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二十五 ...

  •   我们第一次见面,主动提出的人是夏雨。在那之前,两人在微信上聊了一段时间。当然一开始,大家的话题都比较有分寸,不会上来就急吼吼想着要再续前缘。
      有一次,夏雨说城东商业广场有一家米粉店味道很正宗,店主是她老乡。全市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她想吃乡味的时候会去那里解馋。那家店我去吃过一次,还有点印象,正不正宗分辨不出来,是不是她的乡味也不知道,倒觉得他家的米粉散发着一股臭味。夏雨突然说,可以周末中午去那个地方吃顿饭,顺便大家见个面。我欣然同意。
      我没有想到夏雨会主动提出见面,更没有想到的是,见面那天我不光吃到了味道正宗的米粉,还吃了她一记毫不含糊的耳光。
      最初的气氛很融洽,我提前十分钟赶到约定的米粉店,才发现夏雨已经在店内等我。她比九年前圆润些,肤色也略微显出古铜,不管是眉目还是身材都更具线条感。还没开口聊起来,只含着笑打过招呼,我立刻就能感觉到,眼前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得如同一张白纸的十八岁女孩子。这张纸上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形成一副赏心悦目的图画。这无疑应当归功于她这些年收获的知识和阅历,使她平添出沉稳开阔的气质。这一发现让我欣慰。
      很显然,比起上次在学校的意外重逢,这次夏雨要镇定得多。但我似乎觉得,她的这种镇定是自己努力克制的结果。仔细观察,依然可以发现她眼神中一些复杂的情愫,令我难以琢磨透。
      点菜时,我特地嘱咐送餐小妹,米粉中不要加“那种有点臭的笋”。送餐小妹愕然,夏雨也忍不住偷笑,然后告诉我有点臭的笋叫酸笋,用淘米水将竹笋密封腌制发酵而成,是每碗米粉中的灵魂,她们老家很多大街小巷飘荡的全是这种气味。听她这么说,我有点惭愧,因为九年前在她老家县城的那一天,在她偎依在我肩头走向小旅馆的路上,我留意的完全不是空气中飘荡的气味。
      吃完饭,我们去广场的地下停车场取车,在车中坐着聊了一会儿。夏雨说,从师范学院毕业后,她先是去了上海,不久又辗转来到本地,在一所公立学校找到了工作,但没有教师编制,合同一年一签。结婚以后,她离开原来的学校,到现在这所私立中学任职至今。
      夏雨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语调幽婉,但依然保持着淡定。可是,当我问她为什么偏偏选择来这座城市时,她似乎失去了淡定,声音有些哽咽,说零六年我离去后,她等来等去等不到我的消息,手机号和□□号全部找不到人,很久以后才死心,知道我已经做好了不再联系的打算。读书那几年,她没有交过男朋友。毕业之后,本来可以去离家较近的广州或者深圳工作,她的哥哥就定居在深圳。但她心里始终放不下我,宁愿舍近求远,千里迢迢到我们这里寻找机会——工作的机会,以及再次遇见我的机会。
      我不敢直视夏雨的眼睛,想象着她当年等待时从最初的希冀和期望,渐渐到与日俱增的心焦,最后变成灰心和绝望。我眼圈发红,握住她的手想要说几句道歉和安慰的话。虽然我知道,任何话语也没法弥补对一个十八岁的姑娘所造成的伤害。可是,夏雨将手缩回,呼吸沉重,一言不发地盯着我。
      我也许会忘记她的相貌,也许会忘记她的声音,但此生都绝不会忘记夏雨当时眼神中那种令我不寒而栗的怨艾和凄恨。没等我把“对不起”三个字说完,夏雨就劈面给了我一记耳光。而后,她用两手捧住脸,似乎不愿意让我看到她表情中所蕴藏的全部含义,肩膀一抽一抽地哭泣。
      夏雨这巴掌用足了十成力量,打得我耳边嗡嗡作响好久。可我没有怨言。对于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来说,这点惩罚微不足道,我只庆幸当年自己的卑鄙没有引发更沉痛的后果。
      夏雨哭了很久,我也一直陪坐着静静等待,只偶尔给她递去一两张纸巾。最后,她止住泪水,稍稍整顿仪容,轻声说:“我走了。”然后推开车门起身离去。我不知怎么留她,目送她下车走远。不久,一辆紫色的两厢车在我面前驶过,消失在停车场拐角。
      没能经历想象中温馨美好的重聚,我摸着依旧热辣辣的脸颊,沮丧地开车回了家。说我当年不负责任还是轻的,往重了说就是耽误人家女孩子的青春。无论如何,今天这记耳光挨得不冤枉,只是没料到她下手这么狠,像是承载着自己九年来的所有恨意——南方妹子泼辣起来果然生猛。
      我点开夏雨的微信,想说点什么,一时又觉得无从开口。事实上,那天晚上我也的确没向夏雨发送任何信息。事已至此,我已经做好了她将我微信拉黑、今后老死不相往来的准备。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才陆陆续续向她讲述了自己过去几年的生活,讲述了与妻子的矛盾、争执和不和,讲述了两人行尸走肉一般的关系,讲述了婚姻的种种不幸,以及更早之前引发这些不幸的那个更大不幸。
      第二天早上我被闹钟吵醒,在打开手机时,我看到了夏雨发给我的消息,没有文字,只有一个微笑的表情。
      **** 回想起来,从与夏雨的重逢开始直至今天,这两个多月是我过去数年心情最愉快的一段时间。第一
      次见面后不久,我又约夏雨去市郊一座茶庄品茗,在室外小桥流水、室内阁楼藤椅的雅致氛围里坐了两个多小时——这次我没有再挨耳光。
      尽管依然能看出有所保留,但夏雨的情绪显然经过调整,言谈从容,还为上次在停车场的鲁莽道歉。我当然表示,该道歉的人是我自己。
      两人聊了一些不那么沉重的话题。我告诉夏雨,自己零五年返回家乡后,换过两次工作,目前在本地一家规模不大的外企任职,这几年进步最大的就是语言水平。我可以分辨出老外同事说的英语中带法语还是德语口音。再加上天天写邮件,又专门下功夫钻研过,我的书面英语写得也相当地道,很难判断是出自中国人的手笔。就算以后不在企业工作,强化训练一下,当个什么笔译或者陪同口译也不在话下。
      夏雨也谈到自己的工作,说以前在公立学校,在编和无编的教师,平时课时、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并无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待遇。在编教师有职称工资和绩效奖金,还能享受到无编教师享受不到的各种隐形福利。她想想不甘心,后来就去私立学校应聘。私立学校的工作虽然操心得多些,但毕竟同工同酬,公平合理。所以她对自己目前的职业还算满意。
      临走的时候,我送给夏雨一件小礼物——托同事从国外带回来的小瓶尼罗河花园香水,清香淡雅,适合她的职业。这份礼物的价格不贵,我并非舍不得为她花钱,只是觉得,毕竟她的一个重要身份是妻子——另一个男人的妻子。太贵重的礼物我怕她不肯收,收了也不方便带回家。
      当天晚上,夏雨在微信上向我道谢,我们气氛轻松地聊了几句。最后夏雨问清了我的公司地址,说在淘宝给我买了些她们家乡的特产,罗汉果可以泡茶,芋头条和桂花糕可以给孩子吃。我怔怔无语,对着手机发起呆来。也不知冷凄凄想了多久,才告诉夏雨,我家里现在还没孩子。
      夏雨的回复不出我所料,“为什么”后跟着好几个问号,显得非常惊讶。我不知如何作答,叹息着关闭手机屏幕。
      以我的年龄,到现在还没孩子,一定有不堪回首的原因,所以身边知情者避免在我面前提及这个话题。我不会跟任何人讨论孩子,同时也很少去关心和讨论其他人的孩子。
      我忍不住又打开手机,才发现夏雨已经撤销了刚才的那条消息——对于她的体贴,我无比感激——发了一张自己的全家福。
      照片背景是一个旧宅院子,远处能看到矗立的青山。除夏雨外,照片上还有六个人。年纪最大的那位妇人一定是她的母亲;一对三十多岁、年龄比我略大的夫妇,想来就是她提到过的哥哥和嫂嫂,他们都有一张善良、淳朴的脸;边上站着两个孩子,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年龄大概八九岁,还有一个一个五六岁、扎麻花辫的女孩,应该是他们的一双儿女;至于坐在夏雨膝中那个还分不清男女的小家伙,根据她结婚的时间来判断,不用说就是她的孩子。
      夏雨也有孩子了,这个发现略使我沮丧,继而又恼怒自己会产生沮丧感。没错,夏雨当初的确是为了找我,才来到这座城市。可是,人家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我当年伤害了她,难道还厚颜无耻希望她为我而放弃这种权利?
      发现夏雨已为人母的沮丧感,对自己自私想法的恼怒感,外加看到可爱孩子时——尤其是那个男孩,看着他,我的心底产生一种异样的熟悉——惯常出现的心酸感,种种情绪混杂在一起,使我倍感失落。我发现自己负能量爆表,连忙撇过念头,说:是不是还少个人?孩子的爸爸呢?
      夏雨像在等着我提出这个问题,饶有兴趣地说:你猜猜看,孩子的爸爸在哪里?
      我重新看那张照片,还特地横转手机,拿双指缩放,仔细观察每个细节。看了半晌,忽然醒悟,想到画面中缺少的那个人一定就是照片的拍摄者。夏雨对我的回答不置可否,只发来一个捂嘴笑的表情。
      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想象夏雨的丈夫。我当时还没看到李乌的帖子,但对于心仪女子的丈夫,我与他想象的方式相差无几。当然,在幻想他们夫妻关系的和谐和家庭生活的美满时,我产生的并不是李乌那种强烈憎恨的感情,而是带着酸楚的钦羡。不过,他们的婚姻真的幸福吗?生活真的如意吗?嫁给这张照片拍摄者时,夏雨究竟是出于爱情?还是出于无奈,需要找一个人生的依靠?也许,他们的关系未必有想象中那么和谐,生活也未必有想象中那么美满。否则,为什么像我回避谈到孩子一样,夏雨也回避谈到自己的丈夫?
      ****
      几天后,我收到了夏雨在淘宝买给我的特产。巧合的是,那天给我送包裹的快递师傅就是李乌,不久我又读了他那篇长长的帖子,了解了他过去十多年曲折的情感和生活经历。
      我事后觉得,李乌这个情感异常细腻丰富男人的出现,不知通过什么神幻莫测的方式,无形中催化了我和夏雨的关系。那篇帖子我又重读过一遍,除了核对一些细节,我细细体会李乌的坚韧和执着,简直把他当成了爱情的导师。对一个虚幻的形象,李乌可以十年如一日地固守心底的执念,而我面对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可闻其声,可见其人,如果再优柔寡断,顾虑重重,就休想导师为我转身。
      我和夏雨见面次数不多。我有几次挑周六她有课的时候去她学校,借口跑步,实则跟她在操场散步聊天。后来想想老去她工作的地方也不妥当。就算她没意见,我自己都有点心虚,感觉全校师生都在教学楼走廊上围观我们。毕竟,我跟夏雨都是有家庭的人,需要顾及影响。虽然我怀疑,即使我光明正大告诉妻子,她名存实亡的丈夫与一名旧情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她也不会太吃惊——反之亦然。
      我和夏雨几乎每天都会通过微信聊天,我渐渐将自己的家庭情况向她倾诉。夏雨听得很认真,还以女人的视角帮助我出谋划策,分析问题和结症所在。有一次我对夏雨说,离婚看起来已经不可避免,因为我和妻子从今年年初就开始草拟协议,只不过涉及一些现实的经济问题,两人还没办法达成妥协。不知道为什么,在告诉夏雨自己的婚姻即将走到终点时,我的情绪中固然带着惆怅和烦躁,但暗暗还隐含一种莫名的期待。
      夏雨似乎能感受我的这种期待,她安慰了我几句,问我今后有何计划。我很直白地告诉她,我希望再找一个合适的人谈婚论嫁,生儿育女。夏雨劝我说,离婚毕竟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到万不得已,凑凑合合还是得尽量想办法一起过下去。
      虽然看不到夏雨打这些字时的表情,但我断定她言不由衷,这些话不过是听到一个朋友将要离婚时照本宣科念出的台词。于是,我更直白地说:“她要是像你一样,我也不会选择离婚。”
      夏雨来了兴致:“她哪样?”
      自私、唠叨、虚荣、四体不勤、任性刁蛮、不可理喻,我报菜名一般列出妻子的缺点,列完才恍悟自己的吃相有点难看,连忙加一句:“当然不能都怪她,事到如今,我也有一定的责任。”
      夏雨说:“有这么糟糕吗?说不定你觉得她这不好那不好,还有人还觉得她很完美呢?”
      我斟酌着说:“不太可能,除非那个人十年没见过她。”
      夏雨笑声仿佛从屏幕中透出来,说:“十年前很好?”
      “和你有点像。”我没完全骗她。
      “发张照片来看看。”
      我犹豫了一下,谎称夫妻关系恶化,自己手机里没有保存妻子的照片。夏雨显然不信我的借口,但并未深究,说:“那么假如离婚,她有什么计划?”
      “我没仔细问,她说过段时间就搬出去。大概会单身过一段时间,可能也会碰到适合她的人。”
      “‘也’会?”
      我觍着脸说:“是的,也会,我就碰到了挺适合自己的人。”
      “你最好现在去书房,看看她是不是在和适合她的人聊天。”
      我觉得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说:“你怎么知道她睡书房?”
      “猜的,我看你朋友圈里有一张书房的照片,那里放着一张床。”
      我承认夏雨的猜测准确,暗想这姑娘九年不见变得这么厉害。
      “你刚才说像我一样,我哪样?”
      我按照刚才所列妻子的缺点,挑选反义词又报了一遍菜名。夏雨说:“我有这么好吗?说不定你觉得这好那好的,还有人觉得别人比我更好呢?”
      我觉得自己的笑声也能从夏雨的屏幕中透出去,说:“不太可能,除非那个人和你生活了十年。”
      “老婆,十年前我还没成年。”
      我见夏雨又提“老公老婆”的梗,楞了一下,忽然醒悟她九年前才成为一个成年人,不禁一身冷汗。
      那天晚上,我们俩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聊了很久。夏雨对我的殷勤并未表现出反感,而是恰到好处地施展、操控着自己的女人魅力,游刃有余地处理着与我之间的暧昧。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夏雨跟她丈夫的关系很微妙。尽管我对这个男人几乎一无所知,但从她单方面表现出的态度和信息来看,这对夫妇之间的联系纽带透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气息。这个发现不可避免地助长了我得寸进尺的念头和底气。直到睡前给手机插上充电器时,我才发现,自己无意中也成为了一个色令智昏的男人,忘了夏雨不仅是一个妻子,还是一个母亲。我这个自认现实、理智的男人,已经不知不觉地被她撩拨于股掌之中。对此我甘之如饴,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向夏雨偿还当年欠下的情债——万幸不是孽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