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三 ...

  •   古人所言的女四书告诉女子,第一,你不管何时都要有个好名声,第二,你嫁人了,你不要把自己当妻子,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下人、管家婆,这样,你才不会被人嫌弃,第三,你要忍,只有你成了婆婆才算圆满。

      ——林筱

      看过那对夫妻的做派之后,筱筱就明白了她以后会有很多的麻烦,这也是她在这个世界的代价,但是,那些麻烦即使再少,当放在一个七岁的孩子身上的时候,那就是灾难,所以,那些麻烦还是晚一点来吧,还好的是,筱筱看了眼林氏——这个林筱的姑母,她会庇佑她长大到那个她可以迎接麻烦的那一天,在此之前,她最为需要的是了解在这个陌生的朝代生存的规则,至于遵守不遵守嘛,那就要看这规则是怎样的规则了。

      林氏看着量过尺寸,对自己道过谢后,跟着锦瑟去厢房的筱筱的背影,“这孩子自从那年爹爹去世之后,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没想到变化这么大。”

      宋嬷嬷低头不语,不管怎么说,再落魄的表小姐也依然是表小姐,不是她这个下人可以评价的,就像有些事,可以做却不可以说。

      林氏也没指望有人回答她的问话,只是自嘲一笑,“我能为娘家做的也只有这一点了,不过,我倒是有点后悔没有早点把这孩子带到身边教养了,只是短短三年,我这不成材的弟弟竟然把爹爹教养的那么好的孩子折腾成了这个样子,真是造孽。”

      宋嬷嬷看了眼林氏,“夫人就是心善。”

      林氏瞥了眼宋嬷嬷,叹气,“虽然知道不能非议长辈,但我那母亲……哼……最后不还是要靠我一个出嫁女吗?要不是爹爹……终归,我会帮爹爹照看他最惦念的这个孩子。”

      宋嬷嬷想起那位奇葩的老夫人也是颇为无语,毕竟不管是贵族还是官宦之家都很明白女儿也是家族非常重要的财富,都会好好教养,像那位老夫人那样把女儿当仇敌一样折腾的还真是少见,这可是亲生的女儿,而林氏能平安长大还没有长歪,除了林氏本人坚韧的神经以及自强不息没有放弃自己之外,还真是多亏了林尚书这个爹的各种关爱,从各种意义上来说,林尚书都是一个好人,做官也颇为成功,要不是那个意外,成为宰相也不无可能,这样一个成功人士,唯一可惜的是,儿子没教好。

      被锦瑟带到了厢房的筱筱倒是没有太多的感慨,她看了看四处的摆设,再次以考古的研究态度研究了一会儿,发现这房间里的摆设颇为接近明朝,甚至有几处很有现代元素,弄的筱筱对她身处的这个朝代的疑惑越来越多,她忍不住抓了抓头发,她现在最为需要的是一本史书。

      筱筱刚刚想到史书,就发现脑子里竟然就装着很多的历史书籍,仔细回忆了下,心中更是为林筱叹息不已。

      别看小姑娘今年才七岁,但是她从小就表现出了超高的智商超高的记忆力——虽然称不上过目不忘,但也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而已,一本书,她看过两遍之后,基本就不会再忘记,林尚书发现了这一点之后,惊为天人,亲自为她在两岁启蒙,接下来的教导也是一手定下来的方案,林筱三岁就已经将科考必备的四书五经记在了脑子里,然后,林尚书就带着她去看了他的藏书,小姑娘被震撼的不行,林尚书看着她可爱的小眼神笑得颇为开心的对着她说,“只要看完并理解了这里的书,筱筱就是比祖父还有本事的人了。”

      天真的小姑娘瞬间信以为真,从那以后,为了变成比祖父还有本事的人,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及与祖父约定的锻炼身体时间,其他的时间永远抱着一本书,这一点,即使林家败落之后,也没有改变,还好的是,即使林家败落了,也还是有那么点家底的,虽然林筱的爹有着吃喝嫖赌,极度重男轻女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他还是有着那么一个在现在看来算得上优点的闪光点,那就是孝顺。

      说起来,他的孝顺是林老夫人养出来的,可以说,对一辈子偏心的林老夫人来说,第一重要的是丈夫,第二重要的才是儿子,这一点,从林尚书一去世,她就随他而去就可见一斑,所以,林老夫人虽然对儿子娇惯非常,但是有一点那是绝对不能做的,那就是对他爹不孝顺,忤逆他爹,虽然不知道她是怎么分出来孝不孝,逆不逆的,但是,林筱的爹犯了第一次就被林老夫人给差点把手打残,后来又犯了一次,又多出了抄书一项,为了让他有手可以抄书,又改为打屁股,那感觉,绝对是终生难忘,反正,在有好药的前提下,那一次他在床上足足躺了快两个月——据小道消息说,那一次真是差一点就不能走路了,所以,林筱的爹后来对他爹那简直是他做爹的说一,他做儿子的绝对不说二的程度。

      林尚书曾经对林筱的爹说过,他不管他怎么败家,只有两样不能动,一是他的书,二是家里的房产,所以,在家里面所有的房子被掏空、所有的田地被卖的只剩下林筱的娘的陪嫁的几个庄子的时候,他硬是没打过一处房产一本书的主意,从这一点来说,他简直是可以称得上绝世好儿子了。

      不过,话说回来,他只用三年的时间就将家当败得只剩下这么些东西也算是有特殊才能了。

      总之,在看妹妹的单调日子里,筱筱在叫骂之中唯一能做,也是唯一的安慰也只有那库存庞大的书籍了,平均每天三本,三年的时间,足以让她将林尚书留下的将近两千本书牢牢的记在脑海里了。

      筱筱发现她回忆这些书的时候,并没有因为换了个魂的缘故就有任何的缺漏,依然是字句章节无一差错。

      筱筱心中复杂的摸了摸手下的桌子,抿了抿唇之后从脑中先是找到唐以前的史书,得出的结果是,至少隋朝以前都是没有任何的差错的,而出了问题的正是唐朝,唐朝前期也依然是像史册记载的那样,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媚娘……李隆基都没有出现什么差错,一直到唐代宗时开始出现了不同。

      史书记载:宝应二年(763年)十月,吐蕃军队攻破长安,唐代宗出逃,李承宏被吐蕃拥立为帝。不久后,郭子仪收复长安,代宗复位,将在位两月的李承宏废黜,安置于华州。李承宏不久死去。

      很多人都对李承宏这个名字不熟悉,那是因为这个人确实也就是个历史上的小透明,要不是因为他曾经被吐蕃拥立为帝过,历史上根本就不会有他的任何记载,虽然说起他没人知道是谁,但是说起他的祖父以及姑姑那基本上就是人尽皆知了,他的祖父是唐高宗一朝的第二位皇太子,而他的姑姑就是那个历史上和文成公主齐名的金城公主。

      如果按照历史来的话,李承宏会在被立为帝又被废之后不久而去世,但这个时空的历史上却不是这样的,这里的李承宏和历史上的小透明可不一样,在安史之乱一开始,他就直接到了当时的太子李亨身边,开始了他将近二十年的平叛之路,过程就不多说了,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他的功勋和郭子仪不相上下,甚至因为他皇亲的身份而更胜一筹——当然了,这也代表着他手中的兵权有多大,以及做了皇帝的李亨对他会有多忌惮。

      在安史之乱后期,吐蕃在西北方向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多之后,李承宏和郭子仪兵分两路,李承宏去抗衡吐蕃,而郭子仪继续平叛,期间各种纠结,各种暗战,总之,到了宝应二年,吐蕃军队依然攻破了长安,唐代宗也依然出逃,而李承宏却在后面给了吐蕃一记很的,最终将长安完好的护了下来,并为了转移吐蕃军队的注意力不得不四处转战——话说其中使用的战略“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略熟悉——一段时间之后,总算是将吐蕃军队赶了回去,然后,他就在他手下的一票将军以及的长安城的民众的拥护之下自立为帝了。

      这也开启了以长安为中心的西唐和以洛阳为中心的东唐将近二十年的相持阶段,李承宏在这期间一边休养生息,一边努力向四周发展,最后硬是将西北东北西南弄成了自己的地盘,最终在他九十岁高龄之时将东西两唐合二为一,迁都洛阳,然后就是两百三十多年的新唐朝。

      新唐朝两百年之间最大的领土成就是将东边的朝鲜半岛,西南的南诏完全的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在后世之人看来,这两百年也是一个新的民族大融合时代,可以说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都是在这两百年之间慢慢的习汉字、穿汉服以及参加科举的。

      即使李承宏安排的再怎么完美,继任者也不能完美的执行,最终新唐朝最后依然是逃脱不了历史的轮回,在各种天灾人祸、土地兼并、世家权力欲的膨胀之下,最终消亡,然后,几十年的混乱征战之后,就是如今的大齐。

      可以说,看到这里,筱筱已经确认并肯定那个史书上的新唐朝圣武帝就是一个穿越者,毕竟,她看着眼前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那和林筱一模一样的小脸,只有穿越者才弄得出来玻璃镜子这东西不是吗?

      筱筱对这个穿越者皇帝唯一的怨念在于——你都弄出这么多的东西了,为什么不把抽水马桶弄出来啊?!

      大齐建朝并不算太久,将将五十年,即使到现在,也才是第三任皇帝,而律法制度方面,大部分都是承袭的新唐。

      唯一不怎么让筱筱高兴的是唐代宗后面的皇帝都被折腾没了,宋若莘、宋若昭姐妹的《女论语》依然顽强的存在,并且随着新唐朝两百年的发展而更加被推崇,而宋朝都被浮云了,所谓的程朱理学也依然存在,这难道就是历史的必然性吗?

      虽说身为一个考古的,并不应该对某一种东西有着过于强烈的喜爱或者厌恶,大部分时间,筱筱都做到了,但是对于历史上的女四书以及所谓的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了即将直面这两种存在的齐朝的林筱的筱筱真心觉得,她还是尽情的讨厌它们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