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十年寒窗为考试 ...

  •   京城里有条街道,素日里少来喧闹,太阳底下立着的全是雕梁画栋的大宅,居住着的要么是城中富豪,要么是朝堂权贵,只因为这街正对着皇城大门,连路旁都有士兵把守,没有个唬住人的身份,普通百姓是不会想来这买菜闲逛的。

      这几天这街上就更冷清了,街头几间大殿让衙门锁了起来,远远地只能瞥见那红底黑牌上肃静二字。

      都说十年寒窗苦读日,一朝金榜题名时,这六月六的天气里正是大庆书生科举考试的日子。但凡是有些远见抱负的学生,谁不想考取功名,届时高头大马风光过市,不知要羡煞长安多少百姓,在队伍里往小伙子脑袋上一敲,“这就是榜样!”

      大殿上,科考已经近一个时辰。

      杨起从侍从手里接过盏茶,悠悠吹了一口气。他本是个闲置的太傅,不知怎的就稀里糊涂当上了这次科考的考官,连坐几日不说,隔着窗还能隐隐听见树上知了吱吱响,不由烦躁地放下杯子擦干额头的细汗。

      再抬头看向殿里,一望过去几十排案桌整整齐齐坐着考生,或神态从容镇定,或提笔愁眉莫展,是好是坏,一下笔大半辈子可就这么定下了。

      这些考生里有个人格外吸引杨起的注意力,不知是谁坐在角落的一张案桌上,低低垂着头,卷子虽然展开了,却半天都没有动静也不见抬笔。

      杨起叹一口气,心道一准又是哪个倒霉蛋中暑昏过去了,低声吩咐侍从给这个考生备上些凉水上来。

      他话音还没落,那考生突然又自己直起身子坐了起来,反而吓了杨起一跳。不过惊鸿一瞥,他便望见他眉眼生得极好,细细的碎发垂在额前,唇色极淡,衬得皮肤透了明似的。

      这人抬起眼来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思索片刻便突地转回来抬笔,行云流水写下几行字后便放下笔杆起身,俨然是一副要离开的模样。

      杨起当即从椅子上站起来拦住,忙道:“这位考生,你是答完了还是要上茅房?”

      对方低头抿了抿唇角,细看之下杨起才觉其实并无无女子娇丽,反倒带着股苍白冷清。

      他思索片刻,向杨起道,“去不去都可以。”声线动听,却轻描淡写得似乎对这事不甚放在心上。

      杨起当即就有些怒意:“你当科举是来做什么?多少人寒窗十年等的就是这一刻,你却把这随意当作儿戏?”

      说罢从他的案桌上拿起了卷子,不看还好,一看竟惊出一身冷汗,只见那卷子一行秀逸楷书,写道的竟是首讽刺诗,诗中所谓卧龙,指的自然就是当今天子。

      再看对方面无波澜,只淡淡道,“我可以走了吗?”

      杨起看了一眼,见那卷子上的落款是唐锦书三字,于是便暗自记下,合上卷子一摆手道,“找个人把你带下去吧。”

      唐锦书向他行了一礼,“多谢大人。”

      出了考场,远远地便瞧见对面茶铺外坐着个姑娘,一双杏目四处张望,瞥见唐锦书险些跳了起来:“公子,你怎么又这么早出来了!”

      “桃叶啊桃叶,一看你就不是读书人。”唐锦书掏出把扇子扇着,一边扇一边摇头,在她桌子对面坐下来单手倒了杯茶,道,“圣人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指的就是这人知道的太多了啊,其实是不说话的,本来不懂,可却又偏偏要说的人,那才是真正的笨蛋。”

      桃叶听得似懂非懂,“那公子是说里面的人都是笨蛋咯?”

      “这话我可没说,姚丞相他儿子还在里面考着呢。”唐锦书赶紧撇干净责任,嗅了嗅茶水又放下,朝店家道,“来份凉糕。”

      “好咧,凉糕一份。”小二手脚勤力地送了上来,“客官,您慢用。”

      “等等。”唐锦书伸手拦住他,“现在是什么时辰?”

      “快午时了。”小二看他穿着像是富贵人家,忙道,“要不您二位再在店里点些别的吃食?”

      “也好。”唐锦书低声叹息:“这离回家的时辰还早着呢。”

      桃叶还托着腮,斜看着唐锦书,想了半天还琢磨着唐锦书先前说过的话,半是自语道,“这圣人也真是奇怪,既然他什么都知道,最后还是自己说了出来,那么这圣人到底是聪明还是笨呢?”

      唐锦书听罢觉得有趣,“这圣人虽这样说,却洋洋洒洒自著经书五千,想要教导后人为人处事之道,到最要紧的地方反又批评起自己来了,桃叶,我倒真是小瞧了你做学问的功夫。”

      “公子你就别拿桃叶开玩笑了。”桃叶根本笑不出来,一张白净的小脸皱成一团:“咱们还是想想回家怎么办吧,你这样早就交上了卷子,这都第二次了,若是这次再不中榜,恐怕连桃叶都要跟着挨罚了…”

      “我说公子,”桃叶突然一拍桌子,瞪大了眼睛:“你该不会真的像那圣人一样,明明什么都知道,可就是什么也都不愿意写吧?”

      “噗...”唐锦书一口茶水喷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块没吃完的凉糕:“谁说的,当官发财,傻子才不乐意,我这不是没有那个能力么?至于家里那边,不过是在书房关上几个月,抄抄书而已,你陪着公子我,还省去见客的麻烦,乐得自在。”

      “好了,我看现下时辰也差不多了。”唐锦书慢条斯理站了起来:“我还有事,等下上菜你慢慢吃。”

      “你又要去哪啊?公子。”桃叶可怜巴巴拽住他的袖口,“桃叶要和你一起去,夫人吩咐过,不管你走到哪儿都得牢跟着你的。”

      “当然是去做点读书人该做的事。”唐锦书乐呵呵拿扇柄拍了拍她的脑袋,扔下几文银子走远了,剩下桃叶一个人郁闷半晌。

      再说考场上,杨起这边刚收起卷子,没多久就有人小声传话来,说有朝廷派了人来在偏厅候着,嘱咐着他要早点过去。

      杨起哪敢耽搁,虽然心生疑惑仍不动声色,随着侍从到房里见到来人之后,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宫里的总管陈公公,当今圣上面前一等一的大红人。

      陈升见杨起来了,放下茶杯起身,杨起连声请他坐下,六月的天里闷热地很,额头上的汗都明晃晃了,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陈升倒也没客气,一开口便道:“杨大人现在监考辛苦,这考生恐怕是一刻钟都得紧盯着不能离开的,咱家就长话短说,节省大人的时间了。”

      杨起立刻恭敬道,“公公请讲。”

      陈升左右环视一圈,忽地上前,低声问道:“大人这次的这批考生里,可有一个叫唐锦书的?”

      杨起脑中立刻回忆起那容貌俊美的公子,迟疑道:“确有此人,只是已经交卷离开了...”

      陈升从桌子上拿起个茶杯,倒了杯茶水:“大人可知道他是何来历?”

      “这个...倒是是不清楚,他的答卷在下反而看过。”拿捏不准这个唐锦书到底是什么人物,杨起犹豫着不知如何开口,“阅后…印象颇为深刻…”

      陈升低声笑起来,稳稳地把凉茶递到杨起手里,“他是唐府的三公子,刑部尚书唐镜中的小儿子。”

      杨起顿时恍然大悟。

      这唐府就坐落于这条正对皇城的街上,地位可见一斑。唐镜中膝下有三子,其中两人都中过状元,如今皆在朝廷效力。

      细想起来也不觉得奇怪,老早就听说过这唐家第三位公子不同寻常,其书法书风遒媚,秀逸严谨,十岁独步天下,十二岁便能在锦缎上吟诗作画,深得当时的皇后娘娘,也就是如今的太后喜欢,不但请先皇选了他做太子侍读,还亲自赐了他锦书二字为名。

      这样算起来,这唐锦书还有自幼和当今圣上一起长大的情份,可就是这样一个受宠的世家公子,前些年科举,所有人都眼瞅着唐家要出第三个状元了的时候,这唐锦书手一滑,卷子竟然被风给刮跑了,不得不从考生里除了名,至今都是长安百姓茶余饭后的笑谈。

      陈升左右看了一眼,突然放低声音道,“咱家想请杨大人帮个忙,把唐锦书的卷子带过来。”

      杨起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当即便被惊得向后退了一步:“陈公公,这可万万使不得啊,唐锦书虽是身份特殊,但科举考试可是大事,一旦被圣上知道了...”

      杨起半句话没说完,突然卡在了喉咙里。

      陈升是什么人物,当朝的大内总管,天底下察颜观色的能手,谁能在科考的大日子里吩咐他出来?可不就是...那个人吗...

      “大人为朝廷瞻前马后,功劳可都记在圣上心底,眼见大人如今快要告老还乡,圣上和我都很挂念,不知大人这次是想当个聪明人,还是...”

      陈升故意降低了声音,杨起哪里还不懂得?只瞬间便惊得一句话也不敢说,手里的茶杯吧嗒一声掉到了地上,摔得粉身碎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十年寒窗为考试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