,地位也太低,不然这次获利绝不可能只有这么少才对。

      唉声叹气的何毅,很快等到了提升他地位的圣旨,因为三年时间已到,而政绩也还算可以的原因,被升为知府。虽然任职的地方还是在这片地区,不过自觉刚刚打开局面的他,这时候就算让他走,他都不肯的。别的不说,总要把这三年受到的排挤、委屈都回敬了那些人,才好离开不是?
      随圣旨而来的,还有那些当初留在京城的妾室孩子,据说这也是宸亲王的意思,让她们与何毅团聚。对此,何毅说不上高兴不高兴,也就是平常吧!说不重视是假的,但又不是嫡妻嫡子,在重视也有限的很。倒是随同而来的商队,更让何毅开心一些。

      这商队是从何毅老家来的,说是商队倒不如说是来找他的车队,因为大多都是何毅的亲朋。李思、李宜带队,其他人也多是自己的姐妹侄女表侄女等等,是来投靠何毅的。据说是因为老家那块,出了个与李家不睦的神童,于是李家就倒了霉。
      这些人是因为何毅当年回家时,曾言自己是在都城做官,于是就前往都城找他。几经辗转之下,找到了何毅的妾室,恰逢何毅升官的圣旨已下,她们就一块找来了。何毅能怎样?只能帮她们先好生安顿下来再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第9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