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三十八 ...

  •   洛洛周岁后,我们开始考虑一些比较现实的经济问题。当时的我,就如同赌场中一个红着眼睛的赌徒。我清楚这场赌局是必败的,可赌的对象毕竟是孩子的生命,明知道最后难逃一输,我也要义无反顾地下注。只要可靠的人提到,某种仪器或者某种药品对治疗有效,我就会想法设法去买。在面对孩子一天比一天虚弱的绝望中,一向理性的我还任由丈母娘带着乡下不知哪个角落找来的巫医,给洛洛看了一次病,开了老鹰脚之类的偏方,而不是一开始就像赶瘟神一样把他轰走。我甚至还和妻子偷偷去市郊一座大寺庙,在缭绕佛音中真诚许愿,希望菩萨显灵,保佑我们的洛洛脱离苦海。后来,我在外网搜到一则新闻,美国方面正针对这种疾病研制特效药,也许不久就会上市。这个消息像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我孤注一掷地希望延续孩子的生命,幻想着支撑到特效药吃到洛洛嘴里的那一天。
      我和妻子两人的收入加起来尚可,如果是正常三口之家,足以维持体面的小康生活。当然,孩子得了这种闻之色变的恶疾,我们的家庭也难言正常。那段时间,但凡涉及洛洛的病,钱在我眼里就是账户上的一个数字。前期那些昂贵的机器,再加上后续治疗、护理、药物、营养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费用,我和妻子账户上那个数字渐渐无限趋于零。
      除了买房时的首付,我大学毕业后就没向二老伸过手,依靠自己的辛勤工作打造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而此时此刻,为了尽可能让孩子活下去,我只能无奈再次向家里求助。当然,我的父母和我怀着相同的心愿,对病榻上的孙子,他们也愿意倾其所有。不巧的是,父亲一年前刚做完一次心脏搭桥,手术加康复花掉一大笔钱,老夫妻俩还在股市套牢了一笔资金,所以当时他们正处于暂时的经济困难期。至于妻子家,我那位小舅子正在谈对象,爸妈要张罗着给儿子操办婚事,于情于理,也不好让她家拿出一笔巨款。
      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中,我体会到了这个世界的许多现实与无奈。当时我们面临一种选择——将治疗策略从激进改为保守。大概这个时间点,确实到了当初上海那位医生所谓舒缓治疗的适宜期。也就是说,减少针对疾病本身的医疗干预,而更多地采取身心安抚措施,注重提高孩子当前的生活质量。
      舒缓治疗的缺点很明显:疾病将加快它的进展过程,孩子有限的寿命将会进一步缩短。对于普通人而言,三个月的寿命未必显得有多珍贵,可行的话,好多人愿意拿三个月寿命来交换其他一些东西。但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一共就只有两年,那么三个月就占一生的整整八分之一。再珍贵的东西,有多少人愿意拿自己生命的八分之一来交换?
      舒缓治疗同样也有优点,而在这个伦理悖论中,它的优点恰恰就来自于它的缺点:孩子不用再遭那么罪,受那么多苦。当然,我们可以把话说得更漂亮些:孩子可以用一种相对不那么痛苦的方式,从有限的生命中榨取出一些生活乐趣,最后以有尊严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如果采取舒缓治疗,不但可以大大缓解经济压力,旁人也不会在道德角度对作为孩子父母的我们横加指责。甚至个别亲友还曾暗示,我们已经为洛洛做得够多够好了。言外之意,为一个注定活不过两岁的孩子,撼动整个家庭乃至父母家庭的根基,而不是为更长远的未来作打算,这一切究竟值不值得?
      值得!
      别人不指责,不代表我就能问心无愧地闯过自己的心理关。如果无法最大限度延续洛洛的生命,就代表我还做得不够多、不够好。我始终牢记过去默默向孩子许下的誓言,无论付出什么代价,爸爸一定会一路支撑他走到人生最后一刻。
      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尽相同,每家人的现实情况也都存在差异。很难说两种选择孰对孰错。继续为孩子积极治疗,这只是我们根据自身偏好所作出的一种抉择。这种抉择在良心上也许可以让人好受些,但在经济上多半会让人难受。更重要的是,即使困难重重,当时的我还未到绝境,我并不需要家庭以外的人伸出援手,更不需要滥用社会爱心来求人施舍,甚至无耻地向人行骗。
      于是,在一次父母参加的家庭会议上,我们对各种方案进行了权衡,剖析了种种利害关系,最后我斩钉截铁地扔下两个字:卖房。
      归根结底幸亏有父母,卖房对我而言还不算最艰难的决定。我结婚后不久,他们在市郊买过一套价格低廉的小户型房子。母亲开始提议卖掉这一套,可仔细一分析,发现很难行得通。因为这套房子放了几年也没升多少值,就怕卖出去的总价最后依然填不满洛洛的后续治疗费用(后来的情况验证了我们的先见之明)。而且这套房子还牵扯到回拆,产权问题的水有点深,想卖都不是那么容易卖掉。所以讨论下来,我们决定一家三口先搬到这套小房子里,而把现住的这套房卖掉。现住这套在本市属于精品楼盘,只要价格开得合理,很快就能成交变现。市郊那套房子虽然地段差,住人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我跟妻子都开车,也不影响每天上班。至于今后如何打算,在市中心重新买房还是选择在那套房子里常住下去,只能到时走一步看一步。当务之急,是要给洛洛续命。
      也许那年确实轮到我家走背运,就在我们做出卖房决定的同时,小区二期楼盘开售,开发商像跟我们作对一样,对外抛售三十套低价房,比正常价格足足低三分之一。后来才听说,当时地产商资金链断裂,急着要抛房套现救命。他们救命不打紧,差点没要了我们的命。没有办法,我们二手房的定价只能跟着走低,低到买家还价都不好意思。
      当时,用钱心切的我委托一家房地产中介卖房。当天下午就有人随中介前来看房,我怕对方多心,特地让妻子带着洛洛去我父母家。买家与我父亲同龄,本地人,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比较厚道本分。他听我说家里有人生重病才着急卖房,很为我痛惜了一番,还说自己老伴也不幸身染绝症,目前在乡下镇上休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家同病相怜,不免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跟我预想的相同,对方此番是给儿子买房,将来结婚作新房用。他儿子目前恰好在外地出差,一个星期后才能赶回来。
      在中介的操作下,我们很快完成了交易。说实话,价格只是一方面。我和妻子都是爱干净的人,平时家里家外收拾得清清爽爽,窗明几净,白墙上连一个黑点都见不到。何况在这里住了四年时间,毕竟住出了感情。现在转手卖给别人,心中的遗憾和不舍可想而知。
      但说到底,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卖房,哪怕不到两年工夫房价就几乎翻了一番,我也无怨无悔。因为依靠卖房筹到的款项,我的洛洛又多活了好几个月。在我心目中,一百套房子都抵不上这几个月。
      我们雇了本地一家搬家公司,分多次搬运家具。卧室的床实在太沉,经商榷后,我们留给了买家。最后一次将大小物件运出后,我和妻子特地里里外外清扫了一遍,站在空空荡荡的客厅,心中五味杂陈。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们站在楼下指挥工人将最后一批家具搬上卡车时,远处路口开进来一辆车,车上下来几个人,其中一个是中介,另一个依稀是上回见过一面的买家,还有一位,看身形是个年轻人,我想多半就是他提到的儿子,也就是这套房子今后的新主人。
      当时,我心里一动,正踌躇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路口突然黑压压冲出一群人,领头两个还打着横幅,群情激昂,义愤填膺,不知道闹哄哄在吵什么东西。我怕无端端节外生枝,惹出祸事,就跟妻子躲到更远的地方。
      在自家车旁,我和妻子抬头望向十九层,与我们的旧宅作最后道别。人虽然即将搬走,可这里毕竟还承载着我们生命中的一段过往。妻子再一次伤感起来,眼眶发红,神情中满是留恋。她指向阳台告诉我,刚才临走时特地留了一盆多肉植物,目的是给那位始终未曾谋面的新主人留一点纪念,用这种方式,为彼此的因缘在现实中投射出一丝痕迹。
      我看到,刚才那个年轻人走入楼道,坐电梯前往他的新宅。换锁之后,他就将正式成为这套房子的新主人。不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不知道这片屋顶下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不知道这个人的故事是平平淡淡还是充满波折。无论如何,即将有人住进我和妻子刚刚搬离的爱巢,那个人每天早上睁开眼,看到的是我们过去每天早上睁开眼看到的景物;那个人每天晚上闭上眼,呼吸的是我们过去每天晚上闭上眼呼吸的气息。在我们躺过的床上,以后躺的将是另外一对爱侣。在床上方挂结婚照的位置,以后挂的将是另外一幅结婚照。
      这些念头使我同时产生了萍水相逢的感动与爱别离苦的辛酸,我坐进驾驶室,招呼妻子上车。这时我看到,楼上那个与我同龄的年轻男子打开封窗,向楼下的我们挥手。尽管距离太远,看不清他的容貌,但我似乎感觉他在微笑。尽管心事重重,但在上车离去前,妻子也友好地向他微笑回礼。
      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和妻子此后再未踏足这个小区,平时自己开车也尽量避免走那条路。我们不愿意睹房思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