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光绪载湉 ...

  •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两宫皇太后懿旨载湉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礼,并告祭天、地、庙、社。载湉继位后,到乾清宫向同治帝御容(画像)行礼,又到钟粹宫向慈安太后行礼,再到长春宫向慈禧太后行礼,复到储秀宫向孝哲毅皇后(同治皇后)行礼。这时载湉才五岁,实际年龄只有三周岁半 。二月,同治帝嘉顺皇后逝。马嘉理案发生,英国势力开始侵入西藏。英国借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载湉经过嗣称帝,与慈禧太后形成了\"母子\"关系。本来,载湉作为咸丰帝的侄子和慈禧太后外甥的双重身份已与慈禧太后是亲上加亲,慈禧太后选中载湉为帝除了有揽权的用意之外,她也是考虑到由其胞妹之子接替皇位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小皇帝入宫后,离开了他的亲生父母,慈禧太后自然要对这个幼童予以关怀,据她自己对臣属说:载湉\"常卧我寝榻上,时其寒暖,加减衣衿\",\"我日书方纸课皇帝识字,口授读四书诗经,我爱怜惟恐不至\"。

      光绪二年(1876年)四月二十一日,载湉开始在毓庆宫读书。毓庆宫在东六宫东侧斋宫与奉先殿之间。师傅为署侍郎、内阁学士翁同龢和侍郎夏同善。翁同龢与夏同善为同榜进士。翁同龢主要教载湉读书,夏同善主要教载湉写仿格(写字)。御前大臣教习满语文、蒙古语文和骑射。载湉读书很用功,慈禧太后夸赞他:\"非常爱好学习,坐着、站着、躺着都在朗诵诗书。\"他把读书同做国君相联系。载湉有父亲奕譞在毓庆宫照料自己读书,但君臣之礼,取代父子之情。载湉在毓庆宫的读书学习长达十余年。

      光绪三年(1877年)正月,左都御史景廉被提升为军机大臣。命前藏济咙呼图克图在□□未出世以前掌管当地的事务,并赐予\"达善\"名号。四月,刘锦棠攻克达坂及托克逊,张曜、徐占彪攻克七克腾木、辟展,最后清军合军克复吐鲁番满、汉两城,安集延(浩罕汗国)的侵略者帕夏阿古柏暴卒。年末,南疆收复,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取胜,唯匪首伯克胡里、白彦虎逃入俄罗斯。光绪四年(1878年),左宗棠论功被封为二等侯,刘锦棠被封为二等男。六月,李鸿章开办滦州开平矿务局。

      光绪五年(1879年)四月,日本侵占琉球群岛,改名为冲绳,并判决最后一位琉球国国王尚泰流放到东京。同年,崇厚与俄方代表签订《里瓦几亚条约》并擅自回国,清廷治崇厚罪,并讨论崇约存废问题。

      光绪六年(1880年)正月,命曾纪泽为出使俄国的大臣,改议条约。三月,左宗棠屯守哈密,准备进军收复伊犁。七月,下诏召回左宗棠。

      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慈安太后逝于钟粹宫,上谥为孝贞皇后。光绪八年(1882年),载湉11岁时,增添授课内容,讲解了贺长龄、魏源所辑《皇朝经世文编》。

      光绪九年(1883年)五月,法军进攻越南河内的纸桥,挑起中法战争。载湉诏李鸿章回北洋,部署海防事宜。六月,在越南的黑旗军将领刘永福与法军在河内、纸桥大战,取得纸桥大捷,击败了法军的侵略。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慈禧太后以恭亲王奕欣因循贻误罢军机大臣,家居养疾。史称\"甲申易枢\"。八月,法舰炮轰福建马尾造船厂挑起马尾海战。九月,新疆改建行省。

      光绪十一年(1885年)二月,中法战争结束。五月,懿旨勘修南、北海工程。九月,改台湾府为行省,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设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命醇亲王奕譞总理,节制调遣沿海水师等。

      光绪十二年(1886年),载湉虚龄16岁时,即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已为成人之际,据称就已具备了\"披阅章奏,论断古今,剖决是非\"的能力。

      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载湉始亲政。 这与其说是光绪帝亲政的开始,倒不如说是慈禧太后通过训政的方式为其日后归政于光绪帝而铺平了一条能够长期对皇帝加以控制的通道。为了归政后更有效地控制载湉,慈禧太后把自己的内侄女都统桂祥女叶赫那拉氏给载湉做皇后,即后来的隆裕太后。

      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六日册封皇后,二十七日大婚。二月三日,慈禧太后归政。此时,慈禧太后没有打破幼帝一经大婚便要亲理朝政的祖宗之法,只好搬出皇宫到颐和园去\"颐养天年\"。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已甘心地去让光绪帝行使皇权,而是在归政前后搞了一连串的活动,以便对亲政后的光绪帝加以控制,继续操纵清廷大权。为加强对朝廷的控制,她在文武官员的安排任命上多用对其效忠之人,以至于光绪帝亲政之时所面对的几乎尽是太后听政与训政时期的重臣。为便于把握光绪帝的动向,她决定将光绪帝读书的书房由毓庆宫改在颐和园附近的西苑,要求光绪帝每日到颐和园向她请安,亲政后的光绪帝必须将朝中大事向她\"禀白而后行\"。显然,慈禧太后为光绪帝亲政设置了重重路障。光绪帝的亲政历程由酝酿到开始经过了两年半多时间,并且是一波多折。但是,已长大成人且渐渐成熟的光绪帝一经正式亲政,其所作所为则是慈禧太后始料不及的。尽管慈禧太后仍不断以各种方式箝制着他,然而作为一个年轻的皇帝,他总还要施展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与慈禧太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已经不可避免。

      光绪十六年(1890年),驻美公使张荫桓自美国归国。载湉急切召见,询问国外情况。后来载湉又索取驻日公使参赞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日本明治维新在载湉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载湉还读了冯桂芬《校邠庐抗议》,萌发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状况。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农民战争爆发,日本借口保护侨民,增兵朝鲜,蓄意挑起中日战争。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月二十日,溥儁被撤去大阿哥称号。载湉的皇位保住了,但形同木偶,臣工奏对,不发一言。有时慈禧太后示意要他表态,也不过一两句罢了。

      载湉在最后十年(1898-1908年)的幽禁生活中,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法律,留心阅读世界各国的法律书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