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奴隶社会[二] ...

  •     路越走越远,果然就如同那“刘老七”所言。
      周围很快就有了人迹,太昊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才走了十几步便看见了城门。
      瞧那城楼三层起,青砖鎏金城墙门,屋檐翘阁盘鸱吻,明晃晃亮堂堂,披甲士兵立两旁。
      不过,待太昊走进了一些才发现,这城门前的两排士兵竟是在核实着过往行人的身份身份,而且看着架势光是简单的查寻还不够,这进了城的行人,还必须过一道搜索行李的关口,把全身上下检查了个遍,才能进城。
      太昊现在站的位置,大概离城门有是几十丈远。
      但此时过往的行人已自觉地排成一行长列,等待着这些士兵们的检查,也许是因为姒桀暴虐无德,不理朝政,北面又旱涝匪祸成灾,难民逃难只增不减,更别说还有一些想偷渡王城的成汤细作,鱼龙混杂,不得已之下只能加派人手,企图把这些渣子筛下来一部分。
      可现在的问题在于太昊并没有所谓的身份证明,但如果现在掉头出去的话,太过于明显,其下场不言而喻。为今之计,也只能挪用与那田间老农的说辞,谎称说自己的是逃难过来的。
      一士兵持戈喊道,“前面的先停一下!”
      其声音洪亮,面容威武,且青铜披甲装束,显然是这一群士兵的领头之人。
      “这是怎的兄台可知?”
      从后面传来一声,太昊回头一看是一书生装扮的男子,只见他发挽青纱一字巾,面容清秀,唇似丹竹,身姿挺拔,不显瘦弱,右手牵着一头黑驴,其兽眸灵动,皮毛黑亮,甚至好看。
      “不知前面情形如何。”
      太昊摇了摇头说道。
      “多谢兄台。还曾未介绍自己,在下乃城中杨天佑,今遇先生不知如何称呼?”那杨氏书生这般说道。
      “在下太昊。”
      太昊随后从身上取出先前“刘老七”所给的玉坠,递给了杨天佑说道:“杨先生,可见过此物。”
      “不曾见过。”杨天佑摆了摆手说道。
      “这玉坠乃是前面一刘姓老农所给,要我交给杨先生。”
      “原来如此。”
      杨天佑将那玉坠拿起,仔细观看,款式简洁大方,通体碧绿无杂色,绝对是一块上品美玉,但他确实没有见过此物啊。这般思索着,突然他从玉坠上的纹路,发现了端倪,这种图案他见过!
      他在他家娘子的一些器物上见过相似的图案,据他所知这符纹在天上代表着身份品阶,这天上的东西与怎么会流传到下界,刘氏老农看来可能是与他家娘子相识的仙人。
      莫不成天上是知道娘子私配于他的事情。
      杨天佑心思百转,面色不改,说话还是一团和气,但为了搞清楚这枚玉坠来历,于是便邀请太昊到府中做客。
      前面的队伍开始继续通行,检查关口的士兵长竟与杨天佑相识。
      只见他与杨天佑寒暄了几句,检查了一下周身,见没有携带利器就将太昊放了进城,而后与杨天佑交谈得知,原来这士兵长曾经是杨天佑的学生,求学无门后便参了军,期间立了不少军工,帮助夏王履癸(夏桀)攻打了不少的部落,也算是一名沙场老将,此番他驻守于此,是为了提防三苗趁机北上都城,与那商汤形成夹击之势。
      不过形势如何严峻,也与杨天佑无关,无论是这士兵长还是夏朝百姓,也都希望夏朝早早灭亡了才好,夏桀一日在位,这天下一日不得安宁。
      杨天佑的家住在北街,东西方位得衬,与那集市相隔不过才几十步,而门前蹲着石狮,三间兽头大门隔开前厅中堂□□与花园,厅前三两孩童打闹,奴隶们穿梭来回侍奉,生怕摔了碰了三位小主人,正门大敞,上有一金字大匾,题为“杨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奴隶社会[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