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后事(修) ...

  •   十三、后事

      顾蓉的后事,非常之简薄。她似乎早就料到自己有这么一天,早早就交待过儿子要如何处理自己身后之事。桃李村旁边就有一个化人亭,顾修谨说当初娘亲带他迁居此地,就是因为此地有化人亭,他五岁和娘亲来到这个村子,显然那个时候顾蓉就知道自己积重难返了。

      虽然这一切都是景湉期的假设,不过传言人在将死之时,会对自己的离去有所预感,所以顾修谨的娘亲是不是早有预感,收拾好了自己和屋子,静静等着自己的孩子,等待着自己的死亡,若是顾修谨再晚回来一日,她恐怕还能再支撑一日,只是这样的煎熬,对于重病之人,实在太过残忍了。化人亭的人来收敛她的尸身的时候,盖布没有盖严实,景湉期看到了她的手,骨瘦如柴这个形容词,一点也不夸张。

      他们正午时分来到这个村子,还不到半个时辰,顾修谨的娘亲就魂归西天,之后顾修谨也没有守灵,没有发丧,依着娘亲的吩咐将她焚化,故而薄暮之时,顾修谨的娘亲就变成了瓷坛里的灰烬。

      顾修谨依着娘亲的遗愿,把骨灰撒入了桃李村旁的那条小河里,大家都知道他很难过,偏偏他还忍着不哭,只默默流泪,景湉期突然有些想念那个在地窖里哭哭啼啼的小孩子了。

      最后一把骨灰撒尽,河面上泛着残阳的余晖,映出半江萧瑟的红,顾修谨把瓷坛也扔进河里,那小瓷坛灌了水,一会儿就沉底了。

      “娘亲说,将她撒入河里,以后江河湖海,皆与我为伴。”顾修谨抹了把泪,扬起头看着胡夫子道:“夫子,我、我可以哭吗?娘亲说、说让我以后听你的话?”

      “可以。”胡夫子摸摸他的头。

      “你们不会笑我?”顾修谨环顾众人道。

      “不会”几个孩子很用力的摇摇头。

      “娘亲···哇···”天已经黑了,男孩哀恸的哭声才停下。胡夫子给他喂了安神药,又施了针让他睡下,在顾修谨原先住的破屋里守了他一夜。

      天色已晚,景行他们只好在桃李村借宿了一宿。次日晨起,胡夫子称自己近日不便,包了包银子,托付杨玉树和景行帮忙照看顾修谨一段时日,二人倒也没有推辞,毕竟胡夫子年事已高,照管孩子费心劳神,他本身作为医仕,此次还要主持招生,肯定是忙不过来。反观他们家中都有孩子,带一个也是带,带两个,也没什么不妥。一行人在桃李村分手,胡夫子还要回岑南县城主持考试,而景行和杨玉树则带着这群孩子往康业镇赶。

      顾修谨只带走了那块他用来当镇纸的鹅卵石,娘亲去世时,家徒四壁,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他依着娘亲的意愿,把她的衣物都焚了,只带走了这块娘亲给他捡的鹅卵石。

      两个表哥也许没有注意到,但是景湉期觉着这两位家长应该有所察觉,顾修谨家没有任何书籍,她并不认为是母子俩把书买了换钱看病,很有可能他家里就从没有过书,顾修谨所学,完全是靠顾蓉口传心授,顾修谨的水平,无论是习字,还是对四书五经的学习,与景湉期的二表哥杨博瞻相比不遑多让,然而杨博瞻是个什么条件?顾修谨又是个什么条件?景湉期也不知道自己是该说顾修谨是天才?还是他娘亲是天才?

      因为他才失了母亲,大家并没有多问,既然他祖上与胡夫子有顾,想来也有一番来历,可是有些事情,能不问则不问,既然受人之托,那就照顾好他便是了。

      行至康业镇,到了杨家天已经黑了,杨玉树安排孩子们用过饭,见他们累得很,就让下人们服侍他们歇了,特意嘱咐方儿记得给顾修谨吃药。胡夫子除了包的那一包东西里,还有一瓶安神的丸药,恐小儿夜哭,让他们睡前给顾修谨服用一粒。

      景行不太放心,索性当晚就和顾修谨歇在了一处,毕竟景行也是个没亲娘的人,顾修谨的心情他还是能领会一二。景行的亲身母亲走得太早,那时他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孩,没有任何记忆,看到这个孩子,他觉着没有记忆,有时也是一件好事。

      虽然吃了安神药,顾修谨夜里还是哭了两次,梦中被魇住了,不住的啼哭,好在景行哄女儿的技术还没有生疏,只好把他抱起来哄哄,顾修谨才安静下去。

      “你怀着身子,要不要避着些。”纵使路途劳累,杨玉树还是和林氏妻子说了此事,当然景湉期被拐那一段是一定要略过的,大家在路上就达成共识,此事绝对不能对家中说上半分。

      “怕什么!我怀的应该是个小子,阳气旺着呢!···真是可怜见的···”林氏说着捏着帕子擦了擦眼角,“王婆子不也是无根户,你看妹妹妹夫家被照管得多好!”

      ‘无根户’是当朝对无亲无戚,无父无母,无夫无子的女子或是孩子的称呼,还有一个非常不人性化的风俗,这种‘无根户’并没有为亲人守孝的资格,所以顾修谨也不能为他的娘亲披麻戴孝。当然迷信一些的,认为这样的人命硬,犯克,故而这种‘无根户’生计一直十分艰难。景湉期家里的王婆婆,就是她家收留的‘无根户’。

      虽然林氏挺了个大肚子,但是次日便开始给顾修谨置备东西,她如今精力不济,给他做衣服是不现实的,胡夫子给的银钱并不少,林氏也只能去给他买了几件替换的成衣。好在二儿子和他身量相仿,脚也差不多大,于是便把新做的两双鞋也给了他。

      景湉期最喜欢她这个舅母了,热心,善良,乐观,开明,还生了一副和善的圆圆脸,拥有很多美好的品质。

      林氏本名林嫦儿,出生商户人家,林家也算是文商,林家兄长曾经在外祖父处求学识字,林氏也学了一些,也识文断字,文学素养虽然没有从小耳濡目染的杨芝兰那么高,但也是知书识礼,能和杨玉树聊上两句,处事干练,性格开朗,生得正是长辈们最喜欢的富态圆圆脸,当年定下这门婚事的时候,杨家人可是没有丝毫犹豫。

      景湉期觉得舅母林氏和娘亲杨芝兰这样的女子,放到现代,就是那种‘富养’的姑娘,精神上并不贫瘠,就算是出嫁以后,娘家也没有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一说,照样十分疼爱。可见,古往今来,家庭对人的影响一直十分巨大。

      好在舅母被这件事绊住了,也没注意到景湉期腿脚还有些不灵便,怕被舅母察觉,她连药都不敢抹。小圆给她洗澡的时候看到她身上还没褪尽的淤青,景湉期也推脱是因为自己摔倒的时候不仅崴了脚,还磕到了。让小圆不要告诉舅母,毕竟舅母还怀着身子,方儿和小圆都是林氏的陪嫁丫鬟,自然顾虑着主子,也就照做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后事(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