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

  •   因了这个事,董飞峻次日一早便召开了军务会议。他见苏修明伤势未愈,便让罗四代为参加,以便说明情况。因此待丁元敏与齐肖二人坐定后,他简单的讲了一下昨夜的事,就令罗四出来讲明。
      罗四虽是初次出席这种副将以上级别的军务会议,倒也并不胆怯,只是稍微思索了一下,便不慌不忙的道:“苏副将昨日里告诉属下的是这样的想法。”他望了望三人,见都是一副侧耳倾听的样子,于是说下去,“自杨维林中箭那日起,驻扎在城外的成军便慢慢的开始围城。现下我们可以这样推测,成军的围城,目的就是想断绝离城与洵城、忘陵二主城之间的消息通道,只留下烽烟可以传讯。因此,一旦事有急时,我们只能够选择举烽烟征召或不征召那二城的援军,而不能传递更多更详细的消息。”
      三人静静的听着,并不插口,罗四便接着道:“苏副将觉出此事有异,昨日里拼死出城夜探,发现杨维林竟然不在军中。大战之际,主帅不在军中,这并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我们昨夜已向将军禀报过此事,将军也认为,杨维林必定另有所谋。”
      丁齐二人望向董飞峻,董飞峻微微点头表示确是如此。
      罗四继续说道:“连日来,成军不留一丝闲暇,疯了一样的攻城,离城撑得极为辛苦。离城的缺陷便是人数太少,而朝廷援军未见动向,就算有,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站在我们的立场,唯一的希望,便在于洵城、忘陵的援军。而洵城与离城最近,兵力相对较多,杨维林应该也能想到,我们可能会召集洵城的守兵。”他走到地图前,用手示意道,“此时杨维林若伏兵于鄂城,”他指了指地处洵城对面的成国鄂城,“一旦我们举烽烟征召洵城援兵,而洵城守兵在丝毫不知道对面就有大批伏兵的情况下出城来援……”他停了下来,并没有把话说完。但是在场的众人都是明白人,一下子便想到了其中的后果。
      “杨维林一早就把目标定在了洵城。”齐肖下结论道。“幸好我们尚未征召洵城的援军。”按照离城这几日的情况推论,征召洵城援军,本就是这一两日之内的事,没想到却有这样大的一个隐患在此。
      “若真如此,那么我们便无法召兵来援,只能在这里孤军苦守?”丁元敏问道。这几日里青军损耗极大,疲惫不堪,原先冀望的洵城援军又已无望,这样下去总归不是办法。
      董飞峻道:“援军的事,昨夜里与苏副将商议过了,由他向兵工司争取。”
      罗四听得如此,有些诧异的望了董飞峻一眼。

      董飞峻继续道:“今日主要的事务是将昨夜的事情与我们的推测告知一下大家,另外,再想想办法怎么在朝廷的援军到来之前守住离城——援军就算到达,最快也要六、七日。离城现在情况如何?”
      齐肖道:“城防上一直强撑着,成军人多,一批一批的攻上来,我们的守城兵士根本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这样下去,就算没有负伤,光是累也能把人给累倒下。”
      丁元敏道:“刚才收到探子的消息,成军每日都在修整器械重编攻城队伍,他们的兵力数倍于我们,因此一个兵士要三日才得轮到一次攻城战,而我们这边的兵士,则是每次必上。情势对我们大大的不利。”
      董飞峻道:“依你们看,撑得了多久?”
      齐肖犹豫了一下道:“四日便属不易,但也能勉强撑下去,但五日便是极限,我看了一下离城的现状,无法想象我们能撑过第五日。”
      “五日。”董飞峻沉吟着重复了一遍。朝廷的援军就算召集调派等手续一切顺利,甚至一路急行军赶至,最短也只能把时间缩短到六日,可是离城却极有可能在第五日就被攻破。这一日的时间,却如何撑得过去呢?

      讨论到最终,还是没能得出什么有效的结论。董飞峻只是让他们继续加强城守,若能撑得五日,便撑上五日也好,战场上变数极大,到时候会有什么变数也说不定。

      午间例行的巡防过后,董飞峻来到苏修明的居所。一来是顺便探望他的伤,二来,则是想就时间差的问题听听苏修明的办法。他估计苏修明还在休息,便制止了仆从的通传,自己放低了脚步走过去,刚走近,就听到屋内传出罗四的声音:“副将,可……果真有办法在四日之内调来援军?”
      董飞峻听到这句话,放在门边欲敲的手便不知不觉停了下来。
      却听得苏修明轻轻“嗯”了一声。
      四日之内?这却如何可能?明明从离洵十二城外最近的城池调兵也需四日,更何况还要加上种种提调文书的传达时间。董飞峻有些微诧,不由得凝神细听。
      只听得苏修明淡淡的笑。“长野有永军的右军三万人,若以我们特制的烟火为号,急行军三日半内可到。”
      屋里的罗四与屋外的董飞峻都是一惊。长野是利州的辅城,根本就是离洵十二城的驻防范围,什么时候竟然进驻了永军的右军三万人而一无所觉?
      便听得罗四问道:“长野为何会有永军?”
      苏修明沉默了半晌:“离城毕竟是临水国的土地,怎么会白白送与成军。”
      罗四似乎有所明白:“你是说,先由董派丢了离城,再由永军来接收,不但得一大功,还能以此为借口,在朝中攻击他们?”
      苏修明道:“那是父王一开始的打算。”
      “那,你现在调永军来援,不怕违背了他的意思?”
      苏修明轻轻笑了一声,没有答话。只听得罗四继续问道:“……是答应了什么条件吗?”
      屋内一时静默,半晌方听到一声“嗯”,然后便是一直静默。
      董飞峻见他们交谈完毕,担忧罗四此时出门发现自己,便小心的退开一段距离,然后再加重脚步走过去敲门。罗四打开了门请他进去。
      苏修明躺在榻上,见董飞峻进来,因起身不便,微微点头算是跟他见礼。董飞峻客套了几句,便提起援军的话题,苏修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表示会想办法。他便没有再问下去,说了些好好养伤之类的话便告辞出门。

      一直到微笑着离开苏修明的寝房,听着那扇雕花木门在身后关上的声音,董飞峻才将脸上的笑容淡下来。
      原来定王苏允之所以不派援军,是在等待离城失守的那一刻。一旦青军失守离城,一直隐身于长野甚至其他地方的永军便可立时接手,到那时再以战败为借口攻击丞相府一派。董飞峻心下暗惊,若真是走向那种形势,那丞相府不但失去对离洵十二城以及青军的绝对统管权力,连带着在朝廷上也会因为这种败绩而招至攻讦,那局面可是不利得很。
      他微皱了眉,细心的回想着刚才听到的每一句话。听起来,苏修明与其父苏允似乎是在这件事情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甚至需要答应苏允什么条件才能取得永军的调派权。
      是真的吗?
      再往前回想,苏修明倒是说过“我来此与定王府全无干系”以及“只为与杨维林一战”之类的话。不过,真的可信吗?

      正午的时候,成军又疯狂的攻了一次城。因苏修明伤尚未愈,罗四便代他主守西门。由于一直不能确定成军的主攻方向,因此离城的四个城门都不敢大意。青军本来人数上就不占优势,此时又分散在四处,也就只能保证刚好险险的守住。
      其他三门都采取的主守的战略,只有罗四,凭着他少年人独有的冲劲,居然敢打开城门向外冲了一回。西门外的成军没想到这种情况下离城守军居然还敢开门冲出,都被吓了一跳,促不及防之下,被罗四斩了一个偏将,回城后还将他的首级高高的悬在了西门城墙之上。
      董飞峻听说此事后,对罗四大大的嘉奖了一番。心道怪不得苏修明着意收服罗四,这孩子年纪轻轻,却有本事有胆色,今后若得机会,说不定便有一番极大的作为。

      用过晚饭之后,董飞峻独自在自家厅里坐着,脑中却忍不住一直回想白日里的事。自昨夜出门看见伤重的苏修明开始,这一天里接收了太多的讯息。有来自敌方的计谋,也有来自己方的手段,内忧外患,都是针对的青军。
      他望着挂在墙上的地图,眼神定在标示长野城的方位。严格说起来,长野隐有一支三万人的精兵,不能完全说是坏事——至少站在国家的立场,能够保证领土不失。
      无论如何,至少不会丢掉离城。或者至少,不是在自己手中丢掉的离城。他以手抚额,按了按眉头。目前,只要保证离城不会丢失在青军手上就好,朝中的事,只有让父亲去想办法好了。与苏修明合作,只是暂时交出此战的指挥权而已,总比被敌人攻破城墙战死,或者逃得性命,然后被押解回国都问罪来得好。

      他正在冥想着,忽然卫兵跑了进来,匆匆忙忙的道:“将军,不好了。”
      董飞峻站起身来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卫兵深吸一口气道:“将军……狼烟……成军在城外伪造了狼烟……那是我们召洵城军来援的信号!”
      董飞峻大震。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成军居然会自己点起狼烟。
      这一点的确是疏忽了。
      可是,事先谁会想到,攻城军一方会主动召引守城军一方的援军?
      他走了两步想去抓刀,却又停住了动作。
      能怎么样?
      就算是再点烽烟令洵城军不要前来,此时应该处于备战状态的洵城军立马就会因为两个混淆不清的命令而混乱。战争一开始,董飞峻就曾通令过洵城准备驰援,而在战争胶着了近一个月之久,情势又明显对离城不利的时候,一直能够得到战场情报,又与离城断绝了联系的洵城守将们会认为驰援的命令才是正常,而后一个命令才是伪造的。
      正是因为,通常的情况下,成军应该希望援军来得越少越好,谁也不会想到此时此刻的成军居然会希望洵城军出城来援。

      董飞峻想到此处,双手握拳,恨恨的一拳砸在墙上,提起盔甲道:“速请副将们到军务厅议事。”
      卫兵刚要领命而去,董飞峻想了想又改口道:“还是请丁齐二副将去苏副将房内议事吧。”事起突然,苏修明虽说伤未愈不能行走,可是这事也应该让他参与商议——毕竟,是谈过“合作”的。

      董飞峻赶到苏修明房间的时候,丁齐二人尚未赶来。苏修明见他神色有异,便出言打听发生了什么事。待听得董飞峻说完后,苏修明的表情微微沉了下来。
      “将军可有对策?”思索了一下之后,苏修明问起。
      董飞峻在来此的过程中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此刻听得他发问,便道:“副将的援军尚有几日可到?行进方向如何?”
      苏修明抬眼去看他:“将军的意思是?”
      董飞峻道:“如果副将的援军能够及时改变方向,去向洵城救援,洵城尚有一丝希望。”现下的情况,如果洵城的出城援军被杨维林打败,剩下在洵城里的数量极少的守军们几乎不可能抵挡随之而来的攻城。可是如果三万人的援军能够及时赶去,或许尚有回天之力。
      苏修明微微思考过后道:“算时日,援军如果从此时改道去洵城,尚需三日。这三日,洵城可撑得过去?”此时留在洵城的守兵应该不会过万,可是杨维林带过去的人至少应该不下三万,此时又正逢成军气势高涨,洵城军人心惶惶的时刻,此消彼长之下,情势当真是危若累卵。
      董飞峻道:“如今便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苏修明道:“令援军改道,本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不过,将军——离城怎么办?”按现下的情况,离城最多也就比洵城多撑几日而已,一旦援军改道驰援洵城,那么离城又有何军可救?
      董飞峻嘴唇动了动,也觉得做这个决断很难。
      此时丁齐二副将赶至,听了情况后都觉得为难。毕竟洵城失守,虽然要担个指挥不力之责,可是主责却自有洵城城守承担;可若是作为离洵十二城的核心之地,又是由青军正副数将亲自职守的离城失守,不但青军灰头土脸,而且这失城的重责要由在场的几人亲自承担。但是话又说回来,洵城可也是临水的国土,是青军的驻防之地,却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不管。
      “齐肖,现在竟州等六城的新兵尚有多少可用?”董飞峻沉吟了一下,问道。
      齐肖在心里默算了一阵,回道:“这几年边境清平,战事不兴,因此我们也没有征召过多少新兵,除开已经到达离城的罗四他们以外,只得八千人。”想了想,他继续道:“这八千人,赶往离城需三日,并且——我们事先并没有约定好信号征召。”开始的时候并未打过这一批人数不多又是新兵的兵士的主意。
      丁元敏道:“若是派死士从四个方向拼死出城,或许能冲出一两个人去?”
      齐肖问道:“将军为何不征召忘陵援军?”忘陵也是三大主城之一,有两万多精兵防守,派一万多人来援并非难事,况且两日之内可到——明明就是最佳的选择方案。
      董飞峻缓缓的道:“洵城周围的地形对成军最为不利,他们尚且选择有伏兵于此,忘陵附近的成国城池众多,对方的兵将与物资都充足,万一他们重演洵城之事……到时候我们才真正是三面受敌。还是让忘陵自保吧,至少保住我们的一条退路。”他想了想,转头向苏修明道:“苏副将有何高见?”
      苏修明至两人进来开始就没参与过谈话,此时见董飞峻发问,轻笑了一下道:“八千人至少可以撑上两日,我会想办法继续向朝廷申请援军。”
      董飞峻听他这样说,微微点头道:“那就定下来了,苏副将发讯号令现在进行中的援军改道洵城,并继续向朝廷争取援军;元敏,你想办法安排人出城,去竟州等地征召援军,齐肖,你继续盯着城防,对抗成军。”
      这时候时间紧迫,丁齐二人领了号令就各自去办了,苏修明最初一直斜靠在榻上,此时却挣扎着想要下床,董飞峻见他身体尚未复原,动作又跌跌撞撞,便走过去两步扶了他一把,道:“副将昨日重伤,现下应该好好休养才是,有什么事,吩咐仆从去做吧。”
      苏修明自己也觉得行动十分不便,只得一边唤仆从去叫罗四过来,一边在董飞峻的帮助下重新靠在榻上。
      “副将感觉伤势如何?”现在所有的援军都在几日的路程之外,董飞峻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因此他也没有急着离开,反而在苏修明的寝房之内坐了下来。
      苏修明微笑道:“劳将军挂心了。”想了想,继续道:“将军令丁副将派人出城,可有把握?”那八千人可以拖上两日,在目前这种时间就是关键的情况下,不容有失。
      董飞峻道:“只有多派些人,以期能冲出去一两个。”
      苏修明慢慢的道:“既如此,我还可以提供一样东西。”他说得很慢,似乎还在一边考量着,“我有一个‘钉子’,在成军。”钉子,就是俗称的奸细。
      董飞峻微挑眉,没说什么。倒是苏修明笑道:“我也不愿离城失守——那便表示输给了杨维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六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