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姜氏 ...

  •   我惊得原地跳起,信息量太大,经不起我一一细问,只听懂了李凒今晨已然病死于昌庆宫欢庆殿。姜姐姐不堪打击,疯言疯语有碍观瞻,赵昭容命人将她带到摩尼山软禁起来。摩尼山是江华岛上最高的山,把姜氏软禁在摩尼山,可以切断她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的确是个好所在。
      宛如晴天霹雳,一切来得太快,快得我始料不及。
      我不相信上次见面还风华正茂身强力壮的世子李凒,会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染疾身亡,更不相信持重理智的姜姐姐因此疯了,跟着玉淑跑出去,却见贞兰正跪着苦苦哀求侍卫放了姜氏。
      我见此情景,眼泪潸然而下,实在无法把端严温婉的姜姐姐和眼前粗衣烂布、蓬头垢面、眼神涣散的妇人联系起来。贞兰与玉淑曾经与她主仆一场,更是难过得无以复加。
      我从怀里掏出了两锭银子,塞与那两个侍卫,希望他们能给我们一些时间独处。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姜氏已经在江华岛上了,插翅难飞,于是他们收了银子识相地站远了些。
      我们三人赶忙扶起姜姐姐,我问道:“姜姐姐,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姜氏看清了是我,泪如雨下:“世子举体尽黑,七窍流血,是李行益给他下了毒,不是病死的,不是病死的!他是世子啊!是他的儿子,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对他!”
      我帮她整理了一下头发,抱住她因激动和害怕而颤抖的身体,心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昭容赵氏毒蝎心肠,朝鲜王也不见得重情重义,叹道:“自古无情帝王家,中外概莫能外。” 眼见姜姐姐伤心憔悴至此,对世子也是一番真情实意。我抚了抚她的背脊,可怜他夫妻二人,就此天人永隔。
      姜氏骂道:“定是那赵氏构陷世子,大王才起了杀心。世子是被冤枉的!我发誓世子并没有投诚满清摄政王,刺杀之事世子早交代给李行益,他怎么能说世子从未下此命令呢!李行益欺上瞒下,定是他与赵氏狼狈为奸,枉费世子如此信任!大王啊大王!你怎能是非不分、不辨忠奸?”
      侍卫不耐烦起来,姜氏的这些话传到绫阳君耳朵里他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赶紧勒令她闭嘴,重新动手押解她。
      江水拍击岸边,就如我此刻心绪波涛汹涌。我死命拽住姜姐姐的胳膊,所有的一切通通褪色,唯有那句“世子并没有投诚满清摄政王,刺杀之事世子早交代给李行益”让我抓狂,追问道:“姜姐姐,李行益是谁?你们要刺杀多尔衮吗?什么时候开始的?”
      姜氏仰头大闹:“李行益是忘恩负义的小人!是赵氏的走狗!从满清定都北京起,世子早就交予他刺杀大计!绫阳君你这个昏君!”
      侍卫再也容不得姜氏疯言疯语,驱赶着她往摩尼山方向而去。
      我既为她的遭遇心痛,又为多尔衮担忧,心乱如麻,如果姜姐姐所说都是真的,那多尔衮岂不是时时刻刻处在暗箭之下?
      我一度以为自己从踏入世子府的那一刻,已经忘了他,岂料只是掩耳盗铃。一个“刺杀大计”横空出世,瞬间埋在心里的惦念排山蹈海,来势汹汹,我只想知道他是否还活着,就够了。
      我寝食难安,幸好贞兰告诉我朝鲜与北京世子府常有书信往来,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我连续给李南珠写了三封信,委婉地询问摄政王府的近况,然后如坐针毡地等待李南珠的回信。
      原来假装忘记一个人只是因为伤口结了疤。自己造的孽自己来赎,潮起潮落,云聚云散,我终日跪在观音像前,虔诚地叩拜。
      李南珠的三封回信是同时到的,我一一拆开,一眼扫至信尾,每一封都在最后写到:“王爷安泰,勿念!”
      我想她定是看到我那日带走了多尔衮的黑裘,才发现了端倪。
      我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一屁股坐下来,发现又饿又渴,想是这几天没有好好吃饭,肚子竟然现在才反应过来,连忙让贞兰和玉淑好吃好喝地端上来。我终于可以沉下心来细细读信,愈发觉得李南珠实在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她每一封里都细细讲述芸溪和多尔博发生的事,也提及了琼华、佟佳氏等。
      第一封信,李南珠提及锦虞的小产一事,是佟佳氏的丫鬟红菱偷偷在锦虞的燕窝里加了红花,佟佳氏愈发失宠被琼华软禁在延福宫,红菱被杖毙,令人费解的是,红菱始终喊着冤枉,诅咒芸溪和琼华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原来此事是芸溪告发。
      佟佳氏再也不能和琼华平分秋色,没有了势均力敌的对手,琼华似乎变得骄横起来,不但让各位福晋缩衣简食,还把权利延伸到了前朝。
      第二封信,芸溪告发佟佳氏后,琼华便把芸溪收在自己的禧春堂。她甚至怀疑佟佳氏早就有所觉察,依靠母家的势力想要弄死一个琼华安插在内院的眼线,不料却出了差错,杀错了一个小宫女,以至于佟佳氏不敢轻举妄动,让琼华占了先机。李南珠怀疑芸溪是大福晋琼华的人,所以芸溪几次向她打听我的消息,她都三缄其口。
      我突然想到芭蕉丛中听到红菱与他人的对话,想到流芳的死,我的心没来由一寒。我实在无法接受芸溪不是那么单纯的女子。回忆种种,她与我的交往是那么的贴心,那么的恰到好处,而她也格外在意我的一举一动,在意到让我一眼认为是安公公的布置。此刻想来,不知道是否是芸溪欲盖弥彰。虽然我不愿承认,但是我心里也曾对芸溪有过怀疑,只不过想到我与这世界不该有什么利益瓜葛,所以没有想得深远。
      琼华为何如此提防着我?我曾一度对她很有好感。
      我愁眉紧锁,继续看第三封信。
      第三封信,自从我“消失”后,摄政王怒火中烧,发了一通李南珠有生以来见过最大的脾气,并且下令全国通缉司马疏星,如若有藏匿或者知而不报者株连九族。虽说王爷制定了满清逃人法并列为重罪,却不至于株连九族。
      李南珠劝我不要介怀。言下之意我懂了,摄政王一言九鼎却留有余地,他要抓的是司马疏星,我是“朱萤雪”。多尔衮并不想真的置我于死地,他只是想要竭尽所能地找到我,让我无处容身,只能回到摄政王府。换言之,如果他真要赐我于死地,当日我承认自己是朱萤雪,他就可以以谋逆罪当场毙了我。
      我叹了一口气,把信合上,心道当日他骂我的时候,可真是不留一点情面,“朱萤雪,你真是工于心计,无耻卑鄙。不过任你如何算计,大明终究亡了,就算接近我,杀了我,也于事无补。”
      直到今天想起这些伤人的话,我的心还隐隐滴血。既然他眼里我是个工于心计,卑鄙无耻离间他兄弟之情的女人,他便该知道我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蠢货。怎么说我司马疏星还是有自尊、甚至有一些自傲的。
      生气归生气,看到信尾一句“王爷安泰,勿念。”顿时转忧为喜,笑逐颜开。我知道射向多尔衮的这根暗箭已经射到了我的心里,我决定竭尽所能地除掉它。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去过几次摩尼山看望姜氏,且不说摩尼山与普门寺隔了一两个时辰的路程,光是差点陷入山脚下的泥塘殒命,就害的贞兰和玉淑一整天心有余悸。
      第三次去摩尼山的时候,贞兰和玉淑的腿已经酸到抬不起来,没办法走路了。我嫌她们累赘,径自去了摩尼山,却也没好到哪里去,光光走到山脚下,就已经花了大概三个时辰。等我满头大汗,气喘连连地走到软禁姜氏的木棚屋前,看守的侍卫甚至认不出我是他们大王所说的贵客明朝公主。索性他盯着看了两眼之后,还是认出了朱萤雪的盛世美颜,恭恭敬敬地退到一旁。
      我趴在横七竖八的窗栏杆上,大声叫道:“姜姐姐!”一边把随身带来的桃子、梨、酥糕塞进窗户。我知道前几次带来的吃的全部被看守的给私吞了,只扔了一些瓜果残核在木棚的地上,所以这次无论如何,我都要把吃的亲自交到姜姐姐手上。
      姜姐姐却不接,始终背对着我,只是哀怨道:“萤雪,你告诉我,世子是不是真的死了?”
      世子是中毒死在她面前的,她却来反问我。我愣在原地,不知该不该回答,世子的确是死了,不明不白地死了,朝鲜王不问死因便急不可耐地命人封了棺,草率地举行了不合他身份的葬礼。
      我不忍姜姐姐再如此自暴自弃下去,毕竟她还在青春年华,安慰道:“姜姐姐,逝者已经入土为安,你节哀。”
      姜姐姐突然转身嚎啕:“死于非命,怎么入土为安?”她激动地敲打着门板,疯喊道:“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我要和世子在一起!”她的眼睛竟是哭瞎了,容颜憔悴地恍如老了二十岁。
      侍卫狠狠地用枪往窗里戳了几下,枪头刺伤了姜氏的皮肉,把她逼退到阴暗的角落,怒吼道:“不许乱吼,疯女人!”
      我痛心疾首,怒喝:“放肆。”甩手给了那人一巴掌:“世子嫔只是被软禁而已,你若再冒犯她,小心你的脑袋!”
      侍卫退后了几步,心不在焉地赔罪。我知道,在他的眼里没有实权的明朝公主只是个好听的头衔,根本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威胁,我走后,他会一如既往地像对待圈养的畜生一样对待姜姐姐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姜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