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第 64 章 ...

  •   熙鸾从彭家回去,便跟冯紫英提了今日的见闻。

      “也不奇怪,九门提督虽是二品,而彭家嫡长子彭大爷却是个四品的二等侍卫,在御前多了,知道些我的事情,是以跟他父亲想法不同,彭老爷这些年虽仍号称是圣人心腹,却有些过于骄傲了。”冯紫英抚了抚又蓄起来的胡子,“无妨,这婚事能成自然好,若是彭老爷不愿,便就罢了。”

      “是,原也是因彭大爷家的姑娘年纪小,我也没加到我的册子上,这回见了,是真的喜欢这孩子了,才真的起了这个心。小一点不怕,等明年及笄后在谈过门的事,鸿哥儿大三岁也好。”熙鸾是越想月喜欢,以彭姑娘的长相,也不怕冯鸿相不中,根子上,男人还是视觉动物的。

      等了大概半月,彭家那头,彭老爷松了口,将庶女定给了两个新科进士,彭大奶奶通过熙凤递了话来,熙鸾自是赶紧接着,熙鸾跟冯鸿说了,又约了彭大奶奶上香偶遇了彭大姐儿,鸿哥儿见了彭大小姐后,都低头不敢看人家,却私下拉了熙鸾的衣袖,熙鸾知道儿子是看上了,彭家大姐儿那头点了头,熙鸾和冯大奶奶当场就交换了信物,两家将婚事定了下来,约定明年彭姑娘及笄后过门。

      冯鸿的亲事定了下来,熙鸾又去参加了熙凤家萱姐儿的婚礼,嫁的就是工部侍郎家的嫡长子,看着含羞带怯的萱姐出门,熙鸾陪着熙凤掉了一通眼泪,回家抱着沁姐儿就不撒手,还不敢跟冯紫英说,说了他估计更不成了,但是还是被敏感的冯紫英看出了她低落的情绪,自然是什么都瞒不过,搞得冯紫英也跟着跳了起来,夫妻两个人为十几年以后才要发生的事,心情抑郁了好几天,然后都开始了对沁姐儿的无限宠溺模式。

      十一月五皇子大婚前,圣人赏了冯老爷一个二等如意伯的爵位,允许不降级袭三代,三代而斩。熙鸾一下子成了如意伯世子夫人,封个二等伯也算是给淑妃和五皇子的面子了,至于不降等袭爵三代,却是大部分看了冯紫英的功劳了,毕竟宫妃的父亲封爵位不稀奇,但是通常都是不能世袭的,一时间,冯家的门庭更加显赫了,亲家彭大奶奶私下里都跟熙鸾说,彭老爷的脸色好看多了。

      送了侄女,同时皇子外甥娶妻,冯家可谓是双喜临门,熙鸾忙叨到腊月,闲了下来,听到冯紫英从圣人处得来的消息,明年是圣人五十大寿,估计圣人想要大赦天下,流放的可以回原籍,死刑的可以改为终身监禁,犯人可以减刑,熙鸾虽不喜欢这种方式,奈何时代就是这样,随之而来的,熙鸾发觉,二姑母和二姑父贾二老爷要回京了,贾宝玉出家,贾环行商,只有贾兰成了庶吉士,估计以后贾政和二姑母回来就跟着贾兰了,李纨熬了这么多年,还要伺候婆婆,这命也太不好了,熙鸾也只能摇头叹息下,实在也做不了什么。

      另外,薛家那头,薛蟠估摸着肯定也是要回来的,这些年在流放的北边据说过得很是滋润,还娶了个二房,在那头管着,倚着薛蟠的尿性,估计姨娘通房少不了,美貌小厮也少不了了。郭氏那么端正的一个人,真是被耽误了,这些年守着活寡,好在还有个嫡长子在,也不必李纨好多少了,区别只在于三姑母是个软刀子割肉的,为人有些欺软怕硬,自从宝钗成了大皇子侧妃,郭氏的日子就不如以前了,但是好在三姑母是要面子的人,加上儿子流放在外,对儿媳有些亏欠,在外还是给大儿媳面子的。

      新年一过,圣人果然大赦天下,庆祝五十大寿,并国泰民安,熙鸾还没见到二姑母回来,熙凤这里就回娘家,将荫哥儿和椿姐儿的婚事定了下来。本来熙凤是打算等五月里椿姐儿及笄后再提婚事,但是听说大赦天下的事之后,怕二姑母回来了瞎搅和,便催着母亲和大哥将婚事提前定了下来。其实熙凤也是瞎担心了,二姑母在母亲和大哥那里实在没什么影响的,只是为了让熙凤安心,这事两个孩子也不反对,就提前定了下来,正好五月里椿姐儿及笄,熙凤这正宾的身份就更名正言顺了。说到正宾,熙鸾今年六月也要做未来儿媳彭姑娘的及笄礼正宾。

      四月里听王管事家里的讲说,近日贾环将贾家的贾政老爷和二太太王太太接了回来,青儿还得多伺候一个嫡母婆婆,心里烦乱,好在儿子还小,还能以照顾儿子为由,不用整天在嫡婆婆跟前,姨娘婆婆赵姨娘,这回硬气多了,自己的儿子当家,自己又开了铺子挣钱,根本不在乎政老爷和嫡妻王氏,整天嚷嚷着要政老爷休妻扶正自己,否则就从自己家里滚出去。嫡婆婆受不了,直接去了已经当官的大孙子那里,李氏和贾兰不想管也得管,毕竟他才是二房的长子嫡孙,贾环说实在的就是个庶子,分出去单过了,真的没有照顾嫡母和父亲的义务。

      这回贾兰以翰林院不给假为由,让三叔贾环去接了祖父,心里已经很过意不去,因为从小就是和这个环三叔关系好,两个人一直是惺惺相惜的,这回因为母亲的私心,没有跟着一起去接祖父祖母,贾兰这个被教的方正的孩子,实在是抹不开脸了,将祖父祖母都接回了家,毕竟二叔没有了,自己这个嫡长孙,如何也不能不孝,毕竟这个官,还是要当下去的,母亲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背着人拉着自己哭了一场,万万没想到圣人大赦天下,公婆又回来了。原以为苦尽甘来的李纨,觉得自己的命真是太苦了。只是娶了儿媳妇,儿子又要当官,还靠着岳父家里提携,李纨是儿媳妇不敢磋磨,还要伺候越发古怪的婆婆,真是有苦无处诉了。

      不说贾家的鸡飞狗跳,熙鸾这里,准儿媳的及笈礼过去,熙鸾开始张罗起婚礼事宜,下聘,采购,准备新房,冯鸿是这一代的嫡长子,自然住正院,冯紫英和熙鸾住到第三进正院,第二进还是冯老爷的,冯鸿的新房就安在了第四进的正房,冯游冯潇冯沐未成家,仍然回家就住前院。

      八月里,上官氏生了嫡长子,耀先也终于有了儿子,熙鸾感慨自己真是老了,三十五岁,前世还都是很年轻的年纪,在这里却是要当祖母的年纪了,等冯鸿媳妇进门,家里称呼就要变一变了,冯紫英和熙鸾是大老爷大太太,二房是二老爷二太太,几个哥儿姐儿,都要称呼大爷二爷,沁姐儿是二姑娘,二房前头有个庶出的大姑娘,和庶女三姑娘。

      九月里,彭氏进了门,成了新的冯大奶奶,三朝回门后,冯鸿又跟着祖父进了军营,每旬能回来一天,熙鸾怕新媳妇心里有想法,便天天带着她管家,分散注意力。只是熙鸾想多了,彭氏进门前就知道嫁了武官,对以后的日子肯定娘家也有过交代,彭氏很是自得其乐,除了看着熙鸾管家,就是帮忙看小姑子,或者自己在家做针线,画画。

      冯鸿对于彭氏也是满意的,从每次回家那上扬的嘴角就能看出。沐哥儿也喜欢这位美丽大方的大嫂,道今后要娶个比大嫂好看的,熙鸾心想这个怕比较难了。姑娘就更喜欢了,每天跟着大嫂一起画画也不厌烦,彭氏怕教不好,熙鸾道没事,本来姑娘也该学点娱乐的东西,只是她刚启蒙,原来没打算这么早学,便没请先生,让儿媳只管先教着。

      儿媳进门半年后,仍然没有身孕,报了熙鸾,说要不请婆婆给大爷个妥当人?熙鸾很是无语的看了一脸贤惠的儿媳,也不知道亲家怎么教的,是真的贤惠还是根本没将儿子放在心上,不管如何,熙鸾是不会答应的。

      “你们小夫妻聚少离多,又不是有什么问题,孩子早晚会有,纳什么妾,我屋里没有这个,你们小辈屋里就更不会给你们找不自在了。你别担心,孩子该来的时候,总会来的。”熙鸾对这个儿媳是哪里看都满意,只是没想到,儿媳有些过于镇定和冷淡,冯鸿也不是个爱热乎的性子,熙鸾有时候看着两个人也有些着急。

      “是,都听娘的。娘,过两日贾家表弟和王家表妹成婚,礼单都备好了,您看看?”听熙鸾说了,儿媳也不反驳,好像根本没当回事,又说起熙鸾前两天让她备的贺礼。熙鸾无奈的看了儿媳一眼,低头看起了礼单,心里琢磨着,这样下去不行,回头让儿媳去丰台的别院住一段,儿子来回没这么远,也就能经常晚上回去过夜了,孩子另说,小两口是得培养下感情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第 6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