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宫变 ...

  •   月色晦暗,一连几天的闷热,让人烦躁起来,从傍晚开始,天空就开始积聚云层,原本白色略有些厚重的云越来越厚重,颜色也从白色渐渐往深灰色过度,夜幕降临之后,有了几分凉意,大伙儿心里也就舒适了许多,想着夜里估摸着便要下雨了吧,待雨后,天气便可缓和一些,即使热也不至于喘不过气来。
      暗夜里有些人影在宫墙之内四处奔走,蓦然,宫门大开,太子带着一干臣子闯入宫中,一排排的弓箭手就排开,正对着大殿。原本就燃着烛火的宫殿,如今更是被火把照的通透明亮。
      “孽子!你这是要干什么!”
      皇帝咳了两声,被这个自己一直看重的儿子气着了。
      “父皇如今也四十多了,孩儿也已二十多,总该为父皇分忧才是。”
      “你这哪是分忧,根本就是造反!”
      一排御林军站在皇帝前方,城墙之上也排了许多士兵,个个手执□□。
      “儿臣又何尝愿意忤逆父皇,只是父皇看重权势,儿子便不重要了,如今晋王这般,只怕也没几日了,将来父皇只怕要来对付儿子吧,儿子也不过是为了自保先下手为强罢了。儿子贵为东宫之主,是储君,理应为父皇分忧,可这些年来父皇独揽大权,又何尝真的将儿子当作储君来教导?便是直说,儿臣今日也要请父皇好好安享晚年了。”
      不到万不得已,太子还是不愿意杀了皇帝,背上弑父的污名。只是今日他已这般明目张胆的逼宫,若是不能够顺利取得帝位,父皇也不会放过他,即使不杀了他,流放或拘禁,都是在所难免的了,日后便只能形同废物一般,难以卷土重来。
      “好啊,你这逆子。来人,给我把叛军拿下!”
      “父皇,您还是省些力气吧。如今什么情势你还未看清吗?十一早就自请到封地去了,如今也算是看着北境安危。西凉这边还有的打,七弟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而四弟都半死不活了,自然指望不上,至于五弟,他什么性子父皇还不知道吗?当初父皇也是有意抬举五弟的,只可惜人家看不上眼你这些东西。”
      要五弟进宫来,摊上这趟浑水,可要等五弟换了性子才行吧。
      “父皇,儿臣只是恳请父皇退位享清福,并非要弑父,儿臣登基之后,自然会尊您为太上皇,尊母后为太上皇后。”
      “逆子!”当今皇帝抖着手,手指直指逼宫的太子。
      “废话也不必多说了,这帝位父皇可已决定要退下来?”
      “林统领,京郊营的士兵何在?”皇帝询问着这位御前大统领。
      “回皇上,京郊营发现异动,恐怕······赶不来了。”
      御前大统领嗫嚅着,低着头,总不能跟皇上说京郊营让几位驻守京城的大将给拦下来了。他还不知道太子竟这般能耐,连皇上的京郊营也动得。
      一听到京郊营异动,皇上一口气上去,险些就下不来了。
      “兵符在朕这里,京郊营乃为守护京城安危而设,是随时听候调遣清君侧的一支大军,太子如何调动的起?”
      “臣不知。”
      “好一个不知!”
      如今形势比人强,太子带来的兵卒远超过太子的配额,可见平日里便是私下养着这些兵马,宫中虽有御林军,人数却不多,且还不知道太子带来的兵卒战斗力如何。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位子,是肯定不能退下去的,若是连打都未打就直接认输退位,将来即使景王率大军回京,他也没脸再登帝位。
      “林统领,传令下去,将太子抓起来,至于这些造反的兵卒,杀无赦。若是不得已,太子的性命也不必保着了。”
      换言之,就是可以生擒最好,若是不能,少一个儿子他老人家也不介意。
      “是,属下领命。”
      御林军平日训练有素,都是以一挑十的精兵,这场仗未必会输。太子久居京城,未曾带过兵,兴许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不管太子这边的兵卒如何,他们身为御林军,早该做好准备随时为了保护皇上而牺牲。
      于是,两军打起来了,场面极为混乱,追随太子的那些臣子都退到一边去,就怕这些不长眼的兵器会不小心招呼到自己的身上来。
      “皇上,我看胜算不定,您还是先走吧,只要留着性命,待景王大军回来,必然会清君侧的。”
      皇帝这时候倒是想起景王的好了,这个儿子生性太过耿直木讷,一直不得他的喜爱,可也正因为这个儿子太过忠直,倒不必担心他会如同太子一般谋逆,也不会拥兵自重,分寸掌握的极好,也不枉费额他刻意将他安排在军中,将兵符交给他。
      “臣先护送皇上安全离开皇宫吧,若是能够将太子一派歼灭,自然会将皇上迎回宫中。”
      “也只能这么办了。”
      宫里大乱,后宫自然也收到消息,除了几位心中有数的人精,其他妃嫔都慌乱起来,惧怕不已。皇帝并未往后宫而去,也不打算去找那些个宫妃,在林统领以及一些贴身侍卫的护卫下转进了宫中的密道,借此逃出宫外,只要出了宫,太子一时半会儿便找不到他,届时再将消息传到誉王和景王那里,自然会有军队回京清君侧。只要撑过这段时日,太子也嚣张不了了。
      血洗宫墙,御林军在得不到援军相助的情况下,兵败。太子直接登基称帝,并在三日后举行了登基大典,私下里并未放弃对皇帝,不,现在是太上皇的搜索。
      “情况如何,可有把人找到?”
      “回皇上,太上皇怕是早就安排好了退路,一时半会儿,人海茫茫,恐怕还要费些时日。只是,按臣的看法,太上皇只怕藏匿在京中的某一户人家,也许是心腹大臣,也许是早已安插在京城的眼线或者地下室。若是躲在大臣家中或者某个院子里,这倒好办,多些时日总能找出来,只怕是京城里还藏着什么隐秘的地方,叫人查找不到。”
      凌云飞冷哼,“可见父皇确实防备着我,连这样只有君主才能知道的事情,也并未说与朕听。”
      回禀的臣子不好接话,只能垂首不语。
      “去吧,便是把京城翻过来,也要将太上皇找到,如今消息只怕已经流出京城之外了,父皇也会想尽办法将让景王或者誉王回来清君侧,只要控制住太上皇,一切都好说了。”
      只要太上皇在他们的手上掌控着,并未丧命,而是好吃好喝每日清闲的坐着太上皇的位子,景王便没有理由派兵攻打,否则谋逆的便是景王了。况且,景王就算不在乎名声,有太上皇在他们手上,景王也不敢轻举妄动。如今他以这样的方式取得皇位,只怕景王不会信服,他得先想办法将景王安抚下来,誉王虽有军衔,却无兵符,无权调动军队,对誉王,倒是不必太过担心。只要将景王稳下来,日后再寻个由头,将景王手中的兵权收回,到时他还有何惧?
      “对了,盯着景王妃那里,要给朕死死盯着,不可有丝毫差错,若是叫景王妃逃脱了,朕便少了有力的棋子来威胁景王。”
      景王喜爱妻子,这是众所周知的,昔日不惜以兵权相要挟,也要娶进门的寒门女子,在景王心中的分量怕是要比父皇还要重吧。父皇扣留景王妃,一面是因为她是女子,是亲王王妃,不便随着大军走动,另一方面,何尝不是想借此控制景王,不让他拥兵自重,威胁到皇位。
      “景王妃那里一直有人盯着,这些时日,恐怕景王妃也受了惊扰,每日只是待在院子里,不曾出门,只偶尔出来走动走动。”
      “嗯,记得,严加看管,不要让人溜了。”
      既然父皇都能逃得出皇宫,那么,景王为心爱的王妃安排退路也实属正常,就怕景王妃会在此时遁逃出京。
      “是。”
      “退下吧。”
      “臣告退。”
      如今已贵为一国之母的太子妃,得了信儿便往如今贵为皇太后的宫里走去。以往也就罢了,如今她人已入主东宫,自然要好好尽孝。太上皇的嫔妃们并未处死,只是都依据品阶升了上去,到底太上皇未死,还用不着她们去殉葬。
      话说宋承烨等人一路赶回京中,已是快马加鞭,可回来的时候事情早已经发生了,而京城城门的盘查如今也是讲究了许多,宋承烨也算是名门贵子,京城里哪个当官的认不出宋家的家徽,自然是要放行的,可宋承烨不敢犯险,如今太子自己登基称帝,自然不会希望晋王再醒过来,于是便与孙靖元等人分开了,两批分别进京。见他没有带着神医回来,太子会放心许多。即便他曾是晋王船上的人,如今晋王这般模样,太子也不认为宋承烨还是自己的威胁,且他的皇位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顺,宋承烨也没有把柄落在他的手上,宋家是名副其实的世家,先不说宋家当家主母是来自国公府的嫡女,宋家对于大兴的经济把握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并不适宜在此时与他杠上。
      只要宋承烨肯安分,他自然不会在此时为难于他。
      宋承烨替玉娆夫妻安排好了护卫以及落脚处,也悄悄的将人通过密道送入晋王府中,以便替晋王解毒。此时太子定然还未松懈对晋王府的看管,玉娆夫妻并不适宜待在晋王府中,即使偷偷将人送进去,可府里上下这么多人,少不得会有些暗探在盯着,还是小心为上。且不说,那晋王妃就不是站在她的夫婿这一边的,更要防范了。
      “爷?”
      “说吧。”
      “景王府中有些异动,只怕景王妃已经坐不住了。”
      “不足为奇,景王远在西南,而她独自待在京城,如今凌云飞那小子把持着宫中,对她自然是严加看管,必要时她便是威胁景王的一颗最好的棋子儿。她若不想连累她家王爷,自然会想尽办法要逃出京城千里寻夫去。”
      “那咱们?”
      “景王妃这般实在难得,令本王钦佩,不妨祈祷景王妃能够顺利抵达景王身边,夫妻团聚,总是美事一桩。景王妃那儿你便不必太多关注了,现在,给我把宋家小子手里的柳家人杀了,把付康留下的东西拿回来。”
      “柳家小姐已经被宋二公子送走了,这······”
      “不妨事,东西不在她的身上,柳家两位少爷只怕也是不知情。只要东西拿回来了就好。”
      上回入京,性情淡漠的小儿子,难得的愿意与柳家那小姑娘亲近,既然儿子喜欢,那便留她一条性命无妨。
      “是,属下明白。”
      “去吧。”
      孙靖元的话,玉娆也听见了,只是夫婿要大开杀戒,她却并非慈悲之人,并不放在心上。她唯一挂念的便是她的出头天,她的夫婿,其他人如何与她何干,不过她相信孙靖元不会有事,而她也不喜欢议论这些,听到了也只当没听到。孙靖元信任她,并不会防备她,所以他们的谈话,坐在里屋的她是听了个一清二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5章 宫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