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章 ...

  •   “东郊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女尸,尸身上无任何身份证明。死者身高约为155厘米至160厘米,面部无法辨认,穿黑色衣服......”电视上正放着早间新闻,柳异在楼下3003胡女士家里吃早饭。她平时一个人住在楼上,不过经常下来蹭饭吃。
      “哎哟,估计又是什么杀人抛尸案。”胡女士给柳异盛了一碗粥,评论道。
      柳异心中暗暗叫苦。狐狸精就是狐狸精,再聪明也成不了人,原来它说的处理尸体就是把尸体搬到郊外,这下估计又要引起不小的风波了。新闻没说死者的年龄,估计是鉴定出来的死亡日期吓呆那帮专家了......
      柳异的右手还没有完全恢复,舀粥非常不容易,胡女士提出喂她,被柳异拒绝。
      “你看看,吃饭都不方便。”胡女士又唠叨了,“我跟你说,你现在年轻不在乎,年纪一大,浑身毛病,没人照顾怎么行?老来伴老来伴,就是这么个道理......”
      “妈你又来了。我讨厌被人照顾,更讨厌照顾人。”柳异不满,“爸没了这么久,你也没再婚啊。”
      “什么话?就算你老爸没了,我老了有你和你弟弟照顾我,你不结婚怎么生孩子?”胡女士真是为了柳异的人生大事操碎了心,“你现在也不小了,早点结婚生孩子,我还能帮你带。上次我去你李阿姨家打麻将,正好她说有个适婚年龄的小伙......”
      柳异眼角瞄到电视上的画面,连忙转移话题:“妈,你看电视,在放柳宣他们学校哎!”
      “哪儿呢?”胡女士转过头去看电视,柳异得逞。
      地方新闻里正在播放柳宣他们学校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其中一项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去后山开垦菜畦,课余时间由老师们带着学生去山上劳作。
      “什么破活动!学校领导一定是个黄毛小子!”胡女士眉间浮起一丝忧虑,“老市民都知道那山从来都是乱坟岗,二十年前大白天都没人敢去。听说以前抗日战争的时候,死了一百多个八路军,都埋在那儿了。”
      柳异知道这段历史。抗日战争末期,日本人占领了整个城负隅顽抗,八路军浴血奋战,一百多个先烈在最后一役英勇就义,最后日本兵败,留下满目疮痍。八路军的尸体处理得极为仓促,直接埋在了东山上。东山自古就是乱葬岗,从那以后更是“生人勿近”了。市里好几次都计划将这些烈士的尸骨移到公墓里去,可是这些计划都无疾而终。
      “我要打电话给柳宣让他不要上后山。”胡女士蛮有经验的,“学校也不怕出事。”
      “学生们阳气重,出不了事的吧。”柳异安慰道。
      “就是以前出过事,才把他们学校校区搬到东山山脚下的。”胡女士说,“二十年前市里准备大动工,东山也在开发计划内。市规划局派了一支队伍去山上考察,可能是因为东山太邪,考察队一进山就出事了。撞鬼的撞鬼,昏倒的昏倒,天都快黑了还出不来。幸亏考察队里有个高人,不知怎么施法一队人才死里逃生。但是开发计划就这么不了了之,不久市里就把柳宣他们学校迁址到了东山脚下。”
      “我去过他们学校。虽然我不怎么懂风水,还是能看出整个学校的格局设计相当合理,后山阴气虽然很重,学校学生们源源不断的阳气却把它抑制住了。”柳异语气中带着敬佩,“看来是高人设计的。”
      胡女士忧心忡忡地掏出手机:“我还是不放心。不行,现在就给柳宣打电话。”
      柳异暗笑她小题大做,这时电视里镜头一转,开始报道该学校的校史陈列室。玻璃柜里陈列着一些旧书旧照片,一个领导模样的人正在侃侃而谈。镜头给了一个半尺多高的坛子一个特写。
      “......这是我们学生在山上开垦菜畦时挖到的坛子,这个造型非常古朴,起码有一两百年历史了。是很有纪念意义的纪念品......”那领导介绍道。
      柳异心里一凉,手里的勺子掉到地上碎了。
      “怎么回事?”胡女士连忙去厨房拿了扫帚,收拾起碎片,“这么大的人了连勺子都拿不住啊?”
      “妈,先别忙。快给柳宣打电话,让他千万别去后山,别去校史陈列室。”柳异眼睛仍然盯着电视,类似的坛子竟然有四五个,这些学生还真敢挖啊!这则新闻很快放完了。
      胡女士被柳异弄糊涂了:“你不是说没事吗?这又怎么了?”
      “妈你说的对,真是一群黄毛小子!竟然把人家的骨灰坛给挖了出来,说不定都是一百多年的恶鬼,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柳异语气沉重,“我要赶紧去一趟。”
      柳异说着就不吃早饭了,准备上楼去拿家伙。
      “我给柳宣打电话,你先别忙。”胡女士倒是镇定下来了,“你的手还没好,不许去。”
      “妈,这事比你想象得要严重,我不去不行。”柳异着急了,“我的手好得差不多了,纱布都可以拆了。”
      “既然很严重就更不许去。”胡女士开始拨电话给柳宣的老师打电话,“妈就你这么一个女儿,出了事我怎么向你死去的爸交代?”
      柳异还想申辩,胡女士的电话通了。
      “喂,张老师吗,我是柳宣的妈妈。对,我有急事要找柳宣,请您让他听一下电话好吗?”胡女士神情笃定,“喂,柳宣吗......”
      听着胡女士叮嘱柳宣,柳异绞尽脑汁想要说服胡女士。
      “你姐?你姐手上有伤不能去。”胡女士皱着眉,“你戴好你姐给你的符就行,别的就别管了。”
      胡女士挂了电话。
      “妈,我什么时候才能去?”柳异无奈。
      “我最好你不去。”胡女士严肃起来了。
      “妈!你想想那些无辜的学生和老师!”柳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你以前教我的呀,行走江湖靠的就是一个‘义’字啊。”
      “我知道你的个性,决定了的事我也阻止不了你。”胡女士叹了口气,“但是你一定要养好手才能去,这是我的底线。”
      “好吧。”柳异妥协了,一来胡女士说得对,连勺子都拿不好的手怎么拿刀;二来她需要好好准备一番,不能莽莽然去。

      第二天是个阴雨绵绵的差天气。昨天柳异在家里查了一天的资料,却没查到什么,毕竟是二十年前的事儿了,要想找出当时发生的事情相当有难度。于是柳异来到了市图书馆,想着查一查地方志和旧报纸。
      旧资料档案室泛着潮气和旧纸张的酸腐气。
      东山的历史地方志上只是几笔带过,说是乱葬岗自古有之,其形成缘由已经不可考;对抗日战争时期的那些烈士也只是歌功颂德。至于二十年前的考察队事件则是压根没提。地方志也只是简单介绍了市第一中学的建校日期和十八年前迁校事件。
      柳异并不死心。按照地方志上提到的迁校日期,她找到了当天的报纸,果然有篇简单的报道。她又仔细地翻查了二十年前一整年的报纸,真是个大工程!柳异找的眼睛都快瞎了,终于在一个小角落找到了一小块新闻。神奇的是,第一中学东山校区的设计师之一,竟然参加了那次东山考察。这个设计者名叫宋清波。
      总算是有点眉目。柳异把那次考察队的队员名字一个个记了下来,并在宋清波的名字上画了个记号。市图书馆门口的计算机上正好有一个全市读者检索系统,但是并不健全,宋清波这个名字没有记录。柳异只找到当时规划局的一名干部的简单信息,他也是当时考察队队员之一。柳异按照电话号码打了电话过去,接电话的是吕晓方干部的儿媳妇,她说老人现在患了老年痴呆,不方便见外人。柳异有些沮丧,但她还是说了很多好话,终于让老人的儿媳同意了她的拜访。打完电话柳异驱车赶到了吕晓方老人的家里。
      寒暄了一番,柳异终于见到了吕晓方老人,但老人神志不清,一通胡言乱语根本不搭理柳异。
      “大爷,您还记得二十年前去东山考察的事儿吗?”柳异硬着头皮问道。
      “东山?东山骷髅堆,有去无来回。东山骷髅堆,有去无来回......”老人双目没有焦距,重复着当地关于东山的谚语。
      “那您认识宋清波吗?”柳异换了个话题。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呵呵呵。”老人傻笑着,突然惊跳了起来,“大公鸡!大公鸡!雄鸡唱晓天下白!天下白!天亮了!”
      完全牛头不对马嘴。柳异又连问了当时考察队其他人的名字,老人却一点反应都没有,仍在念叨着“天亮了”。
      柳异只得无可奈何地告辞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十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