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伴读与孩子 ...

  •   第三十章

      谢十一狠狠温了一通书,然后便丢开了书本,钻进邻近巷子中溜达,没几日就混成了孩子王,成日带着五六个孩童游戏,还颇为自豪。

      谢九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某日宫里三宝公公来宣了旨,谢十一就这么成了世子伴读。

      “看着我也没用,宫里的师傅别人求都求不来呢”,谢九渊轻敲他的脑袋,诱之以利,“我听陛下的意思,往后有可能派世子下地方巡查,你也能跟着见见世面。”

      谢十一眼睛一亮,琢磨琢磨,露出个坏笑。

      文华殿从此热闹了起来。

      教书师傅当年也是教过皇子、世子们的,从没见过谢十一这么胆大的伴读,半点不藏拙,和顾岚针锋相对,顾岚是个野狼性子,自然也是处处争先,二人硬是把每日上学弄出了两军对垒的架势。

      结果却很惨烈。

      谢十一样样领先,顾岚全军覆没。

      教书师傅笑着安慰低落的世子:“殿下,您的长处不在于此,没必要非得跟谢伴读争个高低。”

      “师傅?”顾岚疑惑地看着他。

      顾缜对顾岚的秘密培养,教书师傅渐渐从顾岚的对答中瞧出了端倪,他多年在文华殿教导皇族学生,看着一个个顾家人由懵懂幼童长成合格的皇子,再又亲眼看着他们覆灭于夺嫡浩劫中,到底是对顾岚这个独苗有些感情希冀。

      如今他虽受文家辖制,却也不会尽心帮文党做事,宿卫掌握宫城后,启元帝与他有一番交谈,因此文党对顾岚的优秀一无所知,只知道这个混了异族血统的世子性子阴沉,天资平平。

      教书师傅对他解释:“谢伴读要金榜题名,您却是王公之命。在文华殿,您用六|七分心力,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即可,到了陛下那儿,才该十分用心。”

      顾岚略松了眉头,问教书师傅:“师傅,依您所见,谢伴读资质如何?”

      “实乃状元之才”,教书师傅忍不住夸道。

      顾岚又问:“比之谢大人如何?”

      教书师傅想起那位风头正劲的谢大人,听闻罗尚书有意将他“束之高阁”,他却自顾自仗着职权查了去年地方各省的考功文册,光是江南省一地就打回了六府四十八县的考功文册,每一册都附了厚厚一封质询,限他们六月底之前陈情解释,解释不出的一律按规定夺去官职、另遣官员上任。

      地方官场大震。

      谢九渊这把火放得小心谨慎,桩桩件件是依律而行,如今上朝都手握《大楚律》,但凡有敢站出来挑刺的,直接找着条款,不疾不徐地反驳。

      文党不能明辩,只得派周御史出面弹劾,说谢九渊此举是借职权耍官|威,贻害地方。马安也站出来,参了谢九渊一本,说他虽是履职,却引起地方不安,是为借机生事。

      却被启元帝怒骂二人“献|媚同僚,包庇地方,钻营成性,不堪大用!”,得了圣上这样的评语,若无意外,马安的仕途注定是羊肠小道,核心,是走不进去了。

      “十一年少,不如九郎远矣”,沉默过后,教书师傅如此笑叹。

      明明是人家亲哥,顾岚却是与有荣焉,终于松了眉。

      他一歇战,谢十一本性也不是爱和人过不去的,又觉得自己比顾岚大,本该让着他,于是也松软了态度。

      毕竟都是缺少玩伴的少年,慢慢地就有了和睦的样子。他俩一和好,两个牛皮糖双剑合璧,逮着机会就跟尾巴似的跟着谢九渊,把见顾缜都得抽空的谢九渊粘得头痛。

      顾岚每每见了谢九渊,还要跑东暖阁跟皇叔分享,顾缜微醋,某日调侃谢九渊,“谢大人真受孩子喜欢,带完一个又带一个。”

      谢九渊刚处理完最后一批考功文册,不必再在吏部衙门耗着,立刻就找了时间跑来东暖阁,尽一尽金吾卫守夜的职责。

      “嗯”,谢九渊因疲累嗓子有些沙哑,声音却带着笑意,“家里一共三个。”

      一颗夜明珠破空而来,落进了他怀里。

      顾缜反手一个夜明珠扔过去,然后才觉出自己这个举动中不打自招的意味,从边榻传来的低沉沙哑的笑意更是令他红了耳朵。

      过一会儿,两人都未能入眠,谢九渊忽而出声,提醒了一句:“文相必有应对。”

      “无妨。”顾缜迟疑了一会儿才回道。

      谢九渊便没追问,只温声给了个“好”字。

      他心中疑惑,因为顾缜的回答中带着让人难以忽视的不忍,但顾缜的犹豫让他明白,这大约又与他不记得的那辈子有关,于是他就不问了。数日的忙碌疲累翻涌上来,谢九渊忍不住睡了过去。

      顾缜听到他匀亭的呼吸,蹭了蹭枕头,良久才沉入睡眠。

      次日,谢九渊想着趁文崇德没办完手续再找找疏漏,顾缜知道他忙,便在批完奏折后,又进了小佛堂。

      这小佛堂就设在东暖阁,是新收拾出来的,对外称是启元帝思念母妃与了凡大师,效仿二位时时礼佛,一时又传为美谈。

      宿卫从密道而入,奉上近日在宫城与京城内四处探听的报告,先帝暗桩在地方探听的报告,即刻离开。

      顾缜在蒲团上坐着,一一翻看。

      他身前有三个木盒并一个炭盆,看完一张,无甚用处的、或是太过紧要的便烧掉,剩下需留存的,京师的丢进黑色木盒,地方的丢进绿色木盒,边疆军务的是白色木盒。

      此时他手中那张纸被炭笔小楷写得密密麻麻,纸上详细描述了谢九渊这三日在吏部的所作所为,动作、言语、表情都有简述。

      启元帝看完,放进了膝上那个小许多的红色木盒中。

      又一张,叙述的是谢十一昨日请了三日假,顾岚便询问了此事,得知是之前常跟着谢十一玩耍的数名孩童中失踪了一个,谢十听闻孩童们的哭诉,帮着寻找。顾岚似是有意帮忙,可能会出宫。

      启元帝看完,也放进了红色木盒中。

      两盏茶后,宿卫前来,抱走了竹篓,三宝在宿卫走后,打开机关,将三个木盒收进密室。

      顾缜将红色木盒收进宽大的袖子,转身跪倒在蒲团上,虔诚了拜了拜,才出了小佛堂。

      “让宿卫统领海涂来见朕。”

      到了该收京卫的时候了。

      谢十一严厉地命令孩子们藏在巷子口等候,不许跟来,还嘱咐若是他很久没出来就去谢府找人,等孩子们都明白答应了,他才走到礼亲王府门前,用了力气敲门。

      他其实内心也是十分忐忑,但他毕竟比那些孩子们大几岁,而且哥哥谢九渊也是朝中大臣,比这些孩子们更适合上门询问。

      这些孩子是随行商父母来京城卖货的,因为毛皮和一些异域货物受了潮便卖相不好,也怕杂乱地区露富生事,几个行商互相有过几回生意往来,人品都还不错,便一起咬牙租在了这里。

      第一个孩子不见的时候,大家还以为是贪玩跑远了,慌忙报了官寻找。报官时记录的小吏态度暧昧,他们也打听不出个所以然。第二个孩子不见的时候,再报官时,就有父母质问那小吏,竟是被打了一顿赶回来,明着说他们租了要命地方,孩子丢了就认命吧,找不回来了,你们也得罪不起。

      这里是京城,天子脚下,小小商人岂敢与官|府争论?当夜就有一名行商带着货物家人离开了此处。留下的也都看紧了自家孩子,严命他们不许出门。

      但小孩子总是有些天真义气,他们想找回玩伴,于是一腔正义地偷跑出了门。

      等眼睁睁看着同伴之一被下仆掳进礼亲王府,他们才后怕起来,跑到谢府去找谢十一。

      这些孩子大约是怕谢十一打退堂鼓,开始没有言明,等把谢十一拽到王府门前,才说同伴被抓进了这里。谢十一顿时头大如斗。

      他虽然胆子大,可不是没心没肺的蠢货,这是哪儿?这可是圣上亲哥哥的礼亲王府。

      但既然是孩子不见了,他总不能袖手旁观,谢九渊近日又忙,他不愿意去打扰,而且礼亲王府抓小孩能干什么?许是被问烦了关起来了?那么,自己报上谢府,大约可以把孩子要出来?

      谢十一完全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被掳走之前,已经失踪了两个孩子,否则,他不会这么鲁莽地直接上门。

      此时,顾岚正在文华殿上课,他决心下课去找谢十一,帮他找孩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伴读与孩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