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刺马 ...
-
刺马——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和杨乃武小白菜案齐名),清末张汶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这人杀成功了。这个案子扑朔迷离没有定论,导致后来导演们折腾出各种版本。
1973年邵氏电影版:
原是□□中人的马新贻当上两江总督后,沉迷功名利禄,竟与结拜二弟黄纵之妻有染,并设计把二弟杀死,三弟张汶祥激于义愤,拼死混入大军中,为黄纵报仇。
台湾电视剧版:
马新贻早年投身太平军,与两个结义兄弟关云宝、张汶祥一同打入清廷卧底。后来平步青云得享荣华,又因太平军大势已去,权衡利弊,决意与过去一刀两断,两个结义兄弟便成为其心头大患。更因迷恋关云宝的娇妻贺兰,心生歹意,设计将关杀害,以达一箭双雕。因此与张汶祥结下不共戴天之仇。
最后张行刺马新贻,马新贻死在了贺兰手里。
“你所犯的罪行,天地难容!”贺兰说。
张汶祥作为凶手被凌迟处死。
——不愧是台湾剧,里面情节设定狗血啊,马新贻的角色设定,应该很符合现在的言情:心狠手辣只爱你。
主题曲《戏说人生》,罗文演唱。
片尾曲《黄昏》也是罗文演唱,非常凄美:
如果我能为你求得一点青春
我会留在心中保存
纵然青丝如霜黄花飘落红颜已老
只求心中还有一些纯真
日落西山天际一片暮色沉沉
我俩就要走进黄昏
回首多少甜蜜几番哀愁起起落落
始终不悔与你共度此生
山谷中已有点点灯火
暮色就要渐渐昏沉
你和我也然笑泪满唇
感叹年华竟是一无余剩
晚风中布满我的歌声
道尽多少旧梦前尘
夜色中只看到彼此眼神
我俩终会消失在那黄昏
还有一个,以刺马为原型,但是改了人物名字——《投名状》。该片获得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等奖项,李连杰凭此片获得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真实历史是啥样?
同治九年(1870)七月二十六日上午,两江总督、封疆大吏马新贻校场阅兵完毕,返回督署的路上,为刺客张汶祥所杀。刺客并不逃走,高喊:“刺客是我张汶祥!”
案件很简单,凶手当场被抓到,但是,这个案子大到了——捅到了慈禧那边啊,要彻查动机啊,要知道有啥仇有啥怨啊?
慈禧不可能自己来查案子,派来审案子的都是大人物:
首先,护督将军魁玉(曾和曾国藩一起,攻占了太平天国首都)与漕运总督张之万(此人乃是状元出身,请明白,和我们如今一个省能出个状元不同,人家是真正的全国第一啊!一甲一名状元及第)会审。
审问到后来,民间传闻越来越多,其中一种,牵扯到曾国藩。
曾国藩很尴尬,本来曾国藩负责两江事务,然而朝廷把他调职成了“直隶总督”,任两江总督的,就是马新贻。马新贻一大秘密任务,就是调查太平天国那些高层的金银财宝,到哪去了?因为曾国藩上交的部分,朝廷觉得太少了。
有一种观点,就是幕后黑手乃曾国藩,为了报复朝廷解除他兵权,为了防止马查出他贪墨太平天国财宝。这是政治谋杀!
但是胆敢明明白白指认曾国藩的,没有!因为剿灭太平天国全靠曾国藩和湘军啊,没他也就没清朝啦。
有位陕西督察学政王家璧,两次上书弹劾丁日昌,说是他幕后搞的。
丁日昌,曾国藩对他是知遇之恩啊,在太平天国运动里,丁日昌是吉安县令,然后李秀成浩浩荡荡打来了,丁日昌弃城而逃,按照清朝法律:不行啊!你怎么能不守城不战死啊!
丁日昌密遣死士爆破城中火药,夺回吉安,同时,朝廷把他官职给革了。
曾国藩欣赏他,丁日昌的确挺能办实事,升为江苏布政使。
但是,一个官员除了自己要有能力,还需要家人别扯后腿啊!妓院里,丁日昌同族的人丁炳打死水兵,更坑的是——丁日昌儿子丁惠衡就在现场!
丁日昌气坏了,想用家法处死儿子,儿子吓得跑了,丁日昌自请革职,并请斥革儿子官职,依法处置。
可以说,这很正直啊,比护着儿子找替死鬼的混账强多了,朝廷恰好命马新贻审结此案。
于是倒霉的牵扯丁日昌了,王家璧推理,这是丁日昌为报私怨雇凶行刺。
李鸿章特地上书,说王的这个推理简直“中外笑谈”,想象力过于丰富。
另外一种更流行的,就是复仇!
马新贻假冒军功,还和匪首义结金兰,后贪图富贵和金兰妻子美色,杀兄弟占妻子,张汶祥是他的一个结义兄弟,好不容易逃脱后,决议复仇。
朝廷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会同新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复审。
啊,这个安排,也是朝廷表明:曾同志,我们相信你是朝廷的好同志。
这个案子复杂,除了马新贻位高权重,还有一个背景:
安庆教案。
就在马死掉的前一年,安庆群众和文武考生,痛恨传教士低价强行购买民房盖教堂,团团围住传教士讨公道,把他们的住所给毁了。
那年月咱们抗不过洋人,马新贻签了协议:赔钱,将肇事者逮捕审问刑罚,出告示严禁反教活动。
是不是有什么人看不过去马新贻的妥协退让?和反洋人有关系吗?
最终审问后,得出官方结论:张汶祥乃洪秀全余党,潜通海盗图谋报复。
张的供词,被收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必须结案,不能老拖着让民众瞎猜乱琢磨,但是天下人不认可官方这个简单粗暴的结论啊,于是编故事编戏曲的,很多很多,最流行就是电影那种:情杀仇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