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古代篇终结 ...

  •   关于这个帝君的身份,李易峰用起来就异常顺手,其实他也清楚,这是杨洋为他考虑了一番的结果。
      李易峰在燕北时,作为“杨洋的夫人”就经历了不少人的轻视,由于李易峰后来有些作为,这些轻视才逐渐消失。虽然说结果听上去很不错,可是过程总是辛苦到难以言说。这些杨洋是知道的,也没有让李易峰再经历一番的意思。
      帝君这个称呼一时间真让文武百官以及各路吃瓜的黎民百姓摸不着头脑,他们完全下意识的想给这两个人分个大小,但是李易峰和杨洋两个人真的就没争过。

      如今虽然说杨洋已经称帝了,可是三国鼎力的状态还是非常稳定的,所以杨洋在朝堂状态稳定之后就果断跑到了军队忙着布置和行军安排了。
      玉玺多用于军队,这个凤印在朝堂上效果也就和玉玺无差了。所以这种条件下,有一群文人就开始带节奏推崇一下李易峰,他们推崇的方式有理有据,是杨洋圣旨上的话——与朕等同。
      总之就是这么个思路吧,至少李易峰感觉上自己不是那种作为杨洋夫人自以为干的很不错,很有存在感,结果人家却连他的脸都记不住的那种可笑了。

      在长安方面稳固了之后杨洋就打算自己领着兵去打仗,然而在粮草准备好,行军计划安排好,正准备出发之前,季良就突袭成功了。李易峰让吏部安排的往蜀中的调令也立刻发布了出去,进展非常顺利。
      不久之后,长安便来了一个长长的马车队,那车里的都是蜀中剩下的一群很有名的文臣武将。
      李易峰:……
      杨洋:………
      你说把这些人弄过来干嘛,有用的就用吗?就算能用能放心用吗?
      然而两人是万万没想到,那位历史上著名的丞相第一句话就是,“天王盖地虎?”
      于是他们吏部增加了一员大将。。。
      怎么这么多穿越者,这世界都穿成筛子了!!

      再之后江南孙吴方面就直接投降了,带着江南那一批被孙权养叼了的世族,反抗都没有,就是看打不过直接跪下叫爸爸的那种。
      然而这种棘手的情况让杨洋想直接打一仗完事,因为江南那一票的世族是完全把控了江南的政治经济,而且还都是世袭养兵并且可以圈养农民——给自己种地,得到钱是自己的,必要时候农民还可以当兵——的那种。
      他们肯定是要打压世族的,但是他们主动归降,于情于理还应该封赏一番……

      和平统一之后,他们开始了土地改革,因为经历了一番战乱人少的原因,人是不缺地种的——或者说地缺人种。他们还是改了计算方法,土地国有,按丁分配,禁止买卖,专门防止某些世家贵族圈地,并且还搞了规划和分配。然后他们还像西晋一样引了胡人进入中原,人真的太少了,新中国生活了十几亿人的地方,现在就只有两千万人。
      不过他们的政策不是防着这些人了,到中原来,他们作为汉人的样子,说汉语,穿汉服,并且入定居地方的籍贯,而待遇也与汉人相同。
      除此之外便是作物调整,这方面是张慧具体负责和设计的,他弄出来的杂交粮食物种子,以及红薯这种产量大的都一起进入了推广阶段,效果看上去非常不错。
      其实土地改革他们确实碰到了一些困难,得罪了一些世族。不过他们有兵有权还有一票能人,本身并没有太多依靠这些世族的,所以即便是很多的世族不满,也只能作为砧板上的鱼肉,被任意切割了——李杨两人棒打出头鸟做了个示范,之后才非常顺利的进行了下去。

      实际上李杨两个人还是怕的,怕就拍这些世族联系起来,特别是江南的世族和现在北方的世族(蜀中地区的世族早就被打压下去了)联合起来,也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还有兵……
      不过,还好没有发展到那种情况。
      在他们相互熟悉起来之前,他们已然放了人,交了兵,只抱着一捧一捧的金银。而见面后也只是谈论风雅的风花雪月之事,照样做他们的清贵之人。
      不过世族只包括嫡系,反复近亲结婚,又捧养之下养不废也是难事。但是这条祸根的爆发已经过了百年,目前毫无卵用。

      与土地改革放一起的就是税收问题,两人本来不中意受太多农民的税,加上古代无数明君都证明这样能快速恢复生机后,两个人干脆的定了个史上最低的税收。而相应的是,他们开始鼓励商业,鼓励机械民用生产。
      按理说这要缓和几年,等到仓库粮食满了之后再说,但是毕竟他们推的是杂交种,加上人少地多,粮食大丰收基本妥妥的。

      另外就是教育和军改。
      扫盲行动从和平统一之后就在进行,口号和理论输出也在不停的进行。教育问题也幸好人口比较少,他们建立学校不需要太多,至于老师,则是和军改一起进行的。
      杨洋在燕北一共练了十万人的兵,其中有农民,有那些胁迫世族放出来的奴隶,练兵练了五年,也扫盲扫了五年,在军改之后其中一些便可以当个老师,开展扫盲工作。
      同时他们建立了很多小学,鼓励孩子都要上。在小学孩子能够接受语文数学还有一些简单的生理政治教育。然后初中就由于师资力量不够很少,高中和大学就更少。其中,入学就需要通过相应的考试。。。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随着毕业生的增加师资问题还是会解决的。

      而军改是在战争之后进行的必要活动,要一批只属于大魏的兵,不会成为某个家族手下的力量。杨洋不得不在这上面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除却这些,他们还支持科技创新,重视科学发展,反腐倡廉,完善律法……而做这些便这用了他们二十年,而二十年之后他们也不得不将目光放在了环境治理的问题上。
      煤炭和汽油的使用,工厂的创建,已经隐隐的让环境受到了影响,即使目前这个问题不显,可已经是必须提到表面了。

      已经五十多岁的杨洋身体如今还比较硬朗,完成军改后他也设立了专门的部门去管理军队,军事学院的建立也培养了一系列可用的人才,有一套完善规则。这个部门也分了两部分,分别于内阁和兵部。
      并且,这几年里杨洋也越来越多的接触起了朝堂上政策执行的事情,这也并不是他和李易峰夺权,而是李易峰已然有些力不从心的味道了。

      最近的李易峰开始到处微服私访,他年纪大了,可还是一个帅气的老头,穿着一身青衣,沉稳,飘然,气质超群,笑起来的时候又带着些慈祥。他带着照顾他生活的一位管家开始了名为微服私访,实际上就是到处走一走,看一看的生涯。

      自从战争结束,李易峰便沟通了工部放缓军事武器的研究,全力研究民生项目,并且专门为工部建了学校和实验室。而如今这些东西已然推广开了。
      李易峰坐着最新燃油的动力火车一路去了江南,然后又去坐着汽车去了他的老家成都。一切就像他小时候的记忆,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科技也算不上发达,但也吃饱穿暖,知道教育改变人生。
      现在互联网还没有兴起,用晶体管制造一台计算机的方案已经批准了也花钱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而再之后,李易峰就回了长安,继续开始了他的计划制定。

      后世人在研究起李杨这对断袖夫夫时总是会诧异,几十年间为什么能做如此大的工作量,有人根据他们的手稿和会议记录还原过他们某个普通的月,推算出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七个小时以上。
      这写到了课本里,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毕竟有多幸运才能让两个工作狂遇到。。。
      也有人因此推测过他们两个根本就没有性生活,并伴有一大堆别的证据,不过对此大多数人只是呵呵一笑——谁不知道这两个是真爱啊!一生一世一双人,本子多到数不胜数。
      这些暂且不说。
      关于他们能这么多年始终如一的热爱工作呢?这大概是因为他们除了工作就没有别的事情,并且给他们的工作量确实也有这么大。毕竟他们又没有对象,也没有孩子,更没有什么家长里短的累赘。。。两个人见了面大多聊的是工作,偶尔是照顾一下彼此的起居和一些注意安全的嘱托。
      至于别的事情,拜托,他们的工作是真的很多,根本就工作还忙不过来。他们想做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时间根本就不够——也就是有时间也要努力工作的意思。

      可是这次李易峰回来就不这样子了,他跟杨洋说,“内阁其实是完全可以取代我们去工作的,他们有绝对处理能力,只需要一个有方向的人或者组织。”
      而这之后的一个月,李易峰就一直忙着协调和安排一些事情,好像不争分夺秒就要错过了什么。

      一个月后的晚上,李易峰一直忙过了三更,直奔着四更去了还在不停的在他们平时来记东西的纸上写着东西。杨洋看不下去,就过去拍了拍李易峰的肩膀,“明天再说吧,你再不睡会天就亮了,再怎么样身体最重要。”
      “在写一条。”李易峰笑了笑,伸手指比了个一,有点撒娇的意思。
      杨洋一向吃他这套,只好皱着眉头看着他写。然而写着写着李易峰就身子一软,杨洋赶紧伸胳膊扶住他抱了床上,拿了床头柜上放着的药,又倒了杯水喂给了李易峰。

      李易峰的身体自二十年前杨洋登基前后就不怎么好了。最初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是因为某天气温骤降,一向身强体壮不生病的李易峰直接病到昏倒,后来还吐了血。
      请来的医生说没什么大碍,只是气血亏虚,开了方药说调理调理就好,但看上去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再之后杨洋就发现李易峰的身体比在燕北的时候虚了十倍不止,动不动就生病了什么的。杨洋再三询问,李易峰才告诉杨洋,他的丹田被杨涵一刀毁掉了,其中精血乱窜,导致他经脉尽断伤了根本。

      杨洋看着床上躺着的李易峰不由叹气,还是过去放轻动作认真的调整李易峰的睡姿——他现在连李易峰怎么睡觉舒服都一清二楚的。

      “洋洋……”
      此时李易峰却是睁开了眼睛,看上去眼神清明,脸色也不错的样子。
      “我在呢。峰峰你也省点力气,现在先休息,有什么话明天说。”杨洋把李易峰的腰带抽了下来,轻声安抚着。
      李易峰则摇了摇头,“让我说完……”
      杨洋觉得有些不对的样子,可看着李易峰的脸色并不确定,但心里已经慌了口中也只是不住的应道,“好好……”
      “我觉得,无论如何要彻底取消世袭帝制,议会那样的做法我想了很久,不靠谱。还是选个领导人治理比较妥当,我不擅长这种流程类的事情,就留给你想办法……”李易峰絮絮叨叨了很久,眼见那脸上的光华一点点消失变得惨败,也一点点变得气若游丝了起来。

      “这辈子我算是为尽职尽责了。”李易峰带着笑,看着杨洋的目光里似乎有着一丝光。
      “如果有下辈子,我想……”
      “……”

      之后一年,杨洋独立完成了很多改制。他废除了皇帝的职务,并且宣发了一本抨击皇权的书,把原本的倡议大会改制了,并让其权力放到顶点,并改了名字,又列入宪法。又弄了几个是从小公务员做到群的领导人根正苗红的家伙溜了溜,然后就直接通过议会选人,之后把设立的阁主的位置安排给了人家。
      而后,他就也死了。

      据照顾杨洋起居的管家说,那天晚上杨洋把一条青色的发带握在手里,离开的很是安然,只是说着。
      “下辈子,我一定……”

      至于是什么,他也没有听到。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古代篇终结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