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歹人 ...
-
盛涵睁开了睡眼,用微微沙哑的声音委屈道:“昨日我在酒楼等爹爹,结果王爷一出门就拉往奴家马车上带,后来……”
“后来怎么了!”
“后来,奴家就被带到这来了。”那声音带着说不尽的悲切,眼泪顺着眼角无声滴落在枕巾上,端得一副楚楚可伶的模样。
宣王揉了揉涨疼的头,无力的闭上眼,试图回忆起昨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他却什么都记不起,昨晚发生的一切他竟都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似乎记忆中那个美丽而又炽热的女子出现在他的梦中了。
屋里只剩嘤嘤的哭声。
“本王知道了。”
盛涵还在呜呜的哭着,宣王心里不耐的紧,但看着盛涵裸露在外布满青紫的肩,宣王又有些头疼,一个世家女被他这般对待,无论怎么样说起来他都没理。
“本王会查清的,不会委屈你的。”
盛涵泪眼朦胧的抬起头:“民女不委屈。”她的话里虽说着不委屈,但眼里的的泪却似断了闸一般,珠子般的滑落。
宣王心烦意乱,胡乱的抓起衣服便大步走下床。
盛涵缓缓抬臂,掀开被子,漫不经心地往里看了一眼,然后嘴角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逐渐蔓延。
-------
悬日高挂,老太监粗哑尖细的声音念着一位位新科进士的名字,祝品轩排在第二,念到他的时候那老太监平淡无奇的脸上竟难得的柔和,甚至多看了他一眼。
祝品轩只低着头,并没注意到老太监的举动。
谢原是魁首,端得一副偏偏公子的模样,清隽的模样配上江南的公子的潇洒,真真是撇了众人一大截。
祝品轩与谢原算得上前二甲里相貌最好的了,且算是年纪最小的,有的新科进士里还有五六十岁的,考了辈子才考中的。
相比较祝谢两人而言,闫凤致已而立之年,身上更多的是沉稳之气。
靖安殿里众人意气风发,眼里或多或少都流露出期待与向往。
须臾,皇上便来了,众人齐齐行礼。
李齐看着跪拜的新科进士,威严的面容上露出了几分柔和。
“平身。”
站在第一排的谢祝闫三人最是打眼,衬的整个靖安殿都多了几分蓬勃之气。
李齐朗声道:“我大梁朝群英荟萃,人才辈出,朕甚是欣慰。”
李齐走下台阶,面上带了满意之色,拍了拍谢原的肩膀:“谢林可是你祖父?”
谢原面色不改,朗声应是。
“有你祖父之风。”
其他的人听到这句话不免有些嫉妒之意,有的人也不乏期待之色,期待着皇上也能重视他们,但李齐只转了一圈,除了多看了祝品轩一眼之外也并未对其他人多流露感情,这样一来,殿里的气氛便多了几分压抑。
很快,宫里的小太监便端了题牌来了。
李齐坐在皇椅上端了杯龙井,轻压了几口,浅尝了一口随即喟叹一声:“开始罢。”
题牌揭开,殿里的众人都轻缓了一口气,是个常见的题设,是关于水灾与旱灾的,这样的题设一般来说很多人都做过相关的策论,倒也算得上轻松,很快便有很多浅软的沙沙声,一些人已经迅速地写了起来。
沙漏已经流了一半,祝品轩不慌不忙的写着,甚至连头也没抬,有的人越写越兴奋,也有的人时不时紧张的抬头。
宣王推开殿门,目不斜视的走到李齐面前,呈上一份印着鎏金纹的奏折。
李齐长眸一眯,伸手接了过来,带了几分凝重之色打开那本折子。
只是略略几眼,李齐便朗声笑了起来。
殿里的考生不乏有抬头的,但大部分都沉着地书写着。
宣王接过老太监递过来的热茶,坐在李齐下首悠闲地揠了几口茶水,视线一转便看到了首排的祝品轩。
宣王眸子里透出了寒意,随即放下白兰青瓷杯,撑起下巴懒洋洋的打量祝品轩。
祝品轩感觉到一道黏着他的视线,笔尖微顿,但随即更加行云流水的写了下去。
棒声敲了三遍,祝品轩放下了狼毫,沉静的交卷,视线与谢原的对上,两人均是微微一笑。
李齐显然心情不错,问人话的时候都带着笑意,每个人大概都问了两三个问题,并没多偏倚,殿里的众人都踌躇满志,大都表现出来最意气风发的样子,当然也有紧张到口齿不清的,这样的人一般不会给好的成绩,但也不会掉出三甲之列。
天色渐晚,殿试结束。宫声敲了几遍,进士们一个接着一个的走出了靖安殿。
祝品轩与谢原结伴而出,明明之前素未谋面的两个人此刻却如同知己般谈笑风生。
宣王出了殿门,倚在门上看着两人相携而去的背影,良久,招了身后的小太监:“去把祝家三公子请来,请到黎月台去。”
小太监恭敬的应是,随即追了出去。
“祝三公子,宣王殿下邀请您去黎月台一聚。”
祝品轩歉意的看了谢原一眼,谢原了然一笑,随即先行告退了。
“带路吧。”
小太监尖声道:“祝三公子这边请。”
祝品轩眼底闪过浓浓的厌恶,随即勾唇嘲讽一笑,默不作声的跟了过去。
“你在祝家并不受宠。”
祝品轩一愣,点点头,心里却闪过惊涛骇浪。
“你可想离开?”
祝品轩双手紧握,强忍着恨意:“宣王殿下,恕晚生听不懂。”
“你可想当状元?”
“宣王殿下,晚生家中还有事,恕晚生先行告退。”
宣王眼底闪过愤怒与痛苦,终还是对着祝品轩的背影道:“景悦。”
祝品轩微顿,双手紧握,半天才回头:“宣王殿下,你说的人是谁?抱歉,我并不知道。”
宣王固执的盯着祝品轩的眼,但祝品轩的眼里毫无波澜,宣王不肯错过眼,想从那张相似的脸上找出什么不同的情绪,但,良久,直到祝品轩转身离去宣王也没看出可疑之处。
宣王看着祝品轩远远离去的背影久久失神,风带起他的头发,把那墨丝吹上他麦色的脸上,显得落寞而俊美。
宣王捂上心口,心里闪过那一张久久不能忘怀的脸:我终于知道你的名字了,然而你却走了,留下了一个不受宠的儿子在那个家里,不若我带他走,虽不是我的血脉,但他和你长得相似,以后我把他当成亲生的,就当做我对你的补偿……
不得不说,当年宣王着实对不起景悦,当年他一句话没说便离开了,留下景悦一个人,说起来她嫁人了也怪不得她,只能怪他自己没有珍惜。
良久,祝品轩的身影已经消失,宣王还在看着那一片出神。
祝品轩跟着一个小太监走了出去,走到一处假山,恰与迎面而来的三公主对视。
三公主乍然见到祝品轩还一时没反应过来,也只是愣了片刻,随即便展颜一笑:“祝三哥,殿试结束了吗?”
祝品轩行了个礼,刚行到一半便被三公主止住。
“是的。”祝品轩露出了个温润的笑,他记得祝洛箐与三公主关系似乎不错。
三公主看着那笑容,脸莫名一红。
“鄙人家中还在等着,需尽快回去,还请公主见谅。”
三公主点点头,红晕晕染着她的脸显得分外美丽。
带路的小太监一不留神被跘了一下,祝品轩眼疾手快,迅速伸手去扶,小太监看着人小,可分量却不小,祝品轩用了不小的力气才使得小太监没有后脑勺着地。
祝品轩走后地上多了一个丝帕,三公主疑惑的上前,捡起那块丝帕细细端详,这不是她送给祝洛箐的自己亲手做的帕子吗?为何会在祝品轩衣袖里?
难道……三公主的脸似要烧了起来,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心跳加速的滋味。
------------
“滨儿啊,你可不要学你父亲,无论如何也不要上战场,就算是上战场也要在我抱上重孙之后。”老安人日常的对着顾滨洗脑。
顾滨平日都是不回话的,今日竟然难得的回了:“您想要什么样的孙媳?来日孙儿给您娶回来。”
老安人一听这话瞬间眼里充满了惊喜:“可是真的?”
“自然是的。”
“祝家小丫头可以,就是年纪小了点,程家丫头年纪可以但性子太柔了,王家的丫头说起来性子是极好的,但样貌上不是很出众……”
听着老安人欢快的语气,顾滨有些后悔答应这般早了,祝家丫头必是祝洛箐了,她还那般小,若是给自己做媳妇那画面他都不敢想象,定是在榻上也小哥哥小哥哥的叫着。
顾滨清咳一声,耳根瞬间爆红,他压根没想到他会生出这般念头,那可是他从小看到大的妹妹,怎么能做他媳妇呢!
顾滨面色不自然起来,随手夹了块细嫩的鱼肉。
老安人见顾滨虽不接话,但耳根却红了 ,心里便有了几分谱,接过一碗银耳粥很迅速的喝完了。
饭吃完了顾滨便急不可耐的走了出去,可他却险些被门槛绊倒,原因无他,只因他自幼习武,耳力过人,都快走出了外屋还能听见内屋老安人的声音:“我观箐丫头还是不错的,那胸脯比同龄的女孩大了许多,且她的臀儿那般圆翘,以后定是个好生养的,以后他们成亲了最好生个七八个娃……”
顾滨的长腿加快了速度,长襟带起一阵风,扫到了门框上,他却浑然不觉。
一个新来的小丫头等顾滨出了门才悄悄从耳房出来,倚在门后偷看顾滨微微凌乱的背影,脸上带了几分向往迷离,然而只是瞬间,那张秀气的脸上便布满了坚定。
这几日顾滨都不敢往祝家去,只要一想起老安人那日说的话,顾滨就浑身上下臊的紧,如若他不是祝文远的学生,只怕他会不再迈进祝府的门。
祝文远恢复的很好,除了面色苍白只能躺在床上以外看起来与正常人无异。
他的伤口恢复的速度很快,太医也不必每日都来,只每日换纱布的时候他只让宋妤婉一个人换,起先宋妤婉并不顺从,毕竟她不会医术,换纱布虽是小事,但也有一些风险。
后来祝文远无耻到宋妤婉不给他换纱布他就不吃药的地步,宋妤婉无奈,只得跟大夫学了清理伤口。
祝文远这几日满面春风的,看着倒是再无生命之忧的。
祝老太太还是心有余悸,祝文远出事的时候她曾去过寺庙请愿,如今祝文远已算得上平安无虞也是该还愿的时候了。
这日卯时,祝府的马车便备上了。
祝家只去了祝老太太与祝洛箐祝洛嫣并上祝月凝,是以只两辆马车便足了。
祝洛箐与祝洛嫣上了后头的那辆马车,只是等了半刻钟都没见祝月凝的身影,而平日里如若她们姐妹三人一同出门定是要同坐一辆马车的,祝洛箐便派人去寻。
没一会儿春枝便回来了,一同来的还有祝老太太身边的一等丫头紫倩,紫倩到了祝洛箐姐妹俩的马车前先规规矩矩的行了礼,才直言:“四小姐五小姐,三小姐在老夫人的那辆马车上,老夫人道马上就启程,两位小姐可否准备好了?”
祝洛箐笑着点了点头:“劳烦紫倩姐了,准备好了。”
紫倩露出了笑意:“不敢当,两位小姐可带了点心,若是没有我便让人去准备,左右时间应该来得及。”
“这倒不必了,春枝已经准备了,紫倩姐还是早些回去吧。”
紫倩行了个礼才退去。说起来紫倩是祝老太太身边一等一的大丫鬟,平日待人很是冷漠,从来不会巴结主子,但她这样的性子却对祝洛箐两姐妹柔和了许多,毕竟她是祝老太太身边的人,自然也要跟着祝老太太的喜好。
很快便启程了,祝月凝本是不会主动与祝老太太同乘的,大多时候是与祝洛箐祝洛嫣坐一辆,但自从祝品言落榜而祝品轩却一举进了一甲之列,祝月凝就对祝洛箐两姐妹冷漠起来了。
祝洛箐不是没看出来,她也曾找了祝月凝好几次,但祝月凝对她们二人都是爱理不理的,是以祝洛箐就并不是很想去找她了。
今日这般算是祝月凝明面上直接给了两人脸色,说起来祝月凝从小到大骨子里的骄傲从来没有消失过,她心里明明后悔,却还拉不下脸去找祝洛箐祝洛嫣,她本是想与二人同乘,但她到门房的时候祝洛箐两人已上了马车,这样一来她心里便有了几分不乐意,难得的求了祝老太太上了她的马车。
一路上祝月凝心里纠结的紧,她坐在祝老太太面前压抑的紧,祝老太太虽慈祥,但待她却不很亲近,她从小到大也不贴祝老太太,如今两人同乘,车里是难得的宁静,只能听见祝老太太一颗颗捋佛珠的声音。
车行了很久才到青山寺,祝洛箐早已困乏,却还不得不打起精神来。
祝洛箐弯腰下马,完美的腰臀线令得离得近的年轻小厮暗暗吞了口口水。
“箐丫头,嫣丫头,到祖母这边来。”
祝月凝已经挽了祝老太太的一只臂,祝洛箐祝洛嫣只能两人一侧,一同挽着祝老太太的另一臂。
青山寺是皇城底下数一数二的大寺庙,每日都会有形形色色的人前来上香。
祝家的马车停在了路口,排的不算靠前,因有很多家比祝家来的还早些,所以那台阶上已经有很多香客了,祝洛箐姐妹三人扶着祝老太太跟着人流上了七十二阶台阶。
像祝家这样常年供奉香火的世家在青山寺都有固定的两间住所,是以,小弥沙领着众人先去了客间,并道晚些时候再来请他们到寺庙住持那里。
祝老太太点了点头,在客房呆了片刻便领了人去还愿。
祝洛箐也跟着还了愿,随便给祝品轩请了个文曲星签。
祝洛箐恭敬的双手合十,磕头跪拜,坐在门槛外的一个和尚盯着她的背影足足看了半天,但她正虔诚的祈祷,根本没注意,倒是祝洛嫣不着痕迹的看了那和尚好几眼。
祝洛箐请完愿便被告知祝老太太被住持提前请走了,祝洛箐姐妹两人相视一眼,随即离开。
“两位小姐还请来这边。”那和尚忽的坐了起来,面带笑意开口。
只是那笑容却不是很对劲,不似寻常和尚那般平和,反而带了几分谄媚。
祝洛箐犹豫了一下,祝洛嫣也盯着那和尚。
那和尚见祝洛箐两人这般便笑了出声:“佛门圣地,两位小姐不必担心。”
祝洛箐祝洛嫣对视一眼,随即跟上了那和尚的步子。
春枝也不知道怎么了,走了一半路却突然肚子疼了起来,疼的她脸色发白,冷汗在额头密密的布着。
无法,祝洛箐只得唤了另一个丫头去请寺庙附近的大夫。
这般天还没有哪家的桃花是全开的,而青山寺的桃花却已经几乎全开了,映成一片粉色朦胧的花海。
祝洛箐坐在石桌上等着小丫鬟回来,那花瓣飘落了好些在她的肩上发上,真真是人比花娇。
那和尚给祝洛箐两姐妹到了两杯水,但她们两人都没喝,她总觉得这个和尚有几分奇怪。
那个丫鬟去了很久还没见回来,祝洛箐有些心急了,不时去看路径上有没有她的声音。
忽然,周围静了下来,祝洛箐一看,剩下的两个丫头已经晕倒在石凳旁边,而祝洛嫣竟也双目紧闭。那和尚用那种不怀好意的眼神看着她。
祝洛箐下意识的喊出声,刚要站起身却觉得头晕目眩起来,等回过神来却发现在一个熟悉的怀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