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壁中人(三) ...

  •   于士俊想起这桩旧事便再睡不着了,在床上辗转反侧,却再没听到任何声响,只觉耳边的声音定与那隔壁不让开的房间有关,胡思乱想一番,迷迷糊糊到四更天才睡去。
      第二天一早,于士俊便向那老姑子说起夜间奇事,并打听这水仙庵的情形,奈何老姑子耳背,加之年事已高,思维迟滞,两人说了半晌仍不解对方之意,于士俊只好悻悻而去。
      至下午,天色阴沉下来,不久便下起大雨,有个姓刘的老员外带着仆从到这水仙庵中避雨,于士俊便将其引到自己房中,烧水沏茶,热情待客。刘员外听说于士俊是赶考的举子,也不免高看。两人都有心结交,一来一去聊得投机。
      闲谈中,于士俊问及这水仙庵的来历,刘员外笑道:“这水仙庵确实有些典故。先前这里是一座唐朝年间的大庙,曾住过一位极有名望的法师,据传闻因他修行极高,连天人都来给他送饭。待他圆寂,大庙又经安史之乱,一把大火烧了大半,待战乱平息,有个大官出资重新修建,却也只修了部分,不复当年宝刹雄浑了。又经了几百年,这庙里前前后后出了些稀奇事,渐渐被视为不祥,香火凋零,在这里修行的和尚也都纷纷走了。附近的村民悄悄把庙扒了偷木料和砖瓦回去盖房垒猪圈,久而久之,竟只剩下你住的这个偏殿,百姓都认为此地阴邪,半夜常有鬼哭,加之这小庙在山内,极为偏僻,人迹罕至,便再无人烟来此。直到几年前,来了个道士,四处化缘,才将这里重新建起来,但也只修了这四合院大小的方寸之地。”
      于士俊道:“依员外所说,我住的这处偏殿还是唐朝年间的?”
      刘员外道:“不错,应是唐朝天宝年间,所以这一处房屋与众不同。”
      于士俊道:“我隔壁那间屋常年锁着,员外可知那屋里有什么?”
      刘员外道:“你算问对了人,当年那老道化缘时,我捐了八十两银子,他曾邀请我来这里吃素面。当日这偏殿还未上锁,我探头往里看,不过是间普普通通的屋子,并未供奉神灵,只有一面墙上画着壁画,许是年深日久,有的色泽还鲜艳,有的斑斑驳驳,颜色将要看不清了。后来为何上锁,里面又放置何物,我便不清楚了。”
      于士俊道:“那化缘建这小庙的老道到哪里去了?”
      刘员外道:“听说是仙逝了。这里还有一则传闻,说他闭关修行,坐化而亡。他来此地曾带了一对童男童女,后来二人也不见了,便也有说他带着道童到深山修炼去了。只是有两个进山玩耍的小童儿,曾看见一个须发尽白的耄耋老人,挣扎着爬出大门,口里喊:‘不要进来!不要进来!’爬了一半又爬不动,似是死了。当时太阳将要落山,那老人面目狰狞,吓得孩子们逃了,这件事流传开,便再没有人敢来。这小庙自此便不再受香火,也不知从何时,来了个姑子,把道观改名水仙庵,改供了洛神,倒也相安无事。”
      于士俊问道:“这几百年当中,水仙庵出了什么稀奇事,员外可知晓?”
      刘员外道:“传闻这小庙里有妖怪,或传闻闹鬼,可到底是什么,年深日久,都几百年的事了,谁也说不清,那两个小童儿所言也未必是真的,兴许是杜撰,因这水仙庵近几十年倒是平安,想来是都是些民间传说,以讹传讹,也未可知。”
      于士俊也不住唏嘘,二人又聊了些风土人情,将一壶茶喝淡,大雨便停了,刘员外起身告辞。
      于士俊草草吃了晚饭,于房间内秉烛夜读,渐渐看入了神。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忽然又响起嘈杂声,并伴有丝竹管乐,好似那筵席就在隔壁,清晰可闻,然而仔细倾听却又了无声息了。于士俊愈发好奇,推门而出,站在隔壁门前。
      此刻月色如水,小院寂静,微风徐动,院中低矮的乔木沙沙作响,益发幽静。
      于士俊凑过去,从门缝向内望去,只见得屋中黑漆漆的一团。
      他摸了摸门上的锁,徘徊片刻,方才回屋。也无心情再读书了,躺在床上将刘员外所说的话回想一早,只觉此地处处透着诡异,便想搬走。刚一动念,隐约又听见墙里传来声音,这一遭换了一个女子,轻声唱道:“何苦君不来,辜负好光阴......”这一句清清楚楚入耳,于士俊好奇心更甚,暗道:“就算搬走,也要看了隔壁庐山真面目再走。听说恶鬼妖精都怕太阳,鸡叫天明之后便不敢作乱,明天早晨,我偷偷把那锁砸烂,再去一探究竟。”
      第二日清晨,于士俊吃了早饭,从窗户望见老姑子出去到附近拾柴,便赶紧来到隔壁,捡了块大石几下砸开锁,“吱呀”一声推开了门。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壁中人(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