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我 ...

  •   第二十八章

      冬至,在北风的呼啸声中,迎来了书院大考。
      这一天,温橙早早的来到了书院,入目,书院里的女子,或是三三两两的作着诗,或是静坐在背着书。
      目光逡巡间,却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看到的的那一个人。

      一直到辰时,随着一声锣响,书院的考试终于开始了。她这个时候才看到,自己要找的那个身影默默走了过来。令温橙意外的是,本以为那女子会独身一人,却发现她身边有了别的女子,耳语吩咐下人去查探一下那个女子的身份。

      不多会,就打探到了,吏部尚书之女吗?王素衣。和他那个道貌岸然的弟弟王腾倒是有些不同。不过,也只是看起来不同罢了,还不是一丘之貉,那些落魄日子里的不美好涌上温橙的心头,一丝丝旧时的嫌恶又被翻了出来。

      果然是,人以群分,这一个个的都是不怀好意的人。时间呐,真的巧妙得很,把你所在意的,所讨厌的,所忌惮的,都慢慢给分清楚,然后凑到了一块。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吧,只不过是那张脸才引起了自己的注意,除了这一点,如果还有什么可说的话,大概就是,这个不明来历的女子真有什么不好的目的,温橙如是想。

      而一早就吃过早饭,习惯地陪着王素衣一同来到考场的木清呢,显然不知道自己又被人揣测了这么久。

      走进考场,然后对着自己手里的号牌,找到自己的位置,状若无人地落座。两只手放在桌上,目不斜视地思考着自己等下应该怎么答题。
      随着三声锣响,考生们都入场了,木清抬起头,看到台上自己日思夜想的人,依然是前些日子见过的那副模样,淡然恬静,雍容华贵。

      你该是很好的,可即使这样,我也不能放下心,总想离你近一点,再近一点,哪怕什么都做不了,只是看着,也很好。

      考卷一张张的分发下来,第一道题,很是应景的,以冬雪为诗,脑海里闪过曾经背过的诗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这一首了。
      第二部分是四书五经的答论,应对起来也不算难。

      令人意外的是第三部分策论,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一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什么?木清扬了扬眉毛,抬起头看向台上的那个人,依旧一脸严肃的看着台下,虽然知道台上的人不会盯着自己,可她还是下意识的往上面瞧了几眼,这样的问题,你想要看到怎样的答案?

      想起自己之前的身份,世人口中骁勇善战,智计卓绝的安王爷,对这个问题,该是不在话下的。可实际上呢,她虽然取代了安王爷的身份,可是灵魂里,思想里的东西是没办法替代的,所以她除了那场实战之外,就是自己在现在所看到的东西,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作弊了吧,木清自嘲的想。
      古往今来,国之安策,取得战胜不外乎五点。
      一是得民心,君臣有同生共死与国家共存亡的信念。
      二是知天时,四季交替,风霜雨雪等都要善于运用。
      三是明地利,路程远否,地势险否,视野阔否等等。
      四是用良将,谋略如何,赏罚是否分明,对部下是否管理有方等。
      五是立法纪,军纪严明,编制是否得当,责权划分有没有清晰等。
      此五点,关乎胜败,胜败亦取决于此。(结合孙武计篇,多方借鉴,不必当真~~)

      木清提起笔,毫不犹豫地答起卷来,一炷香刚过,自己就结束了所有的部分。把试卷展好,用砚台压着角落,然后她就闭目养神起来。

      不出所料的话,自己应该是没有失误的,虽然没有把握拔得头筹,但也不至于落得下风,应该还是勉强能入眼的。
      因为女子书院人数本就少,所以他们这几十位女子,试卷交上去之后,当天就可以被批阅出来,因为院长参与此次批阅,所以很多人还是心怀忐忑的,像是王素衣,几乎称得上是心潮澎湃的,她平时极少出府,所见所闻也不多,但是对于安王妃这个人,确是慕名已久。哪怕不能顺利参与春试,只是能得这样的人赏识也足够了。

      香就要落尽,温橙坐在台上,目光似是无意的瞟向那个人,是一副早已停笔,胸有成竹地模样,看她气定神闲的坐在原地闭目养神,倒像是真有些文墨的。

      其余的女子,或是已经答完,或是还在紧张地答卷中,温橙现在倒有些期待了,不知道这个人会让自己惊讶还是是惊喜?
      又是三声锣响,试卷一张张的被收上来,除去没有答完整的,最后,收上来也仅仅只有二十份试卷。
      和几个夫子简单的批阅完前面部分的答案之后,第三部分的策论,温橙逐一审视。果不其然,并没有让自己特别惊喜的答案出现。毕竟在这个时代,哪怕是圣上,也依然是重文轻武的。而武官们呢?都是不擅表达的,所以关于这方面,男子尚且不能,何况她们这些深闺里的女子呢。
      嗯?她的目光留在了自己最想看到的两张试卷上,一份来自王素衣,而另一份,来自木清。

      前者,应该是尽己所能,虽然没有上过战场,没有实战经验,但是把能想到的都答了出来。
      而后者给出的答案,就有点巧妙了,虽然看起来也像是没有上过战场的,但是对作战的准备,甚至对战事要点的分析,有些话可以说的上是一针见血了,想必我们的皇上看到这样的考卷,一定会感到惊喜吧。

      而温橙,手心里微微冒出冷汗,这个人的才华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期待,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人,顺势举荐一下,也算是尽了自己这个院长的职责,可是这个人有如此大才,又有如此的容貌,怎么能让人放心呢?

      虽然她提出这个问题是有意为之,但是能得到这样的答案,确是意料之外了,温橙将两份试卷收好,当天就进了宫。

      这是在安王爷去世后,安王妃第一次进宫。
      皇帝惊喜一异常,没有把她当做一般臣子,而是当作他自己的弟媳,着皇后安排了晚宴。本想其乐融融像一家人一样吃一顿平常饭,结果这个人真是不知趣的很,竟然拿出了两份考卷来。

      皇帝有些无语的把考卷接过来,很是疑惑的看着试卷上的名字,不就是书院里的两个女子吗?难道有什么不同凡响之处?书卷展开,第一位名唤王素衣,字迹清秀,答题简明扼要,倒是有可取之处,但是这种试卷只能说得上有些出众罢了。

      皇帝不以为然地展开第二份试卷,木清,名字叫起来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和他的皇弟是一样的发音,只是那笔迹就真的可以称得上一句熟悉了,这个人的笔迹和他那个皇弟简直如出一辙。

      他有些好奇的往下看,前面的部分依然是一丝不苟的,几乎没有出错的地方。可当看到下面的策论时,原本自己有些不以为意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这等论述用出众已经不足以形容了,如果把这种人招进朝廷,当得丞相之才,他微微凝神,沉声道:“安王妃对这个木清可有了解?这等才华入朝为官,已经足矣,不知此人家中还有何人,从何地来?可有调查过身世?还有朕怎么觉得这笔迹和皇弟有些相似?”

      温橙抬起头,果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错觉吗?这一模一样的笔迹,不是短时间内模仿就能做得出来的,还有那对战争与众不同的看事角度。

      自从看到这份试卷一直到进宫,她的心情就起伏不停,如果是单纯的模仿,如果是改变一个人的样貌,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像这样把一个人的思想,甚至是一个人常年以来的笔迹都模仿得如此相像简直匪夷所思。

      她抬起头定定地盯着皇帝:“臣妇命人调查过,此女家中无人,或者说无家,此女系半年前出现在在渭水河边,后被人所救,由施救者之子柳大郎收留,连身份文牒也是柳大郎托人所置。之前的东西都无从查起,像是凭空出现一般”

      皇帝看着温橙郑重的面容,心里有些了然,他把试卷又重新审视了一遍,特别是策论的部分,见解独到,不输于他这个皇帝。最重要的是,这听起来耳熟的名字,还有这样的笔记,和自己脑海中的笔迹对比起来,就像是出自于同一个人之手,只是还不待他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

      温橙就接着道:“臣妇曾见过此人两面,此女子端庄稳重,颇有大家之范。其貌清秀绝伦,即使不不施粉黛,也有尤为出众,最重要的是她那张脸肖似王爷,如果着了男装,臣妇自认为分辨不出。还有她的名字,木清,府卫曾报前些日她曾来我安王府,可不知为何又离开了,臣妇以为,可使此人入朝”

      皇帝沉眸微敛,细细思索,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带着什么样的目的,把她放在身边,时刻才看在眼里是最安全的,随即他允诺道:“此二人皆可参加春试,若成绩尚可,入朝为官,或是王府的属官,朕觉得都可以”

      当天晚上回到王府,书房里烛火闪烁,不知道换了几次,温橙的手里依然紧紧的攥着,那是木清的考卷。

      旁边是安王之前所点注的一些书册,几番对比下来,模仿的简直天·衣·无缝。

      她摸了摸自己的微微隆起的腹部,孩子,不管这些人是什么目的,是为了什么而来,只要关乎你的父王,关乎我们母子,我都不会让他们如愿以偿的,神情坚定不可犯,却让人午饭忽略那眼角的泪花。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