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3章 ...

  •   徐谟佳没空管谢辞过的怎么样,谢辞现在过的,她都经历过,虽然有些已经不记得了,但看谢辞现在触底的喜爱值,也能猜想的到他过的到底是什么生活。

      有句话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然而,这句话用在现在谢辞的身上,完全是不适用的。

      以谢辞那天老大他老二,错误全是别人的的个性,谢家先和杨慧兰是会教他从新做人的。

      徐谟佳满月后,卢梅就要开始去大队食堂干活,而徐谟佳这个一天要吃无数顿的奶娃娃,毫无悬念的就被带到大队食堂。

      为此,卢梅特意让徐大贵请大哥徐大山做了个带轮子的婴儿车,用来当徐谟佳的移动床。

      因为这个木车,徐谟佳成了小孩子中最欢迎的人。

      在大队食堂玩的小孩子,都是在大队食堂干活社员的孩子,为了能多弄口吃的,他们平时都是防着、躲着大队书记随时的突击检查。

      有了徐谟佳这个小娃娃,他们胆气顿时壮了不少。

      有人来的时候,都一副慢悠悠推着婴儿车,替大人看管小孩的乖宝宝模样,看不到来人的时候,就偷摸去后厨,从亲妈或是婶婶大娘手里拿点窝窝头、边角料出来,大家分吃了。

      尝到几次甜头后,这伙小孩们,立刻开始了分工合作。

      有人专门躲树上放哨,有人去后厨拿吃的,而推小车,在徐大珍的强势看护下,只有几个年纪大、行事稳重的,才有此机会。

      徐谟佳每天看着这群小娃子们,为了口吃的每天跟地、下、党接头似的上窜下跳玩的不亦乐乎,只能感叹一句,精神真好!

      说起来,徐家庄大队地理位置十分不错,不但背后靠着百草山,距离村子不远更是还有条河经过。

      这也是虽然这两年天旱的厉害,村里也没饿死过人的原因。

      前些天卢梅坐月子的时候,徐大贵还从河里捞了几条小杂鱼回来炖汤,加上家里存的粮食,才不至于卢梅连坐月子都喝大队食堂那清水似的面汤。

      因徐谟佳出生时候下了几天雨,现在一个多月过去,食堂里的菜色丰富了不少,有新采晒干的木耳、蘑菇,还有刚冒出来嫩油油的野菜。

      这些天,徐谟佳的喜爱值涨了不少,不光家里人的,还有大队食堂那帮小孩子们,也贡献了一部分,连带的,在大队食堂干活的婶婶大娘们也给她添了喜爱值。

      今年因干旱麦子几乎绝收,除去上交的公粮,根本不剩什么了,这还是这两年减少公粮上交量的原因。

      这几天到了该种玉米、大豆红薯这些秋季作物的时节,为了冬天有口粮吃,不至于饿死,徐谟佳就又耗去了六百喜爱值,连下了两天的雨。

      正所谓,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徐谟佳是没有这个困扰,而平时抢着要推她的小孩子们,却首当其冲。

      搁在天气好的时候,他们父母都忙着挣工分去了,晚上回到家累的不得了,也没那个气力管教孩子,这天一下雨,大家就都闲了下来。

      往日里积攒起来的打,也到了清算的时候。

      这时候的人们,没有什么娱乐项目,闲下来也不爱待自己家里,大都喜欢扎堆坐在一起侃大山。

      外边下着雨,小孩们也没有了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可着劲儿的撒欢去玩,一群一群的聚在食堂里疯跑。

      这人多了,避免不了磕磕绊绊,你打我我打你的,只要有小孩扯着嗓子一哭,他们的父母也就听到了。

      这也就成了调皮孩子挨打的导火索,家长们开始记起他们曾经犯下的祸行,接下来挨打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于是,这个饭点被当成餐厅,开大会时被当成礼堂的屋子里,小孩哭声此起彼伏,跟二重奏似的,热闹的不得了。

      让徐谟佳眼睛都不够看的,死活不愿意呆在小木车上睡觉,瞪着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让徐大贵抱着她专往哭声发出的地方钻。

      津津有味的看了一场又一场或严母或严父们的教子大戏。

      这时候,那些慈父或是慈母们看到她,都会适时笑着叹一句,“大贵家老四长得可真好。”

      虽然徐大贵拙口笨腮,可也会接话聊上几句,一来一往间,严母或是严父也就把举高的手放下来,转而聊几句家长理短。

      徐大贵不喜欢干这种往热闹地方钻的事,他想让徐谟佳老老实实呆着,最好去睡觉,可徐谟佳是那听话的人吗?

      当然不是。

      特别是知道徐大贵不喜欢自己后,她是抱着一定要扭转他错误想法的目的的。

      她打算让群众告诉徐大贵,她是多么的讨人喜欢,他的想法是多么浅薄。

      还不错的是,转了一圈后,徐大贵给她贡献了一百的好感值。

      这让徐谟佳心满意足的打着小哈欠,想要睡觉,却觉得肚子有些饿了。

      “乱跑什么,找你们半天了,汤圆饿坏了吧?一会儿让咱天意叔给看看,给咱家汤圆起个大名。”

      徐天意是大队里在县里读过私塾,上战场打过仗的传奇人物,这几年钻研《易经》很有心得。

      大队里社员们的婚丧嫁娶多会找他给算算日子,也有看重这个的家长找他给孩子掐掐命格、起个名字的。

      徐谟佳对玄学很有些好奇,想听听这位老爷爷会给自己说些什么,可她毕竟是个奶娃娃,吃了奶后,就昏昏欲睡,会周公去了。

      只在事后知道,给她起的名字就叫徐谟佳,这让她对玄学之说更加好奇了。

      或者说,这名字是当初穿越前设定好的?

      而因为徐谟佳起名字这个事,在徐家庄大队还引发了一件不小的轰动事。

      有人去大队举报卢梅为了让徐天意给自己儿子取名,趁职务之便给徐天意好处,具体表现在,每次盛饭的时候,给徐天意盛的饭比别人的都稠的多。

      这下,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就有不少人眼馋卢梅得了份好差事,现在可算是找着攻讦的理由了。

      不少人就开始捕风捉影的说看到卢梅往家拿食堂的粮食了,他们还自动找到了证据,徐家老四长的,白嫩的就跟庙会上的瓷娃娃似的,这要是没有吃好东西,卢梅哪来的好奶水喂养孩子?

      这其中还有一小波人发出质疑,说徐家老四根本不是亲生孩子,是抱养来的,证据就是卢梅和徐大贵都不是那好相貌的,怎么他俩生的儿子,长的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的,怎么看怎么好看,实在是不像他们夫妻俩的种。

      这也并非无的放矢,看徐大珍姐妹三个知道了,她们仨里边大的已经五岁了,看起来虽算不上难看,但也绝对算不上漂亮人儿。

      没道理到儿子这,在样貌上就突飞猛进了!

      “我儿子怎么就不是我亲生的了?我卢梅怎么就不能生个长得好的儿子了?我看他们就是嫉妒!”

      徐家虽祖上三代贫民,人丁却颇旺,徐大贵亲兄弟有弟兄五个,名字取的十分简单粗暴,分别是徐大山、徐大河、徐大川、徐大富、徐大贵。

      亲姐妹有三个,比起五个兄弟或老实、或普通的长相,一个个都长得算得上水灵,名字也取的婉约多了,从女英雄那得来的灵感,给女孩们分别取名是徐金兰、徐木兰、徐水兰,除了徐木兰嫁到县里,其他两个都嫁到了镇上公社。

      这事实在闹得够大,除了外嫁的姑娘,徐家几个兄弟都聚到徐大贵家商量对策,可大伙儿刚坐下,卢梅就怒气勃发的拍桌子了。

      “五弟妹,你坐下,现在是计较这个的时候?”徐大川摆摆手,先开口了。

      徐家几个兄弟里边,就数老三徐大川脑子最好使,也最有本事,前些年在隔壁县的煤矿上当工人,后来徐家兄弟姐妹的嫁娶,都从他手里拿过钱。

      可天不遂人愿,正给他说媳妇的年纪,煤矿发生塌方,徐大川万幸捡了条命,一条腿却废了,婚事就这么耽搁了下来,到现在还是光棍一条。

      好好的工作,因为大字不识几个,也转不了文职,只能拿了一部分赔偿回家种地。

      但见识比起大半辈子几乎没离开过青河县的其他四个老实汉子,自然是懂得的多些,徐家二老过世后,徐大川算是徐家的话事人。

      当初,徐大贵和卢梅的婚事,就是他瞧上卢梅泼辣能干,一力促成的。

      “就是,五弟妹,不是我这当大嫂的说你,你一个女人家,性子啊,这样不行,得改改。”

      卢梅和老大徐大山媳妇王翠娘家是一个大队的,两家一直不大对付,因为这,卢梅没嫁过来的时候,她没少在几个妯娌跟前说卢梅的坏话。

      而卢梅嫁到徐家后,不提两人娘家的恩怨,卢梅就对这个整天对自己摆大嫂谱的王翠,十分看不过眼。

      “大嫂,我觉着我这性子挺好的,有人找我茬怎么了?那是我有本事,不招妒忌是庸才,有些人啊,想让人找她茬,那她也得有这个能耐才行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3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