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哥哥的问候 ...

  •   其实这件事之前杨洋收到了一篇自家大哥杨涵送来的信。由于在此之前两个人已经五年没有联系了,杨洋非常认真的看了信件。这封信和杨涵五年前的风格并不搭,以往的杨涵就很霸道总裁,虽然不是说有什么说什么的类型,但一眼看去还是可以明了对方各种情绪的,但是这份并不是这样。
      它第一步就先问候了杨洋的身体和家庭情况,比如纳了几个妾,生了几个孩子,然后又夸奖了一番杨洋把燕北治理的很好,天下都在传他仁德,接着又谈了谈父亲的情况,只是说杨父对他相当挂念,最后又说了长兄如父,他也很想杨洋。
      看完这封问候的信杨洋有些不明觉厉,但他还是下意识的往好处想——也许杨涵真的是情真意切的关心他呢。不过无论如何他也没有当年那么虚就是了,毕竟如今的燕北已经不是五年前的燕北了。

      五年能干些什么?其实五年时间时间太短了,但是并不耽搁有些东西往好的方向去,比如因为水利设施,因为他们做的产业调整,整个燕北是不缺粮食的和布料的。加上他们对于贵族有了很大部分的约束,大多人的温饱被保证了……
      但是这是不够的。
      因为这并不是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这个时候奴隶是非常常见的。奴隶不等同于仆人,至少在那个时候的法律范畴里是奴隶不被认为是人的。整个燕北地区的男女老少共三十万人,这个人数搁在21世纪的中国也就是个大些的镇子的级别。不过这里的奴隶人数很多就是了。
      这些贵族基本都有一个传奇般的祖先式故事,不少三皇五帝春秋战国或者楚汉争霸开国元勋之后的世家大族。这些家族垄断了统治阶级,就算不是他们统治了家底还是在的,没落了也是贵族阶级。这个时代人被很清晰的分出了高低贵贱 ,这就是那高贵的王侯将相阶级。
      这种阶级利益是难以触及根本的,至少被称为穿越大神的王莽没有动成,被称为天选之子的刘秀也没有动成。即便这个时候被称为乱世,可是这对于这些贵族世家并不是什么事情。有句话叫做百年王朝,千年世家,就算动了他们的果子也动不了他们的根基,就算是树塌了,枝叶断了,根基在他们照样能恢复。

      燕北并不是个贵族聚集的地方,但因为曾经的丝绸之路这里是必经之路,现在即便是这条商道没落了,也依然是比较繁华的通商口,所以不少世家大族在这边都是有势力的。
      这五年里李杨两人不是没有尝试过去动人家根基,但是,效果却微乎其微。他们仅仅是取消了这些贵族不交税的权利——要知道燕北的税已经低的可怜了——瞬间就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了。
      实际上杨洋来之后这些贵族非常得体的跟着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捐钱捐物,帮忙推行政令什么的。花钱对于这些贵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取消他们的特权,钱和权就像果子和根基一样,有根才能有果,有权才能有钱。花些钱不算什么大事,帮助当权人杨父的儿子花些钱就更理所当然了,但这和没收他们权力是不同的。

      实际上,李易峰刚来几个月就到处寻访人才,之后居然又制订了了每年都面向全民的考试来招聘人才,之前这种事情都是贵族内部推荐的。
      所以即便是这些很微小的改变,两个人就面对了内部外部很多的压力,也幸好有杨父威名在,两个人也比较硬,这些政令就这么抗着压力非常勉强且进展缓慢的推行了下去。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要难,这是个硬骨头。
      不过即便如此,燕北就是如今情况最好的郡,哪怕还是远远不够,但至少作为他们的后盾是比较厚实了。

      所以杨洋又来来回回的看了两遍这封信后,还是研磨写了回信,杨涵和杨父各一份。但这信不得不说写的不怎么流畅,五年都不联系了,一些信就想你想你想你,真不现实。
      杨洋直的写写停停,外面鸽子的咕咕声中,阳光由明入暗,直到月影慢慢拢上了窗户纸,杨洋终于写好了两份看起来很不错的书信。

      “兄长勿念,吾于燕北一切安好。闻父念吾甚,感激涕零。然今远在燕北,事务繁忙,望兄长常伴父亲身侧,替竖子多行尽孝道。吾思于今年末归乡,多年未见,念汝甚深。……然无妾无子,唯有吾妻足矣……”
      “父亲,尚安否。儿不孝,不能常伴你左右……”

      当时已经有了纸,虽然技术并没有后来的那么高超,但也很细腻了,因为用途方便用的面非常广。但是也不知道为了格调还是什么,像他们这种贵族常常还是会用帛书来写信。不过杨洋这次并没有用帛书,而是印了竖格的纸。
      杨洋将两份信写好之后,又抄了一遍整洁干净的,之后去拿了印制好的信封,没有写地址和邮编,仅仅写了“兄长杨涵亲启”“父亲杨峎亲启”,就让专门的信使送去了。
      之后他又反复的将这帛书看了几遍,还是无法理解杨涵这是干嘛。不过过了一会杨洋就赶紧吹灭了蜡烛,他如今不在宁安,而在靠近边界的一处秘密军营。这军营是隐秘性质的,物质运输是非常不方便的,虽然这些东西不会短了他的,但他还是能省则省的好。
      杨洋抿了抿自个嘴唇,虽然夜已经深了,但他心思重重,无端的心慌意乱,实在是一点困意也无,便开了门,走了出去。
      杨洋所在的是边界的一处军寨,当地就是古诗里黄沙遍地的战场所在,这里的月色都比其他地方凄凉一些,夜风也冷一些。杨洋身着一身卸了铠甲的红色里衣,窄袖无袍,硬生生穿出了风华绝代,清冷孤傲的感觉。
      他走到了那成排的鸟笼所在,一手抓了一把厨房筛落下的碎米,另一边就习以为常的伸出手去逗那只全身皆白的鸽子。

      杨洋写的这两封信到京城至少要用十天。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邮局,像正常情况下送信的都是自己找的人,比如两军下个战书,还得自己人送过去。平时那些百姓写的家书也直接都是给顺路的人。至于多久能到,那就玩玄学了,很不方便。
      其实建立这种送信的邮寄点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是人力财力物力都不能少,不仅如此,运营收益和成本也会很高。所以他们即便是试了,也只是在燕北本地弄了这个驿站和专门的信使。
      虽然他们本地有养马厂,但是这个时候政令不许战马干别的,所以规划好路线和站点后,他们这边也就是信使用驴拉着信运。至于这个发达的信息网络的所有员工,从统领的总经理,到村子上的快递点,他们全都直接纳入了邮局雇员,统一发工资,并且建立了举报系统。这样就是为了防止腐败产生,并且确保价钱稳定低廉,服务面对广大百姓。
      但是,一般的百姓是不舍得花钱的,或者说没钱能花。所以这个邮局什么的,虽然用户庞大但基本每年都要往里填钱,所以处于钱包考虑。两个人虽然在燕北以外也是有生意的,但是鉴于没那么多钱贴,就放弃了推广的念头。

      夜色里,逗鸟的杨洋看着信使离开,又看着所有的灯都熄灭后,便从鸟舍一旁放东西的柜子里拿出了小纸条和细细的炭笔,趁着夜色就写了一份纸条。这是一张很小的纸,他写满了字后颇有一些意犹未尽,而后又拿出了一个小小的亭管将纸条放了进去。
      然后他便走到了一旁的鸟笼旁,又拿了些碎米每个鸟笼里喂了一些。之后他便将那只浑身皆白的鸽子抓了出来,将亭筒往它脚上捆了两圈后将它放飞了。

      没错其实他们关于和外面分店的传信都是看上去很武侠的飞鸽传书。不过这个信是给李易峰的,因为近来杨洋一直是待在军队,虽然相隔不远,正常程序公共信两天就能到,但用鸟半天就能飞个来回,这简直神速。
      杨洋→_→:槽多无口。半天一个来回什么概念,那是你就得急死了也得等——怀念微信。

      不过无论怎么说,飞鸽传书还是很厉害的——比什么写信。实际上这个技术两个人就是天马行空的畅享了一下,具体就是和墨明交好的一个叫做原清的道士把它变为了现实。——这个道士写了一本解读奇门遁甲的书,风水上也有很大造诣,如今已经被拉入了他们这个组织。
      飞鸽传书看上去相当神奇,速度比用人快了特别多,但是运营费用并不高,比如现在他们就废个食料钱,两个人吃的饭都能养一对小鸽子。不过这种方式不适合大范围推广就是了,毕竟这种鸽子也是不怎么好训练的。

      不过回信来的比杨洋想象的快,因为同样是大白鸽子所以肯定是李易峰的没错。杨洋原本还觉得他和李易峰这次是心有灵犀,但是他打开信就脸色大变。——“你爹病危,速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哥哥的问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