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暹陌茶市 ...

  •   暹陌城全城共12门,东面自北而南为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南面自东而西为覆盎门、安门、西安门;北面自西而东为横门、厨城门、洛城门;西面自北而南为雍门、直城门、章城门。每门有3个门道,宽6米,恰好等于当时4个车轨的宽度。除霸城门、覆盎门、西安门、章城门以外的其它8个门都有1条大街通往城内。全城共有8条大街,互相交叉会合,形成许多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安门大街长达5500米,洛城门大街长850米。各条大街宽度基本在45米左右,其间有两条排水沟将全街分成三道,中道宽约20米,称“升平道”,专供皇帝行走,两侧各宽12米,供其他人行走。
      戴愈把这些大道逛了个遍,被气势宏伟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迷花了眼,但他发现,和玉澄逛街真的是件很无聊的事儿。他只是跟在戴愈屁股后面,既不给戴愈指路,也不和戴愈谈天。戴愈甩又甩不掉他,后面像跟了个鬼似的,别提多难受了,看了他就不爽,总之是越发想念会跟自己斗斗嘴的玉清了。
      街上好玩儿的东西倒是不少,可惜戴愈没兴趣--糖葫芦他不爱吃,面人他没兴趣,小吃的话翠苑厨房的更好吃,玩儿的他已经过了年纪。他其实想买书看,可是整个城里竟然没有一家书店,问了玉澄才知道,原来幽国的书籍全为贵族、士族所有,商人是没有权力经营的,但是国家在每个大城市设有书院,凡是本国居民都可以去念书或者借阅书院的藏书。也就是这一政策,让戴愈大为感慨,一个古代的君主,让全国的人都读上书,让大家都接触到真理,无异于是在拆自己的台子,是说他笨好呢,还是说他开明好呢?
      在西市的海风酒楼用的午餐,这是戴愈第一次在这个世界吃到海鲜,虽然和原来世界的品种都差不多,但是这里纯天然无污染的口感就要好上许多了,而且吃的也放心。
      吃完饭,戴愈看着对面玉澄的死人脸,终于忍不住把筷子朝他掷了过去。
      玉澄不动声色,伸手把戴愈扔过来的筷子用两根手指夹住,轻轻放回桌面,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戴愈翻了个白眼,“有武功了不起啊!我……”眼见地看见周围许多拿刀拿剑背弓的武林人士齐刷刷地看向这边,声音马上小了下去,“我吃饱了!小二!结账!”
      付了钱,戴愈大部迈出了酒楼,玉澄不紧不慢地跟了出来。
      “哪里有好玩的?”戴愈望着西市大街,头也不回地问道。
      “你想玩什么?”
      “拜托,我才第一次来这里,如果知道哪儿好玩还用得着问你?你好歹也在暹陌住了这么久了!今天难得出来,你就不能做一次向导?破保镖当着真有这么爽?”
      “小姐的命令,我不能违背。”
      “……”无语了。
      玉清是这样,玉澄也是这样,全拿轻扬的话当圣旨,真不知轻扬给他们吃了什么药。“玉澄,我们去喝茶吧。你知道这里的茶楼在哪里么?”
      “茶市街。”
      “告诉我名字有什么用?带路!”
      “哦。”真是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戴愈更郁闷了。

      看来幽国真的很崇尚茶文化,所以在京城设了东、南、西、北四市后,又单独设一茶市,并为此市修建了宽阔的街道。
      茶市其实并不单单只是一个市场那么简单,其规模可以说市城中城,且建筑风格也与暹陌城中其他的不同。茶市中楚乐茶市街,还有一条较窄的街名曰:曲街,与茶市街平行。两街间由一条小河隔开,此河的水引自陌河。沿河的土木小楼,白墙黑瓦,青石板路,都表现了江南茶乡的生活韵味。
      茶市,做的是茶叶生意,位于京城内部,交通便利自是不在话下,而且暹岭又是幽国三大产茶地之一,原料也有了。于是自此市建成起,各地商贾纷纷到这里坐庄收货、发货,一时间茶行林立。
      茶叶交易的繁荣带动了茶市的发展,使茶市街和曲街上的商店逐渐多了起来,房子大都是土木结构,基本上体现了留下一带民居风格,即前为店铺后为住宅的格局。沈永顺、俞大兴、方正大酱园,都为石库墙门内的大店堂,前店后坊。沈、俞两家六作齐全,还有正顺、周丽和等七八家酒酱店。南北货兼糕点制作业有沈宁寿、孙茂祥、大园昌等,百货业兼布社有生号大、生生、圣和昌,米行有胡升隆、陶隆盛、万隆等。豆制品业有应协茂、王宝昌、“马驴子”等几家;还有肉铺、茶店等。中药店铺有世安堂、仁寿堂、王源兴等,中医坐堂门诊,医圣欧阳璟开始行医即在王源兴药店坐堂。金银首饰有凤楼,当铺有仁康;其他如木作、泥水作、白锡作、铁器铺、染坊、水果店、鲜鱼桶、腌腊咸鲞店、灯笼店、鞋店、香烛店、裱画店、轿行、车行、水陆运输行、吹鼓手班、烧饼店、酒烟店等等,应有尽有。各类应时咸甜小吃摊有豌豆糖粥、酥藕粥、油氽粽子、开洋线粉、云吞等。
      曲折的街道,花花绿绿的商品,嘈杂的叫卖声,组成了茶市的商业特色。两街上的茶坊酒楼饭庄临河而筑。临河设有“美人靠”,倚桥品茶临风聊天,那种滋味体现出生活在暹罗的的从容与悠闲。街上有大兴饭馆、得月楼等,闻名于世的暹罗名菜清汤鱼元、醋溜全鱼就起源于大兴馆。城南的水乡盛产草、鲢、鳊、鳙等淡水鲜鱼,暹陌城菜馆的淡水鱼都由那里供应。大兴馆擅长制做鱼圆,选用花鲢将鱼剖为两片,用刀斜着刃徐徐刮其肉成泥状,加少许盐、少许水,挤姜汁于其中,用几根竹筷子,打成糊状,然后用羹匙舀鱼泥,用手一抹,入沸水成丸状,沸煮后撒上葱花,盛碗出锅,色彩洁白如玉,鲜嫩象豆腐。俗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大兴馆这道鱼菜深受欢迎,慢慢地传开来,成为暹陌的一道名菜,上了筵席。
      戴愈背靠美人靠,半眯着眼睛看着水道上来来往往的小船儿,听着玉澄给他做的解说,别提有多惬意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玉澄这个闷葫芦,一讲到关于茶市,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口若悬河。
      说的起劲,听的认真,楼下却突然起了骚动,原先在茶楼酒馆里的人们一下子都跑到了河边争相眺望,真可谓万人空巷。戴愈也和在二楼的许多客人一样,伸长了脑袋往外看。只见一艘镀金的乌篷船由远处缓缓驶来,在阳光照射下,更显富丽堂皇。
      “那是谁的船?好大的派头。”
      “那是七皇子和离国使者。去年离国和我国发生海战,输了,承诺把泰罗岛的南边一半割让给我国,却找接口一拖再拖,现在终于拖不下去了。”
      “那怎么往这儿来啊?喝茶么?”
      “七皇子自然是来尽地主之谊的,不过不是请喝茶,而是请吃饭。由内河穿过茶市,可直接到达安门大街上的天香楼。”
      “天香楼?!”戴愈可一直记着呢。
      “天香楼一半在水中,一半在陆上,可谓奇迹。你就别想了,普通人进不去的。好了,别看了,记着以后别惹上七皇子那边的人……快些把茶喝了,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了。”
      “我听说暹陌夜市很是热闹,不如我们一会儿等天黑了逛夜市去好不好?”
      “不行!小姐让你晚饭前必须回去。”
      “我怎么没听她这么规定?”
      “她跟我说的,当时看你那么兴奋,不想扫你的兴。”
      “切……还不是扫兴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暹陌茶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