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子顺出生时,子宽不过二岁,自己走路还不稳,已经知道摇妹妹睡觉。陈绍泰科举出身,做了两年京官,告丁忧携眷归乡。从北到南,陈绍泰把子宽放在自己身前。父子俩骑在马上,陈氏不放心,从车里探出头来关照,“弟弟小心啊。”(江南人习惯:叫儿子弟弟,叫女儿妹妹)小子顺挤在母亲旁边,跟着叫,“哥哥哥哥。”
从一马平川的平原,到小桥流水的家乡,陈绍泰出门已经六年,家里的红漆大门经过风吹雨打,斑驳成暗红色,开门的是在陈家做了多年的贵伯。他揉揉老花眼,哎呀一声,“老夫人念了几天,没想到就在今朝。”
老太爷下棋,对方要悔,他不让,正急着,身子软了下去。请了城里两个有名大夫,都摇着头说安排换衣服吧,果然当天晚上去了。老太太哭了几天,水米不进,陈绍泰的大哥陈绍林捧着参汤跪下来,“父亲不在了,若母亲再有个三长两短,儿子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子忠跟着父亲跪下来,子仁却不管,抓住老太太的衣袖,奶声奶气地说,“阿奶,你答应的,要带我去望海楼吃鲥鱼,还有去杭州划船。”
老太太叹口气,喝口参汤,“绍泰呢,什么时候回来,我还没见过子宽子顺呢。”
一叠声的热闹,陈绍泰走在前面,陈氏把子顺抱在手上,子宽小人儿迈着大步跟在后面。
老太太见了小儿子,泪水直淌下来,握住了手再也不放。
子宽四岁,俊秀斯文;子顺二岁,玉雪可爱。老太太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泪水又流下来。
孩子在一起,难免要比较。子宽年纪小,启蒙却早,千家诗朗朗上口。等请了老师,更加一日千里,四书五经外更喜的是兵书,性子又好。长房长孙的子忠被比了下去,满心眼里不喜。直到子忠有天和街上顽童打架,子宽不但未跑,反而卷起衣袖帮忙。两人对一群,打完架鼻青眼肿,子忠抹着鼻血,突然觉得一向假惺惺的堂弟原来挺倔挺可爱的。
子宽长大了更是出色,苏州府最年轻的秀才,只是一心要入行伍,无心科举。江南的风气向来好男不当兵,可陈家近祖以行伍起家,多年来屡有能人,子宽执意走此路,陈绍泰又支持,只苦了陈氏。这天晚上她做了一梦,梦中子宽浑身沐血,不由放声大哭,醒来才知是梦。回想梦境,惊得再也不能入睡。陈绍泰只好撑着陪她聊天,说起当年相看的往事。
陈氏闺名邓宛兰,盈盈十五时跟家人到永丰踏青。好事亲友见她清丽动人,立时作伐,说陈家幼子素有才名,年岁相当。邓家长辈虽然动心,但提出必须亲眼见过本人才许亲。蒙在鼓里的陈绍泰被拉着去了维摩,风过帘子坠地。邓家问女儿心意时,宛兰低头只说由父母做主。次年成亲嫁到陈家,陈绍泰赴京赶考,陈氏垂泪不语,好在陈家长辈开通,让她随行而去,接着榜上有名,次年有了长子。
“二女有没有相中哪家少年?”陈绍泰想起女儿如今也是待字闺中。
“言家的文弱,王家的轻浮,东门陈家的长得不够好,你女儿一个也没相中。不是我夸自己儿子,子宽长得好,文武双全,做妹妹的拿哥哥标准一量,哪里看得上别人。”
夫妻俩喁喁私语,窗外沙沙响起来,原来下起雨来,睡意爬上眼帘,不知何时又入梦了。
与此同时,远在他乡的子宽,也迟迟未能入眠。
一将功成万骨枯。
从昨天到今晚,他始终沉默不语,手洗了又洗,然而还有粘糊糊的感觉,鼻间有股腥味。不是没想过这样的场景,可是一刀下去,骨头碎裂的声音竟如此可怕,偏偏时间在那刻停滞了。
呼,他翻个身,也许,他不适合。
“子宽睡不着?”邻铺的蒋柏平忍不住问,“你已经翻了无数个身。”
子宽有些羞惭,“吵到你了。”
“你啊,心慈手软。”蒋柏平坐起笑道,“自古以来,兵者为上位者凶器,我们不过是把刀,刀在人手,各为其主。像我,营里呆八年,早麻木了。何况,杀的非我族类,有什么下不了手。”
子宽怅然道,“我从小向往纵横沙场,没想到真有这么一天,却…”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蒋柏平不以为然,“我不杀人,人便杀我。”他转话题问道,“小秀才,你为什么不走科举这条路?”
“我父亲科举出身,做过文官,只觉得上不能为天子解忧,下不能替百姓做主,因此辞官归故里。至于我,一来喜欢戎马生涯,二来,不愿走父亲老路。”
“那不得了,求仁得仁,子宽,我看你练得比谁都苦,何必多想。世间的事哪,本来经不得思量。你倒是把前儿吹的口哨再来一遍,叫什么,紫竹调?”
子宽一笑,撮舌作调。
蒋柏平悠悠道,“等哪天我攒够了钱,我就去江南,娶个水灵灵的女儿,好好做人家。”
“你是哪里人?”
“东都,一晃多年没回家了。没什么人了,回不回也不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