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齐心协力 ...

  •   李有福回头问郑二娘:“你歇会,我来纺。”
      李有福在他大伯家就没有不做的活,下地、做饭、收拾屋子。甚至纺线织布也做的不错。
      郑二娘笑着说:“难得你闲下,就歇着。”手里的纺车转个不停。
      往常看到这夫妻两之间的脉脉温情,桐叶总会心生温暖。可今天她只发愁自己的心思:家里没有斗笠蓑衣,昨天她冒雨出去拔点小葱,在山边弄点野菜。虽然披着衣服回来也是又泥又湿。米面也快完了……钱也赚不到,得想法子……
      李有福是个闲不下的人,他在屋里转了两圈喃喃自语:“没有麻了,要不然打几双草鞋也好。”
      虽然声音很低,可是桐叶却听到了。她心里一动笑容浮上脸庞:“爹,下雨也有法子挣钱,你做不?”其实不用问桐叶都知道她爹的心思。
      果然李有福抬头着急的看着桐叶。
      “爹,咱们去镇上买些下等麻回来,编成草鞋。等天晴了或者拿到镇上去卖,或者我跟你去县里卖。”桐叶很兴奋,三国的刘备不就是卖草鞋的。
      “哎、哎,好。”老实的李有福忙不迭的点头。
      郑二娘却不同意:“这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来回将近三十里地。淋出病咋办?”
      桐叶笑嘻嘻的说:“没事,我去李奶奶家借斗笠蓑衣,刚好让爹把你纺好的线拿去交了。”
      “就算有蓑衣也不行,这线不能见一点水,还是别去。家里剩下五百多钱,米面快没了吧。,还要缴税”郑二娘忧心的皱眉“衣裳湿了,也没几身换。”
      桐叶已经想好办法笑的很灿烂:“娘你就等我吧,我想到办法了。”说完披上一件旧衣服,挽高裤腿冲进雨幕。
      “李奶奶,我家快断粮了,能在你家借点不?等雨一停我们在镇上买到了就还。”桐叶手里抱着借到的斗笠蓑衣,半低头脸红的低声说道。
      “这有什么为难,”李奶奶笑呵呵的说“不过你们何必在镇上买,看村里谁家有卖的,买些不久结了。”
      “不是没想过,可我们……”桐叶顿了顿“暂时手头紧每次买上一二十斤不好意思。”
      听到这里李奶奶觉得,山里人真的是实心眼,都这么难还记买肉得还人情。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她沉吟了会说:“你们要不嫌弃,就先来李奶奶家买。不拘你一次要多少,没钱先欠着也行。”
      桐叶惊喜不已:“谢谢李奶奶,等我们从镇上回来,就让我爹来买。”
      “怎么下雨还要去镇上,这不是有吃的了?”
      桐叶脸上笑眯眯的:“我娘这几天,纺了些线拿去镇上交,再买点麻回来打草鞋等天晴了拿去卖。”
      看着离去的桐叶背影,李奶奶怜惜的摇摇头:这一家人真不容易,家里没有隔夜粮,难为这孩子还笑的出来,村里谁像他们这么拼命。
      桐叶回到家,把虎头的油布抽出来擦干净。先找块布把麻线包起来,再用油布包严实,捆的结结实实。让她爹抱在怀里。父女两人带上斗笠穿上蓑衣一起去涝镇。
      雨天的涝镇特别冷清,街上不说小商小贩便是行人也没有几个。因此收麻线的掌柜的看到冒雨而来的父女两,很是吃惊:“怎么下雨来了,活计放着天晴来交也行。”
      桐叶怎么好说家里快要山穷水尽,只是笑着说:“我爹在家里闲的难受,便想着买点麻回去打草鞋,自己穿也行卖也行。”
      “也是”掌柜的点点头信了桐叶的话“你看这下雨天没什么人,镇上的铺子照开不误,不就是在家太闲了。”
      说完不等桐叶接话又说:“草鞋我们也收,按大中小一双也能挣上六到十文。要是有多的,拿来我这里就好,不过活要做的好,规矩照旧。”
      一边说掌柜的也没闲着,验了货总共十一斤四两线,他问桐叶:“你是再兑那么多熟麻回去,还是全部套钱。”
      桐叶想着既然他这里也收草鞋,就不怕连雨太久挣不来钱,于是说道:“再兑六斤熟麻,买上十斤下等麻。”
      桐叶怀里揣着这次赚的一百四十六文钱,领着李有福去了熟悉的杂货铺子。
      杂货铺子的掌柜的正闲的发霉,看到这父女两热情的不得了:“这不是李老弟,来,来,来,冷不我给你倒杯热水暖暖身子。”
      这杂货铺的掌柜的是李有福在这镇上最熟悉的人,不由自主边放松些:“不冷、不冷、不麻烦你。”
      可是杂货铺老板太高兴,不等他说完就端出一杯水塞到他手上。李有福摸摸杯子不太烫递给自家闺女:“叶儿,不烫你暖暖。”
      杂货铺的掌柜的没好气:“给你你就拿着,我还能少小闺女一杯水?”说完转身去柜台里在倒一杯出来。
      “谢谢伯伯,我们来想买一副斗笠蓑衣。”桐叶接过水杯脆生生的说。
      杂货铺掌柜的转身收拾一套出来,结果听到李有福低低的对桐叶说:
      “叶儿,咱们再买两块油布吧。”
      “啊?要油布做什么?”
      李有福有些为难:“这几天下雨,也不知道天香楼还有柴没,”喏喏一会才说道“我想把柴,用油布包上给他送去。”
      桐叶吃惊的看着自家爹半天才说:“爹,你知道挑上一百斤柴,路有多难走吗?再说下雨了肯定在外边吃饭的人就少了,天香楼也许用不了多少柴。”
      李有福低头不说话。
      掌柜的也来劝:“这下着雨,八九十里路你怎么去?再说县里那么多卖柴的,又有柴把子,不用你操心。”
      李有福半低头过了一会才说:“柴爷分的我给天香楼送柴,”一动不动半天才接着说“应了人家的事。”
      桐叶抿起嘴唇看着自家爹爹半低头难过的样子想:自己这爹啊~其实她觉得掌柜的说的对,她们家情况伯父很清楚,一定会有安排。
      自己这爹……桐叶觉得自己的爹,除了老实胆小可以再加一条‘愚’不过却‘愚’的如此可爱可敬。
      “爹,我出门没带钱不够买,这两天天香楼生意肯定淡。再等两天,说不定天放晴呢?”
      李有福动动嘴没说什么,面上的表情却是不赞同。
      “走吧,爹没钱咋买。”桐叶一手抱着新买的蓑衣,一手去拉李有福。
      李有福心里难过,一步一步走的沉重。
      桐叶看的心痛,一时热血上头回身冲到掌柜的面前:“伯伯,我们常来常往,你也知道我家搬到山底村,能不能先赊两块油布,过三天我们来交货的时候,给你钱?”
      掌柜的倒不怕桐叶跑了不认账,镇子就这么大,桐叶家在布店还押着钱做活计呢。他倒是更敬重李有福,这么个山里汉子竟然一诺千金。不但开了从不赊账的先例,还给了最低价。说是不急着还,什么时候顺路什么时候给。
      李有福终于放下心头的石头,脸上轻松起来。桐叶看到了心里也开心,虽然两块油布要一百八十文,完全赔本。但是她爹高兴,她也跟着高兴,哪怕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不过她完全不打算让她爹去送柴,下雨路滑怎么挑着百斤重的东西赶路。
      回家的路上桐叶再三嘱咐她爹:“你别急,才三天没送柴,天香楼肯定有柴,再等两天要是天还不晴,你再去。”
      李有福默默抱着怀里的东西赶路,桐叶就当他答应了。
      回到家里,李有福收拾好李奶奶家的两身蓑衣,收拾好面袋瓦罐换上自家新买的蓑衣去买粮食。
      李奶奶家的母羊只下了一头羊羔,羊奶多得很。可村里人嫌弃羊奶膻味太重,多出的羊奶都是挤了拌猪食。
      桐叶当初去问价的时候,李奶奶本来不要钱。可是桐叶觉得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她想着让家里人跟着喝上几个月。她家没有谷糠麸皮没法养鸡,没了鸡蛋又吃不起肉,就喝点羊奶补补也很好。因此双方僵持半天,李奶奶才勉强答应下一个月收五十文,桐叶家则早晚来取一罐奶。
      李有福先带着罐子去羊舍挤羊奶,出来的时候李奶奶已经装好了二十斤白面。
      “李婶,这是一百六十文,你数数。”李有福从腰带里摸出桐叶准备的十六枚大钱,放到桌上。
      李奶奶笑着收起十四枚:“八文钱那是铺子里的价,村里都是七文钱。”其实村里的面也根据好坏价格不等,七文那是次等面,他们家的面怎么也值七文半。
      李有福站着没动,有些踌躇。
      李奶奶笑着捡起桌上那两枚钱,塞到李有福手上:“我还能骗你不成?不信你回头问问村里人。”
      李有福犹豫了一下说:“谢谢李婶,那我回头问下村里人。”
      这老实人!李奶奶简直哭笑不得:“行、行、行,回头你去问。”
      李有福一手抱着面袋,一手抱着瓦罐还没走到屋门口,就听到李奶奶喊他:
      “对了,这下雨天,家里没菜吃吧?”
      李有福停下转身老实的点点头。
      李奶奶看他左右手都是东西就说:“你把东西放下,回头叫桐叶过来。给你们舀碗红豆做豆子面吃。”
      所谓豆子面,是把豆子先放锅里煮熟,再下面片进去。没菜的时候这样下面也很香。可是桐叶听了他爹的话,却眼前一亮,脸上绽开越来越灿烂的笑容。
      桐叶好开心她又发现了一条来钱的办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齐心协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