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

  •   谢琰和聂可奉的房间虽然小,但是该有的东西都有,谢琰把自己的衣服放到自己的衣柜里。对比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和同学挤六人间,这个屋子算挺不错了。

      到了傍晚,聂可奉大概学的累了,起身抻懒腰,他虽然才十二三的年纪,但是身姿修长,只是皮肤带了惨白,似乎是不见天日才有的面色。

      刚好谢琰也有些饿了,善意问他:“不如咱们去食舍吧?我还没去看看呢,也不知道食舍的饭菜如何?”

      聂可奉撇撇嘴,坐在凳子上转头对与他说:“食舍的饭菜肯定不好吃啊,也就能填饱肚子。只里面有个厨娘做的八宝饭还挺好吃的,你以后可以去试一试,我不想去,待会我的书童会送了吃的,我们可以一起吃啊。”

      谢琰有些不好意思:“不用了,我去食舍吃吧。”毕竟才刚刚认识,谢琰也不好蹭别人的饭吃。

      聂可奉有书童,看他虽与其他学子穿的都是儒袍,但是腰上用一根宝蓝色绦系的一块碧玉盈盈的玉佩看来也不是凡品,想来家境比他好上不少。不过谢琰倒是没什么嫉妒,出身不同本来就很正常。

      以前他们大学还不是有很多富二代,上学开宝马奔驰上学,读书考试全请人代,在他们还在担心实习的时候,人家已经回去继承他们的家业了。

      还记得当时有一句你愿意在奔驰上哭泣还是在自行车上笑很火,但是老师就抽人起来回答,刚好有个白富美被抽到直接回答:“我家就有奔驰,为啥要选择?”其实这类人多的很,谢琰若是真的嫉妒哪嫉妒得过来啊?

      谢琰一个人去了食舍,食舍离着他们居住的紫薇苑很近,东边就是医舍。正是饭点,食舍里还是坐了很多学子,多是八仙桌的大桌子。吃的还算可以,一荤一素,还要榨菜酱菜之类的,米饭自然是不限的。若是有些银钱的,加菜就是自己愿不愿意的事情了。

      匆匆吃完,谢琰回到自己的小院子,已经是皓月繁星,银河清浅,小里院子西边和北边的房屋里已经点上了烛火,隐隐约约能看到人影在学习。谢琰暗自咋舌这些学子的努力,比起当时高考生也不遑多让了吧。

      谢琰回到房间,聂可奉在东边的案头练字。谢琰晚上也一贯是练字的,他拿出自己买的白麻纸,细细研了磨,照着《伯远帖》拓本练字。

      白麻纸正面洁白、光滑,虽然背面稍粗糙,有草秆、纸屑粘附。但是很便宜,对他这种穷苦弟子最适合拿来练字用了,而且它质地坚韧、耐久,只要不受潮,不会变质。

      晚上洗漱时前,聂可奉拿了一碟糕点递给他,说:“这是我让我书童买的鸡蛋糕,你尝尝。你不知道,我最怕半夜肚子饿了,傍晚吃的晚饭现在早消化了。”

      谢琰看他吃的正爽,爽直大方,看来他这个富二代室友性情还听不错,说:“谢谢。”尝了一口,果然好味,甜丝丝的鸡蛋味,似乎还加了砂糖,但是甜而不腻,他也拿了之前王秀娘给他留的五香糕给他尝一尝。

      聂可奉尝了却被惊艳了,一双眼睛瞪得浑圆,问他:“你这糕点从那里买的?倒是挺好吃的。”

      谢琰客气说:“是自家做的一点小点心,你若是爱吃,下次我再给你带了吃。”

      聂可奉点点头,吃完拍了他肩膀说:“咱们去洗漱吧,快到亥时了,明日卯时还要早起呢。”两人自是一夜好梦休提。

      第二日晨光熹微,莹山上云岚雾海。谢琰和聂可奉一同早起,明伦堂位于紫薇苑北面,此名取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一路苍松修竹,古木嘉柯,鸟啼莺鸣,顺着小径悠然走进了明伦堂,进去就是孔子等往圣先贤的系列塑像。朱门石柱,气势恢弘,面阔五间。

      明伦堂又分诚身、逊志、进德和育英四斋。诚身斋里的都是已经考取了举人的想考进士的;逊志斋里则是已经考取了秀才的想考举人的;进德斋里虽然没有秀才功名但是也是过了府试或者过了县试的;而育英斋则是没过任何考试的童子读书之地。

      像聂可奉是过了县试的学子,也算的上童生,他就在进德斋读书,谢琰这种才入学的自然是在育英斋里读书。

      谢琰和聂可风分手后,微吸了口气进了育英斋。还没到上课时间,但是已经有大半的学子到了,摇头晃脑的在那里朗朗读书。大的有十二三的念书,小的甚至比谢琰还小,估计也就五六岁。

      谢琰的座位在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子,可以从窗内看到外面的好景色,满树夏花,碧阴流水。他打开自己的书本,是增广贤文,旁边是他准备的空白书笺,大概是现代带来的习惯,他始终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作为□□学生的一项技能怎么能丢?

      到了辰时,林越一身宝蓝色袍子走了进来,束着竹冠,面容端肃。他先上了讲台,下面所有的学子都停了动作,听他讲课。

      林越对他们说:“今日讲《增广贤文》,若听了的自去练字,待我讲完,再讲昨日未讲完的《论语》。”

      不同于现代的学校大家学习进度都是一样的,比如今日大家一起学对数函数,明日就该学反函数。但是古代不一样,每个人进度是不一样的。

      育英斋里有的在学四书了,但是又有才开始学习增广贤文的。所以林越就让学生错开学,他讲四书的时候学增广贤文的就自己背书练字,他讲增广贤文时就让学四书的背书练字。

      林越先讲的增广贤文,谢琰翻开密密麻麻的书籍,两眼都花了。因为古代没有标点符号这一点让谢琰很痛苦,虽然也习惯了没有逗号句号,但是谢琰还是习惯性的会在断句处划上斜杠符号。

      林越启唇道:“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念!”《增广贤文》多以谚语和文献佳句为主,其内容十分广泛而又语句通顺,对于孩童学习是最好的了。

      台下学童都摇头晃脑开始跟着读起来,谢琰亦是。林越先是教了句读断句,然后才是给他们解释了一遍意思。

      大致意思就是用以前圣贤们的言论,来谆谆教诲你。广泛搜集押韵的文字汇编成“增广贤文”,使你见多识广。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来指导今天的行为,因为今天是古代的延续。

      林越在上面讲,谢琰手执毛笔在空白书笺做笔记。他之前也想过用铅笔做笔记,但是被他否定了。以后他肯定是用毛笔写字的,毛笔和铅笔用法用力都不一样,他不想因此妨碍他习字的功力。

      林越讲完内容,饮了一口竹筒里的清茶,清新芬芳,整理好嗓子,说:“今日只讲上篇,你们自下去背诵默写,明日课上我会检查你们的功课,若有糊弄者,有你们的好果子吃!”

      说完还拿手上的戒尺重重拍了讲桌,语气森然的模样让谢琰仿佛想好了当年被老师所支配的恐惧。

      林越休息了一会儿又给另外的学子讲《论语》,对于现代学子来说,四书中也就《论文》和《孟子》还学过几篇,五经也只《诗经》比较熟悉。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体现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林越今日讲的是《论语》中的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意思是孔子说(周王)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统治者实行德治,那么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重要性。德治当然是没错的,但是这个世界真的全由道德观念治理会不会乱套呢?

      法治难道就不重要吗?谢琰作为一个文科生,好想把背的那些依法治国摔到孔子面前。依法治国怎么看都比全靠道德来约束更靠谱,华夏一直实行的德治和法治并重,一个为表一个为里,相辅相成也就构成了华夏独一无二的特点。不过他是要考科举,自然要理解这种儒家思想。

      林越讲论语的时候谢琰也在听,在下面细心的记着笔记。林越讲完课,说:“今上午就讲到这里,你们下去好好温故知新。”学子们都乖乖的点头。

      林越一直在注意谢琰,他在下面一直认真的记东西,他一向是不喜欢这种笨方法的,他自己推崇的是博闻强识,没想到这位‘神童’好像居然选的笨方法。不过他也不会妨碍他,毕竟是自己的学习方式。

      林越走到谢琰面前,看他还做了《论语》的笔记,说:“谢琰,你年纪尚小,你如今的任务是吃透《增广贤文》,《论语》对于你现在来说估计也不解其意,可以等日后慢慢学。”

      谢琰回答他:“先生,弟子知晓了,自然是多用心在《增广贤文》上,可是空闲时候也可以看看四书吧?”

      林越看他萝卜头一般的身材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像他那个小儿子,柔和了面色,说:“多读书是好事,只是要多注意你的身体才是。”谢琰点头,这个先生还是很温柔的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六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