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清穿 ...
-
09
出乎吴诩的意料,反对迁都的阻力十分小。
就是在选长安还是选洛阳为京都的问题上,众人有些意见不统一。
就连宫里的妃嫔们也分成了东西两党。
吴诩只觉得十分好笑。
抽空见到小皇帝就他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小九陛下听到这个问题,神色有些古怪,半晌才道:“天机不可泄露。”
吴诩:“……”
后来一次跟着佟佳氏到太皇太后那里去请安,听慈宁宫的人聊天,吴诩总算明白了那天李治神色古怪的原因。
因为,“天可汗”“唐太宗”的事迹在这宫里早已不绝于耳。
太皇太后分明是在营销。
前朝是势必要被贬低打压的,那么该捧哪一个朝代呢?
大唐啊!
无论是有胡人血统的皇帝,还是民族大融合的政治社会,亦或是被汉人推崇了几百年的大唐盛世……
实在是太合适了!
巧的是,这次去往关中地区巡视的安亲王岳乐也在皇帝决定迁都不久,就上了一道折子,其内容竟与小皇帝的想法不谋而合。
安亲王岳乐建议定都洛阳。
“在揣摩帝王心思这一块,安亲王实在是无人能及了!”连李小九陛下也不由得叹了一句。
当然,这位王爷的才干和眼光也是显而易见的。
长安和洛阳都是汉唐时期的都城,其政治地位相差并不大,就地理位置而言,长安还略胜一筹。
但是,无论李治还是吴诩,都更中意洛阳。
不仅是因为当年他们设立东都的感情因素在内,更因为洛阳的交通较长安更为便利,更适合如今的大清国。
其实,若不是因为南方还不够和平,李治更想把京都迁到金陵府。
江南……
江南!
“慢慢来吧……”吴诩安慰地拍拍李小九陛下的肩膀,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十月,各路钦差王爷回京,迁都洛阳的事宜正式提上议程。
十二月,皇帝率百官祭天,并宣布新春之后正式迁都。
康熙七年正月,东都洛阳皇宫落成,皇帝赐名“紫薇城”,又号太初宫,与长安的太极宫相对应。
迁居太初宫的,除了太皇太后、两位皇太后外,只有小皇帝及其嫔妃。
先帝遗妃和前朝宫人几乎全部留在北京紫禁城了。
在此之前,小皇帝大封了一次后宫。
之前生下皇长女的张氏,生下皇次女的董氏,生下皇长子的呐喇氏和生下皇三子的马佳氏,皆封为嫔。
并至此定了后宫品阶。
皇后以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四人,贵人六人,常在八人,其余庶妃若在宫中侍年超过两年未得宠幸册封的,一律以宗室女身份放出宫自行聘嫁。
据说这个名额分配方案,是吴诩建议的,数据则来自于目前小皇帝已经宠幸过的妃嫔数量。
(吴诩:呵呵。)
这次大封后宫,妃位以下全部满员。
除了生下二皇子的皇后位份不变外,纽祜禄氏大妃因管理后宫有功册为皇贵妃,科尔沁的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庶妃册为贵妃,另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册为妃。
吴诩因地震时护卫佟佳太后有功,也捡了个妃位。
其余未被宠幸的宫中侍年全部发回本家,由皇帝赐婚给了几位亲王,倒也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