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初秋的天,屋里屋外一样燥热得很,连穿堂风都是夹带着热意的,和前院树上知了尖锐的鸣叫一样,叫人心烦意乱。

      孟安蹲在屋前的回廊下,眯着眼看着眼前略显荒凉的前院。井边断掉的粗麻绳,已经坏掉的水桶,塌了半截的黄泥巴矮墙,以及更远处,光秃秃的群山,第一百零八次发出了生无可恋的叹息。

      烦躁的想从口袋里摸根烟,突然又收住手,低头看看身上破破烂烂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裳,连个口袋都没有,哪里来的烟。

      幸好他也只是下意识做这个动作,这具本不属于他的身体并没有烟瘾,要不光戒烟就是个大工程。

      继续发了会儿呆,门前跑来一个同样穿着破破烂烂的面黄肌瘦的少年,站在门口就大声喊他:“安哥!刚才里正来家里告知,说明天辰时就要出发,你可记得啊!我爹叫你赶紧收收家里还能用的东西,都给带上别忘了!”

      “我知道了,谢了!”孟安吼回去,看着门外的少年又飞快的跑远,他站起来拍拍裤子上沾的土,转身微微弯下腰从对他来说稍显矮小的门进去堂屋。

      但是当他站在堂屋中间,真的想要收拾点什么的时候,环顾家徒四壁的老屋子,缺胳膊断腿的木头桌椅,磕秃了口子有裂纹的陶碗,断了一边耳朵的香炉,孟安心里却又不由得叹息,这有什么可收拾的?

      本就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穷苦人家,他不幸穿来的那天,正两眼一抹黑闹不清楚情况,还懵着呢,偏逢着闹蝗灾,蝗虫大军乌压压的过境,一番鸡飞狗跳之后,连困鸡圈里的两只老母鸡都被啃秃了毛,家里哪还能剩下啥好东西?

      唉,要不是没钱换新的,他真不想带上这些破铜烂铁。

      但关键就是没钱啊!

      孟安认命的回房间里翻箱倒柜,把衣服拿出来,再把压箱底的这整个家的全部家当,五两碎银子拿出来。

      他放在手心上轻轻颠了颠,没什么重量,连听个响都听得不爽快。

      心里不由得遗憾,怎么就不是连同自己的身体一起穿过来呢!真是气人啊!好歹自己那具身体脖子上还挂着条大金链子呢!

      这里又是旱灾又是蝗灾的,听说粮价已经飞涨,一升米都要卖上四五百钱了!这五两能顶个啥用?

      算算也就够买个十来斤米而已,真是扔水里都听不到个响,真穷!

      孟安摇摇头不忍再想下去。

      他把箱子里几件还能穿的衣服全部抱出来放在一边,找了块挺大的布,学着电视上看来的样子扎了个包袱,再把五两银子分两半,一半用一条裤子的裤腿给卷严实了,一半塞在破棉衣的夹层里,和衣服全部塞在包袱里。

      虽然嫌弃,但是也聊胜于无。

      收拾完房里的东西,孟安又把家里各种能用的布袋找出来,把从蝗虫嘴里抢救下来的米和稻谷装起来,再把家里的粗面分一部分和面团,烙了几张大饼,一部分和厨房里剩的野菜蒸了十几个窝窝头。

      怕天热放不久,他没敢弄太多,其他的就套两层布袋装着,预备着路上要吃。

      然后才是收拾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瓶瓶罐罐,各种家用的小工具,把能用的能带的也方便带的,全都给收做一堆。

      最后没忘了鸡圈里两只已经秃毛的老母鸡,找了个小点的鸡笼,铺上一层稻草,把它们装起,放到堂屋里,再把前两天打死的蝗虫剁碎扔了几个进去喂它们。

      事情终于折腾完,天也半黑了。

      他搬了个小板凳又坐回到堂屋前的回廊上,靠着墙,把还有点余温的大饼拿出来,嚼吧嚼吧,和着井水垫肚子。

      烙饼的时候没有油也没有配料,就干巴巴的面饼,还是粗面,味道着实不太好,但是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兜里又没钱,有的吃已经不错了。

      听说外面现在是饿殍遍地,不难想象死了多少人。

      孟安也是第一次知道,当人被逼到没有退路,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所有的艰苦,其实都算不上什么的。

      能活下来已经足够艰难,哪有心情再矫情。

      他甚至还能苦中作乐有自我打趣,其实这波穿越也不算太亏,比如自己占了的这具身体,长得高大威猛,健壮帅气,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深邃的轮廓,英俊的相貌,还有六块实实在在的腹肌!

      这放在没穿越前,也是他看了都忍不住两腿发软的超级型男!要是没穿越,他还真没机会当上这种大帅比。

      当然,前提如果他不是穿越到西晋末年的话,就更好了。

      很遗憾,偏偏,他是。

      就算历史没学得太好,孟安也知道,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奢靡成风,所谓的风流雅士层出不穷,而底层农民穷苦且地位低下。

      更不要说还是一个胡人。

      虽然有不少的地方汉胡杂居,但胡人的待遇在这年代可不好,连生活在同一个村子的汉人都可能会嫌弃他们,何况其他汉人。

      毕竟世道乱,北方的胡人政权老是南下侵略,和晋朝动不动就打仗,苦的都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百姓不恨胡人才怪,被迁怒很正常!

      综上,有胡人血统的农民,生活那就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了,穷得只剩帅,简称:穷帅。

      偏偏,他也是。

      穿越到西晋,还穿到一个是胡人血统的农民身上,孟安抬头望望月色,试图自我安慰,其实也没有那么惨啦!

      至少这辈子想当个高富帅还是比较容易的,他已经有高和帅,就差富而已了!

      而且因为这具身体的原主人是被已经去世的潘爷爷从小捡回来养大的,村里人也算是看着他长大的,对他的态度普遍还算友好,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致富肯定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味同嚼蜡的吃完一个大饼,天色完全暗下来,没有娱乐活动,没有点灯,乌漆嘛黑的。

      孟安原本是打算乘乘凉,然后就去睡觉,养好了精神,明天才好赶路,没想到反倒先被蚊子叮了两个包。

      腿上痒得很难受,老想挠,也没有风油精可以给他涂,他赶紧起来,把凳子搬进屋,去水缸打了水,简单的洗漱过,拴上门,回房间躺上床。

      蚊帐不知道原身用了多长时间,缝缝补补,已经从白色变得泛黄,但是胜在防蚊的效果还不错,也没异味。

      耳边虽然还是有蚊子在不停嗡嗡嗡打转的声音,但是到底进不来叮他,孟安放下心,收拾了一下午的东西,很累人,他闭上眼睛没多久就睡了过去。

      这一觉,孟安睡得安稳,还做了个梦。他梦见自己还在现代,经营着自己那家主打绿色无公害的家庭农庄,亲手养肥的小鸡看见他拿着盆出门,就啪嗒啪嗒的,跟不倒翁一样跟在后头跑。

      他伸脚拨了拨,非但没吓到对方,还有皮实的直接就跳到他鞋上,啄他的脚踝。

      他觉得痒,就踢了踢脚。

      嘭的踢到床板发出的巨大的声响,把孟安惊醒,他睁开了眼睛,茫然了几秒,还是在泛黄的蚊帐里。

      他抹了把脸,原来是在做梦。

      窗外天色已经大亮,孟安赶紧爬起来,把蚊帐拆下来收起,团了团,塞到包袱里,再洗漱一下飞快的啃了两个窝窝头,然后把昨天就收拾好的所有家当背在身上,再艰难的提溜着鸡笼走出了家门。

      东西看着是都不值钱,但是重还是挺重的,至少也有一百五六十斤,幸而原身体质好,背一小段路不成问题。

      而且蹭了别人家的牛车,路上也不用担心要背着长途跋涉。

      此番南去,孟安知道大概有生之年都不会再回来了,虽然对这个房子没有什么感情,但出门前他还是特意把门窗都关好上了锁,把钥匙塞在了窗户的缝隙里。

      迎着东边渐渐升起的一轮红日,孟安慢慢走向村子中央的空地。

      他到得晚,这会儿空地上已经没有什么空处,熙熙攘攘的到处是人,热闹又焦虑,就像春运时期的火车站大厅,地上放满了行李,还停着不少的牛车。

      胡子花白的里正,带着几位衣着像护卫模样的男人在做最后的检查。

      孟安搜寻一圈,看见了昨天在门口叫他的那位少年,正是要给他蹭牛车那家人的孩子,姓张,大名叫张继福,小名阿福。

      他挤过去远远和他打招呼:“阿福!”

      “谙哥!”张继福上前扶他一把。

      “谢了。”孟安从人群中顺利脱身,抹了把虚汗,看到刚才站在张继福旁边的妇人,笑着问候:“婶,你们可真早啊,我康叔呢?”

      面色发黄的妇人和蔼的笑笑:“他说出门时忘了锁门,要回去锁上,以免看家里没人在,野猫野狗的跑进去弄坏东西。”

      说着也给他搭手:“你赶紧先把东西放下来,背这么多东西可累坏了吧!”

      这位妇人本家姓周,张周氏,因为丈夫叫张承康,村里人便都随夫家这边叫她康嫂,小孩就叫她康婶。

      孟安听她的意思是还想着以后要回来,这应该也是很多人都有的想法,认为南迁只是暂时去避难,并不知道历史的车轮已经隆隆向前,没有退路。

      但他也不好打击他们,把东西放下之后,就换了个话题,指了指周围地上散落一地的东西,里面甚至还有两张小椅子,不像是逃难迁徙,倒像是临时出游的准备。

      “婶,你们怎么还带椅子?多重啊,这个可以到了地方再做嘛。”

      张周氏笑着说:“我们有牛车,不打紧的,能多带点就多带点吧,省得到了地方还得花钱打点。你东西少,那些杂七杂八背着重的,待会儿都放车上吧。”

      牛车就在旁边,孟安早就看到了,他也不瞎客气,赶紧道谢:“多谢婶,那我就沾你们的光了,怎么还不装车呢?”

      “这有啥好谢的,左邻右舍,就搭把手的事!”张周氏嗔怪道,“这些东西也不着急装,还得要一会儿才出发呢,我们出来得早,东西要全压在上面,牛累。”

      “也是,还是婶想得周到。”孟安敬佩的笑笑。

      正唠嗑着,远远就看见张承康大步走回来,孟安赶紧上前寒暄两句。

      张承康长着一张国字脸,刀锋眉,自带一股正直的浩然气质,说话直来直往,对他一点也不见外的使唤:“我看时候差不多了,来搭把手把东西往上装吧。”

      “好嘞。”孟安应着,赶紧上前帮忙。

      张继福牵着牛绳,三个大人把东西整齐放到板车上码好,把大件的放在最外边,零零散散的放中间,再用结实的粗麻绳仔仔细细的捆紧,防止半路东西掉下来。

      刚把东西整好没一会儿,就听到护卫们声如洪钟的一声令下:“都收拾好就出发吧!”

      两三百号人闻言,纷纷行动起来,拖家带口,依次浩浩荡荡的排成长龙上路。人走牛车过,黄泥道上一时尘土飞扬。

      当走到村口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回望村口立着的大石碑,上面刻着奚山村三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