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

  •   第十七章

      四方历491年春 临水国都•列城

      初春的京城,还带着一种春寒的微冷。这一年的春天,因为边境的这场大胜,临水国君大封功臣。青军总将董飞峻调回京城,升任从二品的监察司司鉴,他原本是正三品,升任从二品,以官品来说,算是小升了半级。同时,接任青军总将一职的,是原青军副将齐肖。
      接到调任令的那一天,董飞峻收拾了一下东西,拒绝了众人的相送,独自踏上了归途。他知道,回京本来就是迟早的事。如果不是与成国的这一场战争,两三个月前就应该回去了。当然,如果不是与成国的这一场战争,也不会发生后来这许多事。

      临水国的政场格局是这样的:丞相之下,设三司,分别为户政司、兵工司、监察司。顾名思义,户政司主要进行全国人丁、钱财、粮草的管理调度;兵工司则是征调兵马及各种工程的修筑管理;监察司则进行官员的选拔任命、考绩与调配。每个司设司正一名,正二品,其副手为司鉴,从二品;司内根据具体的政务,下设具体的院,各自设立行政长官,司其职能。
      董飞峻回京之后,先回丞相府与家人团聚。自从军以来,虽然每隔几年都按规定回京述职,但总的来说,与家人还是聚少离多。这一次,他准备先在家里住一上段时间,再考虑京城里找地方买一间宅子的事,毕竟以后可能就要在京里长住了,成年男子不可能永远住在父亲的家里。

      离家多年,似乎只在一转眼间。可是,弟妹们却都长大了。二弟飞云今年都二十了,刚刚行过冠礼,也算是成年了。三妹飞棋也已十四,眼看着就要长成一个大姑娘了。
      按照惯例,上朝谢恩必须要在抵达京城的第二天之内。因此,董飞峻回京之后,匆匆的便去吏政院的裁造坊裁制朝服。吏政院属于监察司下属,对于新来的长官的需求,当然是卯足了力气去完成。能够讨长官一个好,当然最佳,至不济,也不要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免得日后成为穿小鞋的原因。
      量好了尺寸以后,裁造坊的掌吏恭敬的表示会立马派人赶制然后送去府上,董飞峻当然也没有留在那里给人添不自在的心情,于是称谢出门。倒把那名掌吏吓得不轻,一直惶恐的说不敢不敢。

      列城比起离城来讲,繁荣度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毕竟是一个国家的京城。城内都是平整的碎石路,不会有马车驰过卷起尘土飞扬的现象。房屋的布局也有专门的规划,平民与大户人家的居住区也都有划分。京城里的商铺都很成规模,毕竟是达官贵人最集中的一个地方。
      董飞峻离京很久,很多地方的格局都已经变了。此时无事,便在京城里溜跶了起来。他此时初回京城,几乎没有人认识他,因此走街串巷,也没引起别人多少注意。

      这一片是大户人家的居住区,几乎每一家都有独立的小院,董飞峻本有心在京城买一处宅子,便特别留意了一下这些院子的门板上有没有贴出红色的“税院”等招贴字样。
      转过一个拐角,走进一条巷子,光景忽然一时间明亮了起来。这边是一片靠着水塘的独立小院的群落,进巷的那间院子,门还半开着,满院的迎春花正在打苞。董飞峻转头看了看,居然正好看到旁边的院门上贴着招贴,显示着主人有卖屋的意向。
      他对这一片的光景很是中意,便敲门问讯。出来回答的是个老仆,说此地本是一位京官的住所,前一段日子这位京官外放,这才不得已准备卖了京城的院子。
      董飞峻觉得很奇怪。这一片的风光,以他刚才走街串巷的经验,应该算是比较优美的,而且这院子的价格又很公道,怎么会还没卖出去?问了问老仆,老仆也支支吾吾的不肯说。
      不过他马上就知道原因了。

      大约是听到门口的交谈,背后的院门被人打开了。董飞峻下意识的回头望了一眼,忽然觉得右手的指尖不自觉的收缩了一下。
      真是巧了。这个人,竟然是熟人。
      “……”
      “果真是你啊。司鉴大人。”那个人一字一顿的念出“司鉴大人”这四个字,“我还以为听错了。”
      “世子。”这个人如今的身份,已经还原为定王府世子了。以前叫惯了的“苏副将”,得改口了。“何以在此?”
      “定王府在京城的别院。”那人指了指身后的院子,“怎么,你不知道?”
      “原来如此。”董飞峻点头。怪不得对面的院子卖不出去。想来定王府一系的人因为害怕被抓到小辫子,都不敢住到这个少主子旁边来,至于其他两派,撇清关系还来不及,哪里还敢靠近来住?
      “怎么?司鉴大人要买宅子?”那人的态度温和,语气亲切,根本就是像在面对一个老朋友。似乎感觉比在离城的时候还要平易近人一些。
      “是啊。”董飞峻也试图让自己显得更不在意一些。“世子有什么好的建议?”
      “就那院子不错。”苏修明指了指对面。
      “多谢。”董飞峻点头。
      “既然碰到了,也算有缘。司鉴大人若有空闲,便请进来小坐一会儿如何?”苏修明依在门口,微勾着唇角道。
      董飞峻怔了一下。“也好。”他转过身来跟对面院子的老仆询问了一下买宅子的具体事宜,然后才跟着苏修明走进去。一边走,还一边轻轻用指甲抓了一下手心。会痛呀?真奇怪了,难道这就是对政敌的态度?

      随着他走进院子,董飞峻一边着打量这里的布置。
      这间小院占地并不算宽,只有两进。外间的厢房想必住的便是仆役下人,里间的主楼才是主人的休憩之所。
      “请进。”跨进主厅,苏修明招呼道。似乎是因为在自己家的原因,他比上一次见面的时候显得更随意了些。
      董飞峻环顾四周,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悬于对面的墙壁正中的那一把断弓。断裂的地方只有一根细细的缠线连着,固定在墙上。他的眼神不由得在上面多停留了一会儿。
      “就是这个。”苏修明知道他想到了什么,也不多说,吩咐仆人斟茶。“估摸着你大约就是这两天回京,就算今日未曾碰见,改日也是要登门拜访的。”
      “世子客气了。”董飞峻答道。他明明记得,回京之前,两个人还是不冷不淡的关系,怎么回京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倒不是客气。”苏修明接过仆人递过来的茶,“请坐。”

      董飞峻归家的时候,也听父亲简单的说过如今朝局的状况。苏修明回京之后,便由定王向国君上折子,奏请让儿子入兵工司一事。这个人以后是要袭定王爵的,当然不会在乎是否在朝中任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定王准备让儿子熟悉自家地盘里的事,作以后接班的打算。
      苏修明最初从未在京城里公开活动过,此时一回京,公开身份,众人把收集到的情况一整理,才发现这个人居然同时在永军跟青军中都呆过,并且身份、威望还不低。
      让这样的人再去管理军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特别是,对反对派来说。于是,朝中除了定王一脉的人,都反对再让这个人去兵工司的军政院,作为妥协,则同意了将他安排在同属兵工司管理之下的工政院,管理一些工程的修筑。
      定王府一派,似乎对这样的结果也默认了。只不过,最近工政院几乎无事可做,听说这个人便天天窝在家里不出门,没见他几时去过工政院。

      细看之下,果然神色比起在离城之时好了很多。董飞峻打量着他。看来真是养得不错。

      “我听说一个消息,所以,正准备跟董大人知会一声,没想到这么快就碰到了。真是巧。”苏修明手里提着盖碗,以碗沿拨着飘浮的茶叶。
      “请讲。”
      “陈传葛侵吞公款一案,不知道董大人可有耳闻?”
      董飞峻点了点头:“略知一二。”陈传葛本是属于工政院的官员,被派去芜堰河修筑堤坝,几个月前有人举报他侵吞公款,目前正交由监察司刑政院受理。

      “听说这个案子是准备交给董大人主理的……”
      董飞峻直起身体道:“怎么?”
      苏修明似乎感觉到了他那一瞬间的戒备,侧过头来微笑:“你放心,我今日并非找你套交情,请你徇私的。”
      董飞峻放松身体,觉得有些微微的尴尬。
      “董大人想来还不知道,朝廷为了方便监察司查这个案子,专门下旨要求兵工司的人员配合。”苏修明道:“你也知道,此案的相关人员大多是工政院的人,而且,相关的资料卷宗也在存在工政院里,如果工政院的人不配合,这个案子很难进展。所以……”他抿了口茶,“为了遵从朝廷的旨意,工政院会派出专人,配合董大人调查此案。”
      董飞峻看着他的忽然露出来的笑容,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你?”
      苏修明放下茶杯,坐正身体道:“想必董大人也听说过了,我最近很闲。”
      董飞峻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回京之前,他绝对没有想过,会有机会跟此人再度合作。
      哪怕,像这种各有意图的合作。

      “听说这个案子是准备交给董大人主理的……”
      董飞峻直起身体道:“怎么?”
      苏修明似乎感觉到了他那一瞬间的戒备,侧过头来微笑:“你放心,我今日并非找你套交情,请你徇私的。”
      董飞峻放松身体,觉得有些微微的尴尬。
      “董大人想来还不知道,朝廷为了方便监察司查这个案子,专门下旨要求兵工司的人员配合。”苏修明道:“你也知道,此案的相关人员大多是工政院的人,而且,相关的资料卷宗也在存在工政院里,如果工政院的人不配合,这个案子很难进展。所以……”他抿了口茶,“为了遵从朝廷的旨意,工政院会派出专人,配合董大人调查此案。”
      董飞峻看着他的忽然露出来的笑容,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你?”
      苏修明放下茶杯,坐正身体道:“想必董大人也听说过了,我最近很闲。”
      董飞峻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回京之前,他绝对没有想过,会有机会跟此人再度合作。
      哪怕,像这种各有意图的合作。

      “对面那院子真的不错。”苏修明见他发呆,跳转话题道:“是别人一百多年的祖宅,要不是这次外放,还真不舍得卖。”
      “是吗?”话题跳得太快,董飞峻只接了两个字。
      “怎么?董大人回京的路上太劳累,还未曾恢复?”
      董飞峻微垂下头,知道自己的反应有点呆。“天色已晚,我该告辞了。”
      “嗯。”苏修明嗯了一声:“我送你出去?”
      “不用了。”董飞峻站起身来,道:“不用麻烦。”他向外走了两步,忽然又停下来,回过身道:“那张弓,我带回来了。”
      苏修明抬起眼来看着他。
      “……告辞。”回过头继续走出去。董飞峻不知道此刻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只是边走边想着,对面那院子真不错,明天就去把它买下来吧。

      临水国制度,凡京官四品以上者,两日一朝。第二日,便正好是朝日。早朝上,董飞峻循例谢了恩。国君在殿上,对他的功绩作了一番口问上的赞赏与勉励,殿下众臣,不管分属哪一派的,也都做出一副称赞之色。董飞峻站在左列靠前排,苏修明就站在右列差不多的地方,正在他视线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对百官拱手回礼的时候,视线不经意的扫过那人,见他双手交拢,把笏板压在怀里,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朝上讨论了一些事,董飞峻初回京城,不大了解情况,也都插不上嘴。
      罢朝之后,就各自回到各自司职的地方处理公务。董飞峻这算是第一天到任,由监察司的杜司正,也就是他的上司,亲自领着他熟悉各院的情况。
      监察司下设两个院,吏政院主掌官员的考绩与升迁,刑政院主掌断案与司刑。整个监察司都设在同一处院子里,左右为吏、刑二院的处所,后院则为监察司主管与直属官吏的公务场所。
      昨日里听到的,陈传葛的案子,果然便是交予自己负责。董飞峻才坐定,便令人去调这宗案件的卷宗。
      卷宗很快便被人送了上来。董飞峻翻开来细细的看。
      陈传葛是工政院的老官员了,十几年来都在主管各项工程的修筑,临水国内的堤坝,沟渠等大型的工程,很大一部分是由他经手的。这个人虽然官职不大,份量却是不轻。一年之前,他开始经手芜堰河堤坝的修筑,后经人匿名举报,说他在芜堰河堤坝的修筑中有以次充好、侵吞银两、中饱私囊的行为。监察司派人明查暗访,查实账目上确实有问题之后,很快将陈传葛提到刑政院审理,但此人拒不承认有此事,也拒不交代银两的去向。

      “董大人初来乍到,此事还不着急。”站在一边的杜司正见他专心翻阅卷宗,道:“还是让我先带董大人熟悉一下这里的人员、结构吧。”
      董飞峻想了想,果然是不急于一时,于是放下卷宗道:“也好。便有劳杜大人了。”

      第一天到任,于是几乎都用于熟悉情况之类的事务,也没做什么具体的公务。晚间回家的席间,董飞峻表示了要购置宅院的意向。因为都是在京内,丞相董伦,也就是董飞峻的父亲大人,倒也没有反对,只是听说了宅院的地点之后,有一些微词,在董飞峻轻描淡写的表达了不碍事之后,就没多说什么了。总的来说,董伦对自己的这个大儿子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因为在军中生活日久,性子有些耿直过了头,但他认为,只要好好教诲,改正过来是很容易的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十七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