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初来乍到 ...

  •   第二十一章·初来乍到

      第二天一早,那巡街的才刚打过五更两点,睡在床上的莫娘子就翻身坐了起来。

      亏得阿愁如今已经习惯了早起,忙也跟着从脚踏上坐起身来。

      莫娘子见状,只道:“你且再睡会儿,时辰到了我再叫你。”

      初来乍到的阿愁可不愿意在莫娘子的眼里落个爱睡懒觉的坏印象,因笑道:“我醒了。”

      见她利索地穿了衣裳,莫娘子也就不说什么了。她下了床,点起放在梳妆台上的灯,回过头来时,只见阿愁已经穿好了衣裳,正踮着脚尖在替她叠着被子。莫娘子怔了怔,到底还是什么都没说,只将那盏灯留在梳妆台上,她则转身摸黑出了门。

      等阿愁叠好了被褥,推开门,探头去看莫娘子在做什么时,她才发现,原来莫娘子是在门外的走廊上升着炭火。

      见她出来,莫娘子冲她招了招手,悄声道:“你来替我,我去打水。”

      阿愁眨了眨眼,只呆站着没动。

      莫娘子不由一皱眉头,道:“你不会升火?”

      阿愁摇头。不管是阿愁还是秋阳,她俩还真都不会……

      莫娘子的眉头又拧了一下。想了想,她拉过阿愁,将一把扇子塞到她的手里,指着那铜斗里正燃着的刨花木屑和几块木柴道:“轻些扇,别把火扇灭了就行。”

      她纠正了一会阿愁的力道后,才回屋提了只木桶去楼下的井台边打水。

      莫娘子打水时,阿愁看到,楼上东北角的那间屋里亮起了灯。隔了一会儿,隔壁的倒厦间里也亮起了灯。等莫娘子提着水桶上楼时,楼下东厢里的人也醒了。

      虽然这是阿愁头一次升火,不过她干得倒也不坏,那木柴很快就燃了起来。只是那烟熏得人够呛。莫娘子见了,只叫她继续,便提着水桶进了屋。过了一会儿,当楼里又有两户人家陆续亮起灯后,莫娘子才从屋里出来。

      见她出来,阿愁以一种期待表扬的神情看着她,偏她竟似没看到一般,只低头看看铜斗里木柴的烟气散得差不多了,便提着铜斗回了屋里。

      阿愁不由眨巴了一下眼。直到心头升起一股失望,她才意识到,她居然在寻求着莫娘子的认同。

      虽然这具身躯是个孩子,可阿愁自认为她早已经是个不需要别人认同的成年人了,发现她居然还残留着那种幼童般的心态,阿愁不由抬手揉了揉鼻子。

      跟在莫娘子身后进了屋,一抬头,她便看到那南窗下的竹榻旁,多了一块用两只方凳架起的大案板。案板上,放着一块刚刚揉好的面团。原来刚才莫娘子是在屋里忙着揉面团来着。

      阿愁看着那块案板时,莫娘子则以火箸夹着那几块正燃烧着的木柴,放进桌炉上那口“铁锅”的灰烬里。她在木柴上面压了几块泥炭后,重新放好铁架,又将一只装了水的铜壶坐在炉上,这才抬头对阿愁道:“以后家里的事你都要慢慢学起来。”

      阿愁乖乖点了点头。

      只听莫娘子皱眉又道:“怎的没梳头?”

      阿愁抬头,这才发现,莫娘子居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梳好了头。

      莫娘子道:“那天你说那个头是你自个儿梳的,今儿再梳个我瞧瞧。”又道,“我在梳妆台上放了把梳子,以后你就专用那把吧。”

      阿愁答应着,才刚要进里间,莫娘子又叫住她,指着五斗柜上的灯道:“把灯拿进去。”

      阿愁一愣。屋里就只点了这一盏灯,她若拿进去,外面便没亮了。

      莫娘子挥着手道:“我不需要。倒是你,梳得仔细些,等一下你要跟我去主顾家里的。”

      阿愁眨眨眼,见莫娘子又皱起了眉,她这才拿了那盏瓷灯进了里间。莫娘子则回到案板前继续揉起面团来。

      过了一会儿,面团揉好了,那桌炉里的火也升了上来。莫娘子洗了手,调整了一下炉子里的泥炭,又试着铜壶里的水温应该可以洗漱了,便提了那铜壶准备洗脸。抬头间,却是正看到那纸屏风上,如皮影戏里的纸人儿一般,映着阿愁的影子。

      小小的一个人儿,单薄的身躯上偏撑着一个大脑袋,看着就跟个豆芽菜一般。

      这不禁叫莫娘子想起昨天给这孩子洗澡时,她那没有二两肉的小身板。想着这孩子的身世,莫娘子默默叹了口气,于心里暗道了一句:这也是个苦命的。

      其实早在季银匠打从慈幼院里领回那个小男孩之前,莫娘子就曾动过要收养一个养娘的念头。只是,领养一个孩子可不比买件家具物什。买来的物品若是发现有问题,总还可以找店家去退货换货,从慈幼院里领出来的孩子,可是再没有个退换一说的。

      何况,听说那小男孩花了阿季近两百文钱。而她手里所有的余钱,扣了年关里该要用到的各种花费后,总共才不过剩下一百文出头而已。虽说金兰帮她打听到,领个女孩只要男孩一半的价,可若是她真个花了这笔钱领回一个,叫她银钱上吃紧倒还在其次,万一不小心领回一个淘气的,那她可真就是“拿钱买受罪”了。

      腊八那天,她去圣莲庵进香之前,她嫂子又来闹了一回,叫她心情很是糟糕。路过慈善局时,因想着她嫂子说的那些话,又想到过年期间她的父母兄弟姐妹肯定还得旧话重提,她于一阵烦躁之下,才那般不管不顾地进了慈幼院。

      她原只想着看一看的,并没有真心想要领一个回去,却是没想到,她随口还了个价,那慈幼院里的人竟就这么一口应了。

      而虽说阿愁生得极是单薄,且身世上还有太多不能讲究的地方,可比起另一个来,莫娘子倒是更中意她。因为她发现,这孩子虽然生得算不得好看,可一双不大的眼眸看人时极具神采,且还灵动。于是又一个冲动之下,她便在那纸契约上按了手印。

      从慈幼院出来后,莫娘子心里整整打了一天的鼓。她总担忧她看走了眼。直到第二天,领着阿愁出了慈幼院,她于一路上仔细观察着,便发现,这小阿愁虽然“卖相”不算好,可其实人真的聪明,也很有眼色,还挺懂事。

      莫娘子一边洗漱着,一边暗暗庆幸着自己的好运。等她洗完了脸,一回头,就只见阿愁手里拿着那盏瓷灯,正站在屏风边上看着她。那头发果然梳成跟那天一样的两个发鬏。

      阿愁走过来,踮着脚将灯放在五斗柜上,又主动转过身去,让莫娘子检查她的发式。

      莫娘子点了点头,然后看着阿愁一阵犹豫。虽说她嫁过人,可到底不曾生养过。便是兄弟姐妹家里都有孩子,可自小就被送去贵人府邸当差的她,跟家人原就不亲近。且她生性严肃,总嫌着那些孩子淘气,那些孩子也惧怕着她的一张冷脸,所以她一点儿也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

      “你……”她顿了顿,“会自己洗漱吗?”

      阿愁那细长的眯眼儿立时弯成两道月牙儿,笑着应道:“会的。”

      莫娘子便从五斗柜里翻出一块旧帕子递给她,道:“以后你就用这块巾子吧。”

      而虽然阿愁说自己会洗漱,其实莫娘子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的——怕她洗不干净。所以阿愁洗脸时,她便在一旁看着她。等阿愁洗完了脸,她就手递过去一个竹子做的小盒子,那是刷牙用的青盐。阿愁看了,心里不禁一阵感慨,这竟是自她“醒来”后,头一次刷牙……

      洗漱毕,阿愁主动端起那洗脸铜盆,对莫娘子道:“是倒到楼下去吗?”

      莫娘子犹豫了一下,问道:“你端得动吗?”

      阿愁点点头。

      莫娘子不禁又犹豫了一下,才道了声:“那你小心些,莫要摔了。”便替她开了门。

      阿愁梳头时,楼下巷子里正好有巡夜的更夫经过,所以这会儿大概是五更四点的模样。她于心里默默换算了一下,这时辰大概就相当于后世的四点左右。可这时候,那楼上楼下所有屋里都已经亮起了灯。

      这般一对比,她才知道,原来慈幼院里起得算是晚的了。那老龅牙来踹门时,一般都已经是卯时前后了。换作秋阳熟悉的计时,也就是晨时五点左右。

      阿愁下楼时,只见那井台边正有个人在打着水。从一楼东间的倒厦里透出的灯光,叫阿愁看到,那是一个年纪在三旬左右的汉子。

      汉子看到她,不禁“咦”了一声,扬声问着她道:“你就是阿莫收的那个徒弟?”

      男子的这一声气儿,却是立时引得原本紧闭着的好几间房门都“呀”地一声被人拉开了。

      阿愁眨了眨眼,到底不肯做那被人参观的“稀有动物”,便假装腼腆地冲着那汉子抿唇一笑,将铜盆里的水倒进天井边沿那砖砌的排水沟里,扭头“咚咚”地跑上了楼。

      她跑进屋时,莫娘子正在案板前切着面条。见她进来,莫娘子便道:“这火头过旺了,你拨一拨火。”

      阿愁:“……”

      她完全是有听没懂!

      见她站在那里发着愣,莫娘子的眉不由又是一皱,道:“你不会生火也就罢了,怎的连拨火都不会?!”

      她不满地摇了摇头,只得于抹布上抹了手,过去拿火箸夹开桌炉上的铁架子,一边调整着“铁锅”里的火头一边道:“这些活计,一般孩子打四五岁起就要学起来了……”

      说到这里,她才想起阿愁那段离奇的身世。于是她的话尾一断。

      顿了一顿,她将火箸交到阿愁的手上,道:“火力要均匀了,才不会浪费炭火。”

      阿愁看看她,便接过火箸,学着她的模样调整起那些炭火的位置来。

      “轻些,慢些,莫要扬起炉灰。”

      莫娘子教了她一会儿,便又去忙着切起面条来。只是,显然她并不放心阿愁,却是一边做着自己的事,一边看着阿愁的动作。

      这不禁叫阿愁又想起她奶奶来。她奶奶便是这样,总不放心叫她做任何事,哪怕只是洗个碗,她奶奶也要像个监工一样在一旁严密监视着她,一边还不停地指正着她做得叫人不满意的地方。

      好在莫娘子倒没有像她奶奶那样也于言语上打击着她,只如闲聊一般,问着她道:“你还记得你离家时是几岁吗?”

      这贴心的“离家”二字,令阿愁眨了一下眼才答道:“七岁。”

      “七岁应该能记事了,你竟不记得你家人吗?”

      阿愁不禁于心里默默一叹,“隐约记得一点点,不太真切了。”

      这却是实情。似乎因为小阿愁受到的打击太深,以至于有关她父母亲人的记忆,竟只剩下了一些模糊的片断。

      她知道莫娘子这么问,是想要了解她的过去,便主动又道:“当初官府曾照着我记得的地方把我送了回去。可那户人家说我记错了,他们家丢的那个孩子早就已经死了。”

      顿时,莫娘子不吱声了……

      吃完了早饭,莫娘子拿一块不起眼的旧布裹了那只华丽的妆盒,又于墙上取了盏灯笼下来,便带着阿愁准备出门。

      阿愁伸手想要去接那妆盒,莫娘子侧身避开她的手,想了想,将那盏灯笼递了过去。

      莫娘子锁着门时,只见最里面那间倒厦的门忽然开了,一个约三旬左右的妇人抱着只木盆从房里出来。莫娘子见了,称着那人“李姐”,和那人打着招呼。

      那妇人虽好奇地看了阿愁一眼,却并没有像二楼西厢里的宋老娘那样主动向莫娘子打听,只应了声:“这是上工去?”便抱着那盆先下了楼。

      阿愁看到,那间倒厦的门里,探出个小脑袋。那是个年纪在五六岁左右的小男孩。见阿愁看到他了,那男孩飞快地缩回了脑袋。

      莫娘子带着阿愁下楼时,楼下井台边已经围了一圈在洗漱着的人。见她们下来,几乎所有人都抬头看向她们。从王阿婆起,人人都招呼着莫娘子。当然,也少不了人好奇打听着阿愁的来历。

      井台边打着水的李姐见了,便抬头笑道:“不过收个徒弟罢了,哪值当大家伙儿这般大惊小怪的。”又催着莫娘子道:“快走吧,你不是要赶时间吗?”

      莫娘子冲着那李姐感激一笑,这才带着阿愁脱了身。

      等莫娘子带着阿愁来到坊门前那条街上时,远处的坊门正应着卯初的晨钟缓缓开启着。

      此时正值隆冬腊月,凌晨五点时的天空依旧黑着,所以街上不少行人都和阿愁一样,手里提着盏灯笼。

      看着那些星星点点的灯笼,以及街边已经出摊的早点铺子,阿愁才发现,原来这么早就出门寻生活的人,不只莫娘子一个。

      虽然街边卖早点的摊位很多,不过,停留下来吃早点的人却并没有阿愁想像的那般多,显见着多数人都是在自家吃过早饭才出门的。

      直到这时阿愁才明白到,为什么这里的人都起得这么早。便是莫娘子算是动作利索的了,从起床洗漱到吃完早饭,也足足耗了近两个小时——想也是,这个年代里可没个方便快捷的煤气灶、电磁炉,更没有方便面,想要吃上一顿热乎又便宜的早餐,可不得什么都要动手现做。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初来乍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