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生于六零(6) ...
-
寒暑假向来是以蓝和小韩老师最忙活的时候,不过这个寒假,以蓝是忙活不起来了,年前跟着依兰娘一起准备年货的时候,以蓝开始恶心、吐,有了孕期的反应。依兰娘是过来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正好都在县城里,离县医院没二里地,到医院一查,正对,怀孕一个半月。结婚两个月,怀孕一个半月,这效率,杠杠地,小韩老师好多天乐呵得那嘴都没闭上过,恨不得搭个板子把以蓝给供起来。
这下子,依兰爹娘更不同意两人辞职了,这有孩子了,更得有个稳定工作养孩子了。做买卖多不稳定啊。还是做老师好,一年放好几个月的假,不上班也有钱拿,生孩子休产假也给开工资,这好事儿,上哪里去找啊……
以蓝都无语了,对爹娘的固执也是没招没招的,不过怀了孕,是不大方便在外面跑了,生了孩子再说吧……
韩家堡离小学中学都很远,二三十里路,以蓝没怀孕的时候还好说,每天骑着自行车通勤也能通得起,可是这有了孩子,每天早晚骑上一个小时自行车可就不方便了。依兰爹娘强烈要求以蓝小两口搬回娘家住,靠山屯正好在中学和小学中间,离两个学校都不到三里地,两人上班都方便。现实困难摆在那里,小韩老师也就没怎么坚持,很快两人就搬回了陈家。
所以,以蓝这才结婚两个多月,就摆回娘家住了,小韩老师跟倒插门也差不多啦……
小韩老师终究还是在孩子出生之前辞职了,教完了最后一学期,学校刚开始放暑假,他就正式的辞了工作。没办法,北方虽然反应慢了点,但总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啊。他那五金店的建筑材料都送到各个工地去了,现在工地越来越好,韩海实在是忙活不过来了。再说了,那五金店一个月挣的钱,比他当老师一年的工资都多,干上个三年五载的,比他当一辈子老师挣得都多。事实摆在那里了,再说,毕竟是女婿,还隔着一层着,依兰爹娘也不好太坚持。就不再管了。反正以蓝想辞职是万万不能够的……
可是小韩老师这一辞职进城做买卖,以蓝还得上班,新问题又出来了,两人得两地分居了。依兰爹娘对这个新问题也挺犯愁,这少年夫妻,总这么分着,也不是个正事儿啊。不过,还不着急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以蓝的产期到了。
以蓝二十七岁了,这年纪生第一胎,那在农付绝对算得上高龄产妇了,别说接生婆不敢接她这生意,就是韩陈两家也不敢让她在家里生啊。肚子刚有反应,就给送到了县医院。依兰娘加上韩山的两个妹妹韩霞韩云全程陪着。
小韩老师的五金店正忙着往新买的大店里面搬,以蓝的兰专卖店也在装修,需要他看着。天天忙得脚打后脑勺,这孩子又出生,一天还得跑三两趟医院,以蓝不让他来吧,他还不听,有十分钟的空闲都恨不得到医院看闺女一眼。
“这孩子,可是够能凑热闹的了。要不就叫忙儿吗?”孩子姥姥,依兰娘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儿。
休完产假,以蓝又回学校上了一个月的班才放寒假。为了看着小忙忙,依兰爹也不出去干活儿了,留在家里跟依兰娘两个人看着孩子。以蓝奶水不好,孩子吃不饱,要吃一半的奶粉。这时候就看出来以蓝两口子的优势了,要当指望着他俩当老师的工资,孩子就只能吃两块钱一袋的奶粉了,就这,一个月五袋还得十块钱呢,那日子可就紧巴了。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两口子生意都做得好,一个月大几千的收入,孩子的奶粉都是小韩老师自己跑到省城最好的商店里买回来的,十块钱一桶,已经是能买到的最好最贵的奶粉了。
这时候的人还没有保质期的观念呢,但是以蓝有啊,所以不让一次买太多奶粉,小韩老师就每个月往省城里折腾一趟,专门给闺女买奶粉去。可是进一回省城,也不能白跑啊,每次他都顺更考察考察市场,这三去两去的,那买卖就做到了省城。等到孩子一岁能吃饭了,他都在省城里开上分店了。还把兰专卖店也开到了省城。
孩子能撒开手了,以蓝是说什么也不肯再在学校里窝着了。依兰爹娘看小韩老师买卖越做越大,回家的时候越来越少,也怕影响他俩感情,就同意了。
以蓝不上班了,那这搬家就势在必行了。依兰爹娘死活不进省城,说大城市里消费太高,太费钱,非要在县城里看着服装厂和五金店。五金店还好说,有人看店就行,实在不行,关了也成。可服装厂确实不好搬走,厂房以蓝早就买下来了。反正县城离市里也就一百多里路,开车来回三个小时就能到,以蓝就同意两老留在县城里了。
以蓝在县城里买了两个相临的院子,把陈韩两家的老人都接到了城里,临居住着,韩老爹眼睛不好,依兰爹娘也能帮着照看点儿。韩云考上了大学,到外地上大学去了,韩霞二十一,已经定亲了,男方家里急着结婚,用不多久就要嫁出去了,家里没有人,韩老爹自己确实不方便。
兰专卖已经在好几个城市都有连锁店了,以蓝这两年怀孕带孩子,不方便出去看着,都是娟子在各地跑,她结婚早,孩子都上小学了,家里公婆能帮着带,不绊脚。这几年娟看下来,娟子那女强人的气势可是越来越足了。她家男人原来还在家里种地,后来干脆出来给她拎包了。有他陪着,娟子出去以蓝也能放心点。
双双早已经不管店里的事情,专心管生产了,如今也是管着几百号人的大厂长了。
大本营安排好,以蓝也进了市里,跟小韩老师汇合,他们两个,永远都是冲在最前线开疆扩土的。
八八年是个好年份,这一年,以蓝和小韩老师的生意扩大了三倍都不止。以蓝的服装店正式分成了兰专卖和小熊童装两部分,已经开遍了全国所有了一线城市,开始向二线城市进军了,县城里的服装厂一扩再扩,产量还是赶不上销量,以蓝便在市里又开了家服装厂,也正式成立了公司。
韩山现在不能叫小韩老师了,得叫小韩老板了,人家早就成立公司了,建筑公司。一条龙,从建材到建到装修,全干了。
小韩老板虽然在以蓝怀孕带孩子期间也帮以蓝看过买卖,但是两个人的生意向来分得清清楚楚,财务上绝对的独立,小韩老板资金紧张的时候,以蓝的支援那都算是借的,要打欠条的,两家会计的账本上可都写得明明白白的。
等到以蓝也辞了工作到了市里专业做生意,两个人那是卯足了劲儿,比赛似的看谁干得好。以蓝取巧,从国库劵到股票,她都没放过,挣了不少快钱。小韩老板脑子活,但他从来只干实业,金融那些他不懂的,从来不碰。两人也有默契,工作的时候别着劲儿的干,回到家了,那就两口子,只谈风月,不谈工作。所以,感情还是一样的好。
忙忙三岁的时候,以蓝又怀孕了,也不知道小韩老板是怎么操作的,好像是有什么政策,跟他是独子有什么关系,反正她这一胎没算超生。
以蓝三十一岁,儿子小熊出生。小韩老板春风得意,二十六岁,儿女双全,事业有成。
按说凭以蓝后世的经验和先知先觉的优势,他们的生意做多大都很正常。可是以蓝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就守着服装公司,没再开展别的业务。因为她做得早,兰品牌算是最早一批有名有姓的成衣品牌,一直处在行业的顶端和领先,已经算是很成功了。服装公司,没有几年就发展成了服饰集团。只是以蓝虽然玩股票,自家的公司却打死不上市。反而从不玩股票的韩老板的建筑集团成为最早一批上市公司。这两口子的套路也是让外人迷迷糊糊,从来没有看懂过。甚至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人是一家的呢。
除了服装,以蓝最大的爱好就是买铺子,当包租婆。除了自家住的,她从来不买住房,只买商铺。因为她眼光好,买的都是旺铺,光是租金,都能让他们全年吃香的喝辣的生活无忧了。韩老板为了满足自家老婆大人当包租婆的爱好,每年都要接几个商铺的工程,那工程款都直接换成了铺子,转到以蓝的名下去。后来,韩老板看以蓝每年吃租就快赶上他三成的利润,嫉妒了。于是,减少了住宅楼的项目,开始上马商业地产,就因为,他也想当包租公了。
以蓝一直非常努力的跟韩老板灌输着不要做守财奴的观念,要享受生活,要知足常乐。所以,两口子的生意,早早就交给了专业的经理人,韩老板四十多岁的时候,又拿起了书本,再加上金钱攻势,居然让他拿到了好几个充门面的学位。之后,又搞起了收藏,研究上古玩了。五十岁,别人快退休的年纪,他到是找了份新工作,到大学里面教书,做文化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