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初诏 ...

  •   第五十二章初诏
      “我饿了,”初青弱弱地嘟囔。可不,用过早膳出门到现在,就喝了一碗粗茶,被初青一提醒,原致顿觉饥肠辘辘。她点手唤过掌柜,递给他一个小金饼:“大叔,麻烦到饭铺给我们买点吃食。”她想掌柜和隔壁饭铺老板应该认识,肯定不用排队。
      掌柜一看她出手就是一个金饼,吓的心头突突乱跳,一个金饼可以买下整个茶铺。恰巧此时掌柜的老婆手里端着一盘刚做好的面饼子走进铺子,闻听原致所言,热情地过来把面饼子放她二人面前茶桌上,爽朗地道:“姑娘若不嫌弃,就尝尝乡野的粗面饼子。粗归粗,可是抵饿,吃上两块,犁一下午地都不饿。”
      原致不好意思地推辞:“我们怎好占用大叔大婶的午饭。”掌柜老婆双掌一击:“我再做就是,二位姑娘神仙一样的人物,愿意吃我做的饼子,老婆子脸上有光。”掌柜狠狠地点头:“可不,回村里,还不知道怎么和乡亲们吹嘘呢。”
      “唉,”掌柜老婆抬起胳膊肘杵一下他,瞪眼道:“我就吹,怎么样!好歹这辈子见过画上的人了,终归知道画匠不全是胡乱画画骗人的。”原致和初青煞有兴趣地望着这对吵吵闹闹、实则恩爱情深的夫妻,末了,原致说:“如果不麻烦,莫如我们和大叔大婶一起用午膳?”没等掌柜开口,他老婆一叠声应承:“不麻烦、不麻烦。”说罢,转身去门口临时搭起的小灶台上忙和,不大一会,林林总总摆了一桌子,两盘子热气腾腾烙饼,一大盆烩白菜和一盆小葱拌豆腐,还有每人一海碗糊辣汤,红红绿绿白白,勾人食欲。
      四人团团围坐,掌柜歉然地道:“都是乡野粗食,二位姑娘凑合吃。”初青啜了口糊辣汤,一股热流从肚子窜到腹部、心口,流向四肢百骸,浑身说不出的熨贴:“大婶手艺真好。”掌柜老婆眉开眼笑,心里一时不知如何疼爱这温柔似水的漂亮姑娘,想给她夹菜,又怕人家姑娘嫌弃自己,只得忍住:“听姑娘口音,是滑国人?”初青惊诧:“大婶怎知?”
      掌柜抢先道:“我们村里今春来了个女先生,教女娃娃念书,她便是滑国人。”初青心头一暖,多半是滑国王宫里的故人。见她沉默,原致生怕她又想起滑国那断不堪的过去,忙打岔:“大叔大婶是在新郑城里开茶铺?”
      “哪能,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庄稼人,趁农闲,或像今天,上巳节、赶集、庙会人多时出来个摊子,挣点现钱。家里六十亩地,大小子当兵去了,我们两老的和小小子、大姑娘种地,小闺女还小,在读书哩。”
      初青现在对郑国许多异于他国的现象见怪不怪,比如女先生、女娃娃念书等等。她自来到郑国一直居住在宫里,后嫁给原致,今天才是真正头一回和郑国百姓交流、说话,不免心生好奇,水汪汪的眼睛闪了闪,对面的原致差点被闪晕。“在滑国,女娃娃四五岁就帮家里干活,十四五岁嫁人成婚,大叔大婶送闺女去学堂念书不怕便宜了女婿家?”
      掌柜憨憨一笑:“娃娃念书,不花一文钱,文房四宝学堂发,冬夏各有两身衣服,中午还有一顿好饭食。”
      掌柜老婆撇撇嘴:“娃他爹,你就是惦记冬夏两身衣、一顿好饭食,大男人,见识短。”转过头来,笑眯眯对初青絮叨:“姑娘不知,在我们郑国,女娃娃和男娃娃一样精贵咧。村里刷墙上的标语说:生男生女都一样。田吏、桑吏、女先生,可不都有女娃娃,挣俸禄养一家人,不比男娃娃差。大小子从军营里写信来,说军营里还有女兵、女将军。我们不敢想闺女有那大出息,能识文断字就好,总比我们这睁眼瞎的爹娘强。里正把国君娘娘写给全郑国女人的信各家抄一份,我都能背啦,娘娘说,娘愚钝、儿蠢笨,娘不敬、儿忤逆,娘贤惠、儿孝顺,娘知理、儿出息,娘蠢蠢一窝,娘贤贤一家,知书方能明理。可不说田吏、桑吏,肚里有货,种田养蚕都比别人强。滑国来的女先生,也似姑娘这般温柔,清清秀秀,小脸雪白,一手好字连里正都佩服,我那小闺女可喜欢女先生啦。听说女先生还未曾婚嫁,天娘也,十里八村媒婆快把学堂门槛踏破了。”
      一顿饭,在掌柜老婆唠唠叨叨中愉快而和谐,临走时,掌柜和老婆说什么也不肯收下小金饼,原致说:“我知道大叔大婶撑起一个家不容易,不瞒二老,我就是方才你们大小子信中的女将军,军中女将军不止我一个。我也不知你们大小子属于哪个部队,要是有一天他知道有个女将吃了他爹娘饭食不给钱,可叫我如何心安。大叔大婶就当是我替你们大小子孝敬爹娘的,可好?”掌柜和老婆眼见实在推却不了,勉强收下小金饼。
      目送两位姑娘牵手远去的背影,掌柜老婆想起两年没回家的大小子,湿了眼眶。
      午后,初青有点困倦,原致体贴地道:“回远山村。”初青点点头:“早些去,我怕阿爹等的焦急。”
      远山村位于新郑东门外二十里,和原致的庄园相隔不过二里地,可是,初诏格外固执,说啥也不肯住到女儿女婿庄园里。
      原致和初青大婚前,原繁老将军便服微行去到滑国,硬是以一个老军人的执拗和真诚撼动了初诏,“父母,都是为儿女活的呀!”短短十个字,初诏的心碎了一地。满肚子学问,比不上眼前一脸沧桑老军卒活的明白。初诏扪心自问,他从没有为女儿活过,甚至想不起来曾为她做过什么。曾轨叛乱,王宫里发生的一切全滑国尽人皆知。他装作不知道女儿的遭遇,自她十年前进宫,父女间的唯一联系就是女儿时不时让人捎回一些银钱衣裳吃食,可笑,十年,他这个父亲居然从未给女儿捎去一根线、乃或一句话。
      女儿带回一个叫原致的郑国女将军,告诉他,这个人是她一辈子的幸福。他却以青纱蒙面表达态度,甚至想过和女儿永不相见,只因为她带回的是个女人。
      有一天,里正屁滚尿流上门贺喜,说初青被郑国君上和夫人收为义女,封和公主,他觉得里正昨天喝多了,到现在还没醒酒。第二天,郡府大人领着王宫内侍,拉了足足十几车东西,进屋来直说“过简”,说和公主生父怎能居于茅草屋里。初诏这才相信女儿的确封了公主。郡府大人前脚走,他后脚就把十几车东西一件不剩转赠给村里乡亲,后还婉言拒绝郡府为他盖造府邸的好意。他想这一切缘于那个叫原致的女将军,他的心依然坚如磐石。
      原繁是父亲,他也是父亲。原繁为女儿千里迢迢来滑国的穷乡僻壤和说另一个父亲,而他从不曾为女儿做过任何事,只是一味希望女儿的所作所为符合他的道德纲线和审美要求。哪怕她带回原致,他想的原致是个女人,对女儿在王宫里的遭遇不提一字。
      十年,女儿似乎走出了他的心。
      原繁说两个女娃娃希望得到他的祝福,那样才能真正幸福。他这才知道,他,原来一直留在女儿心里。
      “父母,都是为儿女活的呀!”他觉得以后的岁月都应该为女儿而活,便毅然摘下面纱,随同原繁来到郑国。
      初诏站在院门口朝村口又张望张望,只见三三两两年轻男女说说笑笑往村里走,应该是从溱水、洧水河边过了上巳节才回来。依然不见女儿的身影。前几天女儿让人来送信,说上巳节这一天下午和原致一起回来。正当初诏出神之际,一股扑鼻的肉香飘进鼻孔,昨天他就就和王老爹预定好上好的猪肉和羊肉,天不亮让仆役取回,洗净炖上。王老爹是屠夫,家里总有最好的肉。初诏还是有点不放心,转身回院子,来到厨房,看看菜准备的怎样了。
      灶上两孔小灶眼上分别蹲放着两口黑漆漆砂锅,一个盖子被热气顶的突突作响,初诏嗅嗅鼻子,喷香。另一个砂锅下面放块镂空三角架子,砂锅高高地坐在上面,安安静静,初诏顺手拿起旁边细布,揭开锅盖,清澈的汤面没多少油花,下面卧着厚厚的羊排。再看方桌上,整整齐齐码放着九个菜碗盘,都覆有盖子。
      大灶口坐着一个四五十岁老爹,正弯腰小心拨弄着灶里火苗。初诏应聘成为远山村教书先生,按规定,郡府提供一座一进院子,包三餐,还有一个仆役。仆役一般是村里指派村民轮流值日,给先生洗衣、做饭、洒扫,仆役饭食自己带,都一个村的,早上来,晚上回家。
      见初先生一个人,王老爹抬起头朝他身后望了一眼,关切地道:“小姐还没到?”“兴许一会就到,我看过上巳节的男女娃娃都开始回村了。老哥,今天辛苦你了,要不你早点回去休息?”
      王老爹闻言,乐呵呵站起身,脸上的褶子眯成了菊花,恭恭敬敬道:“好咧,菜都做好,照先生的吩咐,九个菜。肉再炖一会,先生牙不好,酥烂容易嚼 。喝羊肉汤的调料都切好,在碗柜里。灶膛里就剩些火心,煨着红烧肉和羊肉汤,小姐回来麻烦先生关上炉灶门、熄火。”
      初诏一一应下,从袖筒里摸出两个小刀币:“老爹,一点小意思,请莫嫌少。”未等王老爹有何表示,一生倔傲的初先生自己先红了脸。王老爹连连摆手:“些许小事,先生折煞老汉,万万不能收。”初诏益发面红耳赤,脸上有点挂不住:“ 老爹辛苦,得些酬劳理所应当。请莫再推辞。”
      王老爹情知读书人面皮薄,忙抱腕解释:“先生有所不知,非是老汉矫情。老汉来先生这里做事,村里已付酬金,里正还给宣讲了仆役规定,有一条就是不许收先生银钱。里正说,人本性贪得无厌,有一个想两个,有两个想四个,日子长了,会养出人的贪心。老汉若是收下先生财物,就是不被发现,日后也无颜见先生。”
      初诏感慨万千,在滑国,私下收受好处遍地皆是,莫若说郑国今天的强大得来不易,连这等小事官府也考虑到,怎不让人心生感慨。
      “阿爹。”
      初诏心里一喜,回头看去,女儿回来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初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