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料:民国年间,上海有红极一时之女相士菱清女士、蓬莱女士师徒,在三马路(今汉口路)设馆。明为看相,暗兼卖春,馆中还设有供看相者吸食鸦片之烟榻。并聘十三四岁少女沿街散发宣传小传单,用桃林纸红墨印文字,下有菱清与女徒弟合影艳照。实乃当今马路小广告之鼻祖也。当年海上诸多名人与书画家,均为常客。菱清擅书法,故有书店借其名以促销。凡购书满银洋一元者,即赠菱清所书扇面一帧。
倒大袖: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这种“文明新装”由留洋女学生和中国本土的教会学校女学生率先穿着,城市女性视 为时髦而纷纷效仿。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袄,摆长不过臀,袖短露时或露腕呈喇叭形,袖口一般为7寸,称之为倒大袖,衣摆多为圆弧形,略有纹饰。裙为套 穿式,初尚黑色长裙,长及足踝,后渐至小腿上部。当“文明新装”异军突起之时,旧式的袄裙、袄裤也层出不穷地变换着小花样。衣领降低高度,让颈项露出 来。领口挖成圆形、方形、鸡心形、金刚钻形。短袄的下摆时圆时尖,或是六角形,存心不良的女人往往从袄底垂下挑逗性的长而宽的浅色丝质裤带,带端飘着排穗。清式的马面裙慢慢简化,榴裥越来越少,乃至消失,最后连马面裙本身也踪影全无。旧的服饰消失,新的形式产生。
20年代中叶起, 一种新旗袍诞生。上海是当时公认的服饰时尚中心,其声势远远领先于全国各地并左右着中国服饰时尚的变化。上海旗袍时尚的最初,是以无袖的长马甲形式出现 的,短袄外面的长马甲代替了长裙。1926年,长马甲同短袄合并,就有了民国新旗袍最初的款式。张爱玲评价道:“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 格。”袍身宽松、廓形平直,长度在踝关下之上或大约小腿肚的地方,倒大袖,领、襟、摆等处仍喜做滚边镶饰,但繁褥之风日减,“裥干”和阔滚条被视为过时 的象征。是秋冬时穿的夹旗袍,倒大袖,只有一道花边装饰。中的旗袍,已略显腰身,长至小腿肚,倒大袖。1924年秋,末代状元刘春霖之女刘沅颖下嫁《玉梨魂》作者徐枕亚,新娘当时穿的就是这种倒大袖旗袍。
20年代未,旗袍开始收腰,受欧美短裙流行潮流的影响,摆线提高至膝下,仍为 倒大袖,但袖口变小,装饰性质的镶滚趋洁,甚至完全取消,色调也力求淡雅和谐,后体上显得十分简洁方便。1929年上海女学生穿的旗袍,摆线已到膝盖处, 袍身变得合体,有的袖口装上仿西式的克夫,成为流行一时的时尚。20年代的中式女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倒大袖,包括旗袍。倒大袖在旗女的袍中有,汉女的衫袄也时兴过一段时期,民国初的“文明新装”也是倒大袖,20年代的旗袍一直沿用这种袖形,直至30年代才慢慢消失。)