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莞尔封妃 ...

  •   辰光自薄如蝉翼的明亮云丝窗纱照进屋里,仿佛凝聚了无数金泽,柔仪殿中因这光亮显得格外宽阔敞亮。案几上汝窑耸肩美人觚里插着的几枝新开的淡红色碧桃花经了日光,色泽越发鲜妍,令人见之沉心。

      甄嬛随手挑了本书在窗边看,眉庄在她身旁绣一顶虎皮帽,刘德仪则坐在绣墩上不厌其烦地帮眉庄整理丝线,一派温馨静谧,独独方顺仪觉得无聊,巴在窗台上勾着手探头看窗外无边春景。

      她看了半日,忽然嘟哝了一句:“四面都是墙,真没什么好看的。”

      自从生辰那日想起淳儿的事,甄嬛便每每将她拘在身边,期望能帮她避开死劫。可方顺仪哪是闲得住的人,来了也是成日嫌无聊,不是去逗予泽和予沐玩儿,就是去后殿倒腾那些机巧玩具。

      眉庄听了这话不由得放下针线,掩嘴笑道:“前几日便说你甄姐姐的生辰礼没有尽兴,听说刘德仪过来又巴巴地要跟着,来了没一盏茶的时间又说没什么好看的,果然是小孩子一般不定性。”

      “正是呢。”刘德仪也随笑道,“何况昭仪娘娘的未央宫是皇上亲命改建的,特特说明只让姐姐居住,华丽至极,这若是还不好看,哪里还好看呢?”

      方顺仪噘着小嘴儿,足可挂个小油瓶,娇嗔道:“未央宫好是好,就是太闷了,这会子春光明媚,姐姐们不如陪我去放风筝吧。”

      “你的性子总静不下来,没一天安分的。听说昨儿在你自己那里‘捉七’还砸碎了一个皇上赏的珐琅画屏。”刘德仪忍不住啐笑道。

      方顺仪吐一吐舌头,嬉笑着扭股糖儿似的缠在眉庄身上,腻着嗓音:“皇上才不会怪罪我呢。沈姐姐天天给予泽予沐绣这个绣那个的,出去散散心也好啊,放风筝也是给两位殿下祈福呢。”

      一听“放风筝”之语,甄嬛不由得眉心微蹙,将书一搁,隐隐觉察到原本的轨迹仍是要继续下去。既然注定有此变故,她倒不如借机再为慕容家添一把火。

      不过只有她们可不行,这场顺势而为的大戏,玄凌才该是最重要的观众。

      甄嬛瞧了一眼窗外的确是春和景明,遂笑道:“倒也好,上林苑里必是春景如画,娇美醉人。昨日我在皇上那里见到几个极精致华丽的风筝,听说是清河王送的,不如方顺仪先去找皇上讨了来,我们就陪你去放风筝。”

      闻知甄嬛松口,方顺仪顿时跃跃欲试,便要出门,忽听得外面传来玄凌舒朗的笑声:“可见嬛嬛是有意捉弄了,明明是自己看上了六弟送来的风筝,偏叫方顺仪去向朕讨要。”

      四人慌忙起身迎驾。

      玄凌亲去扶了甄嬛起身,她抢先笑道:“瞧皇上说的。皇上明知道方顺仪年幼喜欢这些,怎么不主动给她送过来,反而编排起臣妾了。”

      说得几人都笑了,玄凌只好指着甄嬛道:“甄昭仪这张嘴是最厉害的,连朕都说不过她。”因招手命李长:“去将清河王的风筝取来,朕也与你们凑个热闹。”

      李长领了命,很快和小厦子捧了五六只风筝回来。粗略一瞟,玄清显然是依着玄凌的审美送的,有翟凤的,有美人的,有紫燕的,不一而足,个个都文彩辉煌,锦绣耀目。

      李长本要打发人去上林苑清场布置,被甄嬛拦了,只说空荡荡的反而失了兴致,玄凌欣然应允,便与众人一同轻随简从,往上林苑空旷清净处而去。

      方顺仪的风筝放得极好,几乎不需小内监们帮忙,便飞得极高,想来幼时在家中也是惯于此技的。芳草萋萋之上,只听得她清脆的笑声咯咯如风铃在檐间轻晃。她见风筝飞得高,又笑又嚷,十分得意。

      甄嬛等人不过是略略应景儿,玄凌则是笑吟吟地看着方顺仪。得宠的妃嫔中,她是最年轻的一个,玄凌对她一向纵容,加之此前在太平行宫时,甄嬛有孕不宜经常服侍玄凌,便时常让玄凌在她那里逗留。若非还没有身孕不宜位份过高,她也不会止步于从四品的顺仪。

      这样含笑沉思着,忽然听见方顺仪惊呼一声,手里的风筝线已经断了,风筝遥遥挣了出去。

      她发急要去寻,甄嬛连忙执了她的手拦住,笑道:“别急,你且在这里好好玩儿。”又冲玄凌轻轻一笑,故意嗔道:“皇上巴巴儿地跟了来,还看着笑话,就罚皇上把妹妹的风筝找回来吧,可不准让小厦子他们帮忙。”

      玄凌远远看着风筝落下的地方并不近,便斥退了李长等人,扬声笑道:“朕可不能独行,既然是你向朕要来的风筝,必得你与朕一同去才好呢。”

      方顺仪咯咯笑道:“皇上说得很是,那就劳烦甄姐姐了。”

      甄嬛故意撇撇嘴道:“可见是不能有害人之心了,立时就是打嘴。”

      话虽如此说,目的已经达到,她还是跟着玄凌,两人携手往风筝掉落的地方过去,眉庄到底不放心,嘱咐几个小内监远远跟在后头。

      太液池畔遍种杨柳,这时节柳条上绽满了鹅黄嫩绿的柔叶,连空气亦被薰成了烟绿。越往里走,越是水泽偏僻之处,直走到一处极冷僻的假山后方寻着了断了线的紫燕风筝。

      玄凌上前拾起,侧脸微笑着看向甄嬛刚想调侃两句,忽然听见假山另一侧传来小内监刻意压低但因距离近仍清晰可辨的尖细声音:“王爷说了,外面的事无需娘娘费心,王爷和将军会一切料理妥当。”

      玄凌略略一愣,旋即示意甄嬛噤声,随之便听见一个熟悉的倨傲女声:“汝南王果然有本事,能将眼线伸进内宫。父亲和哥哥那里本宫就不担心,凭我慕容家的功勋,封为贵妃或是更进一步也是迟早的事。”

      甄嬛心内要拍手叫好,面上仍假装因惊愕而瞪大了双眼,再看玄凌已然怒目圆睁,手中的风筝在巨大的力道钳制下开始变形。

      他们都听得出来——那是皙华夫人。

      “这是自然,自然。娘娘一向深得皇上恩宠,慕容将军又功勋卓著,这都是娘娘该得的。”小内监马上陪笑奉承,“皇上估计早有此心,只是少个名头,待大军还朝之后,王爷会和将军一同上奏,请皇上施恩于嫔妃。”

      “汝南王还算懂规矩。”皙华夫人放肆的笑声在这偏僻幽静之地显得格外刺耳,“不枉本宫父兄与他交好一场。你回去告诉他,只要他在前朝与慕容家同气连枝,相互扶持,追封玉厄夫人还不是本宫一句话的事?”

      “娘娘睿智。”小内监弓手笑道,“王爷已经吩咐将十万两银子送进慕容将军府,另十万两银子送进宓秀宫……”

      余下的话甄嬛不得而知,因为玄凌已经扯了她的手快步悄然离开,一直远远地行至清风亭中,玄凌方才止步,看向她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要滴下水来:“今日这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

      玄凌从未这样对她说过话,她亦知晓其中利害,连忙盈盈拜倒,惊惶道:“嬛嬛只是与四郎来找风筝,什么都没有听见。”

      她一向是懂事妥帖的人,玄凌也从不在她面前避讳对皙华夫人和慕容家的忌惮,渐渐平复下来后,便亲自将她扶起道:“今日是吓着你了。回去吧,仪元殿还有事,朕就先回去了。”

      “是。”甄嬛屈膝再拜,“臣妾恭送皇上。”

      玄凌心中有事,断断是不能陪着她们玩乐了,挥了挥手便直接离开了上林苑。稍后,见他们二人迟迟不归而出来寻找的流朱沐黛便赶了过来,甄嬛只说玄凌有紧急的政务要处理,独自回到眉庄等人身边。

      风筝的模样已是不成形,她以被树枝勾破为由搪塞了过去,所幸方顺仪不是心思缜密的人,并不多问,略略伤心后也就罢了。甄嬛又提起要去照看予泽,众人便都各自回宫。

      眉庄毕竟心细如发,回去的路上便悄悄问起缘由。甄嬛也没有再掩饰,依言说了,只略去自己故意引玄凌过去那一节。眉庄听罢连连说“好”,道那皙华夫人算是亲自把命门交上来了。

      甄嬛十分好奇,发现自己对之心怀愧疚的女子与自己的敌人相互勾结,玄凌会做到何种地步?
      .
      .
      历年五月间,玄凌都要携太后和后妃去太平行宫避暑,至中秋前才回宫。但今年为着民间时疫并未清除殆尽,恐生滋扰,战事结束后亦有大量政务要办,便留在了紫奥城中。

      西南的战事终于以大周的胜利告终,收复失去已久的疆土于一个王朝和帝王而言都是极大的荣耀。班师回朝之日,玄凌毫不吝啬地大行封赏,甄珩自然身在其中,如玄凌先前所言被封为奉国将军,妻子安陵容受封正六品新平县君,母亲甄云氏封正三品平昌郡夫人。

      甄府满门荣耀,羡煞不知多少京中贵族世家。

      自然,汝南王玄济和慕容一族声势之煊赫是甄家难以比拟的。玄济享亲王双俸,赐紫奥城骑马,皙华夫人之父慕容迥加封一等嘉毅侯,长子慕容世松为靖平伯、二子慕容世柏为绥平伯。而皙华夫人生母黄氏也被格外眷顾,得到正二品平原府夫人的封诰,例比四妃之母。

      而前朝旨意下达次日,玄凌又降旨晋封甄嬛为正二品莞妃,位列三妃之一——本来二品妃位只有三人,玄凌为堵悠悠之口,特将端妃晋为端平夫人,与皙华夫人比肩。

      奇怪的是,前朝后宫等了许久,也不见玄凌下旨晋封皙华夫人的消息,甚至连协理六宫之权都没有重获。

      渐渐地,在后宫诸芳眼中,皙华夫人娘家军功显赫却迟迟不得晋封,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话。更有甚者,在背后公然提及皙华夫人膝下无子,本就不配身处高位。

      皙华夫人偶有所闻,奈何手中无权,也只能拿一些低位嫔妃出气,皇后那里乐得见她不如意,只是一味称病不理。敬妃和甄嬛虽有管教之责,奈何皙华夫人看不上她们,时间一长,二人便只将为首的上报皇后惩罚,其余的也就随她们去了,只要不扰了玄凌和太后的清净即可。

      其实说起来玄凌待皙华夫人也不差,寻常赏赐都与皇后无二,甚至更佳,大军回朝后更是日日赏赐不断,常有召幸,连此前盛宠的甄嬛和眉庄等人都要靠后。可惜没有实权在手,再多的恩宠都只是空口说空话,只能骗骗皙华夫人罢了。

      宫外的慕容家辗转听闻皙华夫人境况,果然如上林苑内监所言一般,与汝南王连上三道请安折子,实则是为皙华夫人请封。而不消玄凌亲自批复,自有悉心安排的内监悄悄传话给慕容家,说是皇上有心晋封皙华夫人,只是太后以其无子驳回,不好违逆。

      慕容家自知无子而晋封正一品四妃是大周立国以来未有之事,毕竟名义上,端平夫人膝下还有温仪帝姬,只好退而求其次,请求擅长妇婴之科的名医入宫为皙华夫人调理身体。

      慕容家当然不会知道皙华夫人是因着欢宜香的缘故终身不孕,还奢望有一天她诞下皇子。这次玄凌没有拒绝,反正太医院都长着同一条舌头,那名医也有家人,再尽心竭力为皙华夫人诊治也是无用的。

      那名医也是聪明人,三言两语就把皙华夫人骗得团团转,离宫时还带了许多贵重赏赐。不过只待慕容家一倒,他也就无福消受了。

      日子这样悠游地过去,时光忽忽一转,宫中的生活依旧保持着表面的风平浪静,任凭皙华夫人占尽风头,百般承恩,谁也不愿在这个时候去招惹她。后宫在皙华夫人的独占春色下,维持着小心翼翼的平衡。

      而在这平静里,终于有一石,激起轩然大波。

      乾元十四年六月,方顺仪被诊出有孕两月,加封容华。

      淳儿年纪小,于今尚不足十六,本人又活泼好动,所以玄凌对她这一胎格外担心些,特特下旨让她搬去玉照宫嘉和堂居住,既临近眉庄的存菊殿,也可由同住玉照宫的刘德仪就近照顾。

      幸而她体质强健,胎气还算稳固。甄嬛算了算时日,担心悫妃会把恬嫔的那份夹竹桃用在方容华身上,便在某一日,于悫妃宫外的夹竹桃林中“偶遇”了悫妃。

      他支开了宫女,只对悫妃说了一句:“我大周从没有嫡长子便可不费吹灰之力继位的规矩,悫妃娘娘便甘心自寻死路,让旁人抚养皇长子?”

      自此,悫妃彻底打消了自杀以保皇长子储位的想法。为免皇后对她生疑,甄嬛故意让一个不安分的贵人把手伸进了玉照宫,然后向玄凌揭发,玄凌一怒之下,派温实初太医日日守着嘉和堂。悫妃无从下手,皇后也就无可奈何了。

      而从这时起,悫妃逐渐成为皇后和甄嬛之间的中立党。她渐渐不一味地依靠皇后,而是私下里自有一套主张,但她胆小无智的形象深入人心,皇后竟未曾发觉。

      对悫妃的小心思,甄嬛并不担心,毕竟家中式微又无皇后提携的悫妃,实在不是甄嬛和眉庄的对手。

      和方容华的孕事一起传来的是宫外闹旱灾的消息。社稷农桑向来是国家大事,玄凌和皇后都不免忧心,决意出宫至天坛祈雨,再去甘露寺小住几日为社稷和后宫祈福。宫中诸事被交给端平夫人和敬妃主理,甄嬛和眉庄从旁协助。

      为免皙华夫人惹是生非,也防止慕容家和汝南王借机生事,玄凌思前想后在祈雨小分队里加上了皙华夫人,以示龙恩浩荡。向例这种事唯皇后才有资格,不过非常时期非常手段,皇后只能微笑接受。

      但甄嬛能感受到计划生育队队长——皇后的遗憾,毕竟不能趁此机会把皙华夫人留在宫里祸害嫔妃顺便打掉方容华的龙胎,实在太可惜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莞尔封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