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齐心协力 ...

  •   涝镇距山底村有十来里路,算是这方圆几十里最大最热闹的地方。不说小石头看着街道两旁的青砖绿瓦,黑门红柱的铺面吃惊的长大嘴巴。就是郑二娘也掩不住脸上的惊奇羡艳。
      更何况街上人来人往,各种小商小贩。郑二娘终于切切的体会到山里山外的不同。
      石头咬着手指,被路边刚炸出来环饼的香味,诱的直流口水。早上没吃饭不说孩子大人也受不了。
      桐叶笑笑。拉着石头的手给他买了一个。石头欢天喜地,拿着环饼给爹娘看:“好香。”说完小心翼翼的掰下几根举起来:“娘吃、娘先吃。”
      郑二娘弯下腰用嘴含了,甜到了心里:“香,给你爹和大姐也吃。”
      桐叶心里甜如蜜,就知道娘会喜欢山外的日子。
      今天是他们第一天在山外开始过日子,桐叶没有吝啬,领着家人馄饨烧饼放开吃。小虎头也有一碗甜甜的糯米粥,小家伙吃得眼睛发亮,两只小手在空中挥舞,想努力抓住勺子,往嘴里送。
      家里一清二白要买的东西太多了,桐叶去了村里人常去的铺子。那老板已然认识桐叶父女,只是有些奇怪的看着一起跟进来的郑二娘母子。
      “这是我娘和我的弟弟们。”桐叶笑着介绍。
      “哎呀我和你们桃花村的人也打了一二十年的交道,还是第一次见到你们村的女人和孩子。”说完掌柜的便知道有些失言,连忙补救对李有福说道“山路难走,怎么连妻小都带出来了?”
      李有福老实的说道:“我们家搬出来了。”
      掌柜的一拍手:“恭喜恭喜,我说你们那地方又穷又远,有什么好守的。祖祖辈辈不出来。”
      李有福憨憨的笑笑不接话。
      逛街这件事恐怕是留在女人基因里的。郑二娘虽是第一次却马上就进入状态,和桐叶在铺子里挑挑拣拣。李有福一手抱着虎头,一手拉着石头老老实实的站在一边。
      ‘民以食为天’桐叶母女第一个开始挑的就是铁锅,然后碗瓢盆一样不少。说是挑其实都捡的最便宜的,不过这完全不能熄灭郑二娘的兴头。
      六文钱一个粗瓷老碗,郑二娘务必挑出最齐整的。五文钱的碟子要挑一模一样的,看到十文钱木碗,也肉疼的给石头虎头各买一个。
      桐叶在铺子里看家里还最缺什么。竹篮得有一个,挖野菜少不了。她爹虽然会编,可眼下却急等着用更何况安顿好了,她爹便要挑柴去卖,没有舅舅在,砍柴也得她爹亲自去。
      母女两在铺子里挑挑拣拣不一会便是一堆东西:一口大锅、蒸笼、碗、碟、筷子、菜刀铁勺、水桶……
      桐叶抿唇皱眉,再三查看最后去掉蒸笼。郑二娘已经知道钱的用处,她悄悄把桐叶拉到一边,轻声问:“钱不够?”
      桐叶摇摇头:“不是,一会还要去买米面,布匹棉花咱们得先缝被褥。我怕到时候东西太多拿不了。”
      “棉花是啥?”
      棉花在山外已经是比较普及的东西,可桃花村却没人种过……
      “就是絮被褥的东西,白白软软比蚕丝密实。”桐叶解释道。她们家的被褥是用荒麻絮的,绵衣是用荒丝絮的。
      掌柜的在一旁噼里啪啦一阵算盘,笑着对郑二娘说:“一共六百八十八文。”
      郑二娘一愣,桐叶笑眯眯接口:“掌柜伯伯,我们每次都来你这里换东西便宜点。”
      “小姑娘,正是熟客我才给的最低价,不信你去别家打听打听。”掌柜的心里奇怪,这当娘的看着挺能干的,怎么还是孩子拿事?不过脸上却笑的从容。
      “可我们一次买这么多,你怎么也要少点。”桐叶继续笑眯眯。
      郑二娘没逛过街,没买过东西,不过讨价还价的情形却看明白了。她在旁边搭腔:“我家叶儿死心眼,镇里那么多铺子不看,直接就来你家。”
      掌柜的苦笑:“好好,我给你零头抹了六百八行吧。”
      桐叶怎么能满意,和她娘两个你一句我一句,最后六百六成交不说,郑二娘还饶了一个竹笊篱。等掌柜的送他们出门的时候,是真的苦笑了,太能说。
      走出铺子不远,少话的李有福对桐叶说:“叶儿,咱们还要买锄头和铁锨。”
      桐叶愣了一下,农家人就算没有田地这两样也不能少:“下次吧,从县里卖柴回来的时候顺道买,要不咱带不回去。”
      “大姐,大姐快看!”石头揪着桐叶的衣襟不停地拽,
      桐叶顺着望过去,原来不远处有人赶了牛车晃悠悠的过来。不说石头,郑二娘也没见过牛,更别说牛车。
      桐叶摸摸石头的小脑袋笑笑说:“那个是牛拉的牛车。”她心里一动,不过很快否决了,不知道要多少钱才能雇到,她爹挑上一百斤柴,来回一百七八十里路才赚一百六十文。
      张记粮铺的掌柜的,今天第一次见桃花村的人来他的铺子。虽然没打过交道,不过看衣裳神态一眼就能看出来。心里有些奇怪,但上门是客一样招呼的很周到。
      “这位娘子好眼力,这是今年新出的糯米,十二文一斤。”
      郑二娘有些尴尬,她只是没见过白米,挨个看看。可这掌柜的热情的一一给介绍什么糙米、精米、江米、香米……
      桐叶发现自家娘的不自在,笑着招呼掌柜的:“伯伯我要十斤下等白面,二十斤小米。”
      和粮铺不熟买的也不很多,桐叶不好把东西寄存。所以出来的时候变成郑二娘抱着虎头,桐叶领着石头,李有福一手提着油罐盐罐,一边背着两袋粮食。
      果然买衣服才是女人最爱吗?桐叶他们虽然不买衣服,可自从进了布店,郑二娘就再也无法掩饰眼力的新奇和喜爱。她不是没见过有颜色的布,结婚她也穿的红衣。可是……
      “这是今年新出的细棉布,红底撒黄花。你们家闺女长的俊拿这个做身衣裙肯定好看。”女掌柜热情的介绍。
      郑二娘眼睛都黏上去了,一手抱着虎头,一手轻轻地摸摸捏捏。
      女掌柜见她不答话也不恼只是好奇的多问了句:“你们是桃花村的吧?往年你们都是五六个男人来镇里,怎么今年来的是一家人?不是说你们出山很远?”
      郑二娘总算把心思从各色布匹、绫罗绸缎上分出来笑着应答:“我家搬出来了。”
      “也是,你们那又穷又远,山里还有虎狼,想不通你们守在里边为啥。”这掌柜的倒是很直接。
      “大娘,这熟棉花怎么卖?”桐叶还好记得自己的目标。至于她爹?男人也自古一个样,就算是个木头疙瘩也一样。李有福早早把东西放在脚下,领着石头蹲在店外。
      女掌柜奇怪的看看郑二娘,见她没有反对姑娘的问话,反而走过去一起看。她挑眉疑惑的看了这母女一眼:难道是小姑娘做主?
      疑惑也只是一瞬,她笑着跟过去介绍:“你看的这是下等棉,七十五文一斤。”
      桐叶心里‘咯噔’一下,仰头问道,“缝一炕一丈长六尺宽的褥子要多少棉花?”
      “十斤到十五斤。”
      熟棉花还要请人弹成花绒才能用,算下来光棉花就得一两银子!桐叶控制住脸上的表情指指旁边的荒麻问:“这个咋卖?”
      女掌柜面上笑容不改:“十文一斤。”
      李有福背上绑着包的结结实实的荒麻,里边还有女掌柜搭的几块细麻布头,说是给虎头做两身衣服,还有三匹粗麻布。着实很大一堆,两手也没闲着,一手提米面一手提油盐,跟在妻儿后边。
      “你这是要把镇子搬回去。这么多东西。”杂货铺掌柜的调侃李有福。
      东西确实很多,两个水桶放粮食油盐。锅绑在扁担前边,瓦盆碗碟绑在一块拴在扁担后边,挑起来李有福简直就像个移动的货架。
      可这些还是不够的,桐叶抱着木盆边走边思量,回去得请村里木匠做锅盖,案板,还有支案板的条凳。
      小石头挎着竹篮,一会给里边拔棵草,一会放朵花。但走过六七里路就没力气,这不像来时可以让他爹背。小石头脸色垮下来,左右看看,但最终也没有喊累说走不动,只是拽着她娘的衣服借点力。
      桐叶不是没看到,可是穷人的孩子注定要早懂事。
      回到家里,一家人忙开来。李有福忙着盘灶。郑二娘忙着缝褥子,却发现忘了买剪刀,不过这难不住她,用刀裁也一样。小石头照看虎头。桐叶把脏衣服放进木盆里,提上小瓦罐去井边洗衣服,家里人都只有一身换的。
      姚春娘回家时听到村里几个妇人说闲话。
      “你说奇怪不?”说话的神叨叨的用胳膊肘撞撞旁边的妇人。
      “什么?”
      “东边那家新搬来的,说是有钱吧,买宅地就买了二分最便宜的,还只盖了一间茅草屋。”
      另一个鄙夷的接话:“什么有钱,据说是深山老林搬出来的,穷着呢。”
      “所以说奇怪,没钱竟然空人搬出来了‘破家值万贯’你说他们要置办齐全得多少钱。”起话头的妇人转着眼珠子盘算。
      “也是。”另一个也不由奇怪。
      这时候最边的一个插话:“我可看见了今天,那男人又是背又是挑身上的东西跟小山似得。”
      几个闲人还在猜测闲聊,姚春娘却听得不舒坦。急急回家去找她男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齐心协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