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7、番外·宁安(一) ...

  •   我出嫁的那一天,是五月十五,在明嘉四年的历书上,是算不得太好也不算太差的一个日子,偏是言心阁内我去岁种下的一丛绣球花终于开全了,一捧捧淡紫与深紫交织如霓彩华裳,逞着晚春时节无可比拟的艳丽。

      宫中以花开见喜,宫女窈窕见后便奉承我说:“花应人瑞,公主与可汗日后必能如花似锦,同心不移。”

      我略觉异样,怔忡了须臾,一时还听不惯她称我为公主。

      依大周祖制,皇帝之女为帝姬,帝姬下降则受封公主。半月之前,同父异母的皇兄豫泽便已封我为宁安长公主,和亲赫赫。这一声公主,不仅昭示着我的身份,更代表着即将永远离我而去的故土与故人。

      晨起鸡鸣,全福嬷嬷便来为我梳妆,密密实实的十六支簪钗压鬓,有丹凤朝阳,有事事如意,亦有多子多福,每簪一对,嬷嬷便要说一句吉祥话来讨口彩,为我这显然不甚美满的姻缘增添几分喜色。

      婚服则是母后与母妃选定了花样,着内廷赶制出来,精心绣出大幅的凤舞云间的花纹,杂以百花与瑞鸟,绣面是宫中女眷心向往之的蜀锦,珍稀无比,行动间华彩夺目,明艳生光。

      “公主,该动身去颐宁宫了。”妆点妥当,窈窕如是提醒道。

      公主下降与民间女子出嫁大体雷同,照例要去拜别亲长。然,因我并非正宫嫡出,不需去太庙祭告父皇,只要去颐宁宫拜别母后和母妃即可。

      颐宁宫悉如往日。

      母后与母妃并坐在上头,强颜欢笑地望着我。该流的泪,该说的话,昨夜俱已分明,如今倒不必再作依依惜别之态。母妃好像一夜之间苍老了好几岁,她似乎想要来拉我的手,可顾及宫规又缩了回去。

      我们就这样默然相望,久久无言。最后,是母妃身边的采月姑姑轻声提醒:“仪典在即,太后与贵太妃请下训示。”

      母后看了看母妃,很轻地叹了口气,随即注视着我,沉声道:“瑗言此去,蓬山万重,两国安宁系于一身,虽是秦晋之盟,更期琴瑟之好,伉俪同心,衍嗣繁茂。”

      我敛袖拜倒:“儿臣谨遵母后教诲,在此拜别。”

      轮到母妃,她却哽咽着无力言说,凝噎许久,方说出四个字:“我儿——珍重!”言罢,便忍不住滚下珠泪。

      一言听得我满心涩然,重重再拜:“儿臣拜别母妃,万望母妃善自保养,勿以儿臣为念。”

      一时间,四下皆是戚戚然,侍奉的老宫人们都悄悄垂泣。

      忽有宫人来报,言说诸位公主帝姬来相送于我。

      我姊妹共十人,除却温仪姐姐远在通州,其他姊妹悉数到场。

      其实,深宫大院里血缘淡薄,即便是至亲的兄弟姐妹,多半也只是如水之交,细算下来,与我相熟者不过母后所出的聆欢姐姐和蕴欢妹妹而已。

      聆欢姐姐自不必说,是父皇最尊贵的嫡女,才干容貌皆远胜于我,自小便是最受父皇所喜爱。因为国丧,她虽年长我岁余,却只比我早出嫁一个月——即便如此,她仍然是幸运的,可以凤台选婿,嫁在京中,不必受那去国离乡之痛。

      蕴欢妹妹则比我小一岁,是母后最疼爱的幼女,天真玲珑,玉雪可爱。她一进门,就可怜巴巴地拉着我,小声地诉说着不舍之情,又唯恐被宫人听见。

      我苦笑了一下,忍不住羡慕她拥有永远天真下去的资格。

      此外……还有阿容。

      四目相对之际,我在她眼中看见了躲闪之意。

      我与阿容是孪生姐妹,有着几乎相同的容貌,若是再做相同打扮,除了母后,便无人可以分辨出我们。但我们彼此却是最了解对方的人,只消一个眼神,便可以知晓心中所想了。

      阿容其实没有说话,但我似乎听见了她在说:“对不起。”

      这世间最无用的三个字,过去的十余载光阴里,她却曾经无数次对我说过。
      ·
      ·
      我与阿容一同降生于七夕之夜。

      昔年皇祖母在世时,曾揽着我们二人笑言:“七夕降生的女儿家,无论出身样貌,都是应了一个‘缘’字,以后必定心灵手巧,得遇良人。”

      但我总疑心这话是皇祖母说来安慰我与阿容的。七夕,那是传说中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日子,一年一遇,两地分离,听来就觉得不吉。

      可阿容却很喜欢这个生辰,因为宫中会在七夕举行夜宴,合宫嫔妃与皇子帝姬都会参加,有时宫外的皇亲贵胄也会入宫赴宴。阿容说,就好像所有人都在为我们庆祝生辰了。

      不同于我这般多思多虑,阿容的心思,似乎总是那么乐天而率真。

      到了七夕那一日,父皇的心情总会变得很好,阿容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份欣喜都是为了我们生辰的缘故,尽情地在父皇和皇祖母跟前痴缠撒娇,惹得疼惜与赏赐无数。

      母妃便笑着打趣:“阿言与阿容虽是一母同胞,可论及这股子机灵劲儿,却还是阿容更胜一筹了。”

      我看着座前份例应得的赏赐,心静如止水。

      阿容很聪明,我自小便知道。其实说不上为着我是姐姐而谦让阿容,只是我习惯了与世无争,也习惯了阿容比我更加出挑活泼。龙生九子尚且不同,一母双生,自是要有一个跳脱,另一个沉静。

      我只是选择了后者。

      况且,有一件事我看得很通透:在父皇心中,最耀眼的帝姬永远是聆欢姐姐,正如最优秀的皇子永远是二皇兄……争,亦无用。

      在我看来,母妃与母后是挚交姐妹,父皇虽然独独钟爱母后,但对母妃眷顾亦深,我与阿容的吃穿用度比之嫡出帝姬不差分毫,母后素日待我们也是真心疼爱,对其他帝姬更多的则是礼数。我们又不必像皇子那般争名夺利,枉费心机,何苦来哉?

      但阿容似乎不这么想。

      她心中有不甘,我知道。每每望着众人所瞩目的聆欢姐姐时,她眼中总会流露出一种介于羡慕与嫉妒之间的情愫。

      ……也仅仅是我知道而已。倒不是别人看不穿,只是由于她从未将这点微不足道的小心思付诸行动,否则也瞒不过那么精明敏锐的母后和聆欢姐姐了。

      阿容唯一算得上行动的,也只是将目光转向了我。既不能做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那么,哪怕比我更优秀也好——大约阿容就是这样想的吧。

      并非戏文上唱的那些姐妹相争的烂俗戏段,阿容只是会比我更加用功,作诗要比我更有格调,写字要比我更加娟秀,女红要比我更加精美,琴棋书画,女红针凿,总之,无所不比。

      习惯于向我说“对不起”,大概也是那时候开始的。

      阿容或许不会相信,我其实并不介意被她压过风头。事实上,当母妃或父皇等人因为她的优秀而一时忽略于我,从而使她感觉到几分喜悦之时,我甚至由衷地替她舒了口气。

      她是我最最亲近的妹妹啊,明明活得那么累,却总是要做出一副无忧无虑的模样,我如何不心酸呢?

      岁月往复,光阴疾驰,宫中的万事万物,也都有更迭的一日。

      皇祖母升遐了,父皇驾崩了,二皇兄登基为帝,我与阿容一母同胞的三皇兄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再后来,就是那位遥远草原上的可汗,在仲春的如许艳光里,踏入了紫奥宫阙。

      然后……我要出嫁了。
      ·
      ·
      我的婚礼办得极是热闹,因为一方是长公主,一方是赫赫之王,头顶着两国交好的政治寓意,这场大婚丝毫不逊于一个月前聆欢姐姐出降。

      依礼,三皇兄在前方骑马,将我的銮驾引入皇极殿前。我在宫女窈窕和娉婷的搀扶下,步上大红锦毬,隔着泥金真丝绡糜团扇,可以得见一道红色高大的人影——那,应当就是我未来的夫君,赫赫可汗佐格。

      越是走近了,更能听见利器击节作响。听闻赫赫全民尚武,男女成婚之时,会在腰带上佩弯刀与匕首,以示不忘先祖遗风。

      我垂目而行,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双绣纹朗阔的登云靴,缀满了累累实实的黑曜石、碧玺和颇黎。接着瞧见红褐错复的衣袍下摆,由皮质腰带垂落下弯刀、匕首、吉祥结及各种皮饰,我才知晓,他穿的竟是赫赫的服饰。

      我们互相行礼,以这样格格不入的衣饰并肩,缓缓步上红绸华阶。

      “公主当心足下。”

      饶富磁性的嗓音就这么突然撞进了我的耳际,我未敢迟疑,略略颔首致意。

      佐格会说中原话,我也并非第一次听见,只是到底并非中原人,他的音调很是古怪,即便是如斯关切的话语,说出来也带着几分诡异的阴恻。

      仿佛,在提醒着我,这是何其荒谬的婚约。

      除却赫赫那边的规矩,我们也会在紫奥城行一次婚仪,诸般仪典皆从大周祖制,三书六礼样样齐全。我默默在心底数着,一拜天地,二拜君王,三拜夫妇相谐,终定余生命盘。

      比之聆欢姐姐的婚仪,只少了宫中的欢宴。大礼既成,我是真得……要随佐格而去了。

      按照赫赫风俗,佐格将我抱上六帷洒金锦幄凤舆。随我嫁往赫赫的宫女皆是母妃精挑细选的,既要知根知底,又要行事稳健,还需她们自愿远行,颇费了一番心思。

      陪嫁宫女之中,窈窕与娉婷是自幼服侍在我身边的,因她们都是宫籍,家中已无亲眷,母后下令给予她们三品恭人的名分,位同三妃掌事宫女的品级,其余陪嫁宫女亦依从后妃宫女之制,各有封赏。

      除了这些贴身侍奉的宫人,另有四名医女、八名厨妇、十六名绣娘、三十二名织工及大批的匠人、乐人、内侍、亲卫等一同随行。

      我不禁想起当日母后为我备办这一切时,曾厉声斥责多名言官:“文成公主不过区区郡王之女,大义和亲远嫁吐蕃,尚且陪嫁丰厚。今我大周宁安公主,乃先帝亲生,金尊玉贵,更兼才德出众甚于文成,焉有妆奁薄于斯之礼?”

      纵然,我并未在这些身外之物留心,却也感念母后,她虽非我生母,仍尽己所能,希望将我这一生的吃穿用度都备齐了,免我在赫赫的后顾之忧。

      凤舆迤逦而行,我最后一次回望这座恢宏富丽的宫廷:大约,这就是永别了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7章 番外·宁安(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