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年羹尧末路 上 ...

  •   大年初二紫禁城下起了鹅毛大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时间大雪覆盖了整个紫禁城,皇宫里瞬间成为冰雪的世界。但是胤祥再也忍不住了,他每每想到自己在王府里拥裘围炉,而柳缘芯却在寒风刺骨的大牢里苟延残喘,便心如刀绞。他想立即帮她脱困。转念一想,要改变皇兄的心意,只有他的枕边人能办到。胤祥先去了景仁宫找了皇后,但禄银不想趟这浑水,就派乔春借口自己身子抱恙,回绝了他。
      御前宫女薛启英姑姑正好办事经过景仁宫大门口,见胤祥傻傻的站在大雪之中,心里不落忍,随手解下自己的披风,披在胤祥身上:“王爷进宫是来找皇上的吗?站在这里受凉那可怎么好?”
      “英姑姑,本王有事去求皇后娘娘,可娘娘......”胤祥把事情告诉了英姑姑,英姑姑给他指了一条明路,胤祥一路小跑跑去了翊坤宫。此时绾意正悠闲地抱着暖炉在床榻上看书,依影进来禀报胤祥求见,面有愁容,似乎有急事。
      “快请十三弟进来!”
      胤祥踏入翊坤宫,竟像春天般暖和,花香怡人,沁人心脾,胤祥拍了拍外套上的雪,拱手说道:“臣弟参见皇嫂。”
      “十三弟不必多礼,快暖暖!”绾意让汪姑姑递给他一个手炉,他知道绾意是个直来直去的人,就没有兜圈子,阐明了今日的来意。
      “十三弟,在宫里行凶,刺杀的还是亲王,那必定是死罪啊!这如何......”绾意还没说完,胤祥起身跪在她面前,对她说:“皇嫂,缘儿是我这辈子最爱的人,皇嫂和皇兄如此相爱,定能理解臣弟此刻的心情。当年是臣弟辜负了她,她才会因爱生恨干出这等糊涂事,请皇嫂救救她,臣弟感激不尽!”
      绾意并没有直接答应,而对他说她要先见一见这位柳姑娘,看看她是不是值得一救!绾意穿着素袍,坐着轿子来到天牢大门口,站在门口,她心里无限感慨。不过两年,她又一次驾临阴森诡异的天牢了,第一次是为了胤祯和皇太后,这次是为了胤祥。若不是迫不得已,哪个妃子愿意涉足这么个地方?
      “大胆,贵妃娘娘和怡亲王驾临,你这贱妇竟敢不行礼。”面对牢头的呵斥,柳缘芯依旧无动于衷,像个活死人般。
      “十三弟,依影,你们先下去。”她对依影和十三弟说,“我要和柳姑娘单独聊聊。”
      在养心殿里,薛启英把遇见胤祥的事情告诉了皇上,并跪在殿下向皇上请罪。胤禛放下朱笔,端起杯子,打开了杯盖:“姑姑何错之有?”
      “奴婢不该将贵妃娘娘牵扯进去,请皇上降罪!”英姑姑的头几乎是贴在地板上。
      “起来吧,十三弟知道绾意古道热肠,既是姑姑不提醒,他总是会想到绾意的。”
      在大牢里,绾意蹲下去,盯着柳姑娘,赞道:“姑娘果真是国色天香,难怪十三弟会如此在意!”
      “娘娘的容貌才是倾国倾城,让人流连忘返。”她同时也在打量着绾意,这位得皇上圣心的贵妃娘娘,长得清新脱俗,名不虚传。
      “本宫来是为了解开姑娘对十三弟的误会和心结。”绾意说。
      柳缘芯扶着栏杆吃力地站起来,整理一下自己耳边的碎发,用平和的语气说:“怡亲王答应帮我报仇,我与怡亲王已经两清,什么都不用解开了。”
      绾意莞尔一笑:“本宫是过来人,看得出来姑娘还爱着十三弟,你们已经错过了,还继续错过吗?”
      “他心里没我!”
      “柳姑娘现在明白十三弟为什么不去找你,那是他也身陷囹圄,身不由己。”柳缘芯对胤祥如此怨怼,绾意只好把胤祥被圈禁十年的事情告诉她。
      柳缘芯双手紧紧抓住自己的裙子,力道大的似乎要把衣服撕裂,双眸满含泪水,似是要喷涌而出:“娘娘,来不及了,我已经朝不保夕,只能错过了。”
      “你值得救!”绾意握住柳缘芯冰冷的手,欣慰地说,“皇上也是个性情中人,他肯定会开恩的。”
      “民女谢贵妃娘娘恩典!”
      绾意从天牢出来,坐上轿子就直奔养心殿,刚进养心殿大门口就遇上苏培盛,行礼之后,他举着一份圣旨匆匆的离去,绾意走进大殿里,来到胤禛身边,正欲开口替柳缘芯求情,谁知胤禛抢先一步,说:“绾意什么都不必说了,朕已经知道了。”
      皇上知道什么?绾意愣在那里,英姑姑给她搬了一把椅子,扶着她坐下,对她说:“娘娘,皇上已经下旨赦免柳姑娘,苏培盛已经去天牢传旨了。”
      “真的?”绾意乐开了花,跑向案前,一下子抱住胤禛,撒娇道:“胤禛,你真好!!谢谢你成全了一对错过的璧人!”英姑姑笑了笑,识相的带着宫女们退了出去。
      胤禛一把将绾意拥入自己的怀中,眼睛里还不忘看看手里的奏折:“我知道绾意一定会为柳姑娘求情的,我索性赦免了,省了绾意的嘴皮子。”
      柳缘芯被赦免了,胤禛为了成全胤祥的痴心一片,还特意将柳缘芯赐给胤祥为格格。过了正月,胤祥和柳缘芯返回老家复仇!怡亲王亲自驾临当地官员自然不敢怠慢,立刻羁押了贾铭,把家产全部还给了柳缘芯,压在柳缘芯心里的重担终于卸下了,不久贾铭被判秋后问斩,此时终于尘埃落定了。
      胤祥特意给女儿找了一处陵园,紧挨怡亲王府也方便时时来祭拜。八年了,女儿的骨灰终于入土为安了,柳缘芯摸着墓碑说道:“女儿,母亲找到你父亲了,你的父亲是和硕怡亲王,你皇伯伯已经追封你为郡主了,你安心吧!”
      “女儿,我是你阿玛,虽然我们从未谋面,但你永远是阿玛最思念的孩子,放心,阿玛会好好照顾你母亲的。”
      雍正三年春节刚刚结束,胤禛对年羹尧的不满变得公开化,其原因就是去年十月年羹尧第二次回京风波。在赴京途中,他令都统范时捷、直隶总督李维钧等跪道迎送。到京时,黄缰紫骝,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年羹尧安然坐在马上行过,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态度竟也十分骄横,“无人臣礼”。年进京不久,雍正奖赏军功,京中传言这是接受了年羹尧的请求。又说整治阿灵阿(皇八子胤禩集团的成员)等人,也是听了年的话。这些话大大刺伤了雍正的自尊心。
      去年十一月,年羹尧结束陛见回任后,接到了雍正的谕旨,上面有一段论述功臣保全名节的话:“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在这个朱谕中,雍正改变了过去嘉奖称赞的语调,警告年要慎重自持,此后年羹尧的处境便急转直下。
      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这句话是胤禛告诫年羹尧,稍微收敛一点。可是年羹尧是个极为自负的人,在他的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就是助皇上登基的功臣,他对皇上有大恩,所以他认为皇上是不会把恩人怎么样的!
      大恩即大仇!年羹尧殊不知自己这几年的胡作非为早已触碰到胤禛的底线,早已被胤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与处置而后快。
      雍正三年三月,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所谓“祥瑞”,群臣称贺,年羹尧也上贺表称颂雍正夙兴夜寐,励精图治。但表中字迹潦草,又一时疏忽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雍正抓住这个把柄借题发挥,说年羹尧本来不是一个办事粗心的人,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归之于朕耳”。并认为这是他“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所以对他在青海立的战功,“亦在朕许与不许之间”。接着雍正更换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先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署理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使其不能在任所作乱。四月,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胤禛写调令的时候,还特意叮嘱苏培盛不要将这件事传到翊坤宫,绾意身体不好,别再让她受刺激。
      “回皇上,要瞒住贵妃娘娘,只怕是难,宫里人一向爱捕风捉影。”苏培盛为难的回答。
      “能瞒多久,便是多久吧!”
      年羹尧刚刚启程去杭州,宫里的人就坐不住了,想方设法让绾意知晓。最终消息还是传到了翊坤宫。翊坤宫一片死寂,汪姑姑傻傻坐在一边,依影跪在绾意身边,摇晃着绾意的腿:“小姐,怎么办?皇上把二少爷调到杭州看守城门楼了,怎么办?”
      “意料之中,何须惊讶?”绾意冷冷的看着依影,擦去依影的泪水,“依影,没必要哭,对于兄长,我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已经仁至义尽了,我想皇上不会牵连我们的,其他的,我管不了了。”对于年羹尧,绾意已经失望透顶了,要是去年年羹尧听绾意的劝告向皇上低低头,稍微收敛一下,又岂会有今日之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