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第五十章 郑国伐宋 ...

  •   姬寤生得知宋国并没有派人告知鲁国,心内大喜。
      这样更好,是宋国放弃了鲁国这个外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说不定能鲁国拉拢过来攻打宋国呢。
      齐国也要告知一声,毕竟凭着他把齐公引荐给周天王的交情还是能让齐公出兵的。
      蔡国、卫国、郕国也要告知一声。
      至于卫国,他相信自己打着周天王旗号,宋公确实有错在先,卫国不敢做出任何举动。那么,宋国必将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伐宋,必然成功!
      于是姬寤生派行人以周天王的名义将讨伐宋国之事告知给鲁国、齐国,相信这两个国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一日郑公派遣的行人已至鲁国,前来同姬息姑商谈讨伐宋国之事。
      姬息姑礼仪十足地进行了款待:“不知君王有何事要谈?”
      “如今宋国的实力过大,导致了周朝许许多多交易的控制权都掌握在宋公手中,这让周天王很是惶恐。况且宋公自恃宋国财力,不肯朝见周天王,实属猖狂无礼!”
      姬息姑自然是明白现在的局势的:“这些不谷早已知晓,不知君王有何高见?”
      行人点点头:“周天王的想法是设法压制住宋国,以此来避免宋国日后对天王不利。再给宋国一个教训,警告宋国必须以礼行事,去朝见天王。所以天王令我等诸侯国讨伐郑国,外臣奉寡君之命特来问询君王意愿如何?”
      “这……似乎有些不太妥当吧。”姬息姑不解:“虽说不谷很是尊敬天王,但鲁国曾与宋国有约在先,两国已是盟国,况且不谷与宋公也算是友人。”
      行人耐心地解释说:“外臣自是知晓鲁国与宋国有约在先,也明白君王是一个信守承诺之人,定是不会作出小人之事的。然外臣听闻宋国早已与鲁国不睦,与提前撕毁合约何异?对这样一个背信弃义之人,君王想必是极其厌恶的。且君王知礼守礼,天王之召,焉能视而不见?寡君还曾将天王之命告知齐公,以我等国家之力,必能达成天王之愿!”
      姬息姑听到这话放心了许多:“若齐国肯出兵,鲁国定会鼎力相助。”
      行人点头道:“齐公深明大义,必不忍天王颜面受损。外臣在这里先谢过君王了,君王不妨筹谋一番,郑国静候佳音!”
      送走行人后,姬息姑叹息了一声,宋国有错,在大义上鲁国就得派兵前去讨伐。况且鲁国已经彻底与宋国交恶,此时不去讨伐,难道还要等到以后宋国进攻鲁国吗?
      然后他想到了曾经调停过宋郑之间关系的齐国,就是不知齐国听闻此事后会有什么举动?
      于是,姬息姑决定问问齐国的打算,然后再行动。
      此时郑国行人已来至齐国,齐公吕禄甫召见了他。
      行人恭敬地说道:“宋国多年不朝见周天王,令天王颜面大失。故天王下令征讨宋国,借以挽回王室颜面,还望君王助我郑国,共讨此不臣之国!”
      吕禄甫不由一愣,知道这是郑国看不惯宋国,借宋公不朝见周天王之事发兵。幸亏齐国强盛,否则在他朝见周天王之前,怕是得被讨伐多次了。不过,他既然朝见了天王,总得给天王一个面子。这小小宋国,他还没看在眼里。
      “不知除郑国外,还有哪国响应周天王的命令?”吕禄甫问道。
      行人答道:“鲁国有意出兵,然我两国之力实属勉强,若君王能够出兵,必能拿下宋国!”
      吕禄甫听闻鲁国也会出兵,顿时有些意动。
      “好!郑国先行,不谷自会同鲁国商议此事。”吕禄甫应允道。
      行人顿时松了一口气,齐国非同小可。齐公更是个不得了之人,在他执政时期,为了周边和谐,曾多次主持诸侯国之间的会盟,俨然一个小霸主。
      “多谢君王!”行人喜道。
      就在这年冬天,姬息姑和吕禄甫在防地会面,一同策划进攻宋国。
      当日姬息姑与吕禄甫在凉亭相约。
      姬息姑见过德高望重的吕禄甫以后,便掩饰不住自己的愤怒了。他回想起事情的经过就不禁眉头紧锁,无奈的摇摇头,对宋公子与夷更是恨得咬牙切齿,气得手都颤抖,连同手中的酒杯中的酒都泼洒了出来。
      “君王这是何意?”吕禄甫惊讶道。
      “子与夷是个不识好歹之人,为人傲慢而无礼,我将响应周天王号召,讨伐于他,不知君王怎么看?”姬息姑咬牙切齿道。
      “不谷亦愿发兵,此事须得慢慢商议,做出一个周详的计划。”吕禄甫镇定地说道。
      二人开始进行了商讨,并约好明年在中丘再次会面。
      没过多久突然传来了北戎侵略郑国的消息。
      姬寤生决定亲自率兵抵御北戎入侵,但是又忧心戎军的军事力量过于强大,不禁皱紧了双眉。
      他在军营中说道:“北戎以步兵为主,我军将士却用战车。不谷甚为担心他们从后边突然绕到我军之前袭击我们。”
      他的次子姬突在军事谋略上很有天赋,此时说道:“依突之间,不如派遣了一些勇敢但不刚毅的兵士,作战之时和敌人的军队一接触就赶紧退走,君父再设下三批伏兵埋伏在后,等待北戎军的到来。据说北戎军行动过于轻率并不整肃,贪婪而又不团结。他们在战场上打仗,总会发生一些不好的现象。”
      “什么现象呢?”姬寤生不解。
      姬突笑着回答:“他们必定会赢了各不相让,打败了各不相救。他们在战场上如果在前方的地上见到有可以俘虏的财物,必定会一意前进得到它,只要他们前进了而遭遇伏兵,必然会赶快奔逃而走。走在后面的人是不会去救援的,敌兵就此没有后继者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得胜了。”
      姬寤生认为他的话在理,就听从了姬突的意见。
      这让姬突内心升腾出一种喜悦之情,得到君父的肯定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情。他以后一定要多多献出计策,得到君父的宠爱。
      果然,实行了这个计策之后,北戎军的前锋部队遇到了伏兵就奔逃。祝聃知道北戎军没有救援之人,就带领手下追逐他们,把北戎军从中截断,前后前后夹攻,最后将北戎军全部歼灭。
      见此场景,北戎军的后继部队知道前军已经输得彻底,就不管不顾地拼命奔逃。
      郑军击败了北戎军,此战大捷。
      姬寤生认为此次获胜姬突的计策最为重要。若是一开始从正面交锋,轻易冒进,后果一定损失惨重。郑国一旦陷入北戎这种如同豺狼虎豹一般的攻打,在混乱的战争中,郑国胜算的概率就会大大的降低。运用了姬突的计策之后,郑国军队诱敌深入,派士兵提前埋伏在北戎人出战的草丛边,又命令其他士兵马上包围,进行围歼,最终才获得大胜。
      于是,姬寤生重赏了姬突,这让姬突在一众公子面前变得脱颖而出。
      公孙阏赞叹不绝道:“寤生,你有一个好儿子!”
      这让姬寤生非常得意:“子都,有子如此,吾之幸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