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9、燕见·宣政殿 ...

  •   燕见 [yàn jiàn]
      燕见,读音是yàn jiàn,汉语词语,出自《仪礼》,指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也可指公馀会见。
      中文名
      燕见
      拼音
      yàn jiàn
      解释
      泛指公馀会见
      出自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1.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仪礼·士相见礼》:“凡燕见於君,必辩君之南面,若不得,则正方,不疑君。” 胡培翚正义引郝敬曰:“燕见,谓私见,非公朝行礼之时。”《史记·汲郑列传》:“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明史·刘之凤传》:“帝召周延儒燕见,宵分始出。”
      2.泛指公馀会见。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厅事西小屋两楹,曰好春轩 ,为文达燕见宾客地。”

      雅正 [yǎ zhèng]
      雅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ǎ zhèng。释义:(1) [standard;correct]∶规范的。(2) [upright;righteous]∶典雅方正。请人指教说“请赐教”;请人校正说“请雅正”。
      中文名
      雅正
      外文名
      Masatada
      拼音
      yǎ zhèng
      释义
      规范的;典雅方正等
      词目
      雅正
      读音
      yǎ zhèng
      释义
      (1) [standard;correct]∶规范的
      (2) [upright;righteous]∶典雅方正
      古文雅正-十四卷(兵部尚书蔡新家藏本)
      出处与详解
      典雅纯正。
      ①汉应劭 《风俗通·声音·笛》:“笛者,涤也。所以荡涤邪秽,纳之於雅正也。”
      ②宋 王安石 《上邵学士书》:“虽庸耳必知雅正之可贵,温润之可宝也。”
      ③清黄宗羲 《答张尔公论茅鹿门批评八家书》:“按序中言其学问通博,文辞雅正深粹。”
      ④明王鏊《震泽长语·音律》:“遂极言乐声哀悲,非雅正之音。”[1]
      方正。
      ①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峤性雅正,常疾勗谄谀。”
      ②《南史·张种传》:“ 种少恬静,居处雅正,傍无造请。”
      套语。常用于书画等的题款上,意谓对方高雅,请其指正。
      典故
      国朝蔡世远编。是集选录自汉至元之文凡二百三十六篇。前有自序曰:“名之曰雅正者,其辞雅,其理正也。”案诗《大雅》、《小雅》及《尔雅》,古注疏皆训为正。然《史记·五帝本纪》称:“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司马相如传》称:“从车骑雍容,娴雅甚都。”顾野王《玉篇》亦曰:“雅,仪也;娴,雅也。”是自汉以来,雅正已分两训,世远盖用此义也。考总集之传,惟《文选》盛行於历代,残膏賸馥,沽溉无穷。然潘勖《九锡》之文,阮籍《劝进》之笺,名教有乖,而简牍并列,君子恒讥焉。是雅而不正也。至真德秀《文章正宗》、金履祥《濂洛风雅》。其持论一准於理。而藏弆之家。但充插架.固无人起而攻之。亦无人嗜而习之,岂非正而未雅欤?夫乐本於至和,然五音六律之不具,不能呕呀吟唱以为和;礼本於至敬,然九章五采之不备,不能袒裼跪拜以为敬也。文质相辅,何以异兹?世远是集,以理为根柢,而体杂语录者不登;以词为羽翼,而语伤浮艳者不录。刘勰所谓扶质立干、垂条结繁者,殆庶几焉。数十年传诵艺林,不虚也。或疑姚铉删《文苑英华》为《唐文粹》,骈体皆所不收,而此集有李谔《论文体书》、张说《宋公遗爱碑颂》诸篇,似乎稍滥。不知散体之变骈体,犹古诗之变律诗,但当论其词羲之是非,不必论其格律之今古。杜甫一集,近体强半,论者不谓其格卑於古体也。独於文则古文、四六判若鸿沟,是亦不充其类矣。兼收俪偶,正世远深明文章正变之故,又何足为是集累乎?
      ---出《四库总目提要》
      (3) [be kind enough to give your esteemed opinion]∶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
      雅正:南宋词学中的"雅正"说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就其根源看,"雅正"说的理论基础正是南渡以来具有浓厚理学色彩的"崇正"理论;就其理论特征看,"雅正"说的重心并不在于建立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理论,而在于"正"词坛之不"正",崇尚"正统"的意味甚浓;就其学术倾向性看,"雅正"说颇同理学领域中的"道统"传承,不仅有着"定于一尊"的"正统化"词学痕迹,而且有着类似理学"道统"的清晰的传承统系.
      请人指教说“请赐教”;请人校正说“请雅正”。
      自己作品说“拙作”;对方书信说“惠书”。
      同义词
      指正、斧正

      斧正 [fǔ zhèng]
      斧正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ǔ zhèng。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斧正“一词,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又叫指正。
      中文名
      斧正
      拼音
      fǔ zhèng
      同义词
      指正
      来源
      《庄子·徐无鬼》
      基本信息
      引证解释[1]
      1. 以斧砍削使之合乎标准。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书》:“营缮宫室,斧正不辍。”
      2. 亦作“ 斧政 ”。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清颜光敏 《与曹禾书》:“小词成之数日……幸斧正是荷。” 苏曼殊 《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中国小说史》序文呈上……祈大加斧正。”
      故事来源
      《庄子·徐无鬼》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垩指白色粘土,斤指斧头,斫即砍。)
      典故介绍
      文人之间交流,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当数谦辞了,要不为什么要说文人“酸”呢!文人最最要紧就是那个自恃清高,那个让人尊重,当然首先的是先尊重别人。这点在旧时代的文人间交流的函件中可以领略到。
      诸如:台鉴、钧鉴、教正、指正、海涵等等,但是很少使用“斧正”一词的。
      “斧正”一词源于《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这段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一个郢人,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子上沾了一个石灰点,象苍蝇翅膀一样薄。他知道另一个叫匠石的人会耍斧子的绝活,便让他“运斤成风”,也就是把斧子舞得象刮风一样,咔嚓一下把石灰点削掉,鼻子不会受伤,郢人“立不失容”,一点也不害怕。后来一个国家的国君(宋元君)听了这事很稀罕,闲极无聊想找点刺激,便在鼻子上弄点石灰,也让匠石来“运斤成风”。匠石回答说,“我过去是会这个绝活的,但现在玩不成了,因为与我配合的那个郢人已经去世了。”成语“运斤成风”就是说的这个故事。后人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称之为“斧正”。
      从故事中我们不难理解,这个“绝活”需要双方配合,不但“斧正”者要“运斤成风”,还需要被“斧正”者的“立不失容”。但在“斧正”过程指的是双方应该是“技术水平”很高的人物中进行的,这就不难理解应该是“高手”间的切磋。如果今天我们使用在自己初学便要求较专业一点的人来“斧正”,一是根本不需要“斧正”的“斧正”,二是自己没有求教于人的虚心,人家如何指点于你?
      文人中讲究的就是虚心,然而自己将位置摆的很高,对方是无法合作的,只好“原物奉还”。
      那么这些谦辞如何运用呢?这个要看双方的地位。
      现就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作一说明:
      如果是同学、水平相当人之间交流,那就使用“雅正”、“指正”--含有共同欣赏的意思,对方会运用恰当的语句将对你作品的不同看法指出来。
      晚辈呈给长辈,学生呈老师,初学呈专家,作者呈编辑,使用“教正”、“赐教”较为恰当,因为含有虚心请教的意思。这样容易使对方接纳你……
      “斧正”一词,确切地说应该是学术专家双方之间的词,但是还没有一位真正理解其含意的人使用过,一般是第三方使用。
      中国的词汇很丰富,往往自己出于谦虚的本意,而因谦辞运用欠妥会适得其反,提醒你使用时应该考虑对方是否“接纳”这个词,才能达到你预期效果的。
      所以说谦辞的运用是应该慎重的。

      惠书 [huì shū]
      惠书,读音huì shū,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称对方来信的敬词。
      基本信息
      【拼音】:huì shū
      【汉字】:惠书
      词语肆义
      【释义】称对方来信的敬词。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顷得惠书,谨悉一切。”
      【示例】徐特立《致黎锦熙信》:“弟于去年初离法留德三月馀,今春由德赴比,居无定所,以致惠书展转邮寄多费时日。”

      宣政殿
      唐长安城大明宫宣政殿
      宣政殿是唐长安城大明宫中的第二大殿,是常朝殿堂,地位仅次于其南的外朝正衙含元殿,其北是内朝紫宸殿。
      宣政殿位于含元殿正北300米,两殿之间有宣政门。据钻探得知,宣政殿殿基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40余米。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宣政殿遗址所在的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文名称
      宣政殿
      出土地点
      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所属年代
      唐代
      地位
      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
      大明宫宫内分三个区域,依各区域的功能又分为前朝和内庭二部分,前朝包括外朝、常朝及内朝三殿。外朝是宏伟高大的含元殿,重要的国家庆典都在此举行。中朝是宣政殿,位于含元殿之北。是皇帝平日朝见群臣、听政及举行朔望册拜等大典的地方,也是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内朝为宣政殿之北的紫宸殿,是内朝议事之处,也是皇帝生活起居的内宫性质的殿堂。

      宣政殿复原图
      宣政殿前130米处为3门并列的宣政门,东西则有横亘全宫的第三道横墙。东廊之外为门下省、史馆等,西廊之外为中书省、殿中省,都是中央官署。宣政殿四周有廊庑围成宽约300余米的巨大殿庭。
      宣政殿作为常朝的殿堂,是大明宫中轴线上三座主要朝廷主殿的核心,大唐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影响历史进程的诏令,都是从这里策划和发出的。此殿的主要使用情况如下:
      一、望朔受朝
      皇帝御宣政殿受朝,是经常的活动,它是望、朔视朝。
      二、常朝
      平时的常朝听政,并非每天都有,一般是皇帝和宰相根据情况决定几天一次朝会。
      三、皇帝亲躬
      皇帝亲躬的典礼、仪式多在宣政殿举行,庆典结束后,一般都是登大明宫丹凤门楼宣布天下,并宣布大赦令。
      四、传授国玺及新帝即位
      在宣政殿也举行过太上皇向皇帝传授国玺及皇帝即位仪式的情况,诸如:至德二年十二月,作为太上皇的玄宗,在宣政殿将国玺传授给肃宗。翌年元旦,玄宗又在宣政殿册肃宗尊号“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五、进行殿试举人
      皇帝经常在宣政殿进行殿试举人,例如: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即位未久的肃宗,在宣政殿对“文经邦国”等四科举人进行御前殿试。
      六、读时令
      读时令之礼创始于魏晋时期,即每年的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五个节气,都要在御前读时令。节日这天,皇帝升御座,身穿与节气相应的服装。尚书令以下各就其位,尚书三公捧着时令宣读。唐时仍有沿袭,但是不那么严格了。
      七、每年五月一日大会群臣
      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至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皇帝每年的五月一日都要在此殿大会群臣。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
      八、接见番邦使节
      例如,贞元四年(788年)十一月,德宗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回纥的两位公主及宰相。[1]
      遗址
      宣政殿,位于含元殿正北,相距300米。据钻探得知,殿址东西长近70、南北宽40余米,殿址两侧亦有东西行的宫墙,与含元殿的形式相同。此殿址的两端,已被后来掘土扰乱,所谓东、西上閤门的遗址,未能寻得,可能已被破坏无存。
      宣政殿以南至含元殿之间的一段底层扰乱的较甚,有的遗址只存片段的夯土,已看不出形制。在宣政殿南130米处,有些小片的夯土基址,但多已断续不接,疑宣政门址或在此处。
      西侧的底层保存较好,还有南北向的夯土墙(宽2米左右),向南直与含元殿西侧的宫墙相接,沿此墙的东边并有小型夯土基址多处,所谓月华门及宣政门西侧的“兴礼门”(或作齐礼门)等可能即在此墙之间。在含耀门的东侧100米,南距含耀门之墙10余米处,有南北长205、东西宽95米的长方形围墙一周,墙宽2米多,在东面中间有一门,围墙内的地面下有大量的乱砖瓦,在断崖处并露出柱础石数块。从所存的砖瓦及柱础来看,此处是一宫院的遗址,探得的墙即宫院的围墙,其属何殿尚难确定。
      含元殿与宣政殿之间的面积很广,有很多地方还未勘探清楚,据文献记载,日华门以东有门下省、史馆、弘文馆、少阳院及昭德寺等。月华门以西则有中书省、命妇院及亲王待制院等。这些殿址尚待勘探。[2]
      参考资料
      [1] 杨鸿勋.大明宫.科学出版社,2013年:99
      [2]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大明宫》.科学出版社,1959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