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第 66 章 ...

  •   三十七岁的生辰,熙鸾是和儿女,还有还在儿媳肚子里的孙辈一起过的。这个生辰,熙鸾是开心的,出门好几年的儿子冯游,写信送了寿礼之外,道今年五月就从西南回来了,到时候就能见到侄儿出世了。小儿子写信回来,在岳麓书院的游学还未结束,只是山长有意将长孙女许配给自己,来信询问父母的意见,冯紫英和熙鸾知道成家在南方的影响力,而且成家在京也有两房人,最高的是长房的成卿,内阁学士,虽然是刚刚入阁,却因成家在士林的影响力,很有话语权。岳麓书院的山长,成家二房老太爷,就是成卿的叔父。冯紫英在跟圣人报备之后,就写信给了成家,提起婚事,若是无意外,三儿媳就是成家女了。

      七月里,冯家四房嫡长孙冯伯晨,小名晨哥儿,出生,三十九岁的冯紫英和三十七岁的王熙鸾正式成了祖父祖母,真的有种老了的感觉。

      二房出京前,冯老太爷顺利致仕在家,毕竟大孙子已经在军里站稳脚跟,又有姻亲故旧照看,冯老太爷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准备回家带重孙了。又找来宗房作证,给两个儿子分了家,却没分居,毕竟二房常年在外为官,也不在京住,偶尔回京自然也在大房这里住着。

      因为冯沐的婚事定下,熙鸾开始着急起二子冯游的婚事,毕竟订婚好说,若是成婚也是三子提前,却不那么好看,只是熙鸾还是尊重二子的意见,想着再探探他的想法,毕竟已经二十岁,也不是小了。

      只是娘两个还没商量个章程出来,冯紫英便带回了一个晴天霹雳,圣人有意和冯家做亲家,要把五公主许给还没定亲的冯游!

      本朝驸马,一般封一个伯爵位,三代而斩,而作为驸马本人,基本就失去了在朝为官的资格了,这对大部分的有抱负的男子来说,都不能说是个太好的消息,只是这种时候,冯家也没有拒婚的底气,五公主是诚嫔所出,冯紫英透漏过,诚嫔就是跟在吴贵妃底下的一把刀,是以,娶了五公主,冯家除了五皇子,和二皇子也就有了关联,这对冯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冯紫英看来也不想拒绝。毕竟现在前头三个皇子虽然看着势均力敌,奈何冯紫英跟着圣人这么些年,对圣人心里如何想的,还是有些心得的。

      虽然熙鸾知道冯紫英的不得已,也知道为了家族,冯游这个婚,是不管愿不愿意都要成的。熙鸾看着已经二十岁,年轻健壮,一身冲劲的二子,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精气神都萎靡了下来,心里像刀割一样,却说不出什么勉励的话,冯紫英爷两个在书房里关了一晚上,第二日便回复了圣人,第三日便收到了赐婚的圣旨。

      熙鸾这两日有些着凉,喝了些苦药汁子,把冯紫英赶去外院书房睡,心里很是懊恼了一阵,还是冯游见母亲心情郁郁,振作了起来,安慰了母亲,一个爵位可以传三代,自己奋斗一辈子也是得不来的,比之大哥以后是如意伯,晨哥儿却已经没了爵位,这都是圣人想着咱们家呢。这么一来,熙鸾见着儿子好些了,自己却这么矫情,也不好意思了,很快好了起来,着手开始准备定亲的流程。

      顺着内务府的流程走下来,二子和五公主的婚礼定在了明年的五月,三子沐哥儿便定在了十月,正好成家那里也想多留闺女几天,过了十六生辰再成婚。

      冯家忙着娶妇,朝堂却不会因为这些家长里短儿停滞,已经五十三岁的圣人,前头六个皇子均已成婚,也到了立储的年纪,大年二十八,圣人在没有任何预兆的前提下,下了一道册立三皇子为太子的圣旨,让整个朝堂都像沸水一样,冯紫英又变得异常忙碌,要提防各个皇子狗急跳墙,也要防着依附其他皇子的大臣趁机作乱,好在这些年圣人乾纲独断惯了,朝堂在沸腾了半年左右便慢慢稳了下来,毕竟太子为人沉稳,毫无错处,也没有结党之意,只专心听从圣人的教导,辅佐朝政。

      以内阁首辅林海为首的文官集团,对圣人中心耿耿,并不因为立了太子而有任何改变,太子也是不骄不躁,冯家这里,因为冯紫英对圣人的身体知道的多些,立太子的原因跟当年老圣人类似却有不同,类似的是,圣人身体的确是不大好了,不同之处在于老圣人没什么选择,而圣人的儿子们却还没有到生死相搏的时候。之前名分未定还好说,现在圣人还在,太子本身又立得住,后宫还有吴贵妃撑着,皇后自从圣人封了三皇子为太子,也不再争强好胜,与吴贵妃相处的,表面很是和谐。

      朝堂还在沸腾的时候,熙鸾忙忙叨叨的应了公主儿媳进门,冯游被封了个三等伯的爵位,五公主有自己的公主府,有冯紫英的圣人心腹地位在,五公主对公婆很是客气,从不讲君臣之礼,熙鸾对这个二儿媳也没什么可挑的,互相敬着也就是了,只是提醒二儿子多多和公主在一起,不要自己老往家里跑,公主也是初一十五的,会和冯游一起回如意伯府请安。

      熙鸾带着大儿媳一通忙活,赶在年前的十月,又从南方迎回了小儿媳成氏。成氏这个小儿媳,因出身的关系,很有些才情,却也不是一味清高的,熙鸾很是喜欢,不可避免的,在心里就偏疼了些,大儿媳很是板正孝顺,从不因此吃醋找事,二儿媳平日不多见,大家彼此就是客气相处着,年底摸出身孕来,熙鸾很是高兴的送了很多孕妇适用的东西,不过碍于身份,公主府自然有人照顾,熙鸾也没提出让他们回如意伯府住,只催着儿子多在家里陪着,莫要老是出门,这半年冯游对五公主也算是不错,只是看着两人相处,缺了点什么的感觉。

      熙鸾因为与冯紫英夫妻恩爱多年,看着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夫妻关系,都是一般,很有些不是滋味,好在小儿子夫妻很是相得,也算是熙鸾唯一的安慰了。只是夫妻关系,外人如何也很难插得上手,只有放任小两口自己去处理。

      儿子们的日子,不管怎么说,已经定了下来,只有冯沁是熙鸾最后的担心,这些年和北静王家的小世子相处的很好,黛玉和熙鸾,都有些乐见其成之意,只是冯沁去年满了七岁,开始了有了男女之妨,才不那么频繁的见面。

      新皇在转年登基之后,正好是大选之年,冯沁只有虚岁九岁,不在待选之列,但是新皇的二皇子十岁,三皇子九岁,都是和冯沁正当年,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冯紫英退下来是迟早的事情,熙鸾担心冯紫英退下来之前,虽然早已报了免选,但是也不能阻止圣人因为冯紫英的位置,让冯沁进入后宫,或者嫁到某个皇子府,都不是什么美好的结局,况且冯沁这些年,被家里的父亲和兄长宠溺,实在不是能受气的性子,又见惯了家里男人只有一个妻子,没有妾氏通房的家风,熙鸾对于让冯沁嫁给北静王世子的心,都有些冷下来了。

      只是不管熙鸾如何纠结,黛玉确是已经在今年提出让两个小的定亲的话头了,毕竟北静郡王妃也是炙手可热的位置,这两年虽然和冯家有默契,却还未定下来,而黛玉身子不大好,也是不愿意继续再去外头寻,熙鸾一时还真的不知如何回答,遂跟冯紫英商量后,决定问问女儿之意。

      当水冯两家定下亲事的时候,冯紫英去圣人和老圣人那里都报备了,圣人不管心里如何想,在老圣人还在的时候,是不会为难的,很是高兴的给两家赐了婚。又对两人勉励了一番,只是老圣人也从那时候过来的,身子不大好之后,早就跟儿子交代好了,冯紫英和北静王在朝上对圣人很是忠心,比之当年的老圣人和圣人,好了不止一倍。

      熙鸾觉得自己这辈子也是值得了,夫妻恩爱,儿女双全,关于前世的记忆已经很是模糊,现在将中馈给了大儿媳,一心只给小女儿准备嫁妆,过得很是悠闲,三十九岁的熙鸾就已经过上了退休生活。自己在红楼的世界过了这么多年,虽然红楼大面上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女孩们的命运,却有了天差地别,熙鸾觉得自己还是做出了贡献的,希望若仍然有来生,还能遇到一个像冯紫英这样的夫君。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6章 第 6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