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改葬惠公 ...

  •   姬尾眼巴巴地看着两个兄长的互动,眼睛眨了眨,也不敢说什么,总觉得自己在这里是多余的,却又不敢挪动半步。
      这时,伯姬和叔姬正好相伴着走了过来。她们俩看起来是对相处得很好的姐妹,一路走来有说有笑的。
      伯姬和叔姬先看到了姬息姑,然后行了一礼。她们转眼看到了姬允,这时两姐妹的态度非常不同。
      伯姬只是淡淡地问候了一声,她一向支持姬息姑,虽然内心不满先君把国君之位传给了姬允,却暗自庆幸姬允还小,现在姬息姑大权在握,和真正的国君没什么两样。
      至于叔姬,姬息姑觉得这个妹妹性格太过娇纵,不如伯姬端庄贤良,他平日也没有过多关注过她。
      叔姬为了寻一个靠山,就早早地把视线放在了姬允的身上。她是个有些心机的女子,自然最爱权势。
      只见叔姬柔声问道:“允弟近来可好,让阿姊看看你又长高了没有?”
      姬允对叔姬并不讨厌,他觉得这个姐姐很温柔很可亲,也就很给面子的点了点头,他以后可是个大人物,以后长得一定比兄长还要高!
      这得意的小模样带着一种可爱劲,让姬息姑忍不住抱了抱姬允。
      “来,举高高!”姬允不客气地扒着姬息姑的肩膀说道。
      闻言,姬息姑乐得开怀大笑,立即把姬允举起,转了一圈又一圈。
      忽然,叔姬提起一事,语调听起来有些伤悲。
      “君父那时刚走,战事又紧,连个葬礼都是草草举行的。妹妹听闻前不久周天王又送来助丧之物,不知兄长可有意再次举办一场隆重的葬礼,也好宽慰君父,让君父走得更加安心。”
      此话一出,气氛变得凝滞起来。
      姬息姑略微一怔,然后才开口道:“是该如此。”
      伯姬狠狠地瞪了叔姬一眼,她就知道这个妹妹颇有算计,此次估计打着扶植姬允的算盘呢。若是改葬先君,姬息姑并非先君所立国君,并没有主持丧礼的资格,而丧礼的主持之人除了姬允再无别人。
      姬允眼圈一红,终是忍不住嚎啕大哭。
      姬息姑也不敢再多想什么,连忙开始哄劝。
      倒是叔姬没有丝毫动作,只是眼睛直视着远处,半点儿忧伤的样子都不见了。
      “阿姊莫怪我多嘴,我这也是一番好意。”叔姬终于转过头来,娇声说道。
      伯姬仔细地打量着叔姬,语气十分严厉。“好意未曾见到半分,倒是让阿允难过至此,你这个当阿姊的也不过如此!”
      一听伯姬如此训斥她,叔姬顿时不依了:“允弟那是孝心所致,我这做阿姊的难道不疼爱自己的弟弟吗?”
      伯姬刚刚只是吓唬叔姬一下,让她有所收敛,没想要故意针对叔姬。毕竟她为长,有责任教育自己的妹妹。
      她和叔姬并非一母所生,虽然这个妹妹有时候很让她头疼,她也只能安慰自己,不必太过严格,从大面上过得去就行了。
      好在姬息姑已经哄住了姬允,姬允已经不再哭泣了。
      此时姬允也没了玩闹的兴致,大家也都各自散了。
      不久,叔姬快步追上姬允,然后蹲下身子凑到姬允的耳边,神秘兮兮地说道,“允弟,这次你一准儿能出现在大夫们眼前,好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鲁国国君!”
      姬允貌似没有听懂,不悦地嘀咕了一句,叔姬没有听清。
      由于宫中耳目众多,叔姬也不好多说,只能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转眼到了十月十四日,姬息姑已经和大夫们商定,这一日改葬鲁惠公。
      思及自己尴尬的身份,姬息姑不敢以丧主的名义出席丧礼,更不能在丧礼中出现,原本有一肚子话却生生哽在喉咙,各种心酸却无法吐露。
      只见侍者快步走来,低声禀报道:“君上,卫国国君前来参加葬礼。公子允已经穿戴整齐,已经前去主持丧礼了。”
      姬息姑默默地点了点头,虽然很遗憾不能前去参加君父的改葬之礼,阿允此去也能代替他的一番心意了。相信君父看到阿允,一定会好生欢喜。
      他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不过他并不觉得太过辛苦,能替阿允分担一些事物他心甘情愿。相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阿允总会长大,到那时他将国君大权还给阿允,也无愧于列祖列宗。
      如姬这时前来求见他,想必是要宽慰自己吧。姬息姑嘴角微微一扬,心里感到一阵熨帖。有女如此,也不枉此生了。
      很快,如姬快步走了进来,抬眼就去观察姬息姑的神色。
      如姬知道君父一定是在强颜欢笑,她实在看不过去,眼中的心疼逐渐加深。想着想着心里一酸,忍不住落下泪来。
      “如儿,不必伤感。”姬息姑缓缓说道。
      如姬扑上前去,靠在姬息姑的怀里哭泣道:“君父,你明明做了那么多,吃了不少苦,为何却要承受这样的尴尬?”
      姬息姑一边轻轻拍着如姬的背部,一边劝道:“如儿,你可知道鲁国虽为一小国,缘何立足至今?”
      如姬点着头道:“鲁国是礼仪之邦,只要礼仪尚在,各国莫敢来侵。”
      姬息姑赞同道:“如儿,我知你速来冰雪聪明,自然是知晓这些道理的。为父虽掌鲁国政务,却依然要受礼法的约束啊!”
      “可是,这对君父并不公平!”如姬抽泣道。
      姬息姑摇了摇头道:“先君周公之所以制定礼法,就是为了让人识得上下尊卑,认清自己的位置。如今为父虽然身份尊贵,却要比阿允身份低微。这一点不谷早已看清,断不敢越礼而为,平白使鲁国蒙羞,使阿允伤心,使国人发指!”
      如姬叹道:“君父是真君子,自然不能越礼。可是那些大夫根本就没有几个对您忠贞的,一个两个的不听您的命令,您却无力阻止。今日过后,怕是您的威仪更会受损,我怕……”
      姬息姑也明白如姬的言下之意,他知道这样的后果不会好到哪里去。可是,他此时根基尚浅,还无力扭转时局。
      “上次我跟君父提及的姬翚绝对能镇住这些有二心之人,您何不再作考虑?”如姬恳切地提议道。
      姬息姑知道如果实在不行,恐怕真得走这条路。不过,他观姬翚此人,脑后生有反骨,性格高傲,心思恶毒,手段狠辣,怎么看怎么像一匹豺狼,他真的不敢用此人。
      “如儿,我知你心意。只是姬翚这步棋,绝对是步险棋!”姬息姑犹豫不决道。
      如姬长叹一声,知道无法说服君父,也只能无奈退下了。她知道姬翚不是个善人,只是如今处于非常时刻,她也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的啊。
      鲁惠公的这次改葬,让姬允再一次出现在了朝臣面前,也让朝中众位大夫心思浮动,对国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比如说大夫公子豫,此人一向傲慢,对国君也只能做到表面上的礼仪,眼里却无半点恭顺之意。
      此次改葬,使他对姬息姑更加轻视。不过是先君的庶子,只是暂时代理了国君政务罢了,若非公子允尚小,还有他姬息姑什么事。
      不久,邾国国君派使者前来。来人是个眼光毒辣的人,早已想好计策。
      原来,姬段叛乱后,他的儿子姬滑逃到了卫国。
      姬滑,乃姬段之子,姬寤生之侄,郑武公之孙,人称公孙滑。
      这姬滑当初在京地呆得好好的,本来做着成为太子的美梦,却被姬吕带来的大军生生地打破了。那时候姬段慌不择路,哪顾得上这个亲儿子,就带着几个亲信连忙逃到了共国。姬滑没办法,只好和几个亲信逃往了卫国。
      他的舅舅正是卫国国君姬完。
      姬滑是个聪明人,他只说父子二人被姬寤生欺侮多年,如今在郑国已是无处容身,父亲已经被迫逃亡至共国。就连祖母也被姬寤生囚禁在颖地,至今死活不知。他在生死关头灵机一动,关键时刻想到了自己的亲娘舅,乞求在卫国得以保全残躯。
      姬完听得自己的妹婿以及外甥受了委屈,心里也不是滋味。既然此时外甥已经来到了卫国,他总不能坐视不理。再说他与郑国国君姬寤生没有姻亲关系,以后郑卫两国关系如何还不好说。若是此时打着护送姬滑回国的旗号,将郑国打得落花流水,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既能借着打败郑国重振卫国的声威,又能让外甥成为郑国国君,他也会从中得到一些好处,比如说土地。若是因此卫国的版图扩张了,他岂不是能够扬名千古?
      这姬完也是个爽快人,立即和臣子们商量妥当,然后就派军士替姬滑向郑国发起进攻,大军势如破竹,当郑国反映过来之时,卫军很快就占领了廪延。
      且说姜氏深居宫中,她乍闻得孙儿姬滑带着卫国大军正在攻打郑国,立时将手中的杯具就地一摔。
      “孽子啊!”姜氏虽然宠爱小儿子姬段,却也晓得内争和外斗的区别。她完全可以想象到姬滑一旦成功,郑国将面临着什么结局。若是卫国的胃口小,大概也就是得到姬滑赠送的两片土地。若是胃口再大些,怕是会直接吞并郑国!
      就是姜氏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姬寤生再怎么说也是她的亲儿子,可姬滑只是她的孙儿而已,终究是隔着一层。一旦姬滑夺得国君之位,绝不会去共国迎回父亲姬段,说不定会赶尽杀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