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18、话糙理不糙 ...

  •   一看乔运红骑上摩托车走了,钱望春父亲一摆手,几位老人家围上了文穆杨,他们要看看这位年轻的小伙子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钱望春父亲上下打量着文穆杨,嘴里自言自语道:“没什么不一样啊,都是两条胳膊两条腿,但他说的话怎么没听别人说过呢。”

      文穆杨已经知道了他是钱望春的老父亲,而且还知道他年轻时是支前模范,也曾经当过三里村支书,跟吴宗昌爷爷吴继尧关系不错。

      “看什么呢老人家,我跟你们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钱望春父亲摆摆手,“不一样不一样,你这一口普通话就跟我们不一样,你刚才跟乔家丫头说的话我们就没听见过,你是不是从大城市来的小伙子?”

      老人家有意思,听出口音来了,还听出来是大城市来的,这说明林同已经好多年没有外人来了,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要什么没什么,来干什么呀。

      供销社后面的平房就是原先的知青点宿舍,应该把它利用起来了,展销会开完之后会有客商前来,不能客人来了连个吃住的地方都没有,不说客商们不满意,乡亲们也不会答应,改革开放好几年了,要让乡亲们看到希望和变化。

      见文穆杨在沉思,钱望春父亲一拉文穆杨,“小伙子,坐下待会儿,给我们讲讲大城市现在变成什么样了,是不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米白面、盒子说话?”

      哎呦,这老人家行啊,新流行语都知道,先不说他听谁说的,就是这简单的画面,在他们眼里就是奢侈,就是可望而不可即,不过这些流行语,在一两年之后会在林同变成现实。

      “老人家,前几年搞活动浪费了多少时间,您们都是亲历者,那就是浪费生命对不对,现在中枢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构想,就是让咱们改变贫穷和落后,只要大伙都参与进来,你填一块砖,他加一块瓦,您们刚才说的就会变成现实。”

      文穆杨用了大白话,这样他们能听懂,要是照着报纸念,老人家们会以为和以前一个样,换汤不换药,根本起不到促进作用,用大白话一讲,他们明白了,就会一传十十传百,虽然他们不能亲自干什么,但是他们要是宣传起来,传播的速度可是惊人。

      另外一位老人家说话了:“小伙子,我听说土门村和桃花寨都开始修致富路了,我们三里村怎么没有动静啊,是不是我们村换了支书就没人管了?”

      老人家说完看了一眼钱望春父亲。

      不用说,这位老人家跟钱望春父亲不对付,故意引导文穆杨谈论钱望春,想听听外人怎么看待钱望春这个被撤了职的支书。

      几位老人家都六七十岁了,不用功法都知道他们想什么,那天文穆杨郑文炳他们路过三里村,几位老人家都在家吃饭,没看见钱望春被撤职的场面,钱望春被撤职了肯定不舒服,但怕乡亲们笑话,就在村里说是自己不想干了。

      高洪才也没说破钱望春的事,认为文穆杨任命他了,是对他的认可,就对大队的工作郑重宣布的接手了,但这个烂摊子要重新整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留下一部分人,带领其他的人去桃花寨学习去了,他认为文穆杨给桃花寨留下了发展的希望。

      这种情况文穆杨就不能过多的干涉了,刚把钱望春撤了,再批评高洪才,乡亲们会怎么想,范炳江第一站是红塔村,回来就知道高洪才是不是能担起支书这副担子了。

      钱望春本质不坏,就是没有开拓进取精神,给他们俩传个话都是可以,文穆杨接着老人家话茬道:“老人家,修致富路上级要统筹安排,一窝蜂那是不行的,以前咱们可是吃过亏,代支书高洪才应该是在考察学习、积蓄力量,致富路肯定会修。”

      这位老人家反应挺快,接着问道:“高支书是天天里出外进的,但没看见他做什么准备呀,小伙子,你学问大,你说他是不是还担心什么?”

      钱望春父亲一听不乐意了,人家不提我儿子,你怎么还往上领啊,看我们家好欺负啊。

      “高黎明你什么意思,是不是想说高洪才担心我儿子会干涉他,我告诉你高黎明,我钱云福是老党员,是明事理的人,我儿子是被公社领导撤职的,高洪才是被公社领导任命的,这个决定我不糊涂,知道怎么回事,组织原则我比你懂,但你侄子高洪才要是干不好,不能带领乡亲们实现脱贫致富,我可上公社找人把它拿下。”

      文穆杨拍拍手,钱云福不愧是当过支书,这一套大实话下来说的真是在理,省的再费口舌了,就看高黎明怎么把这话传给高洪才了,如果高洪才不努力工作,钱云福真能说到做到。

      “二位老人家缓一缓,我听明白了,你们俩都是支书的亲人,都是老革命老党员,都是有着崇高理想,有着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理想信念,我认为你们不应该天天在这里坐着,应该到村子里去发光发热,听说公社让村里准备参加农副产品展销会的事了吧?”

      钱云福学会抢答了,“我们听说了,但不太明白,你给我们讲讲?”

      钱云福这么明事理,为什么不让他儿子钱望春去当个体户呢,这么些年支书肯定有经济基础,这么些年支书还有管理经验,这么些年支书又有人际关系,承包山林应该有所作为。

      “钱老爷子,你们都知道,这个农副产品包含的种类很多,不可能都拿到展销会上去,要拿那些新、奇、特的产品去展销会,新,就是新颖的,别人没见过的;奇,就是奇怪的,与众不同的;特,就是特别的,有个性的,我这么解释您们都明白吧?”

      别看几位老人家天天在这晒太阳,他们的信息灵通着呢,首先这里离林同近,进出林同的领导和办事的乡亲们都在这歇脚,其次他们几位没外人的时候相互议论总结,三是他们家里的生活都还过得去,要是饭都吃不上哪有精神来这闲扯啊。

      一听文穆杨问他们听没听明白,总怕自己被文穆杨说落后了,全都使劲的点头。

      文穆杨笑了笑指着大山说:“这些新、奇、特的产品都藏在山上,这么些年吃大锅饭把人都吃懒了,这些好东西天天在山上睡大觉,竟没有人去找它们,您几位都是踩山的老把式,嘻嘻,知道我想说什么吗?”

      一位年轻点的老人家站了起来,“我知道小伙子,你说的是药材吧?”

      老人家挠了挠脑袋又说:“可是,可是山上的药材是大队的,没有大队的允许个人是不让随便采的,要是让民兵抓着了得去吃小窝头?”

      可怜的林同乡亲们哪,改革开放好几年了,这里的人怎么还是这种认识呢,可悲、可叹,怨谁呢,不能怨乡亲们,怨我们没宣传到位,怨我们没真正担负起让乡亲们富裕的责任,董学升刘福建来了半年多了,这么近都是这种认识,可想偏远的村寨是什么样。

      “老人家,现在改革开放了,不仅是在经济方面开放,人的思想意识也要开放,我今天说的您们跟家人们宣传宣传,督促大队干部取消这些限制,不是各村寨要选村主任吗,这就是一条硬性标准,如果他也不让你们去采摘这些新、奇、特,您们就不选他。”

      “好,好。”几位老人家鼓掌。

      一看几位老人家兴高采烈的样子,文穆杨明白了一个道理,乡亲们都是质朴的,任劳任怨的,就是没有机遇,一旦发现,他们是会不遗余力的,是会勇往直前的。

      “老人家,山上宝贝虽好,但要在大队组织下可持续采摘,不要一下子给绝根了,要是那样孩子们该骂你们了,嘿嘿,话糙理不糙,是不是钱望春同志。”

      文穆杨一回头,末尾一句是对走过来的钱望春说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