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7.改例 ...


  •   又说傅清溪同柳彦姝一路上回去,傅清溪就问:“柳姐姐,刚才三姐姐说你们家也送了寿担来的,你可知道我们家有没有来过人?”

      柳彦姝一愣,想了想道:“我们家来人的时候我也没见着,方才就那么一说。你们家我就更不知道了。”

      傅清溪听了闷闷不乐,柳彦姝赶紧劝她:“你也别多心,那都是外头场面上的事,同我们也没干系的。再说了,如今你家里只剩一个小叔叔,还投奔嫁到外地的姑姑那儿去了,这、这就算顾不过来,也情有可原……”

      傅清溪长叹一声,幽幽道:“我知道。”

      柳彦姝见她低落,赶紧换了话头道:“对了,你看我今天这主意可好?”

      傅清溪想起这事儿来,忙道:“就是了,你什么时候预备的鞋袜?我都没帮上手,白领这一份人情,怪不好意思的。”

      柳彦姝笑道:“你同我还说这些!我之前怕临时的事儿太多,一早就开始预备给老太太老太爷的寿礼了。后来听她们说要一块儿送一个,就随了她们。哪想到外祖父忽然就回来了,整好我把之前预备的送上去,也是我们的孝心不是。”

      傅清溪道:“是你的孝心,我可什么都没干。”

      柳彦姝浑不在意:“说了算上你就算上你了,咱们小时候一块儿来的,又从小一块儿大起来的,比人家亲姐妹也不差什么了。这寿礼要送,自然也是咱们一起送。谁做的多做的少有什么干系,要紧是让外祖父看见咱们的心意!”

      傅清溪听了心里感动,笑叹道:“柳姐姐你总是护着我。”

      说着话到了落萍院了,相互别过,各自回屋洗漱歇息。

      刚进了屋子,陶嬷嬷就忍不住道:“姑娘,今儿送寿礼那样的事儿,可实在不恰当啊。”

      傅清溪心里正为自家到底有没有送寿担来烦恼,又兼领了柳彦姝偌大一人情,心里又感动又不自在。忽然耳边听陶嬷嬷来这么一句,便闭了嘴不说话。

      陶嬷嬷没觉出异常来,顾自把忍了一路的话说出来道:“姑娘,既是大家说好的要一同送一份寿礼,那便是约定了。之前都把寿礼送去老太太那里了,如今老太爷一回来,柳姑娘忽然整这么一出。知道的说她孝心,多想的未免看她多事了。这在大家子里过日子……”

      “就如嬷嬷这般多想,才会看出这许多事来!”傅清溪忽然冷冷截了话道。

      说完也不管陶嬷嬷神色,顾自往净房里洗漱去了。

      杏儿跟桃儿都站在当地,担心地看着陶嬷嬷。陶嬷嬷回过神来,扯扯嘴角道:“姑娘今儿大概也是累着了,你们两个还不赶紧进去伺候着?”

      杏儿赶紧跟进去,见傅清溪正自己舀水,忙接了过来,又拿香胰子、洗面巾子伺候傅清溪洗脸净手。见傅清溪一直不说话,杏儿忍不住劝道:“姑娘,嬷嬷她也是好心……”

      傅清溪顿了顿,“就她好心,别人都是坏心嚒。”

      陶嬷嬷刚从外头要进来,听了这话,把手里的热水交给桃儿,自己默默退了出来。桃儿两边看看,叹一声,拿了热水进去了。

      晚上桃儿上夜,傅清溪在床上翻来翻去睡不着,开口问桃儿道:“桃儿姐姐,我是不是什么都做得不对?”

      桃儿刚要迷糊过去,听这话一个激灵醒透了,忙道:“姑娘又瞎想了,老太太都说姑娘省心懂事的,怎么会做得不对。”

      傅清溪悠悠叹了一声道:“就说今年,过年的时候我把大衣裳的穗子给扯掉了,我也不是成心的,嬷嬷就说我不爱惜东西;后来看柳姐姐改头面好看,我也想跟着改,嬷嬷就说我心思总不放在正事上。寻常我白日里补个眠,嬷嬷也有话说,总是嫌我太懒怠的意思……今天又是寿礼的事儿……赶明儿真的要上学了,恐怕嬷嬷更该嫌我了……

      “若说是因为我不是府里的正经小姐,那柳姐姐同我也是一般的身份。怎么她就随意如何都没事呢?她每一季都改衣裳,有时候还改头面,胭脂水粉用着不喜欢就另外使钱买了。街面上新开的糕点糖果铺子,她也总能让人拣新样式的买来尝鲜……我要买个小首饰,嬷嬷都说我瞎花钱……怎么柳姐姐就可以呢?……

      “上回兴起来那个棋子戏,柳姐姐同四姐姐她们都喜欢,就点灯玩到半夜,她们玩得多,自然就玩得好些。我也喜欢,可是我想玩得晚些,嬷嬷就要训我了,左不过什么不务正业的话……大家还不都是这样的?一天天不过就是玩耍说笑,还有什么正事呢?难道让我天天做针线活不成?就算我们家再不济,我也没有去做针线娘子的道理吧……”

      絮絮叨叨絮絮叨叨的,人小力弱,说着说着,就把自己给说迷糊了,慢慢睡着了。倒让一边的桃儿听得又好气又好笑,却不知该如何同自家姑娘分说这管教原是一片好心的道理。

      老太爷这回在家呆了三天,第四天一早就坐着天工苑专门派来的大车仍旧回去了。这几日白天在乐道堂里训儿子,晚间都歇在颐庆堂。老太爷早年有几个妾室,只可惜都寿数有限,如今一个没剩。当年这些,也都是老太爷的亲娘做主给挑人,为的是开枝散叶,后来见儿媳妇肚子争气,便也不张罗了。老太爷自己在这上头十分有限,照他看来,所谓国色天香根本没有一行行的算式来得有趣。

      老太爷走的第二天,老太太把四房儿子儿媳都叫到了上房,宣布了几件事情。想来都是这几日同老太爷两个商定的。

      头一件,往后老爷们的花费也不是随用随支的了,一年准定五千两,每年正月里发放,各人花费都算在里头。若是超过这个数还想从公账上支取的,哪怕支一两,谁要支谁自己同老太爷说去。只要老太爷点头,支多少都行,这事儿连老太太都不管。

      第二件,家里哥儿姑娘们,只要是过了书院春考上了书院了,每人每年除既有的月例外,多给一千两的年例,作为外头交游的花用。也是每年正月里发放。

      另有几件家里管事管家的人手调动,倒不必详述。

      这老爷们的年例忽然定数了,想来是因为三老爷这买灵符神鸟的勾当,老太太老太爷怕另外几个跟着仿效,今日你买个古董,明日我买匹宝马的,多少钱够这么折腾的!索性都给了定数,花多花少自己看着办。

      按着规矩,这除了各人的年例月例,到了每年年底,都会按着这一年府里的收支,按房发分红。这个数向来是大头,多少得看年景。这是给各家攒家底的意思,长子继承,到时候这府里恐怕都是老大家的,可另外几个也是儿子,不好太过薄待,越家老太爷便出了这么个主意。

      如今这老爷们的年例一改,相当于平白又给了一笔定钱。一人一年五千两,一年就是两万两,也不算小数了。只是从前在外账上支取,自然谁支的钱就在谁手里。如今这么一改,变成年头领用了。这老爷们可不像老太爷,有自己的院子,领回去就在自家院子里。这银子到时候谁说了算,可就不一定了。这才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呢。

      孙子辈们倒是被第二件事晃了眼睛,不管孙儿孙女,都是只有月例的,每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两。加上年节上得的荷包,长辈生辰给的红包等等,一年拢共到不了二百两。

      这考上书院的,除了这月例银子外,还多得一千两,这可是五六年的总数儿了!

      越芃同越萦叹道:“都说读书出息,可见如此了。”

      越萦点头:“这样的数儿可不是靠攒能攒出来的了!”

      越芃道:“就是了。”想了想又道,“你还感慨什么!这一条的好处都在你们那儿,如今只大哥大姐姐上了书院,都没出你们那院子呢。”

      越萦笑道:“就是一个院子的,也没有见者有份的道理,怎么我就不能感慨了。”

      越芃想想也是,心里打算着,嘴上道:“不知道我考三回,能不能考上名录。五大书院是不想,别的也行啊。”

      越萦笑道:“要真是别的都行,那你都不用春考了,让四婶子给你托个人情,干脆去清荷书院得了。”

      越芃笑骂:“我就得拧你这张嘴!那虽也叫书院,是一回事儿嘛?!我说的书院,自然是上了春考名录上的那些才算,要不然又说什么考不考得上!”骂完了又看着越萦笑道,“你别同我打马虎眼,我就不信你不想这条路……”

      越萦道:“想什么?想就管用,那人人都只想好了,还得看有没有那么命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7.改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