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

  •   几天后,谭娘子和谭木匠带着小木碗和石磨上门,谢琬拿着打磨光滑的小木碗仔细看了看,比前世看到的那种钵仔糕小碗大了不少,不过不妨事,不过是多调一点粉浆的事。

      她舀水在小木碗中量了量,粗略算了一下,一斤马蹄粉十八文,一斤白面十文,洗过之后大概能有四成澄粉,剩下的还可以做面筋,加上糖、果脯、桂花等辅料的成本会高一点。

      假如用一斤马蹄粉做原料,配上其他各种原材料,所有的成本加起来大约是四十文钱。而粉和水的比例是一比一,之后糖与水的比例也是一比一,按比例加水之后调出来的粉浆将远大于一斤马蹄粉的重量,保守估计大概可以蒸九十碗钵仔糕。

      暂时定价一文钱一碗,那么成本四十文的原材料大概可以赚九十文,纯利润五十文,如果积攒下来的面筋也能卖钱,利润空间将更大。

      当然这只是谢琬看到小木碗之后的一个完美估算,能不能赚到这么多她要先找个机会试试。

      盘算之后,谢琬对这批小木碗还算满意。又看了看那个精巧的小石磨,大小非常合适,即便是她也能轻松推动,这样以后磨面或是想要制作其他小吃食就方便了,比如磨点黄豆做豆腐脑儿、磨点玉米浆煮玉米糊或是煎玉米饼子。

      谢琬院子里胡乱堆着许多柴火,那天之后她又去山上捡了几次柴,无奈没有地方堆,一直放在院子里。恰好如今小石磨搬过来也没有地方放,谢琬站在院子里看了看,跟谭娘子商量,多付一百文,让他们帮忙在厨房旁边的一块空地上搭个棚子,用来放小石磨和柴火。

      一批小木碗、一个小石磨加上这个面积不大的棚子共计两百文,谢琬之前付了二十文定金,如今再付一百八十文就够。

      谭娘子接过钱笑得见牙不见眼,这两百文钱抵得上她家男人在外面做十天活的工钱,心中已经认定谢家娘子出手很有几分阔气,升起几分结交之义。

      谢琬对于银钱的概念确实还不够细致,她想着之前请工翻瓦片是五十文一天,如今依然按着那个价付了谭娘子夫妻俩,因为他们说这样一个小棚子一天就能盖好。

      谭木匠去砍了树过来,搭架子,谢琬指着屋檐下上次剩下的半车瓦片说:“谭大哥、谭娘子,棚子顶上就用这些瓦片吧,不够的地方再用茅草。”

      谭娘子脆生生的应下来,夫妻俩很有干劲,大半天下来一个略微粗糙的瓦片棚子就成了,到了后面瓦片确实不够,与厨房连接的一半面积是瓦片,一直延伸到院子的方向铺了大半茅草。

      小石磨就放在靠近厨房的这边,挨着一面墙,另一边堆满了谢琬捡回来的柴火。

      谭娘子夫妻搭完棚子,看着时间尚早,就热心的借了牛车从家里拉了一些青石板过来,在谢琬家的院子里铺了一条十字形的青石板小路,从堂屋到院子门口是纵线,从瓦片棚子到对面的茅房是横线,如此打理之后,整个院子看起来清爽了不少。

      谭娘子走的时候说铺了这青石板路,下雨的时候就不怕泥泞了。

      谢琬抱着小耳朵站在院子门口笑着谢过谭娘子,转身关上门,看了看焕然一新的院子,心情说不出的舒服。

      谢琬抱着小耳朵走在新砌的青石板路上,心中暗暗盘算明天就去镇上碰碰运气。

      她已经打听过,这里逢三逢九是赶集的日子,明天刚好初三,不少农户会带着家里存的鸡蛋蔬果到镇上去卖,到时镇上人应该很多。

      晚上,谢琬用专门买的米粉给小耳朵熬了点米糊,,喂他吃饱,自己就着粥配着凉拌面筋囫囵吃了顿饭就睡下了,毕竟早睡才能早起。

      ......

      第二天,天光微明,谢琬就起来了。先用砂锅煮了一锅红豆粥,又揉了一团面粉放在一边。

      粥煮好之后,她先把之前做好的一把木签放在锅里煮了一会儿,捞起来晾干用油纸包好,小木碗也全部放在锅里煮一遍,捞出来晾干。

      然后开始调粉浆,三十个小木碗用不到一斤马蹄粉,她按比例取了三分之一的量,混上之前洗出来晒好的澄粉,加水调成无颗粒状,之后按照顺序加糖水调出完整的粉浆。

      把晾干的小木碗整齐的摆在桌子上,一一刷油,桂花、红豆、果脯每种辅料放满十只碗,然后用小木勺小心灌满调好的粉浆,上火蒸,顺便把之前攒的面筋也放在里面一同蒸。

      一刻钟之后,谢琬把蒸好的钵仔糕起出来,放到院子里的井里凉上。回头又把蒸好的面筋隔盆放在冷水中凉上,开始揉面团,早上突然很想吃鸡蛋饼。

      面团揉好后擀成面片,两面刷油之后折叠蜷起静置一刻钟,之后再次擀成面片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打一个鸡蛋上去,用木片将鸡蛋摊开,刷一层油辣椒在上面,铺上新鲜的蔬菜,倒一点她前两天做的简易番茄酱,将面饼卷起搁在盘子里。

      谢琬舀了一碗红豆粥,坐在厨房里的桌子上,拿起鸡蛋饼咬了一口,番茄的酸甜味配着蔬菜的清爽以及鸡蛋面饼的酥脆,眯着眼睛幸福的快要死去。

      大概是面饼煎的太酥,配上番茄酱,味道竟然有几分像前世的手抓饼,谢琬配着粥,三两下解决了早饭。

      回厢房看了一眼,小耳朵像只小青蛙似的仰躺在床上,睡得香甜。

      她安心的回到厨房处理面筋,把蒸好的面筋切成均匀的三角小块,撒作料拌匀,找来之前煮好的竹签,每一串上穿五块面筋,一大盆面筋大概穿了二十几串。

      她把面筋串用一个油纸袋装好,准备在集上试试能不能卖掉。

      这时谢琬听到小耳朵啊呜的声音,赶紧打水洗手,走到厢房把小家伙抱出来,擦洗干净换好衣服后,喂他吃了小半碗米糊,又逗着他玩了一会儿。

      估摸着时间,谢琬把井里的钵仔糕拉上来,一个一个整齐摆在竹篮子里,钵仔上盖一层硬的牛皮纸,然后把面筋串、干净竹签、甜米汤一一装进篮子里。

      照例用长布巾把小耳朵绑在背上,拎着篮子到村口去赶牛车。

      ......

      牛车在城门口停下,谢琬伸手拍了拍背上的小耳朵,拎着篮子往城里走,城门两边的小道上挤挤挨挨的站满了商贩,肉蛋、蔬菜、水果、柴火,应有尽有。

      再往里面走一点,可以看到不少卖早饭的小摊,小摊贩后面开始有一些有门面的铺子。

      谢琬走到一个面馆旁边,左右观察了一下,找了一个不算拥挤的地方放下篮子,掀开麻布,瞅着来往的行人,清了清嗓子试了好几次都张不了口。

      吆喝对她来说还是有些难度,谢琬泄气的把篮子上的麻布全部掀开,面筋串儿搁在一边,掀开硬牛皮纸拿了几个钵仔糕出来摆上,鼓足了勇气开始吆喝:“又甜又软的钵仔糕,酸辣有劲道的面筋串儿,一文钱一个,一文钱一串儿,好吃又便宜,快来看一看啦~~~”

      ...

      万事总是开头难,谢琬吆喝了几次之后就放开了,看着往来的行人、特别是行人中有小孩儿时,就使劲吆喝,一上午下来,篮子里的钵仔糕卖了一大半,面筋也卖了十来串。

      太阳越来越大,谢琬把小耳朵从背上解下来,拿出装甜米汤的竹筒,小心的喂他喝了一些。

      今天出来忘了戴帷帽,看着小耳朵晒的通红的脸颊,谢琬心疼的不得了,心里想要带着小耳朵先回家算了。

      赚钱不是一时的事,也许她该再好好计划一下,这么带着小耳朵奔波不是个办法。

      在她慢慢把没卖完的钵仔糕往篮子里收的时候,一个穿着体面的大娘突然走过来拉住她,笑盈盈的问:“大妹子,你那钵仔糕和面筋串儿还有吗?我早上出来买菜,看你这吃食新奇,买了一些回去。没曾想那糕点软软甜甜还凉丝丝的,得了老夫人的喜爱,面筋串儿也得了小少爷的喜爱。买回去的那点儿没吃够,又差我来买,你还有多少?我全买了。”

      谢琬闻言大喜,面筋串儿还有十几串,钵仔糕也还有十几个,收了三十文钱全部卖给了大娘。

      谢琬捏了捏兜里的几十文钱,仿佛第一次赚到钱一般,心底升起了满满的自豪感。

      她把篮子跨在手腕上,怀里抱着小耳朵到城门口坐车。

      坐着牛车回到家的谢琬,把篮子放下,打了水给小耳朵洗脸,又蒸了个鸡蛋羹喂他吃。喂完看他开始揉眼睛,心想今天也是累着了他,抱着他哄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小耳朵睡着之后,谢琬坐在堂屋里把钱袋里的铜板倒出来,数了数,足足有六十三文钱,都是她今天卖钵仔糕和面筋串儿赚来的。

      这是她在古代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到的第一笔钱,虽然还不是很多,她相信这样下去,只要每天有进项,养活她和小耳朵应该不成问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