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徐航 ...

  •   年前徐卫国终于回到家里,他工作的车队很少有休息时间,绝对是个累活,这也是他顺利转正的原因之一,毕竟那些有背景的都愿意去油水多有实权且清闲的工作岗位,像是脏活累活,他们推诿起来可是毫不犹豫。
      徐卫国一回到家,徐老太就又提起了借粮这件事,杨淑琴虽然极力反对,但那也只是夫妻俩私底下说私房话的时候才明确表态,当着徐老太的面是不能这么说的,毕竟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老人,尊重老人是必须的,就算他们有错也不能指责,虽然是愚孝,但国人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就是知错也不该。
      言归正传,对于借粮这件事徐卫国自己也不太赞同,但徐老太坚持,他也不可能一点表示都没有,最后折中一下,拿了一袋子红薯,这个家里不太缺,也能顶饿。
      徐老太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也不好闹得太过分,而且徐卫国私底下也劝过她,毕竟徐卫英家里的确没有断粮,最后又拿了两只风干兔,这件事才算是过去了。
      杨淑琴不太乐意,毕竟自己也是大出血了,红薯有一部分是她在山里偷偷种的,也没怎么管,但那兔肉就不一样了,光是徐航之前自己养的就费了不少力气,再者,这年头想吃块肉都得要肉票,家里就算是养了两头大肥猪也得上交国家,不是办喜事的时候自家家里可留不下多少肉。
      不过她知道自己是这家的儿媳妇,而且也不好对小姑子太冷淡,毕竟要是真的撕破脸了还会叫外人看笑话,得不偿失。
      杨淑琴看不惯小姑婆家打秋风的做派,不想人家还觉得徐家给的东西少了,后来这些东西又引发了一场家庭战争,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王爱军把之前的那件事告诉了徐卫国,这件事徐航是知道的,因为后来老爸还来找自己单独说过,虽然比较隐晦,但就是告诉自己最近不要去后山,这件事更不要插手。
      徐航点头,按照徐卫国的意思,那个人应该是熬过来了,他估摸着应该是营养水的缘故,不过既然没事了,他也就没必要操心太多了,毕竟放在眼下,这件事可大可小,一不留神很容易给家里人带来灾祸。
      关于那个人的身份,徐航也问过自家老爸,徐卫国到底也没给出什么明确答复,徐航看出他的为难,也就没有继续纠缠下去。
      今年的时间又到了尾声,过了年徐航七岁,从重生回来到现在满打满算四年多的时间里,他没干几件大事。
      除了帮着杨淑琴调理身体,徐卫国的工作转正,还有弟弟徐帆的降生以外,也没有什么太重要的。
      哦,对了,年节之前他跟虎子又偷摸去了一趟城里,这次城里连旧书摊也没有了,零星的几个书店不是卖辅导资料就是革命语录一类的□□,只看一眼就知道,让人觉得单调的不行。
      徐航还去了一趟收购站,城里就那一家,这次他是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没叫人看出来。不过年前收购站应该是运了不少东西出去,因而徐航这一次没能顺走多少好东西。
      他倒是找到了一些复习资料,还算比较过得去,将来应该可以用的上。关于上学的问题,杨淑琴跟徐卫国私底下谈论过很多次,徐航从小就表现出的不凡让他们更加望子成龙,同时他们也明白,只有给徐航更好的教育,将来他才有可能有大出息。
      可现在外面乱得很,一些学校甚至已经停课了,他们这种偏远地区的小地方波及不到,但之前有知青下乡,也是跟村子里的人闹得很不愉快。
      这些人瞧不起村里人,个个都是拿笔杆的,让他们出大力干活根本不是那块料。从55年开始,陆续有不少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参与知青下乡活动。他们这里的第一批下乡的知青也是自愿来到这里的,不过很快许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些人毕竟不是干活的料,和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比起来劣势相当明显,到现在,这些知青已经成为各个生产队的负担,而他们自己更是后悔不已。
      徐航记得自己看过不少有关知青返城的电视剧,后来的许多知青都不是自愿下乡,但因为有强制名额而不得不参与其中。
      在后来的返城浪潮中,一些女知青甚至因为返城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那些地方统治如同土皇帝一样龌龊的乡下,他们有的是办法拿捏这些知青。
      徐航是很少接触生产队上的那些知青的,村子里的老会计也不是很喜欢,因为他们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和饭碗,村里人对此倒是幸灾乐祸,如果老会计真的能被知青顶下去,他们倒也觉得还不错,当然前提是知青不要把好处都划拉到自己的口袋里。
      徐卫国一回家就让杨淑琴损失了两只风干兔和一袋子红薯,这让她对于徐卫国的态度也变得有点不好了,但徐卫国还有安慰她的办法,他给杨淑琴买了一块红纱金丝的方巾,系在脖子上非常明艳。
      这个年代很少有明丽的色彩,几乎所有人都在为了衣食住行奔波忙碌,一个人能有两套以上的衣服就已经很了不得了,这样鲜红色的方巾可是非常稀罕的,而且掺着金丝,红纱还是半透明的,杨淑琴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徐卫国没有告诉她这块方巾花了自己两块钱,是之前在黑市上偶然买到的,因为不需要布票,即使价格比较贵,徐卫国还是咬牙买了下来。
      虽说结婚之前,杨淑琴过的日子也非常朴素,但自己的媳妇,徐卫国还是希望能让她过得好一些,可以的话也能从其他方面尽可能的补偿她。
      这个时候的两块钱绝对是一笔巨款,要是换成玉米面,大概最多能买到20斤,几乎就是一个人大半个月的口粮了。但徐卫国不会告诉杨淑琴,因为她一旦知道绝对会心疼很久。
      实际上他更想给杨淑琴买一件呢子大衣,那衣裳穿着修身,很好看的,可惜价格太贵了,而且就是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
      徐卫国算是这十里八乡比较舍得给媳妇花钱的了,杨淑琴不会主动要,但徐卫国愿意给她买也是表达他的心意,杨淑琴接到礼物总会很高兴。虽说跟着徐卫国,日子过得苦了点,比起之前在厂子里的其他小姐妹,她根本不算是嫁得好的,当初急着从亲戚家出来,也没多考虑就结婚了,但现在看来误打误撞还是挺走运的。
      杨淑琴美滋滋的戴上了方巾,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徐卫国则出去抱抱自己的小儿子。
      小孩子容易认生,徐卫国又经常不在家,从前也会发生这种状况,徐卫国想要抱他的时候,徐帆就会哇哇大哭。而且他的胡子很硬,贴着徐帆细嫩的小脸蛋的时候会给孩子一种扎人的感觉,几次下来,徐帆自然是很不待见他。
      徐卫国每次被徐帆拒绝都会很失落,但因为他用大哭抗议,徐卫国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多跟他接触,平时抽空多哄哄他。
      徐航看在眼里,只能是微微叹气,毕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老爸要在外面挣钱养家,实际上后世不少外出打工的父母只留下孩子,那些留守儿童不仅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甚至还要照顾下面的弟妹,徐航看过一张照片,一个不过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带着自己尚不满周岁的弟弟到学校上课,而这并不是个别现象。
      现实的残酷逼得他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挣扎在底层社会的人们只能选择舍弃各种各样他们本不愿意放弃的东西,而这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杨淑琴和徐航都教过徐帆叫爸爸,所以徐卫国每次回来的时候只要哄哄徐帆,他还是会叫爸爸的,虽然不太乐意给他抱,但能叫爸爸也是好的。
      或许未来徐帆懂事了,或者他们一家人能真正的住在一起,至少不用一个月勉强能见上一面,这种情况才会改变。
      这一年的春节徐家过的不是很好,以往都是杨淑琴做菜,这次徐老太不由分说极为强硬的拿走了那些东西,杨淑琴面上不说,心里不高兴是肯定的,所以年夜饭做的比较糊弄,徐老太也有点理亏,但到底没说什么。
      徐老头难得在家里过年,见到这样简陋的菜色当然是不高兴的,但他也知道家里是个什么情况,能置办出六个菜已经不错了,虽然其中五个都是素菜,一家人草草吃了一顿饭,这个年就算是过了。
      大年初一,杨淑琴把从豆腐官家里换来的豆腐做成了冻豆腐,这天熬了一锅热汤,里面放了盐和辣椒,再多的调料很难弄到,即便是种子也找不到。
      汤底做的比较简单,徐航尝了一口,觉得里面应该还放了些八角,杨淑琴往里面放了不少冻豆腐、白萝卜、白菜、土豆等,也有几块肉,这个就像是比较简单的火锅,或者说是关东煮了。
      杨淑琴倒是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大冷天应该做点热的东西吃,一家围坐在一起,个人的碟子里都放了一些辣酱或是豆酱,可以把菜或肉捞出来蘸酱吃。虽然有些简陋,但吃起来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