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陆氏回府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快的传遍了李府的每一个角落。

      对此,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是林姨娘,太太回来了,二姑娘怎么着也不能再把女儿留下不给回来;愁的是生了李老爷唯一的儿子的方姨娘,她是李老爷的表妹,情分非比寻常,又生了李老爷唯一的儿子,陆氏便是再不乐意也不能在离开府中的时候还把中馈给拿捏在手里。

      方姨娘被陆氏压了这么多年,只盼着陆氏每年四月离府的那二十二天,只要掌管了中馈,她就能在府中安插自己的人手。如今陆氏回来了,方姨娘就是再不情愿,她也要找了合适的时间将好不容易才握在手里的权利还回去。

      “姨娘不必多虑,这回儿太太绝不会发现问题的。”

      说话的是府里的三姑娘,方姨娘的亲生女明琦,她今年七岁,年纪虽小,容貌却盛,任谁见了都不会怀疑她长大后会成为一位美人。

      明琦自然知道自己长大后会是个美人,她看了眼自己的生母,一边艳羡着生母三十多岁仍然明艳不可方物,一边觉得自己绝对会比方姨娘长的还好。

      方姨娘一张鹅蛋脸,柳叶眉,一双凤眼盈盈水光,惹人怜爱,她今年虽然三十多岁,却还是个美人,比起陆氏的典雅端庄不同,方姨娘看起来更使人心生怜爱。

      她一蹙眉就使人心疼,此时捂着胸口更无端的显出一股风情来,便是明琦见了,作为女儿的她也心疼了起来。

      这样不免又安慰一番,方姨娘的两个贴身丫鬟翠玉红玉也笑着附和。方姨娘就笑了起来,边嗔怪两个丫鬟嘴甜会说话,边在脑子里想怎么样才能把手脚收的干净点。

      和陆氏斗了那么多年,方姨娘焉能不知陆氏的性格,陆氏是侯府出生,正经不过的大家闺秀,她不一样,打着老爷表妹的名头,实际上却是一表三千里没什么血缘关系,全靠那点可怜的情分撑着。

      相比之下自然是陆氏占了上风,如果不是她运气好,和府里其她几位姨娘全然没有差别。

      方姨娘哪里能甘心,也是她运气好,熬过了最初的那几年,府里的孩子一个个的死,只有她的儿子活了下来,自此整个李府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偏陆氏为人精明,府里的大小事务她一律插不进手,若不是奶大的方嬷嬷想了法子,她也不会那么轻松。

      思及此,方姨娘又皱起了眉,她近几年也没把目光往厨房上放,比起厨房,门房那里更是需要注意。

      等想了一番,方姨娘这才舒展了眉头,笑盈盈的点着女儿的鼻尖,夸奖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

      “你哥哥也不知怎日里忙些什么,这几日连请安都不来了。”说起儿子,方姨娘不免又是一番抱怨。

      “父亲前几日说要查哥哥的文章呢。”明琦道,她也不太清楚哥哥的去向,只知道李老爷下了狠话要哥哥每日一篇文章送去前院。

      方姨娘心里欣慰,儿子有出息了,她这个当娘的自然高兴。

      说完了儿子,又关心起女儿,方姨娘清楚一个女人要想在后院立足,子嗣是根本,更不必提她是个姨娘,更是要靠着儿女过活。她靠着儿子过下半辈子,也不愿女儿过的不好,深宅大院的,陪着她度过这漫长时光的还是女儿。

      明琦先前还吃醋娘亲不关心自己,只顾着哥哥,这会儿见方姨娘事无巨细的问自己的生活起居,脸上就漾开了甜蜜蜜的笑来,靠在方姨娘身上撒娇。

      方姨娘伸手摸着女儿的头顶,眼光温柔,“太太回来了,没两日就该为你们请西席了,你琴弹得好,可去求了太太为你单独请个琴师回来。”

      “太太怎么可能单独给女儿请琴师。”明琦嘟着嘴,心里不乐意,“大姐姐的琴弹得也不错啊。”

      教导李府姑娘的西席说是找着了失散多年的儿子,早在三月底就与陆氏讲明,辞行了去。

      先前的西席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为人古板又严厉,张口闭嘴的是子曰,李老爷见他古板,学问却不错,女儿家又不必学的满腹经纶,识文断字,明得事理就好,便请了回家,教导女儿读书。

      明琦十分不喜欢这个西席,不止是她,读书的三位姑娘没一个喜欢这位西席,彼时姐妹间感情还好,没少凑在一起捉弄西席。

      捉弄完了不免要受惩罚,不用李老爷动手,陆氏就罚抄佛经,三个姑娘无一幸免,方姨娘心疼女儿,哭哭啼啼的去找李老爷做主,可陆氏的亲女明珠也跪在佛堂抄写经书呢,方姨娘一闹,李老爷觉得头疼,心里头想着方姨娘毕竟是个姨娘,没什么远见,很是冷落了一阵,连着一月都宿在陆氏屋里。

      方姨娘这些年顺风顺水惯了,经起一事越发觉得男人靠不住,一颗心都扑在了儿女身上,全心全意的为儿女打算。陆氏回了府,姑娘们的老师定是要提上日程的,二姑娘年纪也大了,依着陆氏的性子,势必要寻摸几个好嬷嬷过来。

      明琦又善琴,方姨娘就想单独给女儿请个琴师,可她就是舍得银子,也寻摸不到好的,只得把希望寄托在陆氏身上。

      明琦心里觉得太太不会给她办这件事儿,搂着方姨娘的胳膊撒娇,说是要去找爹爹商量。

      “再不济让哥哥去找也是一样的嘛。哥哥十岁了,早就可以出门了,姨娘,让哥哥帮我和爹爹商量好不好?”

      说到儿子,方姨娘又担心起儿子的婚事来,儿子毕竟是庶出,比不得正经的嫡出,若是陆氏老蚌怀珠的生个儿子,这府里哪还有她们母子三人站的地方,得挑个好时机给老爷提上一提才好。既然要提,别的也要说上一说。

      方姨娘就理了理女儿得衣裳,笑语盈盈得,“你也不用担心,这事儿交给姨娘,保管给你找个贴心得老师。”有吩咐枸杞芍药,“去箱笼里将我前些日子绣得佛经拿出来,顺便给姑娘拿件披风。”

      这架势,是要去陆氏得正院了。

      枸杞芍药屈身应是,一前一后得进了隔壁得厢房。

      明琦眨着眼睛,不明白姨娘为什么要绣佛经。

      “这人呐,做事就该万无一失才是。”方姨娘笑眯眯的牵着女儿的手,一字一句的教导女儿,“要想让人给你办事,自然要投其所好。陆氏的性子,呵。”

      话语未落,凤眼一挑,说出的话也显得轻狂起来。

      “一个活在过去的女人,有什么可怕的呢。”

      ******

      陆氏回来,设的就是家宴。

      原本并不打算设宴,舟车劳累的陆氏只想着早早地歇下,一切只等着第二日早上再说。偏陆嬷嬷觉得要设个宴,姑娘出去将近一个月,府里的事物不免有些生疏,那些下人更可能表里不一,特别是暂时管着中馈的方姨娘,谁知道会做出什么手脚。

      陆嬷嬷是陆氏的奶嬷嬷,对陆氏再忠心不过,又恰巧李老爷身边的长福过来请安,说老爷今日要设宴,两相结合之下,陆氏便吩咐下去。

      府里的女主人亲自吩咐的事情,下人自然不敢托大,选了上好的材料,用心烹制后才敢往正院送出。

      因着陆氏回来,李老爷也难得的回来个大早,一脸喜气的去了陆氏的院子,牵着陆氏的手夸奖陆氏会教孩子。

      陆氏面上也笑盈盈的,心下却奇怪李老爷怎么会这么说,要说夸的是女儿,看着也不太像,端了杯茶给李老爷,才问出有什么喜事。

      李老爷喝了口茶,把描着喜鹊报喜的汝窑的茶具放下,牵着陆氏的手就感叹:“我原以为宗儿顽劣,这几年来被他气走的师傅不知道有多少,你出门的那一日我才将他狠狠的责骂过,这两日送过来的文章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陆氏一听,脸上就淡了下来,撇开李老爷的手不说话。

      李老爷自顾自的说了一会儿,停了话头才发现发妻不高兴,盯着陆氏的脸又想起了早夭的四个子女,心里一酸就拍了拍陆氏的手说:“婉婉,辛苦你了。”

      一句话说的陆氏险些落下泪来,转过头去拿着帕子擦了擦眼角,道:“老爷说什么呢,这都是我该做的。”

      还能怪谁呢?要怪就怪自己这个当娘的疏忽了,这才导致了儿女一个个去了。

      李老爷叹了口气,张嘴刚要说些什么,就见珠帘被丫鬟掀开,两个小姑娘走了进来。

      大点的是嫡女明珠,小点的是庶女明琼,两个小姑娘屈身行礼,明珠是个大姑娘,行为举止挑不出一丝错儿,李老爷满意的点头;小点的明琼还是个三岁的娃娃,礼行的憨态可掬,若不是奶嬷嬷在后面看着,怕是要坐在地上起不来儿。

      这下连陆氏都笑了起来,她眼角还有些红,不仔细看的话也看不出来,等着女儿快步走到自己身边,拉着手就仔细端详起来,又把目光放在明琼身上,嘴唇一抿露出了笑来。

      还未说话,奶嬷嬷就抱了明琼上前,明琼喊了声母亲,又喊了声父亲,陆氏伸手摸了摸明琼的衣领,问她热不热。

      明琼摇头,嘴边像是绽开了花儿。

      又过了一刻,葡萄进来说几位姨娘来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