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缠枝莲凤穿牡丹八宝纹织锦缎嫁衣 ...

  •   凤穿牡丹纹样里既有百鸟之王;又有百花之冠,富贵吉祥自不必说。这用的八宝纹择了和合二仙、龙门、玉鱼、祥云、方胜、书画、灵芝、元宝八种纹样,里面寄托的不单是夫妻和睦,也有蟾宫折桂、诗书传家、广进财源种种吉祥寓意。尽数用在嫁衣上足见父母的一片心意。
      只不过这纹样本就繁复,更兼得还要用平整柔滑的织锦缎来绣。如不是陈九娘这样的经年大家,怕是做不好的。

      秋日昼渐短夜渐长,暗合了阴阳交合之理。又是落果收获的季节,有子孙延绵之意,是以秋季是一年中布坊里最忙碌的季节。
      九娘既是绣娘,又管着手下的一众绣工,还要盯着采买销售记着出入的账目,每天进进出出忙得脚后跟打着后脑勺儿,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九娘也无心打理仪容,整日来来回回的穿着一件半旧的蜜合色夹袄,那袖上不知道从哪里粘着了丝线头,下摆也被蓝料污了,就是街上卖菜的婆子都比她更齐整些。
      这一身打扮知道的人明白这是忙得没有工夫换,不知道的还以为布坊惨淡经营连累得老板都穷得没了体面。
      与九娘做生意的农户商户不会嫌弃她的打扮,但是若是拜见贵人,这般姿容却是太过不雅。

      一日九娘正在柜上清点帐目,一个年过五旬的老妇从外面进来。
      九娘抬头只见她的衣裳颜色虽用得是暗沉的酱色,料子却是古香缎,便知这是一门贵客,赶忙放下了手里的算盘迎出去。来人自称姓李,是平县县令韩太太的配房。奉了韩太太的命请明日九娘去府中,有活计要与她。
      九娘连声应了,亲自把李阿姆送出了大门。

      回过头来今天的帐也不盘了,让使女烧上热水准备洗澡,再把出门的大衣裳找出来用香叶熏了。
      洗过了澡,九娘歪在美人靠上沉思,县令家中自有针线上的仆妇,今日却派了女管家来请她过府,也不知道是为谁准备衣裳。
      据说县令家中有一个将要出阁的女儿,可是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谁也不晓得是不是真有这么一回事。如果真是为女儿准备嫁衣,自己总不好就这么两手空空的去了。想到此处,九娘起身去书架上取了自己画的花样册子,又温习起自己已经烂熟于心的图样来。

      第二日九娘早早地就起了,细细地盘了发髻,抹了面脂,着了簇新的雪青色夹袄并牙色挑线裙子,绣鞋也擦得不见一点灰迹,自入了秋以来头一次变回了体面人。
      昨日李阿姆只说今日县令府上有请,却未说具体的时辰。九娘不敢有所怠慢,辰时刚过就让小厮套了车送她往县衙去。
      县衙的门子许是李阿姆昨天打过了招呼,九娘叩了侧门禀明了来意就被人请入了二门。那厢韩太太还未起身,一个穿红着绿的便丫鬟请她在二房里先坐下喝茶吃点心,等太太起了再去拜见。
      九娘向丫鬟道谢接了茶盏,借氤氲的香雾遮掩悄悄打量着四周,只见县尊府中用具处处考究,连服侍的丫鬟都着妆花缎,心中暗暗有些发苦:自家的布坊经营的品类多是普通的棉绸之类,恐怕是没有称韩太太心意的料子。这笔生意,只怕是难做。

      九娘这里还未思考出结果,就被丫鬟领去了韩太太起居的耳房,她只得暂收思绪,整肃仪容去拜见县令夫人。
      耳房里韩太太高坐主位,她的发髻已经全白,双颊却还有些丰润之意,幽深狭长的双眼半睁半合似在神游于外。身着蜜合八宝吉祥寿字纹织锦缎长袄,手上还蔫着一串菩提子,在满室浓得呛人的檀香味里活似一尊莲花座上的佛菩萨。
      韩太太下首坐着个少女,一袭碧色长裙更衬得面色苍白,瘦削得像一杆青竹,这应该就是韩家小姐了。

      九娘上前来道了万福,韩太太并不寒暄,只道:“今日请九娘过来,就是因为家中的姐儿要出阁,要你来做嫁衣。”说着便用手一指座下的韩小姐,韩小姐闻言对九娘微微颔首算是致意。
      九娘躬身连说荣幸,又试探地问起衣料的麻烦来:“夫人有命,小妇人莫敢不从的。只是平日里做的都是平头百姓家里的生意,采买的都是凡货,只怕配不得府上千金。”
      韩太太摆了摆手道:“各式料子我们府上尽有,只是针线上的不顶事。你只管拿料子做好了裁缝刺绣,到时候少不了你的赏钱。”
      话正说着,有婢女从后抱了衣料出来,打开只见是整匹流光溢彩的大红缠枝莲地织金缎。红地鲜艳金纹夺目,缎面光洁绚烂,带着些许细腻的凉意,正是所谓的“天上云霞,地上鲜花”。
      头一次见如此名贵的锦缎,九娘看得是目瞪口呆,只觉得自己以前多年的布坊老板是白做了,竟不知天下还有这样的衣料。

      还不急感叹,上首韩太太又道:“这原是我娘家来的,料子虽好,式样却有些老了。要九娘再绣上吉纹才配得我儿。”
      九娘今日没把花样册子带在身上,便问:“这女儿出阁,嫁衣上多有有凤凰、牡丹、鸳鸯、并蒂的。却不知太太要什么样的绣纹?”
      韩太太手上转了一粒佛珠,悠悠地说:“我看用八宝就很好。”话音未落,身后就传来一声惊呼:“太太!”九娘抬头,这才注意到韩太太身后站着个胭脂色长袄的青年妇人,想必刚才开口的就是她。
      韩太太也不回头看人,只道:“郑新娘是觉得哪里不妥吗?”
      九娘心道:用八宝吉祥纹自然不妥,这绣的又是法()螺又是宝伞的,给在家的居士倒是合宜,哪有小姐出门子穿一身法()袍的。不过在这屋里没有她说话的份,她也就垂手肃立静听吩咐了。

      郑新娘人生得甜美,声音也清脆动听,言语却十分无忌:“姑娘出门哪有穿八吉的,那不成了出家。”
      韩太太道:“你这样开口出嫁闭口出家,传出去别乱了姑娘清名。”
      郑新娘还欲还口,韩太太道:“三娘要嫁的可是解元公,有你这一个粗鄙的生母,不要结亲不成反倒结仇。”郑新娘便不敢再言语了。
      下座的韩小姐细声细气地对韩太太道:“依阿娘的意思,八宝选什么好?”
      韩太太道:“既然是你自己的嫁衣,自择了就可。”
      韩小姐含笑向九娘道:“解元方中举,春闱仍有可为之地,龙门、书画、祥云必要用的;既然是成婚,和合、方胜也要用;再加上灵芝、元宝、玉鱼三样,则福禄寿皆备。”

      九娘忙一一记下。她听韩小姐选了八宝,女子嫁衣上常用的凤凰鸳鸯却没有,心下觉得不妥,问道:“小姐可要绣上鸾凤?这鸾凤和鸣,夫妻和睦,嫁衣上一应是要有的。”
      韩小姐眉梢一挑,语气淡淡道:“那看来是我忘了。也不必凤凰比翼,绣凤穿牡丹便可。”九娘见韩小姐这样吩咐,垂手应了。

      定下了花样,九娘又要为韩小姐量尺寸。韩太太所居的正房里人来人往并不合宜,韩小姐就起身回自己所居的西厢,九娘也一并跟去。
      西厢里九娘替韩小姐量了好些尺寸,韩小姐也无不耐之意,任她摆弄。一旁的丫鬟在催,直言小姐身子不好,让九娘手脚快些不要劳累着小姐。

      量好了尺寸,九娘原准备告辞回去画花样子,却被韩小姐留住。韩小姐道自己平日里无聊也会做几笔画,有意让九娘把自己画的几幅带回去给花样做个参考,定下了样子要先与她看。“如此这嫁衣也算是有我一份功劳了。”
      九娘把丫鬟送来的画卷了拢在怀里,这才跟韩小姐告辞。韩小姐又叮嘱一回定下了花样要先与她看,便命婆子送九娘出府。
      九娘正要跨出垂花门,那婆子从怀里拿了一枚香囊,用手一掂颇有些沉,婆子道是小姐赏的。九娘又是一通谢。

      婆子送九娘出了月亮门,有小厮上来接了九娘手里的东西,带她去寻在门房吃茶的小厮。那婆子转身回韩小姐处复命,韩小姐听罢不置可否,摆摆手让她下去做事了。
      婆子下去后韩小姐却不回卧房歇息,坐在外间似是在等人。不多时果然有人来,那人也不敲门,直推门而入,正是刚才的郑新娘。
      郑新娘进来在韩小姐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不等茶水来就忙问韩小姐嫁衣如何,韩小姐便把自己拿画轴给陈九娘的事情说了。
      郑新娘怕万一九娘把韩小姐的画作传出去,会对韩小姐的清誉有妨碍,她一贯是心里藏不住事的,就把自己的忧虑直说了。
      韩小姐听了眉毛都不动一下,道:“这陈九娘既然生意能做到县府来,这点子操守还是有的。”郑新娘见韩小姐如此说,也不敢再反驳女儿,喃喃了几声算是把此事放下。

      这厢郑新娘不言语了,韩小姐反问起她来:“刚才在太太那里,新娘怎么那么沉不住气?若不是我及时圆过去,今天是不能善了的。新娘怎么忘了我是太太的女儿,她一向哪里都不亏待我的,又怎么会在这等大事上出差错。”
      郑新娘听得眼泪一下子就流了满颊:“她整日里吃斋诵经的,我听她说八宝自然想的是佛门八宝,这心里一着急就……”
      话音未落又哭得泣不成声,韩小姐也只能拿了帕子给她。郑新娘抽噎了几声缓过气来,又抱怨道:“这老妇定是故意的。”
      韩小姐长叹一声道:“故意不故意又如何,那可是太太啊!”
      见郑新娘还欲开口,韩小姐忙用帕子捂了她的嘴:“新娘还是慎言吧!我马上就要出阁了,日后新娘可就只剩一个人了。”
      这话实在伤感,说得韩小姐也不由得眼圈泛了红,郑新娘更是眼泪落的雨珠一般。母女二人相坐垂泪,好一阵后才让丫鬟送了水进来重新施了脂粉。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缠枝莲凤穿牡丹八宝纹织锦缎嫁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